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3)
2023(8206)
2022(6671)
2021(6390)
2020(4967)
2019(11143)
2018(11034)
2017(19896)
2016(11556)
2015(13258)
2014(13482)
2013(12611)
2012(11471)
2011(10304)
2010(10190)
2009(9215)
2008(9185)
2007(8414)
2006(7340)
2005(6394)
作者
(30872)
(25580)
(25451)
(24186)
(16120)
(12441)
(11898)
(9942)
(9726)
(9405)
(8921)
(8652)
(8266)
(8102)
(7882)
(7685)
(7607)
(7458)
(7453)
(7339)
(6472)
(6370)
(6094)
(6053)
(5922)
(5675)
(5643)
(5618)
(5293)
(5125)
学科
(39883)
经济(39850)
管理(29486)
(21276)
(17106)
企业(17106)
地方(16030)
(12858)
中国(12617)
方法(11948)
业经(10732)
理论(9805)
教育(9477)
(9249)
农业(9160)
数学(8795)
地方经济(8712)
数学方法(8616)
(8502)
环境(7968)
教学(7922)
资源(7545)
(7411)
(6976)
(6564)
工作(6250)
产业(5647)
(5427)
(5342)
贸易(5336)
机构
学院(151376)
大学(148811)
管理(51910)
研究(48341)
(48037)
经济(46375)
理学(43205)
理学院(42551)
管理学(41552)
管理学院(41253)
中国(36864)
(33032)
科学(32579)
(27038)
师范(26870)
(26285)
(24143)
(23474)
中心(23437)
(22300)
(21823)
研究所(21716)
师范大学(20871)
北京(20679)
业大(20536)
技术(19493)
(18306)
财经(17882)
职业(17264)
农业(16655)
基金
项目(99295)
研究(80272)
科学(76419)
基金(64666)
(54960)
国家(54347)
社会(46543)
科学基金(46189)
社会科(43710)
社会科学(43697)
(42969)
教育(38305)
编号(37606)
基金项目(34900)
(34817)
成果(32104)
自然(27765)
自然科(26887)
自然科学(26881)
课题(26751)
自然科学基金(26330)
资助(24560)
(23777)
(23454)
重点(22754)
项目编号(22192)
(20800)
规划(20327)
(20098)
(19970)
期刊
(62203)
经济(62203)
研究(43939)
中国(38648)
教育(32741)
学报(22043)
(20035)
科学(19697)
(19546)
管理(17990)
图书(17626)
大学(16362)
技术(14493)
农业(13855)
学学(13598)
书馆(13303)
图书馆(13303)
业经(12073)
资源(11423)
(10861)
金融(10861)
职业(9822)
(9169)
(8827)
论坛(8827)
问题(8037)
经济研究(7881)
(7766)
财经(7694)
(7586)
共检索到238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岩  唐登云  骆睿  
高校所处区域的特殊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背景形成了特殊的区域文化资源,对于影响和培育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具有天然传统的优势。藏羌区域文化历史悠久,拥有饱满的历史文化底蕴。将藏羌区域优秀文化资源与高校文化育人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区域优秀文化开展高校育人活动,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创新形式和新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成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三全育人”理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三全育人”提供了丰富营养。文章提出了“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内培外引,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员育人”执行力;精准融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过程育人”亲和力;文化引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育人”影响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开胜  周玉波  
文化育人是高校图书馆的价值追求和灵魂所在。高校图书馆通过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文化育人使命。我国高校图书馆对此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实践,体现了文化育人的价值,有些图书馆的案例值得同行借鉴或思考。特别是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实践,重点培育了学生人文素养、信息素养、文明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明  
校友文化景观是高校文化育人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友景观文化育人建设是传承校友文化,发扬校友精神,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校友景观文化育人建设创新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拓展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校园服务功能,加强对于校友精神、爱校情感的传达,深入挖掘校友文化景观的地域特征与历史文化特征,充分利用校友文化资源营造多元化的文化育人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成飞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其重点在于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与学生的理论学习、专业实践融合,以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具有很多的契合点,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在拓展文化育人渠道、丰富学生职业生涯选择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高职院校要通过传统与时代、教学与实践、硬环境与软环境、制度先行与思想引领、企业力量与社会资源的相互融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颖  胡友波  张春玉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坚持正确的目标方向,确保各项育人指标能够顺利实现。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将来要进入企业一线进行工作,因此文化教育对其发展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当前需要对高职院校增强文化育人实效性的新途径进行分析研究,积极探索文化育人的新方法、新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玉泉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探索高校德育的新途径朱玉泉21世纪的高等教育,将面临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高新科技的挑战,二是全球经济激列竞争的挑战,三是多元文化冲撞与交融的挑战。面对这三大挑战,我国高等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掌握必要的科技文化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建惠  
地方院校在服务区域文化发展和传播方面有着重要地位,然而,只有不断创新,地方院校才能兼具培养人才和服务区域发展的重任。文章认为,地方院校应从探索教学新途径出发,通过走进区域文化,实现项目模拟教学,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新媒体实践平台,深入文化基地,校企间联合教学等方式,为区域文化传播培养更多的适用人才,进一步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芳斌  
"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基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双  李慧  
文化育人对于当前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来说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文化育人在功能上影响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着国家文化安全,影响着高校文化的形成。要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强调文化开放和包容中育人、文化传承和创新中育人、文化引导与掌握中育人。要站在文化的高度,遵循文化的规律,运用文化的方式,探索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促进高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蔺伟  苟曼莉  
推进文化育人,首要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文化育人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具有使学生受益终身的长期功效。以人道、人性、人格为指向,培养学生成为独立、成熟、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薛霏   韩松涛   黄晨  
在“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古籍活化成为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以文化活化促进古籍活化的特藏揭示模式,并以浙江大学图书馆拓片活化应用实践为例,总结了高校图书馆古籍活化的五种实践路径及“4C”策略,以期为古籍活化工作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林  周琳  
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学校育人工作从根源上汲取民族文化的力量,助推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我国现阶段高职文化育人现状存在的问题简要剖析,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要素,并结合高职院校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两者融合的实践路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韩力争  闵馨文  
在接受理论视域下,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原则,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教育内容,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度。文章在厘清接受理论基本内涵和价值意蕴的基础上,聚焦接受主体、接受媒介和接受客体三要素,认为可以通过课程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空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凡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所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基础,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提升高尚情操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在高等学校文化育人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与创新的内在需求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在高等学校文化育人过程中,还存在传统文化接受偏离、功利化办学倾向明显、教师育人效能缺位和育人方式单一等问题,为此,高等学校需要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加重视教师的文化自觉养成、校园文化的涵养熏陶等,采取有效措施,把"无形"的文化"有形"落地,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自信自强、开拓创新和有责任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