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4)
- 2023(5560)
- 2022(4636)
- 2021(4096)
- 2020(3427)
- 2019(7473)
- 2018(7071)
- 2017(13235)
- 2016(7377)
- 2015(7691)
- 2014(7299)
- 2013(7208)
- 2012(6661)
- 2011(6006)
- 2010(5804)
- 2009(5149)
- 2008(4956)
- 2007(4221)
- 2006(3575)
- 2005(2951)
- 学科
- 济(26301)
- 经济(26270)
- 管理(19949)
- 业(19867)
- 企(15000)
- 企业(15000)
- 方法(12709)
- 数学(11617)
- 数学方法(11525)
- 学(8612)
- 农(8154)
- 财(7275)
- 贸(6840)
- 贸易(6840)
- 易(6683)
- 中国(6222)
- 业经(5861)
- 农业(5779)
- 环境(5109)
- 技术(4917)
- 务(4628)
- 财务(4626)
- 财务管理(4622)
- 制(4454)
- 企业财务(4408)
- 地方(4125)
- 产业(3920)
- 划(3853)
- 银(3733)
- 银行(3677)
- 机构
- 大学(106987)
- 学院(105874)
- 济(40373)
- 研究(39946)
- 经济(39669)
- 管理(38453)
- 理学(34539)
- 理学院(34102)
- 管理学(33372)
- 管理学院(33227)
- 农(32378)
- 科学(30429)
- 中国(28359)
- 农业(26503)
- 业大(25374)
- 所(22629)
- 京(22585)
- 研究所(21505)
- 农业大学(18004)
- 中心(17310)
- 财(16087)
- 江(15258)
- 室(14809)
- 院(14780)
- 省(14440)
- 实验(14140)
- 业(13715)
- 财经(13671)
- 科学院(13585)
- 实验室(13538)
- 基金
- 项目(83197)
- 科学(63838)
- 基金(61624)
- 家(59290)
- 国家(58835)
- 研究(49077)
- 科学基金(48118)
- 自然(35281)
- 自然科(34507)
- 自然科学(34490)
- 自然科学基金(33879)
- 基金项目(33328)
- 省(32736)
- 社会(31846)
- 社会科(30264)
- 社会科学(30255)
- 划(28914)
- 资助(24290)
- 教育(21370)
- 计划(19905)
- 重点(19473)
- 科技(18510)
- 发(17548)
- 创(17536)
- 科研(17316)
- 部(17264)
- 编号(16709)
- 业(16556)
- 创新(16535)
- 农(15339)
共检索到140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滕怀丽 黄旭雄 周洪琪 华雪铭 杨志刚 冷向军
研究摇瓶、连续充气、补充二氧化碳气体(CO2)3种充气方式对盐藻生长、氮,磷营养盐利用及藻细胞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5d后,连续充气组细胞密度为(1.62±0.40)×107ind/mL,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在培养前3天盐藻主要利用细胞贮存的氮进行生长繁殖,之后主要依靠吸收培养液中的N来维持生长。盐藻细胞能迅速吸收培养液中的P,并贮存在细胞内以备生长繁殖之用。充气方式影响盐藻对培养液中N的吸收,培养3d后,连续充气组培养液中N水平显著低于其它实验组。充气方式不影响盐藻对培养液中P的吸收。连续充气组藻细胞总脂、粗蛋白、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实验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婷婷 付贵权 齐占会 廖秀丽 黄洪辉
将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置于实验室球形培养瓶内培养15 d,设置5个充气速率(50 m L/min、100 m L/min、200 m L/min、400 m L/min和800 m L/min)为实验组,静水培养(0)为对照组。每隔5 d测定藻体的生长速率和营养盐吸收速率,培养实验结束时,测定藻体的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充气速率和培养时间均对半叶马尾藻的生长和PO34--P的吸收具有显著影响,而对NO3--N来说,仅培养时间对其吸收影响显著。培养第1天时,充气可显著促进营养盐吸收,最大充气速率(800 m L/min)培养的半叶马尾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恒 李美真 徐智广 王翔宇 曹婧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3种大型红藻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和蜈蚣藻(Grateloupiafilicina)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营养盐浓度下这3种海藻对氮、磷的吸收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种大型海藻对水体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收效果明显,并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比较前24 h对氮的平均吸收速率,真江蓠和脆江蓠在50μmol/L组出现最大值,分别为0.739μmol/(g.h)和0.648μmol/(g.h),蜈蚣藻在20μmol/L组出现最大值0.614μmol/(g.h);比较前24 h对磷的吸收速率,真江蓠和脆江蓠在1.0μmo...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晓东 王颖 李红艳 张新峰 冯晓 仲晨 孙元芹
