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32)
- 2023(6308)
- 2022(4695)
- 2021(4084)
- 2020(3457)
- 2019(7333)
- 2018(7560)
- 2017(14064)
- 2016(8204)
- 2015(9283)
- 2014(9379)
- 2013(8961)
- 2012(8253)
- 2011(7425)
- 2010(7680)
- 2009(7346)
- 2008(7224)
- 2007(6771)
- 2006(6384)
- 2005(6259)
- 学科
- 济(31649)
- 经济(31597)
- 管理(20913)
- 业(19774)
- 企(15297)
- 企业(15297)
- 中国(12299)
- 农(11234)
- 学(9363)
- 方法(9256)
- 业经(8986)
- 制(8334)
- 地方(7906)
- 财(7535)
- 农业(7516)
- 数学(7383)
- 数学方法(7238)
- 银(6280)
- 银行(6247)
- 发(6151)
- 行(6005)
- 体(5903)
- 理论(5643)
- 融(5611)
- 金融(5611)
- 发展(5244)
- 展(5227)
- 教育(5206)
- 贸(4861)
- 策(4858)
- 机构
- 大学(117454)
- 学院(115151)
- 研究(46465)
- 济(43379)
- 经济(42273)
- 管理(37636)
- 中国(35587)
- 理学(30950)
- 理学院(30521)
- 科学(30246)
- 管理学(29729)
- 管理学院(29551)
- 京(27155)
- 农(26758)
- 所(25114)
- 研究所(22739)
- 财(21673)
- 中心(21320)
- 江(21188)
- 农业(21164)
- 业大(19688)
- 北京(17310)
- 省(17219)
- 院(16976)
- 范(16758)
- 师范(16454)
- 州(16323)
- 财经(16088)
- 经(14512)
- 技术(13925)
- 基金
- 项目(73939)
- 科学(56996)
- 基金(52556)
- 研究(51430)
- 家(48298)
- 国家(47870)
- 科学基金(39123)
- 社会(31606)
- 社会科(29728)
- 社会科学(29718)
- 省(28976)
- 基金项目(26535)
- 自然(25991)
- 自然科(25379)
- 自然科学(25367)
- 划(25243)
- 自然科学基金(24936)
- 教育(23478)
- 资助(21551)
- 编号(20660)
- 成果(18304)
- 重点(17687)
- 发(16773)
- 课题(15620)
- 部(15537)
- 创(14661)
- 计划(14618)
- 科研(14362)
- 创新(13822)
- 国家社会(13259)
共检索到194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波
先秦汉语中的假设连词"若"和"如"除了在表示假设关系这一点上具有相通之处以外,还在其他多个义位上构成同义关系。它们是一组"同源多功能语法形式"。借助语义地图的操作方法和语法化研究的成果,通过考察"若"和"如"的五个常用的共同义位在先秦代表性文献《诗经》《论语》《孟子》《左传》中的分布状况,可以探讨这些义位之间的关联。假设语义的来源除了时间词、言说动词、是非问句标记和系动词之外,至少还与比较、像似和话题义直接相关。
关键词:
假设 连词 语义 同源多功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丽娜
在传统语法教学中,课堂上多以讲授抽象语法概念和语法规律为主,语法课程过分强调语法规则的分析,这样教出来的学生的语法知识与语法能力不成正比。功能语法教学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可以培养学生将所学的语法知识转化为语法能力。
关键词:
传统语法 功能语法 语法教学 语法能力
[期刊] 求索
[作者]
沈骅
对先秦时期公私观的考察应结合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西周时期的“公”,主要“私”所指代的对象主要是各国国君和国内的卿大夫,双方的冲突也称为“公室”与“私门”之争,君权日益强大,公私观念的现实内涵也发生重大变化,“公”指各国君主和朝廷国家,“私”由春秋德伦理色彩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强化。
关键词:
公私 先秦 族天下 家天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丙龙 李雅洁
基于学科教学知识(PCK)五边形结构图,本研究以初级语法教学为切入点,采用图谱分析法讨论了10名职前汉语教师PCK要素的整合特征,通过PCK量规对职前汉语教师的PCK整合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第一,职前汉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要素的整合呈现个体差异性;第二,教学策略知识和其他要素连接的频数最多,评价知识与其他要素连接的频数最少;第三,有教学经验组的整合情况优于无教学经验组,且有教学经验组的整合水平高于无教学经验组;第四,职前汉语教师具有八种学科教学知识子类型结构;第五,职前汉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整合水平为基本偏上。基于研究结果,应通过完善职前汉语教师培养中的知识体系、提升教师教育者对PCK整合的认识和重视教学实践在PCK整合中的效用,从而更好地促进职前汉语教师语法教学能力的提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安强
从沿海考古和科技史研究的角度讨论了环珠江口先秦手工业史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述评,指出现有研究存在注重技术史分析却轻视技术与社会互动考察的局限性,提出要运用多学科交叉整合的研究方法,对其先秦手工业史进行"技术—经济—社会"的综合考察。
关键词:
先秦考古 环珠江口 手工业 技术与社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延涛
和谐劳动关系需要依法构筑。我国当前对于"同工同酬"的理解和适用出现了严重偏差,究其原因,在于我国法律法规中有关工资、劳动报酬、薪资等表述混乱不一,失于严谨,且与英文的对译也较为随意。文章重点考证劳动法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劳动报酬"相关含义的用语,发现先后使用过"庸""赁银""工钱""工资"等表述"劳动报酬"。通过简略考证,呼吁立法者尽快规范并明确界定劳动法中法律术语的内涵和外延,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
