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0)
- 2023(10239)
- 2022(9051)
- 2021(8405)
- 2020(7037)
- 2019(16141)
- 2018(16246)
- 2017(30558)
- 2016(17104)
- 2015(19319)
- 2014(19473)
- 2013(18860)
- 2012(17402)
- 2011(15854)
- 2010(16209)
- 2009(15185)
- 2008(15164)
- 2007(14102)
- 2006(12041)
- 2005(10818)
- 学科
- 济(64495)
- 经济(64425)
- 管理(47566)
- 业(44500)
- 企(36889)
- 企业(36889)
- 方法(29531)
- 数学(24842)
- 数学方法(24508)
- 农(19202)
- 财(18519)
- 中国(17691)
- 学(14843)
- 业经(14693)
- 理论(13974)
- 贸(13563)
- 贸易(13557)
- 制(13416)
- 易(13152)
- 地方(12520)
- 农业(12451)
- 务(11740)
- 财务(11703)
- 财务管理(11662)
- 和(11308)
- 企业财务(10921)
- 银(10749)
- 银行(10725)
- 教育(10587)
- 行(10142)
- 机构
- 学院(245425)
- 大学(244182)
- 济(93289)
- 经济(91025)
- 管理(87736)
- 研究(77507)
- 理学(74671)
- 理学院(73729)
- 管理学(72209)
- 管理学院(71722)
- 中国(57841)
- 京(51131)
- 科学(48541)
- 财(46001)
- 所(39763)
- 江(39224)
- 农(39116)
- 范(37787)
- 师范(37484)
- 中心(36718)
- 财经(36330)
- 研究所(35678)
- 业大(34367)
- 经(32614)
- 北京(32205)
- 州(31902)
- 农业(30733)
- 师范大学(29674)
- 经济学(29048)
- 技术(28147)
- 基金
- 项目(152802)
- 科学(118879)
- 研究(117713)
- 基金(106445)
- 家(91176)
- 国家(90314)
- 科学基金(76565)
- 社会(71073)
- 社会科(67092)
- 社会科学(67071)
- 省(62079)
- 教育(57744)
- 基金项目(55931)
- 划(52267)
- 编号(51602)
- 自然(47707)
- 自然科(46562)
- 自然科学(46548)
- 自然科学基金(45673)
- 成果(43791)
- 资助(43343)
- 课题(36525)
- 重点(35189)
- 部(34031)
- 发(33605)
- 创(31918)
- 项目编号(31123)
- 性(30565)
- 年(30453)
- 大学(29685)
共检索到366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瑞华
中国先秦"时"论在强调自然性与人文性、序列性与时机性、时时性与时势性、变易性与恒常性等特质合一的同时,更突出人文性、时机性、时势性和恒常性等面向。这给我们察审"洋葱头"教师学习理论中的四个层面——环境、行为、专业认同和使命等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的哲学运思和慧识。
关键词:
先秦“时”论 教师学习 “洋葱构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丽丽 王凌皓
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强调"德政礼教",形成了别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人学思想体系。孔孟荀关于人本的哲学定位,不仅奠定了其教育人文取向的思想根基,教而育且的为可以能德性治和国必、德要育性为;关首于的理教想育人思格想的提论供述了,理既论建前构提了;中关国于古人代性理的想解人析格,论的证范了型其,道又为德教育活动确立了培养目标,成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
先秦儒家 人学思想 教育思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田侃
"信用"这一概念产生于上古时代,到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信用"作为中国政治伦理和道德准则,以软约束的形式规范了君主、民众甚至国家的行为,在借贷、商业贸易等经济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在国家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体上看,先秦时期的国家信用可分为国内信用与"国际"信用(列国间的信用)两个方面;从历史发展看,可分为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阶段。
关键词:
先秦 信用观念 国家治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建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结构大转型时期,"民"、"本"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政治和经济意义也日益凸现出来,从而影响和导致了民生方式和利益结构的变革。在此条件下,先秦诸子百家对民生概念和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对"富"有了个量和总量、量和质的认知,他们当中大多人注重从富民的角度来探索民生问题,并从民生在农、民生在勤、民生在民、民生在于节用爱人和保护土地私有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关于民生的经济主张。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奠定了中国农业社会的民生框架。但在自然经济形态和封建专制主义下,民生内涵也受制于此而不包含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权利,因而真正的富民是难以实现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树欣
一般认为,"模仿说"起源于古希腊,而中国则缺乏模仿观念,至少模仿观念很不发达。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中国在先秦已产生了有别于古希腊的模仿观念——文化模仿观,在这种模仿观念中,又蕴涵了两种特有的模仿观念——艺术模仿观和符号模仿观。与古希腊的艺术模仿说重形似相比,中国先秦的模仿观则重视对道(包括天道和人道)的仿效。先秦模仿观对后世的文艺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先秦 文化模仿观 艺术模仿观 符号模仿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朝旭
先秦时期的礼是社会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先秦时期的礼教是与乐教配套进行的,并以政教合一的体制为保障,使礼的德育功能得以实现和强化。
