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2)
2023(6769)
2022(5703)
2021(5086)
2020(4269)
2019(9311)
2018(9125)
2017(17523)
2016(9310)
2015(10148)
2014(9835)
2013(9856)
2012(8877)
2011(8051)
2010(8064)
2009(7019)
2008(6603)
2007(5548)
2006(4752)
2005(4035)
作者
(28113)
(23459)
(23306)
(21932)
(14844)
(11384)
(10520)
(9200)
(8819)
(8162)
(8138)
(7715)
(7681)
(7479)
(7103)
(7099)
(7030)
(7006)
(6751)
(6709)
(6048)
(5630)
(5558)
(5227)
(5219)
(5202)
(5175)
(5078)
(4941)
(4723)
学科
(33416)
经济(33375)
(30359)
管理(27745)
(20905)
企业(20905)
方法(16907)
数学(15224)
数学方法(15151)
(10375)
(10280)
(9744)
贸易(9742)
(9474)
中国(9393)
业经(7961)
(7324)
农业(7313)
(6788)
服务(6755)
(6202)
财务(6188)
财务管理(6183)
(6035)
银行(6003)
工作(5944)
企业财务(5902)
(5706)
技术(5649)
环境(5453)
机构
大学(131757)
学院(130501)
(54223)
经济(53197)
管理(52706)
理学(46873)
理学院(46306)
管理学(45566)
管理学院(45336)
研究(42506)
中国(31867)
(28000)
科学(27545)
(26388)
业大(23653)
(23105)
农业(22436)
(21821)
研究所(20203)
中心(19845)
财经(19131)
(18217)
(17602)
经济学(16384)
北京(16015)
(15683)
农业大学(15426)
师范(15390)
(15110)
商学(15077)
基金
项目(95986)
科学(75509)
基金(71722)
(64966)
国家(64385)
研究(64007)
科学基金(54810)
社会(43469)
社会科(41279)
社会科学(41265)
基金项目(38881)
自然(37037)
(36797)
自然科(36257)
自然科学(36245)
自然科学基金(35643)
(31534)
教育(28404)
资助(27839)
编号(24496)
重点(21263)
(20782)
(20318)
(19839)
科研(19183)
创新(18996)
计划(18944)
国家社会(18544)
成果(18181)
(18079)
期刊
(53996)
经济(53996)
研究(32144)
学报(26453)
中国(23479)
(23281)
科学(21829)
大学(19158)
学学(18233)
管理(17118)
(16625)
农业(15381)
(10996)
金融(10996)
经济研究(10123)
业经(9750)
图书(9079)
财经(8934)
(8622)
教育(8423)
商业(8037)
技术(7888)
(7683)
业大(7184)
(7024)
问题(6916)
书馆(6597)
图书馆(6597)
(6373)
科技(6365)
共检索到182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涂荣庭  韦夏  
收费时机是定价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采用先收费的定价策略容易忽略消费者的感受,对品牌关系、态度及行为、甚至对企业的长期利益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本文探讨了先收费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机制,并从消费者和企业关系规范的角度提出先收费具体契合哪种社会规范,发现当先收费不符合预期惯例时,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提高、感知价值(包括感知体贴和感知信任)受损,且便利感受下降,进而影响其态度和行为意愿。所以,先收费被更多地认为是传递了企业想要与消费者建立交易型关系而非互惠型关系的信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成莉  李金峰  
对消费者来说,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难免会遇到因企业服务失误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企业及时服务补救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服务失误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后行为。本文以旅游业为例,探讨企业发生服务失误后,服务补救对消费者购后行为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企业服务补救对消费者购后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满意度在服务补救与购后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消费者参与在服务补救影响消费者满意度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基于此,企业在发生服务失误后,应从主动性、补救速度等维度加强服务补救,注重消费者参与服务补救过程的有用性,提高消费者满意度,进而提高重购意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彩国  
一种商品能稳定地立足于市场 ,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包装 ,而且还需要有精美适宜的造型设计和色彩。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商品包装、造型和色彩对商品销售的影响已越来越明显。因此 ,企业如何为其商品设计出为消费者乐于接受的包装、造型和色彩更显得至关重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菲  李东贤  
敬畏情绪是当消费者面临超越自身理解范围的事物或者场景时,所引发的混合了惊奇和服从等感受的情绪体验。敬畏情绪很常见,但关注敬畏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实证研究却十分有限。基于现有研究,参考前人的分析框架,文章系统梳理了敬畏情绪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具体来说,敬畏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包括八个方面,比如敬畏可以延长消费者对于时间的感知。另外,敬畏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包含七个方面,比如敬畏能够促进消费者的体验型创造行为。最后指出了一些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比如未来有关敬畏情绪的实证研究可以探索敬畏是否能够提升消费者对特定产品类型的支付意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莹  杜建刚  
近年来,各企业频发产品伤害召回事件,引发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危机,给企业和品牌带来负面影响。文章针对汽车产品召回,探讨了汽车产品召策略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产品缺陷的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的召回策略对消费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发生严重的缺陷时,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会更高,产品评价和购买行为会更低。在发生不严重的产品召回时,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会相对较低,产品评价和购买行为会比严重召回时要高。在高卷入组中,缺陷严重程度和召回策略对负面情绪、感知风险、产品态度和购买行为四个因变量的影响作用都要大于低卷入组,对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这两个因变量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井绍平  
所谓绿色营销就是企业在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争取适度利润和发展水平的同时,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长远利益及长远发展,将环境保护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条件与机会的一种新型营销观念和活动,又称为环境营销。 一种新的营销观念或方式的产生是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进步状况和消费者的需要为基础的,绿色营销的诞生正验证了这一普遍规律。 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在此背景下,科技发展水平已经能够充分认识环境污染的恶果以及潜在威胁,并能够提供防止或减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博  杨敬舒  徐小龙  