为挖掘卤虫(Artemia)作为海洋食品原料的潜力,本研究在不同盐度(30、60、90和120)条件下培养卤虫14 d,测定其体长、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矿物质含量,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显示,盐度对卤虫平均体长有显著影响,盐度为30组卤虫体长最长,第14天时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日平均生长速率(growth rate)最高;盐度也显著影响卤虫的营养组成,各组卤虫粗蛋白含量为28.94%~47.27%,粗脂肪含量为5.89%~13.62%,粗灰分含量为24.63%~34.28%,其中,盐度为30组的粗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盐度为120组的粗脂肪与粗灰分含量最高。不同盐度条件下卤虫均检出18种氨基酸,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均超过40%,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模式,总氨基酸含量为16.05~37.22 g/100 g;盐度为30组氨基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3.42%,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9.52%,谷氨酸、亮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较高,氨基酸评分为91.79,第1限制性氨基酸为半胱氨酸+蛋氨酸;不同盐度下卤虫脂肪酸含量为2.06~5.48 g/100 g,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均超过60%。盐度为120组脂肪酸含量最高,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11和1.68 g/100 g,EPA含量为1.13 g/100 g。盐度为60组中Ca、Na、Fe含量最高,盐度为90组中Zn含量最高。研究表明,盐度影响卤虫生长性能和营养价值,盐度为30组卤虫平均体长最长、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最高,盐度为120组脂肪酸含量最高。卤虫在食品领域有巨大潜力。本研究为卤虫资源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卤虫 盐度 营养成分 生长性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晓东 王颖 李红艳 张新峰 冯晓 仲晨 孙元芹
为挖掘卤虫(Artemia)作为海洋食品原料的潜力,本研究在不同盐度(30、60、90和120)条件下培养卤虫14 d,测定其体长、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矿物质含量,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显示,盐度对卤虫平均体长有显著影响,盐度为30组卤虫体长最长,第14天时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日平均生长速率(growth rate)最高;盐度也显著影响卤虫的营养组成,各组卤虫粗蛋白含量为28.94%~47.27%,粗脂肪含量为5.89%~13.62%,粗灰分含量为24.63%~34.28%,其中,盐度为30组的粗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盐度为120组的粗脂肪与粗灰分含量最高。不同盐度条件下卤虫均检出18种氨基酸,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均超过40%,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模式,总氨基酸含量为16.05~37.22 g/100 g;盐度为30组氨基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3.42%,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9.52%,谷氨酸、亮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较高,氨基酸评分为91.79,第1限制性氨基酸为半胱氨酸+蛋氨酸;不同盐度下卤虫脂肪酸含量为2.06~5.48 g/100 g,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均超过60%。盐度为120组脂肪酸含量最高,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11和1.68 g/100 g,EPA含量为1.13 g/100 g。盐度为60组中Ca、Na、Fe含量最高,盐度为90组中Zn含量最高。研究表明,盐度影响卤虫生长性能和营养价值,盐度为30组卤虫平均体长最长、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最高,盐度为120组脂肪酸含量最高。卤虫在食品领域有巨大潜力。