关键词:
同工同酬 劳动报酬 庸 工资 赁银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
现代汉语中有四种同形的"一般",从历时的角度看,它们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唐代,数量短语"一般"逐渐凝固,演变为表"一样、同样"的形容词"一般",唐五代时期,形容词"一般"进一步虚化为比况助词"一般",至宋代,形容词"一般"又逐渐分化出"普通、通常"义。而在"一般"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历程中,陈述化、隐喻扩展、重新分析和语境影响等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一般 词汇化 语法化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
现代汉语中有四种同形的"一般",从历时的角度看,它们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唐代,数量短语"一般"逐渐凝固,演变为表"一样、同样"的形容词"一般",唐五代时期,形容词"一般"进一步虚化为比况助词"一般",至宋代,形容词"一般"又逐渐分化出"普通、通常"义。而在"一般"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历程中,陈述化、隐喻扩展、重新分析和语境影响等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一般 词汇化 语法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英姿
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会计对象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一般意义上的会计对象只能是:“社会再生产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发出的信息。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子健
“活该”初见于明代,用例极少且仅用于贬义语境,清代时使用频率增多,所应用的语境也得到了扩展。“活该”的发展以及对“合该”的替换,与语体、“应该”义语义场中单音节主导词的更迭、语言自身的求新机制有关。言者对“活”字2种副词义的主观理解和运用使得“活该”用于贬义语境表负面评价义的用法逐渐固定,并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用法。
关键词:
活该 合该 语义演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乐学玲
英语语法和语法教学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从中心地位到遗忘的角落,从被过度重视到被完全忽略,经历了曲折的历史命运,其重要地位曾屡遭质疑、几度沉浮。笔者认为,语法和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在于语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不能因为教学的低效性而怀疑教学的必要性甚至怀疑语法本身,而教法改革的前提是观念的更新。本文试图从全新的视角探讨英语语法和语法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
英语语法 语法教学 问题 改进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倪小鹏 李国芳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在教育信息化实践中起到最为直接的作用。本研究试图从一线教师的经验来考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通过审视近五年教师认知技能和观念的变化来为教学实践和师资培训提供最新的决策信息。作者调查了433名小学教师技术使用的技能、态度和再学习途径。数据显示,相比5年前,教师的技术使用水平有大幅提高;多数教师对技术应用持积极态度,并愿意开展更多的技术整合活动和参加更多的相关培训。对多数被调查教师而言,困扰他们的主要不是硬件设备的缺乏,而是相关软件和应用的缺乏。在新技术应用上,数据显示出教师支持"教"的实践较多,而支持学生"学"的实践较少。教师很大程度上把教育技术能力等同于技术操作、课堂...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育信息化 技术整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朝旭
先秦时期的礼是社会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先秦时期的礼教是与乐教配套进行的,并以政教合一的体制为保障,使礼的德育功能得以实现和强化。
关键词:
先秦 礼 德育功能 道德教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铃
为了研究聋人大学生书面语中的问题,研究采用手语语法和汉语语法比较的方法,分析四个问题:手势和表演、量词和类标记、动词和类标记、时间词语。结果发现聋人在书面语中忽略了手语中的表情、动作和姿态等表演成份,手语中的类标记和量词有相同之处,手语手势的四个基本部分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聋人学生时间词语掌握上存在困难。结论是通过对手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的对比和研究,可以解析聋人书面语产生错误的原因,找到纠正的方法。
关键词:
省略和回避 量词 类标记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芳
「宅」从最初的"住宅、房舍"义到现在常见的"宅文化"义,经历了长时间的语境变迁和社会传播。文章运用认知语义学比喻理论及籾山洋介的语义扩展模式对日语「宅」的多义扩展进行考察,分析其多个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扩展机制,构建出「宅」的意义网络。
关键词:
宅 语义扩展 认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