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61)
2023(19804)
2022(16922)
2021(15654)
2020(13380)
2019(30460)
2018(30126)
2017(58049)
2016(31404)
2015(35421)
2014(34638)
2013(34083)
2012(31222)
2011(27840)
2010(27906)
2009(25924)
2008(25712)
2007(22817)
2006(20238)
2005(18044)
作者
(88465)
(73672)
(73205)
(69770)
(47268)
(35274)
(33160)
(28745)
(28200)
(26550)
(25293)
(24973)
(23480)
(23435)
(22694)
(22573)
(21973)
(21612)
(21365)
(21353)
(18304)
(18044)
(17936)
(17046)
(16433)
(16424)
(16394)
(16307)
(14814)
(14540)
学科
(130099)
经济(129924)
(110828)
管理(105936)
(98464)
企业(98464)
方法(60210)
数学(49696)
数学方法(49072)
(40112)
(37886)
业经(36587)
中国(32748)
(28242)
(27467)
财务(27383)
财务管理(27335)
农业(26143)
企业财务(25960)
技术(25871)
地方(25066)
(23987)
理论(23904)
(22351)
贸易(22337)
(21829)
(21601)
(20647)
(20262)
(19748)
机构
学院(444591)
大学(442638)
管理(180382)
(180068)
经济(176332)
理学(155569)
理学院(153898)
管理学(151338)
管理学院(150504)
研究(141534)
中国(108993)
(93756)
(86641)
科学(85646)
(70307)
(70175)
(69551)
财经(68612)
中心(65198)
业大(64397)
研究所(62697)
(62419)
北京(58254)
(55955)
师范(55404)
农业(54736)
经济学(54180)
(53511)
(51788)
财经大学(50832)
基金
项目(299183)
科学(237531)
研究(220974)
基金(218400)
(188543)
国家(186927)
科学基金(163236)
社会(140741)
社会科(133442)
社会科学(133407)
(117495)
基金项目(115466)
自然(105706)
自然科(103285)
自然科学(103260)
教育(102076)
自然科学基金(101459)
(97269)
编号(89754)
资助(89724)
成果(71858)
(66412)
重点(66375)
(64964)
(62786)
课题(61535)
创新(60105)
国家社会(57952)
教育部(57533)
(57374)
期刊
(199929)
经济(199929)
研究(129967)
中国(87529)
管理(71446)
(70520)
学报(65240)
(63699)
科学(61809)
大学(51105)
教育(49140)
学学(48250)
农业(43768)
技术(42849)
(39891)
金融(39891)
财经(34461)
业经(34122)
经济研究(30909)
(29529)
问题(25712)
(24966)
技术经济(23896)
科技(21697)
现代(21021)
理论(20544)
商业(20305)
(20247)
图书(20030)
财会(20019)
共检索到659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扬  黄忠东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先进制造技术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升,然而,对先进制造技术进行单纯投资无法明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对江苏运用先进制造技术已有一定时间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先进制造技术的使用程度与技术学习、产品创新显著正相关;先进制造技术的知识特性与技术学习、产品创新均相关,但未发现隐性化程度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显著相关性;技术学习在先进制造技术和产品创新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建议企业提高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程度和创新设计方法的采用度,注重提高组织技术学习的能力进而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潜能,并通过技术学习和管理建立起与先进制造技术匹配的系统环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松强  曹新雨  蔡婷婷  
网络嵌入性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在研究网络嵌入性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知识搜索条件下网络嵌入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依据224份江苏省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数据,运用“网络嵌入性-知识搜索-企业创新能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嵌入性和知识搜索能力越强,企业创新能力越强;网络嵌入性提高对知识搜索起促进作用;利用型知识搜索在网络嵌入性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企业要不断调整在集群网络中的位置,提高知识搜索能力尤其是利用型知识搜索能力,实现集群内资源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亚东  杨东涛  杨晶照  
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AMT)的应用正逐渐成为一种战略行为,而其战略意义在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文章通过理论和文献回顾,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在AMT应用对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不可或缺,并通过实证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得到了一些推进AMT应用和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伏心  王竹君  白俊红  
环境保护与技术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环境规制不但会对技术创新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通过FDI、企业规模、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产生间接影响。因此,本文运用2004—2011年江苏省28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采用两步GMM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呈现先下降后提升的"U"型动态特征,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由弱变强,影响效应由"抵消效应"转变为"补偿效应";FDI和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环境规制会通过抑制FDI技术溢出效应和大企业规模效应的发挥,对技术创新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松强  何春泉  夏管军  
关系嵌入性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文章构建"关系嵌入性—动态能力—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通过对江苏210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从动态能力视角出发,实证探究关系嵌入性、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集群网络中,企业间的关系强度、关系质量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在先进制造业集群中,由机会感知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构成的动态能力是"关系嵌入性—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变量。研究结果丰富了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前因,拓展了先进制造业集群背景下网络理论的范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树乔  王惠  侍建旻  王敏  
本文基于江苏制造业2004—2013年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环境规制、FDI对企业技术创新在不同行业的差异性以及各分位点处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从江苏省制造业全部样本来看,FDI技术溢出效应随着企业技术创新条件分布由低分位点向高分位点处移动呈现倒"U"型特征,而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U"型杠杆效应;对污染密集型行业而言,环境规制技术溢出更多的凸显在补偿效应,而对于清洁生产型行业来说,由环境规制带来的抵消效应更为显著,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在污染密集型和清洁生产型行业中均有出现,FDI的吸收能力尚待提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姚俊  
