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7)
2023(4393)
2022(3748)
2021(3469)
2020(2803)
2019(6367)
2018(6149)
2017(12715)
2016(6787)
2015(7395)
2014(7411)
2013(7393)
2012(7034)
2011(6442)
2010(6705)
2009(6150)
2008(6046)
2007(5655)
2006(5121)
2005(4563)
作者
(18514)
(15406)
(15196)
(14882)
(9950)
(7096)
(6990)
(5932)
(5857)
(5844)
(5157)
(4985)
(4964)
(4944)
(4942)
(4814)
(4673)
(4492)
(4439)
(4401)
(3883)
(3786)
(3775)
(3556)
(3515)
(3510)
(3399)
(3369)
(3094)
(3078)
学科
(31064)
经济(31042)
(20844)
管理(20091)
(16474)
企业(16474)
(10372)
方法(9740)
地方(8684)
产业(8600)
数学(8378)
业经(8272)
数学方法(8248)
中国(8023)
(7417)
(6958)
农业(6518)
(6122)
(6007)
贸易(6005)
技术(5905)
(5836)
及其(5446)
政策(5305)
结构(5299)
地方经济(5128)
(4766)
银行(4764)
方针(4699)
(4627)
机构
学院(97882)
大学(93768)
(46711)
经济(45806)
管理(39616)
研究(33848)
理学(33612)
理学院(33323)
管理学(32936)
管理学院(32744)
中国(25931)
(21377)
(19196)
科学(18043)
(16283)
财经(16089)
(16005)
中心(15648)
(14467)
研究所(14442)
经济学(14006)
(13655)
经济学院(12607)
(12443)
(12344)
北京(12249)
(12245)
师范(12179)
业大(11899)
财经大学(11593)
基金
项目(61191)
科学(49356)
研究(48858)
基金(43652)
(36367)
国家(36061)
科学基金(31643)
社会(31572)
社会科(30166)
社会科学(30164)
(24878)
基金项目(22217)
教育(21359)
编号(20313)
(20106)
自然(18594)
资助(18167)
自然科(18127)
自然科学(18123)
自然科学基金(17822)
成果(16729)
(15480)
课题(14544)
重点(13582)
(13562)
发展(13443)
(13382)
(13240)
(13229)
国家社会(12699)
期刊
(55875)
经济(55875)
研究(31930)
中国(18738)
管理(15804)
(14893)
(13327)
(11978)
金融(11978)
科学(10865)
业经(10539)
教育(9983)
学报(9246)
农业(9154)
经济研究(9142)
技术(9110)
财经(7789)
大学(7774)
问题(7364)
学学(7354)
(6930)
(6269)
技术经济(5544)
国际(5342)
现代(5336)
商业(5232)
经济问题(4916)
(4832)
论坛(4832)
世界(4776)
共检索到152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立国  鞠蕾  
行业性产能过剩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痼疾,也是政府经济性规制强调的重点问题。然而,以市场失灵的传统思路提出的相关规制政策效果有限。实际上,正是政府规制失灵引发了市场失灵,从而导致了产能过剩,政府不当干预是我国行业性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以光伏产业为例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在经济性规制上"错位"、在社会性规制上"失位",导致行业发展不稳定、分配不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问题,引发行业性产能过剩。建立产能过剩治理的长效机制,政府需要在社会性规制上"补位"、在经济性规制上适度"退位",将供求关系交由市场自我调节,减少政府干预。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雪洁  闫文凯  
中国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是阶段性、结构性与区域性过剩交织的结果,资源禀赋、价格扭曲、地方政府的冲动竞争和国外政府的贸易保护共同导致了该过剩。光伏行业作为中国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面临资源禀赋决定的结构性过剩、国际贸易摩擦引致的阶段性过剩、区域竞争加剧引发的区域性过剩和投资主导的产业政策带来潮涌型投资过剩的四重过剩叠加。为疏解该行业的产能过剩,需要重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间关系、合理选择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的创新模式、以贸易多元化策略缓释来自欧美市场的贸易争端压力、以并购重组挤压落后产能等多层面的策略组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嵎喆  王俊沣  
2012年,在欧洲因债务危机影响纷纷下调光伏发电补贴,以及欧美实施"双反"(反倾销、反补贴)的外部需求市场冲击大背景下,短期内供需严重失衡导致极度依赖出口的中国光伏产业在历经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后陷入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大面积停产、减员、亏损甚至倒闭的困局。光伏产业的发展困局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和加快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航  张雨微  
中国超大规模的工业项目投资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相当一部分企业选择较低的产能利用率,导致产能过剩时有发生,造成了要素闲置浪费和产业效率损失。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有缺陷的制度环境。无论是企业层面、市场层面还是国家层面的制度,都未使关于中间产品、生产要素、公共资源的交易成本控制在最优范围,企业为了适应这种扭曲的制度环境而不得不做出错误的产能决策,进而导致产能过剩加剧。要使中国工业发展摆脱产能过剩困扰,需加快制度创新,着力矫正制度对企业的误导机制,让企业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做出理性的产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宇  罗悦  
该文以外需引导和政府补贴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内在逻辑。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不确定需求以及古诺竞争的厂商进入模型发现,以国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并且政府给予大量补贴的发展模式,会对竞争主体产生激励扭曲,厂商的过度进入最终导致相关产业的产能过剩。以光伏产业为例,选择2008-2015年沪深两市中主营业务属于光伏概念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光伏企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且外需依赖程度越大,政府补贴越多,产能过剩越严重,而研发投入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产能利用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邵安菊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以及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制造面临近30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外需市场的低迷以及内需市场的不振,使得过度投资引发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中国不可避免地滑入了产能过剩的经济周期。产能过剩的"顽疾"已从部分行业蔓延至整个中国制造。因此,尽快从源头化解产能过剩这一棘手问题,已成为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必由之路。文章分析了中国制造产能过剩的严峻现实与基本特征,对产能过剩的后果与成因进行了探究,并提出去产能需从供给侧的源头治理开始,从宏观到微观多管齐下,"堵""疏"并用、升级与淘汰并举,方能取得真正实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玄  