关键词:
先秦 礼 德育功能 道德教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志才
在中国悠久历史进程中,休闲受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科技水平、文化宗教等影响下,休闲活动在不断发生变化。以"人—时—空"这一三维变化为视角,以时间发展为轴线,分析了我国休闲活动群体变化和空间演变规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各时期各阶层身份、经济、文化、政策等不同,其中,人是主要的演变因素,而时间是客观存在的参照物,空间则是由人和时间的变化而引起的休闲空间变化以至于内容的变化。最后从休闲群体、休闲空间和休闲内容总结了演变特点。
关键词:
休闲活动 演变 人—时—空 中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锦芬 徐丽
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应重新定位。结合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师应承担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和调协者等多种角色。学校和教师应积极提供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条件。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教师角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文琦
专门用途英语(ESP)引入高职院校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高职学生的要求。推进ESP在高职院校中的运行,需要解决传统英语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问题,但目前高职英语教师对ESP教学的理解欠缺,实行ESP教学的教师个人职业定位模糊,加上学科整合的师资培训机会很少,导致ESP教学模式和方法缺乏特色。促进ESP视角下的英语"双师型"教师的转型,需要引导英语教师提升业务素质,更新教学理念和优化教学手段,加强自主交流与学习,组织教师下企业实践,完善外部环境保障。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丰云
"开放·探究·协作"学习模式是我们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中探讨出来的,这种学习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人进步,个个发展"为学习目标。实践证明,能否发挥这种学习模式的最大效用,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在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中,"开放·探究·协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运用,需要教师扮演好学生学习内容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习关系的协调者、学习评价的参与者等多重角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开放场景中探究,在问题探究中协作,在分工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小组成员集体进步、整体发展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开放 探究 合作 学习模式 教师角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骆毅
如何对教师绩效进行全面而有效的考核,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在治理工作中必须思考的问题。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工作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效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关系着教师的职业发展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在教师绩效评价工作中还存在着绩效评价机制亟待健全、绩效评价方法有待优化、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为此,高职院校还需基于能级理论视角出发,健全绩效评价机制,优化绩效评价方法,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
能级理论 高职院校 教师绩效评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莉 季跃东
高校教师团队建设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对提升高校教师素养,提高高校教学水平至关重要。本文对高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价值与目标进行了简要分析,阐述此环节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影响,并且论述了基于信息化发展而开展高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
信息化 高校教师 团队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岚
教师拥有的人力资本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鲜明的职业性、明显的稀缺性、较强的时效性和天然的趋利性。高职院校教师的人力资本可通过形式多样的在职培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从而实现增值。政府部门要为高职教师在职培训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保障,高职院校要努力构建多样化的人力资本增值平台,共同为高职院校教师不断积累存量资本、持续转化现实资本提供动力和支持。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 在职培训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慧芳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深入,教师专业发展已提上日程。然而,存在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弊端。通过分析,依照势科学现代教育理论,立足教师的核心素质,探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势科学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势 情感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