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8)
- 2023(9606)
- 2022(8488)
- 2021(7915)
- 2020(6541)
- 2019(15192)
- 2018(14912)
- 2017(28337)
- 2016(15553)
- 2015(17768)
- 2014(17939)
- 2013(17344)
- 2012(16313)
- 2011(14751)
- 2010(15135)
- 2009(13807)
- 2008(14098)
- 2007(12993)
- 2006(11175)
- 2005(10027)
- 学科
- 济(61068)
- 经济(60991)
- 管理(44287)
- 业(43465)
- 企(35762)
- 企业(35762)
- 方法(28363)
- 数学(24335)
- 数学方法(24109)
- 农(18881)
- 财(18247)
- 中国(16873)
- 制(13629)
- 业经(13551)
- 学(12860)
- 贸(12534)
- 贸易(12525)
- 易(12150)
- 农业(12076)
- 地方(11747)
- 务(11589)
- 财务(11566)
- 财务管理(11527)
- 银(10969)
- 银行(10944)
- 企业财务(10882)
- 理论(10780)
- 行(10357)
- 和(10258)
- 融(10054)
- 机构
- 学院(223542)
- 大学(223285)
- 济(89813)
- 经济(87778)
- 管理(83812)
- 研究(72662)
- 理学(71651)
- 理学院(70840)
- 管理学(69626)
- 管理学院(69190)
- 中国(56330)
- 京(46707)
- 科学(43960)
- 财(43789)
- 农(37566)
- 所(36635)
- 中心(35274)
- 江(35147)
- 财经(34793)
- 研究所(32956)
- 业大(32091)
- 经(31452)
- 范(30317)
- 师范(30041)
- 北京(29402)
- 农业(29174)
- 经济学(28198)
- 州(28080)
- 院(25874)
- 财经大学(25798)
- 基金
- 项目(143364)
- 科学(111567)
- 研究(108415)
- 基金(102080)
- 家(88739)
- 国家(87573)
- 科学基金(73977)
- 社会(67829)
- 社会科(63964)
- 社会科学(63940)
- 省(56427)
- 基金项目(53959)
- 教育(50798)
- 划(47248)
- 自然(45891)
- 编号(45793)
- 自然科(44749)
- 自然科学(44734)
- 自然科学基金(43929)
- 资助(40981)
- 成果(38424)
- 重点(32508)
- 部(32214)
- 课题(31455)
- 发(30911)
- 创(30031)
- 性(28269)
- 创新(27963)
- 教育部(27849)
- 国家社会(27696)
共检索到334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田侃
"信用"这一概念产生于上古时代,到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信用"作为中国政治伦理和道德准则,以软约束的形式规范了君主、民众甚至国家的行为,在借贷、商业贸易等经济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在国家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体上看,先秦时期的国家信用可分为国内信用与"国际"信用(列国间的信用)两个方面;从历史发展看,可分为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阶段。
关键词:
先秦 信用观念 国家治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丽丽 王凌皓
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强调"德政礼教",形成了别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人学思想体系。孔孟荀关于人本的哲学定位,不仅奠定了其教育人文取向的思想根基,教而育且的为可以能德性治和国必、德要育性为;关首于的理教想育人思格想的提论供述了,理既论建前构提了;中关国于古人代性理的想解人析格,论的证范了型其,道又为德教育活动确立了培养目标,成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
先秦儒家 人学思想 教育思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建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结构大转型时期,"民"、"本"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政治和经济意义也日益凸现出来,从而影响和导致了民生方式和利益结构的变革。在此条件下,先秦诸子百家对民生概念和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对"富"有了个量和总量、量和质的认知,他们当中大多人注重从富民的角度来探索民生问题,并从民生在农、民生在勤、民生在民、民生在于节用爱人和保护土地私有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关于民生的经济主张。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奠定了中国农业社会的民生框架。但在自然经济形态和封建专制主义下,民生内涵也受制于此而不包含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权利,因而真正的富民是难以实现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琴
除了传统"黜奢崇俭"的消费观外,先秦儒家思想中还有不少对消费问题的精彩论述和探讨:注重发展生产,提高人民消费生活水平;早期的生态消费思想;对消费合宜性问题的探讨;对消费欲望的精彩论述等。即使从现代消费理论来看,也不失为真知灼见。
关键词:
先秦儒家 消费思想 生态消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启亮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精华,实际上主要荟萃于儒道两家。儒显而道隐,显性的正统的儒家德育思想通过雅俗文化传播系统而泽润百世,丰博显赫而且有众仰的“师表”的名。道家所主张的道、德、德育都与儒家的意蕴不尽相同而且多有相逆,所以虽以潜隐的方式补充、协调着儒家显学,滋养万物也绵延百世,却因其谦退、守柔、不争、无为而无名。 先秦文献,唯有《老子》一书为道德专论,但是说道德论“儒”不论“道”,讲德育重视儒家疏误道家,却仿佛是约定俗成,这就不能不说是类似“文化霸权”的一种文化失衡现象了。道家的道、德及其德育,依然隐忍着自家的一脉传统延续下来,在与儒墨诸家显学的冲突、批判、超越的过程中互补融汇,以此形成了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瑞华
中国先秦"时"论在强调自然性与人文性、序列性与时机性、时时性与时势性、变易性与恒常性等特质合一的同时,更突出人文性、时机性、时势性和恒常性等面向。这给我们察审"洋葱头"教师学习理论中的四个层面——环境、行为、专业认同和使命等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的哲学运思和慧识。