农民工的就业流动主要表现为企业间流动和城市间流动两种形式,通过类型学分析可以划分为稳定型、游移型、选择型和定向型4种就业流动类型。农民工流动呈现由行业向城市逐步稳定的过程。通过对就业流动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制度性因素和外出动因的影响不显著,外出工作体验和个人属性中的文化程度和收入的影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康丽  石盛林  
文章以201家江苏民营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组织学习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对企业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工艺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强度要高于产品创新,表明江苏民营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是以工艺创新为主导;(2)组织学习对工艺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对产品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表明江苏民营制造企业的组织学习是以工艺创新为主要目的。研究发现为推进江苏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了指导,要实现从"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关键在于营造以实现产品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郑江淮  
本文利用对江苏省342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问卷实证研究了产业链定位、分工和集聚效应对于企业创新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处于产业链终端环节企业并没有表现出特定的创新优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中的终端集成环节并未形成相应市场势力或集成创新能力;分工活动(以供应商数量作为度量指标)与创新强度之间呈现较为复杂的U型非线性关系;集聚效应并未对我国微观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未成为激发集群创新动力的有机载体。针对以上实证结果,基于我国经济转型背景和企业微观层面行为特征,我们就产业链定位、分工与集聚效应三个因素与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内在关系与作用机理,结合统计性分析进一步进行了剖析和解释,并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季新野  
如何在转型和全球价值链双重背景下全面理解中国本土企业的出口与创新行为,是事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通过对江苏省342家本土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发现:我国本土企业的企业规模与出口之间呈现出一种U型关系,这表明转型背景中的"特殊"制度因素与代工交互作用,可能激励了小规模企业的出口动机;企业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不同会对其创新活动产生倒U型非线性影响效应,这表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对我国本土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具有复杂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曙霞  张骞  
加大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打造制造强国的战略性任务。这需要动员更多资本,安排有效分散风险的金融制度与之相匹配。利用2010—2019年A股上市先进制造业企业相关数据,通过整体样本回归、加入分产权性质以及分地区样本回归实证研究股权融资对其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从产权性质和区域分布差异分析影响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股权融资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有抑制作用,但显著促进创新产出;(2)国有产权性质企业股权融资对创新投入促进作用更大,非国有产权性质的股权融资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明显;(3)中部地区企业股权融资未提升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西部地区企业股权融资显著促进创新投入与产出。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持续优化民营企业的创新环境,合理配置区域间经济和创新资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郑江淮  
本文在大量调查问卷基础上,以江苏省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微观行为方式层面考察了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品牌、企业家背景、人力资本、行业与地区相关因素,企业规模与创新投入强度之间呈现较明显的倒U型关系,而且存在"门槛效应"。集聚效应在现阶段对企业的创新活动非但没有产生促进作用,相反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出口因素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形成了复杂影响效应,表现在创新活动随着出口比例而发生非线性变化,呈现出"俘获"效应。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企业产品更新与升级换代进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和行为模式,验证了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行为特征差异与特有的人力资本竞争机制,以及它们对企业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杰  李勇  刘志彪  
运用来自江苏省本土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通过构建一个测度企业生产率的综合指标体系,利用联立方程计量方法,在解决企业出口和生产率之间内生性基础上,本文实证考察了企业出口与生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就测度企业生产率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标而言,出口虽然不是促进中国本土企业TFP增长的因素,TFP却是促进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的因素;就作为测度企业生产率的资本生产率(S_K)要素生产率指标而言,S_K不仅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出口,同时,出口又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S_K的提升;就作为测度企业生产率的资本—劳动比率(K_L)单要素生产率指标而言,K_L不仅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出口,而且,出口也促进了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昊  刘德佳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发展已成为推动先进制造企业迈向高端价值链的有效路径。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5—2021年的数据,研究数字化发展对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发展能够促进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企业动态能力在数字化发展与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在企业动态能力与服务创新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而沉淀性冗余资源在企业动态能力与服务创新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以期为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丽  盛斌  赵进  
国际化动态能力对企业国际化扩张和绩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界定企业国际化动态能力四个维度的基础上,以国际扩张战略为中介变量,探讨了国际化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205家江苏制造业国际化企业的经验研究表明:环境感知能力、组织结构柔性、资源获取与整合能力有助于企业通过国际化广度扩张提升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价值链重构能力、环境感知能力和资源获取与整合能力,有助于企业通过国际化深度拓展提升竞争优势。企业国际化发展应加强国际化动态能力的建设,合理权衡国际化广度扩张和深度拓展问题,建立以动态能力为基础的战略管理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