本研究为卤虫资源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卤虫 盐度 营养成分 生长性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孟庆俊 林少珍 项彬彬 南春容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N、P浓度、不同化合态N及N∶P比值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N、P吸收速率,以及P浓度对坛紫菜生长速率和藻红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升高,坛紫菜对N、P的吸收速率也随之增高,当无机氮浓度达到100μmol/L时,坛紫菜对N、P的吸收速率趋向接近最大值;当NO3--N∶NH4+-N比值为1∶5时,坛紫菜对N的吸收达到最大值;坛紫菜对P的吸收速率随NO3--N∶NH4+-N比值的减小而略有增大;坛紫菜对N的吸收速率随着N∶P比值的增大而增大,而对P的吸收速率随着N∶P比值的增大而减小;在磷浓度低于12μmol/L的情况下,坛紫菜的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曹金凤 李秋芬 黄经献 罗梓峻 张传涛 孙祥山
为了解温度和光照对强壮硬毛藻(Chaetomorpha valida)吸收营养盐效果的影响,探索其达到最佳吸收效果的环境条件,本文研究了该藻在不同温度(5、15、25℃)和光照[90 000、180 000、270 000μmol photons/(m~2·s)]条件下对海水中常见营养盐成分的吸收效果。结果显示,强壮硬毛藻在5℃以上和90 000μmol photons/(m~2·s)光照强度以上对水体中的NH_4~+-N、NO_2~--N和PO_4~(3-)-P都有较好的吸收效果,但温度和光照对强壮硬毛藻吸收营养盐均有显著影响,在设定范围内,营养盐吸收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强度均呈正相关关系。极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的影响大于光照强度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光照强度和温度的主效应都极显著,而且具有叠加效应,吸收率最高的条件为25℃/270 000μmol photons/(m~2·s)组合,该条件下,NH_4~+-N、NO_2~--N和PO_4~(3-)-P的营养盐吸收率最高,3 h吸收率分别为(99.70±0.52)%、(99.99±0.01)%和(91.31±0.32)%。该藻的广温性吸收能力对我国北方地区低温和高温季节育苗用水和养殖尾水的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翔宇 詹冬梅 李美真 徐智广
将日本马泽藻Mazzaella japonica、孔石莼Ulva pertusa、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红毛菜Bangia fusco-purpurea、蠕枝藻Helminthocladia australis、扇形拟伊藻Ahnfeltiopsis fla-belliformis6种大型海藻培养在富含氮磷海水中72 h,分析海水中氨氮、硝氮和活性磷浓度的变化,目的在于比较它们对营养盐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6种海藻对氮磷都有明显的去除作用,日本马泽藻和孔石莼对氨氮、硝氮和活性磷的去除效果最好,分别吸收了培养水体中氨氮初始总量的98.0%和97.1%、硝氮初始总量的76...
关键词:
大型海藻 富营养化 氮 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跃群 陈爱华 张雨 闫生荣 王小红 陆德祥
为研究在培育水产经济动物苗种过程中投喂的营养强化的卤虫幼体,以促进苗种生长及提高存活率,本研究以卤虫(Artemiasp.)为研究对象,利用镜检、凯氏定氮和气相色谱等方法,测定了卤虫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体长、蛋白质以及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并选择采用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小球藻(Chlorella pyenoidosa)强化营养卤虫幼体(三龄期),检测了投喂24h和48h后卤虫幼体体长、蛋白质、EPA和DHA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卤虫幼体的发育,EPA含量在120h时显著降低;3种微藻能促进卤虫幼体的生长,但不能提高其蛋白质含量;微藻强化48h后,可以提高卤虫幼体EPA含量。上述结果说明微藻营养强化有利于提高卤虫幼体生长和EPA含量,其中以扁藻的强化效果最为显著。
关键词:
卤虫 微藻 营养强化 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霖 雷霁霖 刘滨 洪万树 艾春香 朱建新
将平均体质量为(7.16±0.07)g的大菱鲆幼鱼分别饲养在不同盐度(12、18、24、30和36)的水体中60 d,以探讨盐度对幼鱼特定生长率、生长激素、成活率、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菱鲆幼鱼在盐度分别为18、24、30和36的水体中均生长良好,成活率为100%,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97、1.87、1.87和2.00%/d;在盐度为12的水体中,幼鱼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盐度30组(对照组)(P<0.05),而盐度12组显著...
