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9)
2023(2060)
2022(1769)
2021(1732)
2020(1372)
2019(3232)
2018(3267)
2017(4737)
2016(2839)
2015(3112)
2014(3055)
2013(2918)
2012(2962)
2011(2850)
2010(3083)
2009(2636)
2008(2848)
2007(2566)
2006(2421)
2005(2177)
作者
(9569)
(8138)
(8059)
(7546)
(5346)
(3802)
(3533)
(3131)
(3031)
(3008)
(2989)
(2852)
(2730)
(2665)
(2629)
(2456)
(2444)
(2413)
(2383)
(2347)
(2202)
(2086)
(2003)
(1977)
(1900)
(1861)
(1810)
(1734)
(1706)
(1683)
学科
(10439)
经济(10423)
管理(6460)
(6086)
(4756)
企业(4756)
(4404)
方法(4040)
(3271)
中国(3137)
数学(3094)
数学方法(3005)
理论(2623)
业经(2621)
教育(2362)
农业(2229)
(2202)
(2030)
(2021)
贸易(2020)
(1972)
(1961)
金融(1960)
(1938)
地方(1884)
(1852)
银行(1839)
(1785)
环境(1594)
(1484)
机构
大学(47397)
学院(45349)
研究(18808)
(15289)
经济(14915)
管理(14141)
科学(13104)
中国(12955)
理学(12103)
理学院(11852)
管理学(11431)
管理学院(11351)
(10821)
(10523)
(10049)
研究所(9834)
(8283)
师范(8193)
农业(7995)
业大(7608)
中心(7546)
(7484)
(7427)
师范大学(6864)
北京(6826)
(6638)
财经(5939)
科学院(5777)
教育(5692)
(5678)
基金
项目(29966)
科学(23193)
基金(21537)
研究(20945)
(19888)
国家(19731)
科学基金(15759)
社会(12507)
社会科(11709)
社会科学(11703)
(11282)
基金项目(11224)
自然(10592)
(10355)
自然科(10350)
自然科学(10343)
自然科学基金(10163)
教育(9994)
资助(8573)
编号(8223)
成果(7841)
重点(7431)
(6640)
(6557)
课题(6341)
计划(6061)
(6045)
科研(5889)
创新(5704)
大学(5454)
期刊
(18734)
经济(18734)
研究(13497)
学报(10342)
中国(9470)
(9307)
科学(9281)
大学(7389)
教育(7250)
学学(6900)
农业(6365)
(5114)
管理(5064)
(3448)
金融(3448)
(3422)
(3323)
技术(3064)
业大(2953)
图书(2940)
财经(2925)
经济研究(2666)
资源(2598)
业经(2584)
(2536)
农业大学(2448)
世界(2444)
问题(2336)
科技(2329)
国际(2245)
共检索到69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振中  
作者以翔实的资料和高层建瓴的论述,主要从商代西周及其以前的金器、东周金器、东周的金质货币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先秦时代的金器及其特点,对于推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颇有裨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大鹏  
人口统计是人类社会产生较早的统计。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有人口数字最早的国家之一。史载:“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当时的人口数字是“抚有民千三百五十五万。”这个数字虽然是根据传说记录下来的,但它说明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即奴隶社会初期,我国就有了人口数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管理的需要,到了周代就有了比较严密的人口调查、人口统计以及初级形态的户籍管理制度。《周礼》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版即户口册簿),上之司寇,司寇于孟冬献之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户籍档案。他们把人口看作是国家的重要财富,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所以户籍册簿就成了财富的象征,“拜受”之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振中  
作者以翔实的文献资料和地下考古资料,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先秦金的陶冶采炼与金器制作,对先秦金器生产制作工艺的初步形成提出了独特见解,对拓展手工业史乃至经济史研究颇有裨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洋  孙晓喜  
先秦神话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类早期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风格。其独特风格主要体现为以适应口口相传而形成的感性言语风格,没有记录者进行"文化韵饰"的原始生态风格,适合多种场合传播的实用性风格。其教育价值和功能包括德育、智育、美育三个维度:在人的德性化育方面具有一种非凡的魔力;作为充满想象艺术的世界具有激发人的想象力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功用;作为艺术佳作不乏审美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周士龙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秦汉以降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中产生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先秦民本思想经过夏商两代的酝酿,形成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继续发展而趋于完善,将君与民的关系提高到关乎江山社稷生死存亡的政治高度。先秦民本思想产生的原因有三:一是统治者对前代政治经验教训的总结,二是思想领域从神本到人本的变化,三是社会大变革的推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浏祎  