随着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多变,消费者对于产品安全的关注度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相应地在产品安全层面上将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同时,产品伤害危机越来越呈现高发趋势,且由于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恐慌,使企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引入公平理论,探索企业的危机处理方式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探讨不同严重程度产品伤害危机的处理方式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考察用户与非用户的调节作用。研究认为:产品伤害危机越严重,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就越差,而企业处理危机的努力程度则会改变这一态度。建议企业在处理危机过程中应该让消费者感受到企业较高的努力水平;在危机补救过程中应侧重于提高顾客的感知公平水平;在处理产品伤害危机时应该对用户和非用户采取差异化的策略,以维系用户的品牌忠诚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永林  陈晓靓  
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对人的行为发生有着重要影响。当前,在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诸多因素中,作为基本需要的消费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造成消费者不安全心理成因的研究,探讨消费决策过程中不安全心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为消费者规避消费风险,以及为企业消除消费者心理不安全的顾虑、赢得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和信任提供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亚林  景奉杰  
冲动性购买是现实生活中相当普遍的现象,本文利用问卷调研手段,选择以冲动性购买的满意度为视角,探讨了社会比较倾向,心理控制源对冲动性购买的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社会比较倾向者较低社会比较倾向者具有较低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内控人格特质者较外控人格特质者具有较低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而且社会比较倾向与心理控制源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存在交互作用,强化了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涂科   杨学成   张冀新   彭梓聪  
共享经济平台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个体能够利用闲置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成为共享服务者。然而,学术界对共享服务者的特性及其对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尚缺乏深入探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将共享服务者特性归纳为社交性与自主性,并基于刻板印象理论构建了共享服务者特性对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机理模型,分别使用大样本网络评论数据和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对共享服务者特性和影响机理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社交性仅对消费者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而自主性仅对消费者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此外,社交性和自主性的交互效应能够通过激发消费者的欣赏情绪同时促进消费者的公民行为和参与行为。本文深化了对共享服务者特性如何从微观层面影响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理解,并为共享服务者形象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叶泽川  李燕燕  
本文采用情景法,以饭店服务失误为例,测评了服务补救方式对消费者服务失误归因和行为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服务补救方式对消费者服务失误归因和行为意向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与主动补救相比,在被动补救情景下,消费者更倾向于将服务失误归因于服务提供商因素、稳定的因素和可控的因素;主动补救比被动补救更能促使消费者口碑传播和重购意向;消费者将服务失误归因于服务提供商因素的程度越高,口碑传播与重购意向越低,且稳定性归因和控制性归因与口碑传播、重购意向呈负相关。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蒋玉石  李倩  刘好  郭琴  苗苗  
摘要在酒店、餐饮及旅游等高接触高异质性的服务业中,AI机器人难以避免服务失败。此时,通常被认为“无情”的AI机器人道歉是否也“动人”?人类员工介入补救是否有效?本研究主要基于“道歉-共情-宽恕”框架,探究了在AI机器人服务失败情境下,道歉主体(AI机器人vs.人类员工)对消费者宽恕的影响机制。四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AI机器人道歉,人类员工道歉更能促进消费者宽恕,消费者情绪共情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同时,道歉主体对情绪共情的影响受到AI机器人拟人化程度与服务失败严重性的三阶调节:首先,AI机器人拟人化程度调节了道歉主体对情绪共情的影响,高拟人化AI机器人道歉会显著增强情绪共情。其次,服务失败严重性制约高拟人化特征产生的积极效应,进而削弱AI机器人拟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此外,消费者的内隐人格在道歉主体对消费者宽恕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对于实体论者,人类员工(vs.AI机器人)道歉更能促进其宽恕;但不同道歉主体对渐变论者的宽恕意愿无显著影响。本研究拓展了AI服务营销领域中人机交互、人机协作的理论研究,亦为企业有效优化AI机器人服务失败补救措施等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雪   张金凤  
网络直播带货的售后服务持续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成为网红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梗阻。本文在厘清网红主播,直播平台和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构建直播生态下的三方主体演化博弈模型,并仿真分析不同主体行为在收益类、损失类和系数类参数变化下的演化博弈过程及规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本文兼顾直播平台、网红主播和消费者的“多元”属性,延伸了消费者在直播消费过程中的情感收益。主要洞见:网红主播在高效售后的状态下,对带货收益敏感度较高,对消费者冲动消费带来的超额收益敏感度较低;消费者对网红主播的情感依赖与消费意愿呈现同向变化趋势,网红主播的售后态度与平台的监管强度同步变化;在网红主播高效售后的情形下,即使消费者的功能收益较低和退换货率较高,其消费意愿并不会明显下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珏  李蔚  
笔者以2012年钓鱼岛事件为背景,以524名大学生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情境性消费者敌意、消费者效能感、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产品评价、消费者购买意愿及心理情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情境性消费者敌意负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但不影响消费者对敌意国产品的评价;消费者心理情感对消费者敌意、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消费者效能感、产品评价与购买意愿的关系起到了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