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8)
- 2023(13841)
- 2022(10805)
- 2021(9680)
- 2020(7711)
- 2019(17668)
- 2018(16761)
- 2017(32579)
- 2016(16565)
- 2015(18071)
- 2014(17432)
- 2013(17065)
- 2012(15244)
- 2011(13351)
- 2010(12948)
- 2009(11889)
- 2008(9981)
- 2007(8261)
- 2006(6853)
- 2005(5802)
- 学科
- 济(72375)
- 经济(72308)
- 业(47360)
- 管理(46899)
- 企(38703)
- 企业(38703)
- 方法(34087)
- 数学(31492)
- 数学方法(31128)
- 融(26003)
- 金融(25999)
- 中国(23616)
- 银(23256)
- 银行(23251)
- 行(22517)
- 财(21494)
- 业经(18549)
- 农(18533)
- 贸(17528)
- 贸易(17518)
- 地方(17284)
- 易(17164)
- 制(14182)
- 务(13544)
- 财务(13504)
- 财务管理(13478)
- 农业(13168)
- 企业财务(12894)
- 产业(12511)
- 出(12407)
- 机构
- 学院(221581)
- 大学(221084)
- 济(99800)
- 经济(98144)
- 管理(90588)
- 理学(79990)
- 理学院(79190)
- 管理学(77954)
- 管理学院(77550)
- 研究(67844)
- 中国(57599)
- 财(46075)
- 京(43165)
- 财经(38231)
- 科学(37673)
- 中心(35490)
- 经(35182)
- 经济学(33820)
- 经济学院(31204)
- 江(29862)
- 农(29689)
- 所(29616)
- 业大(29357)
- 财经大学(29254)
- 研究所(27230)
- 范(27001)
- 师范(26749)
- 北京(25632)
- 院(25583)
- 商学(25326)
- 基金
- 项目(165072)
- 科学(133811)
- 基金(125518)
- 研究(121327)
- 家(108417)
- 国家(107606)
- 科学基金(95592)
- 社会(83051)
- 社会科(79381)
- 社会科学(79366)
- 基金项目(66860)
- 省(62176)
- 自然(60068)
- 自然科(58845)
- 自然科学(58835)
- 自然科学基金(57772)
- 教育(54908)
- 划(52075)
- 资助(49434)
- 编号(47257)
- 部(37265)
- 国家社会(36962)
- 重点(36545)
- 发(35704)
- 创(35670)
- 成果(35399)
- 创新(33372)
- 教育部(33287)
- 人文(32843)
- 科研(32155)
共检索到310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景睿 侯卓君
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及以上市(以下简称“地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空间杜宾计量模型,考察数字普惠金融与资本存量的适配度对地区居民收入的直接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直接影响效应来看,数字普惠金融适配度对本地居民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存在滞后性;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先富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适配度仅对本地的居民收入具有积极影响,对周边后富地区会产生消极的空间效应;从地区差异来看,数字普惠金融适配度对地区居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强。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在享受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红利的同时,要协调区域间数字普惠金融资源的配置,减少中心城市、先富地区对后富地区金融资源的“虹吸效应”;有效发挥先富地区经济增长的“扩散效应”,抑制其“回波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覃成林 杨霞
"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区域战略安排。迄今,该战略第一阶段的目标早已实现,一部分地区已经率先富裕起来了,但是,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却是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除了财政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等途径之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先富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是其经济增长的空间外溢。据此,本文构建包含空间外溢的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模型,以该战略第一阶段目标的实现年1999年为时点确定先富地区,运用1999—2013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市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考察先富地区是否带动了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结果显示,先富地区通过经济增长的空间外溢带动了部分邻近的其他地区共同富裕,这种带动作用的有效范围有限,而且其程度也存在差异。这说明,先富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局域性和差异性。因此,从实现共同富裕考虑,一方面,需要继续促进先富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改善先富地区的空间外溢条件,扩大其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空间范围;另一方面,对于先富地区带动作用所不能及的其他地区,则需要依据增长极理论设计新的区域战略及政策,促使其富裕起来。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外溢 区域经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覃成林 杨霞
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区域战略安排。迄今,该战略第一阶段的目标早已实现,一部分地区已经率先富裕起来了,但是,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却是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除了财政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等途径之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先富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是其经济增长的空间外溢。据此,本文构建包含空间外溢的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模型,以该战略第一阶段目标的实现年1999年为时点确定先富地区,运用1999—2013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市行政区的面板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外溢 区域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邹洋 徐靖文 姜沐汐
基于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空间动态杜宾模型,从增收和改善收入分配的视角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影响的短期直接效应显著为正;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相较于拓宽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加深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的提高能同时达到增收和改善收入分配的目的,更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普惠金融 空间动态杜宾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蒲甘霖
文章基于2017—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空间矩阵、空间自相关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表明:2017—2020年中国绿色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边界为750千米。据此,提出政府应充分发挥绿色普惠金融的再分配效应、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强化绿色普惠金融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空间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蒲甘霖
文章基于2017—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空间矩阵、空间自相关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表明:2017—2020年中国绿色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边界为750千米。据此,提出政府应充分发挥绿色普惠金融的再分配效应、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强化绿色普惠金融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空间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啸 王浩楠 王国峰