中国古代音乐和音乐教育,其源头在于远古的礼仪活动。乐与礼密不可分,礼乐在古代中国居于重要地位。经过氏族部落和夏、商时期的发展,音乐教育的机构、官制和官方祭祀的音乐礼仪在周朝达到了一个高峰。此后,随着经济社会变迁,官方乐师出现了分散与下移,音乐逐渐摆脱了实用功能而获得了真正的艺术性,民间私学的音乐教育也在典章礼仪和诗歌词曲方面获得了发展。与此同时,民间社会对音乐的认知分歧更为扩大。非乐思想的出现,反映出社会关系的某种紧张态势,也对后世官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周士龙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秦汉以降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中产生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先秦民本思想经过夏商两代的酝酿,形成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继续发展而趋于完善,将君与民的关系提高到关乎江山社稷生死存亡的政治高度。先秦民本思想产生的原因有三:一是统治者对前代政治经验教训的总结,二是思想领域从神本到人本的变化,三是社会大变革的推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本年度先秦秦汉经济史论著数量逊于去年,但创获得仍丰,且有其显著特色,一是出现了一些从新的视角对本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作经济学的分析论著,二是利用出土实物和简牍文字资料进行研究的明显增多。此外,地区性的研究占相当大的比重。 商品经济、市场及其他带总体性研究 邵鸿的《商品经济与我国社会变迁》(江西人民出版社95.9)是本年度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作者在追溯了中国商品经济起源和中国古代早期文明时期的商品经济以后,着重论述了战国时期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了这一发展在战国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理论意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本年先秦秦汉史论著数量比去年略有增加。从年代看,有关原始时代和商代论著最多;从专业看,有关农业史和经济思想史论著最多;地区史论著中亦以农业史为多。 杨升南《商代经济史》是迄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商代经济史。该书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实际上读者是1993年才见到此书的。全书52万字,分十一章,依次为:绪论(社会概况、疆域、自然环境、人口),土地制度,农业,发达的畜牧业,狩猎活动,渔业经济,手工业(上):青铜冶铸业,手工业(中):建筑业,手工业(下):陶瓷、纺织等制造业,商业与交通,财政制度。它几乎涉及商代经济的所有方面,书中主要依据的材料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晓峰  
交通的发达与否对于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内河航运是交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先秦汉魏时期内河航运的发展为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格局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该时期的内河航运主要集中在北方,以黄河及其支流为中心,同时人工运河的大规模开凿,最终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内河航运体系。这不但促进了该时期漕运的发展而且为隋大运河的贯通奠定了基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萧海扬  
将先秦兵书纳入古籍整理的范围,是兵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一大标志,新近出版的《先秦兵书通解》可算是其中的代表。本文试从文献整理的角度,对《先秦兵书通解》一书的价值及其整理方法之得失作较全面的考察。
[期刊] 求索  [作者] 沈骅  
先秦时期的私主要解释为人之偏私,指人的私心、私情、私欲等。春秋以前,人之偏私虽然也是思想家们努力摒弃的对象,但私本身并没有被赋予奸邪的道德贬义色彩。到战国时期,私被赋予道德贬义色彩,人之偏私也被打上奸邪烙印。在这个进程中,法家起了关键作用。先秦时期私观念的道德贬义化有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并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鑫  王巧玲  
文章从先秦时期教师的资质、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师的修养和能力等方面入手,以孔子、老子、孟子、墨子、荀子等儒、道、墨家重要教育家的理论为依据,论述了先秦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精华,并重点论述这一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在当代的人文教育、科学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人格教育以及直觉领悟能力与思辨能力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树欣  
一般认为,"模仿说"起源于古希腊,而中国则缺乏模仿观念,至少模仿观念很不发达。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中国在先秦已产生了有别于古希腊的模仿观念——文化模仿观,在这种模仿观念中,又蕴涵了两种特有的模仿观念——艺术模仿观和符号模仿观。与古希腊的艺术模仿说重形似相比,中国先秦的模仿观则重视对道(包括天道和人道)的仿效。先秦模仿观对后世的文艺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