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0)
- 2023(7282)
- 2022(6103)
- 2021(5522)
- 2020(4308)
- 2019(9687)
- 2018(9661)
- 2017(17266)
- 2016(9659)
- 2015(11040)
- 2014(11022)
- 2013(10493)
- 2012(10181)
- 2011(9432)
- 2010(9750)
- 2009(8822)
- 2008(8681)
- 2007(8258)
- 2006(7601)
- 2005(6957)
- 学科
- 济(42893)
- 经济(42747)
- 管理(22100)
- 业(20257)
- 中国(17993)
- 地方(17119)
- 企(15137)
- 企业(15137)
- 农(13944)
- 业经(12775)
- 方法(10391)
- 地方经济(9715)
- 农业(9553)
- 发(9375)
- 和(9238)
- 理论(9084)
- 教育(8859)
- 学(8631)
- 融(8005)
- 金融(8004)
- 银(7856)
- 银行(7846)
- 行(7752)
- 制(7345)
- 环境(7021)
- 发展(7008)
- 展(6980)
- 财(6655)
- 技术(6516)
- 数学(6483)
- 机构
- 大学(135153)
- 学院(134359)
- 研究(52022)
- 济(51825)
- 经济(50491)
- 管理(45292)
- 中国(38923)
- 理学(37010)
- 理学院(36452)
- 管理学(35704)
- 管理学院(35455)
- 科学(32058)
- 京(30666)
- 所(26734)
- 财(25042)
- 研究所(23846)
- 范(23716)
- 师范(23517)
- 农(23240)
- 江(23195)
- 中心(23146)
- 北京(20254)
- 州(19071)
- 院(18572)
- 业大(18510)
- 师范大学(18322)
- 财经(18187)
- 农业(17641)
- 省(16831)
- 教育(16297)
- 基金
- 项目(81697)
- 研究(66002)
- 科学(63887)
- 基金(54233)
- 家(45831)
- 国家(45276)
- 社会(41671)
- 科学基金(38357)
- 社会科(38167)
- 社会科学(38153)
- 省(34738)
- 教育(31187)
- 编号(29021)
- 划(28277)
- 基金项目(28234)
- 成果(26189)
- 发(24130)
- 课题(21911)
- 自然(21514)
- 资助(21161)
- 自然科(20965)
- 自然科学(20963)
- 自然科学基金(20568)
- 发展(19790)
- 展(19397)
- 重点(18832)
- 年(18495)
- 项目编号(17430)
- 创(17196)
- 部(17107)
共检索到233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震
民族文化传统是我们必须由之出发的起点,有起点才有成长的过程,才能形成历史的累积;有起点才有看世界的视角,才能构成视野的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在于它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阐释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必定来自新的问题和对真实问题的新阐释。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最大思想资源和理论背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哲学社会科学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传递知识,而且也传承人类文化、价值观和思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震
民族文化传统是我们必须由之出发的起点,有起点才有成长的过程,才能形成历史的累积;有起点才有看世界的视角,才能构成视野的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在于它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阐释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必定来自新的问题和对真实问题的新阐释。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最大思想资源和理论背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哲学社会科学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传递知识,而且也传承人类文化、价值观和思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振刚
中国正在进入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复杂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对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使大学生在求学期间能够全面和健康地发展自己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如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闵辉
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同向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力量。哲学社会科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学科支撑和学术资源,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有益补充。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能够为彼此发展提供助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本文特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以外的其它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具有突出的知识性和学术性,更具有显而易见的意识形态属性,蕴含着巨大
关键词:
思政建设 育人功能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红霞 薛平军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坚力量,是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在教书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以哲学社会科学见长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始终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坚持和巩固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敏
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形成,是高等教育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产物,是我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我国民族政策优越性的充分体现。目前,全国各地已建有15所民族院校,已经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日前在成都市召开西南片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强调,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任务抓实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文文
深入挖掘和有效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大学物理公共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提出建设思想教育案例库和建立育人功能评价反馈机制等举措,力求将大学物理公共课程打造为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坚强阵地。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大学物理 育人功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健华 白世林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进程中形成的崇高精神及其多样物化载体的总和。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要聚焦建构"红色资源学思用贯通"的科学理念,助力完善"红色资源知悟信行统一"的社会实践路径,充分发挥好红色资源育人铸魂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颖 袁爱玲
高校在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转变高校传统科技活动的主导机制,建立科技园或技术转移中心。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扩大高校与其他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国家创新系统,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迎接各种挑战的必然之举。高校在这一创新系统构建过程中承载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创业文化传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贺海侠
高校图书馆承载着为读者导读的重要职责,书评作为一种被读者认可的导读方式在图书馆的导读工作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鉴于OPAC中的书评功能没有被充分利用,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利用OPAC书评功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OPAC 书评功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华林 李金辉
保险具有社会管理功能这一论断的提出 ,是对保险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内在特质的客观认识 ,是对保险业参与社会风险管理并扮演重要角色的科学总结。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 :稳定经济生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激活储蓄机制 ;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有利于构建国家公共事务应急体系 ;缓解社会矛盾 ;推动科技创新。全面科学认识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 ,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保险实践 ,推动保险业的全面进步
关键词:
保险功能 经济补偿 资金融通 社会管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忱
●要加强营造健康向上、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与环境,包括提供良好的学术的自由空间,研究的工作环境,学者的生活环境等。●要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身规律,促进学科的发展、特别要根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的类别,以及各学科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推进。●要找准位置,正确定位,总体规划,重点突破,精心培植,形成上海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学科、学术高地、研究强项、精品力作。●要更加重视人的作用,注重培植“名流”“、大家”,加强学术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川生
当前,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积极发挥学科优势,着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的贡献。一、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持忠
校园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教学和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为核心,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建设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依托,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校园文化 育人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