关键词:
大菱鲆 盐度 生长 生长激素 肌肉品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陆开形 蒋霞敏 翟兴文
以MAV为基本培养基 ,用单因子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雨生红球藻 (Haematococcuspluvialis)生长所需的基本元素———氮、磷、铁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单因子实验得出雨生红球藻生长所需适宜的氮、磷、铁浓度分别为 0 1g L ,0 0 2~ 0 0 4 g L ,0 3~ 0 6mg L ;而多因子正交试验结果得出该藻生长的最优水平是A3B2 C2 ,即N 0 3g L ,P 0 0 2g L ,Fe 0 5mg L。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氮 磷 铁 正交实验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沈盎绿 李道季
为了阐明营养盐水平下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生长特性,研究了不同营养盐总体浓度和磷限制对两种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盐水平对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影响显著,培养中期添加营养盐(二次添加)可以显著提高两种藻类的细胞浓度,同步测定氮磷营养盐水平发现,一次性添加营养盐培养时东海原甲藻对硝酸盐和磷酸盐吸收利用率分别为31.6%和76.9%,米氏凯伦藻对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收利用率分别为92.5%和99.9%,二次添加营养盐培养时则稍低,同时两种藻类在实验后期较低磷酸盐水平的情况下仍然能维持较高细胞...
关键词:
东海原甲藻 米氏凯伦藻 营养盐 生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鹏 徐先英 刘虎俊 詹科杰 袁宏波 王理德 郭春秀 刘光武
为更好地发掘和利用治理土壤盐渍化的优良盐生植物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采用离子交换色谱仪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测定方法,分析评价了盐爪爪种子营养物质组成及食用价值。结果表明,盐爪爪种子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分别为蛋白质204 g·kg~(-1)、脂肪54 g·kg~(-1)、粗纤维45 g·kg~(-1)、碳水化合物379 g·kg~(-1)。含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为205.8 g·kg~(-1),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6.82%,赖氨酸含量最高为11.3 g·kg~(-1),必需氨基酸指数为120.40,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微量元素含量分别为铁332 mg·kg~(-1),锌44.1 mg·kg~(-1),钙1 590 mg·kg~(-1)。脂肪酸主要成分为亚油酸、油酸和亚麻酸,人体必需脂肪酸为73.91%。综上所述,盐爪爪种子有益营养成分种类丰富,可作为高蛋白、高粗纤维、富铁功能型食品加工的理想原料。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春雷 石晓勇 韩秀荣 陆茸 王修林
2003年5月在东海赤潮高发区长江口外花鸟山海域(122°40.77′E,29°21.16′N)利用现场赤潮海水进行了一次添加营养盐的围隔实验。结果表明,水体中氮、磷比值越接近Redfield值越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氮、磷比值在10~16且不存在氮、磷限制时,浮游植物生长状态最好,此时体内氮、磷比和水体中的氮、磷比基本一致。实验期间最大细胞密度可达107cells/L,东海原甲藻是优势藻种,占生物量的80%以上,本次实验浮游植物以硝酸盐为主要的氮源,由于浮游植物对磷的“储存”功能使得其生长要滞后于对磷酸盐的吸收。
关键词:
围隔 营养盐 东海 浮游植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景斐 朱爱意 李彬 夏灵敏 张建设
采用生化手段对舟山附近海域中浮游桡足类夏季优势种—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进行营养成分测定,比较分析两种单胞藻饵料小球藻(Chlorella sp.)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太平洋纺锤水蚤在投喂三角褐指藻和投喂小球藻后,其体内粗蛋白湿重含量分别为(6.51±0.46)%和(5.21±0.98)%,比对照组(2.44±0.63)%显著上升(P<0.05);投喂三角褐指藻后太平洋纺锤水蚤粗脂肪湿重含量(0.2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