关键词:
先秦“时”论 教师学习 “洋葱构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浏祎
中国古代音乐和音乐教育,其源头在于远古的礼仪活动。乐与礼密不可分,礼乐在古代中国居于重要地位。经过氏族部落和夏、商时期的发展,音乐教育的机构、官制和官方祭祀的音乐礼仪在周朝达到了一个高峰。此后,随着经济社会变迁,官方乐师出现了分散与下移,音乐逐渐摆脱了实用功能而获得了真正的艺术性,民间私学的音乐教育也在典章礼仪和诗歌词曲方面获得了发展。与此同时,民间社会对音乐的认知分歧更为扩大。非乐思想的出现,反映出社会关系的某种紧张态势,也对后世官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先秦时期 音乐教育 古代音乐 音乐礼仪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周士龙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秦汉以降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中产生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先秦民本思想经过夏商两代的酝酿,形成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继续发展而趋于完善,将君与民的关系提高到关乎江山社稷生死存亡的政治高度。先秦民本思想产生的原因有三:一是统治者对前代政治经验教训的总结,二是思想领域从神本到人本的变化,三是社会大变革的推动。
关键词:
先秦 民本思想 敬天保民 为政以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信艳
本文基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先秦时期流转税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和评析。本文认为,虽然古代流转税活动较为原始,但从有关思想家言论的记载和流传下来的赋税资料中,还是能梳理出一些宝贵的流转税思想财富。具体体现在:“关市讥而不征”的关税思想;“寓税于价”的消费税思想;关税、市税在流转税制结构中的冲突分析的流转税制思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艾振
上一期里,我们讲述了仓储的起源,简单了解了它古老的历史。这一期,我们要说的是先秦时期人们对仓储的一些认识。从夏朝到战国的两千年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各类仓储活动、仓储设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人们对仓储的认识和理解也呈现出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重储却始终占据着仓储思想的主旋律。接下来我们要着重介绍的就是这时期的重储思想。首先,我们来看重储的原因。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聚,
关键词:
齐桓公 先秦时期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周士龙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秦汉以降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中产生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先秦民本思想经过夏商两代的酝酿,形成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继续发展而趋于完善,将君与民的关系提高到关乎江山社稷生死存亡的政治高度。先秦民本思想产生的原因有三:一是统治者对前代政治经验教训的总结,二是思想领域从神本到人本的变化,三是社会大变革的推动。
关键词:
先秦 民本思想 敬天保民 为政以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丽丽 王凌皓
先秦儒家主张在人际交往中以友辅仁、以文会友,这是一种立足于个人成长进步和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人际交往观,为当今确立新型的人际交往观,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思维借鉴。同时主张师生之间以爱相济、以道相随、教学相长,这是一种着眼于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友爱相助的和谐师生观,为当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以及贯彻教师教育新理念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参考。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师生友朋 教师教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岗
先秦时期,玉的审美价值不仅得到了较为系统地发掘,而且已经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中扮演着特殊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出现了政治化、宗教化以及道德化的发展趋势。先秦时期的玉崇拜,不仅深深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烙印,而且融入了中国文化体系之中,深刻影响了后世玉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先秦史 玉 玉文化 崇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平泽 卞春艳
审计问责、结果公开、促进法治、社会参与是国家治理对环境审计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国家治理的视角下,我国环境审计应从当前的环保资金财务审计向环境责任审计发展,并实施五项"转变":审计对象由低层级转变为多层级,审计方式由单一的财务审计转变为综合审计,审计范围由"线"转变为"面",审计方法由查账转变为综合评价分析,审计成果运用从单渠道转变为多渠道,以推动环境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环境审计 转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迪祥 王克陵
现代生态学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理。马克思在其不朽巨著《资本论》中多次提到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便是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只不过这里的生命系统不是指植物和动物的群体,而是指组成社会并从事物质生产的人类。而环境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