1.彻底摆脱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走内涵式经济发展道路。在要素投入上,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降低对低劳动力成本的依赖,要高度重视知识技术的积累,增加知识技术的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鼓励加工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调动现有科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勇强  
近两年我国光伏产业取得爆发式增长和重大技术进展,正加快形成包括高纯硅在内的较完整产业链,使得今后我国光伏发电成本的显著下降成为可能。但是,由于目前仍缺乏领先技术和足够的经济竞争力,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着全球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和国内市场支撑不足的困扰;不协调的产业和市场结构不利于产业发展和国内节能减排;监管和引导缺失可能增加国内环境污染风险。建议近期要大力扶持壮大"技术推动型"的光伏设备制造业,稳步开拓"离网和并网并行,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的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尽快按照"清洁、高效、安全"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光伏产业投资准入和监管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茂洋  何洪发  
本文在掌握我国光伏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光伏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光伏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海  
我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条件好的地方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尤为突出,年平均日照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可以成为重要的太阳能利用基地。我国有荒漠面积108万平方公里,专家计算,只要在1%的荒漠土地上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蕾  
本文评述了光伏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对江苏光伏产业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苏光伏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荣华  
流动性过剩是指经济主体留于应急的产品数量超过了风险程度和风险偏好所应当持有的数量。一国微观上和宏观上都有可能出现流动性过剩,一旦一个国家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下降过多,该国就会出现流动性过剩。在封闭经济中,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下降。在开放经济中,如果该国的出口状况良好,则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往往就是国内消费下降。流动性过剩会带来消费和投资需求下降等诸多负面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等措施应对流动性过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波  
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出现了再工业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态势,欧美对华贸易逆差令其对原产地为中国的光伏产品频频制造麻烦。中国光伏企业从2011年开始遭受重创,为避免遭受欧美市场高额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一些传统的光伏企业纷纷进入下游光伏电站领域,建设太阳能发电厂,希望从"建材商"变成"开发商"。仅2013年,中国新增装机1130万千瓦,同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辉  张月友  
利用58家中国光伏产业上市公司2005~2012年季度数据,采用生产函数法,测度其产能利用情况,考察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成因和化解路径。研究发现:除了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外,中国光伏产业在其余年份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足70%,2012年的产能利用率只有60%;中国光伏产业的资本产出弹性偏低,产业发展陷入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低端环节的发展老路;2005~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升降交替,但总体上并未脱离新兴产业发展规律而出现严重的发展危机。文章认为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由结构性过剩和体制性过剩构成,供需结构失衡、过度投资和用传统产业的发展思路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吕逸楠  
本文在"市场失灵论"和"体制扭曲论"的基础上提出"政府不当干预论",以解释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并以光伏产业为例,将光伏产业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从政府行为、产业内部环节和供给视角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在实证分析中,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法测度了光伏产业及其三个环节的产能利用率,量化测算了政府补贴、土地价格扭曲程度和金融支持水平及其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光伏产业不仅呈现出结构性产能过剩,还出现体制性产能过剩;近年来,政府偏好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不当干预,引致和加剧了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但对其内部各环节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