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的共同富裕效应,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传导机制、识别促进拐点以及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衡量共同富裕的两个维度,居民收入水平维度以及收入差距维度均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更换被解释变量以及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旧稳健;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中国东部、中部地区并未处在促进共同富裕的最佳区域,而西部地区处在正向促进共同富裕的阶段。并根据不同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实行差异化的数字普惠金融策略,构建多元化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夯实实现共同富裕的数字普惠金融通道。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燕 田孟乡
依据2011—2021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模型,考量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改善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对共同富裕呈正向作用,同时具有区域异质性与结构异质性,呈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对共同富裕具有中介效应,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技术创新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共同富裕实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瑶 赵青 郭立宏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CLDS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够缓解居民所面临的机会不均和收入差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结果在物质资本充盈的地区更为显著,也存在区域异质性,另外互联网的使用会加深数字金融对机会不平等和收入不均的抑制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也会通过提高金融产品的持有概率和增加信贷可得性缩小收入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宇 刘长君
数字经济能提高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共享性,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而借助数字经济打造现代流通体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基于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商贸流通效率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共同富裕;商贸流通效率在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和商贸流通效率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实证结果,提出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均等化,提高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商贸流通效率;打造数字经济示范区,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富裕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艳丽 傅德印
文章基于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三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局熵值法测算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计分析共同富裕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演化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识别共同富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显著,总体差异呈逐年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大于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共同富裕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空间溢出效应在短期内为负;从空间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均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平 徐肇仪
共同富裕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终极目标。数字普惠金融是现阶段帮扶弱势群体解决融资约束问题的有效工具,如何运用这一工具书写好共同富裕的中国命题是亟需探讨的重要议题。基于此,以共同富裕的内涵及“四维”特征为依托构建中国省际共同富裕指数,利用2013—202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并探求其作用机制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确实是共同富裕的“助推剂”;从作用机制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从区域差异看,数字普惠金融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对共同富裕存在明显的推动作用,但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婕 李瑞田 韩启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构建中国省际金融科技指数与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13—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系统GMM模型,就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机制、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金融科技与共同富裕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且数字普惠金融在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的非线性效应中起调节作用。同时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另外,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存在非线性边际效应递减,且数字普惠金融能够调节该非线性边际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应通过促进金融科技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来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共同富裕 数字普惠金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季刚 郝福莱
文章运用三阶段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2011—2020年31个省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共同富裕的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省份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效率均值在0.6左右,效率水平未达到最优,存在提升空间;产业结构、居民受教育水平、地方财政能力、非公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效率造成显著影响;在剔除随机扰动和环境变量后,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共同富裕效率有所提升,影响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全要素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较慢。因此,我国各地区不仅要提高要素投入水平,还要创造有利外部环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小娟 陈曦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创新驱动视角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共同富裕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并且存在维度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促进共同富裕,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创新驱动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即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促进共同富裕;城市化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中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即城市化水平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