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27)
- 2023(3202)
- 2022(2722)
- 2021(2503)
- 2020(2145)
- 2019(4779)
- 2018(4694)
- 2017(9054)
- 2016(4968)
- 2015(5730)
- 2014(5581)
- 2013(5648)
- 2012(5293)
- 2011(4906)
- 2010(4923)
- 2009(4659)
- 2008(4482)
- 2007(4364)
- 2006(4073)
- 2005(3566)
- 学科
- 济(19386)
- 经济(19245)
- 管理(11864)
- 业(11216)
- 企(9762)
- 企业(9762)
- 方法(9033)
- 中国(8474)
- 农(6455)
- 学(6120)
- 数学(5848)
- 业经(5796)
- 数学方法(5758)
- 理论(5382)
- 和(5254)
- 财(5226)
- 制(4443)
- 农业(4083)
- 社会(3986)
- 地方(3381)
- 企业经济(3337)
- 经济理论(3315)
- 教育(3043)
- 体(2871)
- 策(2759)
- 税(2633)
- 银(2633)
- 融(2623)
- 金融(2622)
- 银行(2610)
- 机构
- 大学(74208)
- 学院(72017)
- 研究(29936)
- 济(27699)
- 经济(27059)
- 管理(23910)
- 中国(21746)
- 理学(20286)
- 科学(20014)
- 理学院(19983)
- 管理学(19431)
- 管理学院(19313)
- 农(17151)
- 京(16915)
- 所(16542)
- 研究所(14971)
- 财(14135)
- 农业(13713)
- 中心(12960)
- 业大(12859)
- 江(12160)
- 北京(10876)
- 院(10761)
- 财经(10618)
- 省(10526)
- 范(10188)
- 师范(9995)
- 经(9654)
- 州(9049)
- 科学院(8989)
- 基金
- 项目(48121)
- 科学(37380)
- 基金(35200)
- 家(32493)
- 研究(32238)
- 国家(32193)
- 科学基金(26344)
- 社会(21981)
- 社会科(19379)
- 社会科学(19367)
- 省(18508)
- 基金项目(18082)
- 自然(17953)
- 自然科(17544)
- 自然科学(17534)
- 自然科学基金(17255)
- 划(16498)
- 教育(15055)
- 资助(14846)
- 编号(12294)
- 重点(11381)
- 成果(10919)
- 部(10795)
- 发(10017)
- 计划(9892)
- 科研(9694)
- 创(9508)
- 课题(9436)
- 大学(8975)
- 教育部(8881)
共检索到117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谷峰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马永堂
国际劳工组织于2013年10月召开了第十九届国际劳动统计大会,并通过了《关于工作、就业和不充分就业统计的决议》,对劳动统计所涉及的有关工作、就业、失业和不充分就业等概念和统计措施进行了重新界定和规范。这不仅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各成员国提升劳动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劳动就业理论的研究、劳动就业体制机制的完善,以及劳动就业政策的制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就业 失业 不充分就业 定义 统计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静 王萌萌
促进充分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目标之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宜采取不同的模式促进充分就业。增加社会总供求,发展基础产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创新产品和服务,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新兴产业和缩短法定劳动时间,适当降低劳动效率,腾出部分劳动空间等都是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就业 社会供求总量 新兴产业 劳动时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托马斯·G·罗斯基
过去的20年,中国是世界主要国家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一持续性的增长势头使各种物质财富激增。工作机会的迅速扩大与高水平的就业率曾是中国长期繁荣的两大突出成就。而现在,这两方面均出现险情。有资料报导,现已出现大量解雇,大规模城镇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祥 刘业政 张行宇
社会就业观念是一个复杂系统。分析研究社会就业观念的转变途径,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必要。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主要对就业市场主体观念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其形成机理,论证了转变社会就业观念的主要路径,提出了转变社会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
就业文化环境 社会观念 转变 机理 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美华 范敏华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不仅加速了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而且催生了新产业、新行业,为扩大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提供了新动力。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对于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等方面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在数字经济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强大的就业创造效应,加强数字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高就业公共服务水平,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从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充分就业 机理 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永生
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指数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995—2017年,中国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指数由0.6527增加到0.7649。尽管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在稳步提升,但从分项指数看,充分就业总体实现较好,就业质量仍相对偏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需要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创造出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更加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提升劳动者就业报酬水平;完善创业服务政策体系,更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形成合力,统筹推进。
关键词:
就业质量 充分就业 测度评价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成都就业研究课题组 田小宝 李小新 张一名
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2005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到2008年实现全市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什么是比较充分就业和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衡量实现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的标准是什么等等。本报告对成都市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理论、就业失业涵义和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指标进行系统研究和测算,在对相关副省级城市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成都市未来五年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和成都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半年的调查研究,形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云龙 苏小玲
“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点。它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位相适、按劳取酬,也就是充分就业。“十一五”时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对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祖和
大学生毕业就业工作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根本要求,高校必须把大学生毕业就业工作融入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关键词:
促进 大学毕业生 充分就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江建中
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前提,以社会效益为准则,探讨调整经济政策的可行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动力替代资金投入的范围和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