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40)
2023(3416)
2022(2533)
2021(2504)
2020(2011)
2019(4571)
2018(4698)
2017(8415)
2016(4745)
2015(5642)
2014(5883)
2013(5513)
2012(5326)
2011(4870)
2010(5171)
2009(5057)
2008(5525)
2007(5212)
2006(4712)
2005(4458)
作者
(14729)
(12482)
(12400)
(11817)
(8113)
(6121)
(5626)
(4812)
(4788)
(4579)
(4292)
(4265)
(3974)
(3965)
(3941)
(3882)
(3711)
(3621)
(3587)
(3530)
(3309)
(3116)
(2969)
(2897)
(2853)
(2781)
(2778)
(2728)
(2642)
(2505)
学科
(21411)
经济(21373)
管理(14949)
(13873)
(12540)
企业(12540)
方法(8914)
理论(7085)
(7013)
中国(6543)
数学(6099)
(6002)
数学方法(5920)
业经(5864)
(5401)
(4815)
教育(4403)
(4102)
农业(4055)
(3746)
(3680)
(3558)
银行(3552)
(3485)
金融(3485)
(3397)
(3341)
贸易(3338)
(3236)
财务(3224)
机构
大学(79254)
学院(77008)
(28704)
经济(27923)
研究(26417)
管理(26154)
理学(22037)
理学院(21743)
管理学(21201)
管理学院(21050)
中国(20204)
(17664)
科学(16408)
(14957)
(13683)
(12382)
研究所(12221)
(12035)
师范(11928)
(11706)
中心(11574)
财经(11541)
北京(11325)
(10363)
(10039)
业大(10000)
师范大学(9648)
经济学(9238)
(9234)
农业(9196)
基金
项目(43866)
科学(34120)
研究(32909)
基金(31088)
(27007)
国家(26740)
科学基金(22409)
社会(20422)
社会科(19125)
社会科学(19119)
(16455)
教育(16155)
基金项目(15474)
(14051)
编号(13922)
自然(13725)
自然科(13421)
自然科学(13417)
资助(13248)
自然科学基金(13185)
成果(12945)
重点(10083)
课题(10073)
(9774)
(8856)
项目编号(8680)
(8648)
教育部(8551)
(8548)
大学(8508)
期刊
(37678)
经济(37678)
研究(25746)
中国(17579)
学报(13853)
教育(13793)
(12651)
科学(12007)
(11912)
管理(11349)
大学(10802)
学学(9907)
农业(8108)
技术(7332)
财经(6800)
(6332)
金融(6332)
(5999)
经济研究(5513)
业经(5220)
图书(5091)
(4792)
问题(4717)
(4072)
(3931)
技术经济(3784)
书馆(3765)
图书馆(3765)
现代(3729)
(3521)
共检索到124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洪岳  
对于既有文化和文艺作品的理解和阐释是创新文化文艺的必由之路,甚至如存在论认为的那样,理解和阐释是人的在世方式。但在后现代之后,如何理解和阐释面临着新的问题,尤其是审美阐释何以可能?元现代理论作为吸收、融合并超越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一种新的话语,化约为感性、理性和灵性的三维。这三者不是水火不容的,可以通过以理性为枢纽的新的"审美三元"来建构新的审美阐释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艳  李如密  
教学想象是课堂教学中一项蕴含艺术性的活动,富有想象的教学过程会促成教学美。教学想象中蕴含的美是基于教学构成性美的综合考量,包括要素、过程、形式与风格的美;它是指向教学生成性美的全面激发,表现在教学动态生成与发展中。教学想象之美表现为:借助教学想象达成教学目标的优化;依托教学想象实现教学内容的活化;凭借教学想象彰显教学主体的互动;依仗教学想象呈现教学过程的创生。为构建教学想象美化教学,需通过教学想象之外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形式美;教学想象之内使教学内容充满活力,确保教学内容美;批判已有教学想象给师生留有深度想象的自由,达成教学过程美;教学想象之上充实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审美的品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魏国彬  
如果以文化系统论作为理论视野来研究地方文献,那么地方性、地方权和地方化就不仅是地方文献的三个文化本质特征,还是它的三个选择标准。地方性的内涵要素包括地方定位、地理对应和地域结构。地方文献的知识产权有个人权、单位权和地方权的区别。地方化则表现为三种形态:静态化、动态化和系统化。地方文献是指在文献文化系统的某一个层次结构上必须具有地方性、地方权和地方化这三个文化本质特征当中的其中一个特征的文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曹勤  
介绍在我国应用较多的工程项目委托代理管理(代建)模式,阐释业主在实施这种模式时常遇的具体问题,提供实际的操作和指导,方便项目业主对照企业条件选择、实施项目管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毅青  
目前学界在反思中国文论面临的危机时,多集中在其未能充分将西方文论中国化,而是一味地简单照搬,导致文论研究与当代中国文学的实践脱节。不过,从文明阐释的角度看,当代中国文论之所以缺乏原创力,其根源在于中国现代以来面临着古今断裂,这首先是一种文明的断裂。中国文论难以有效地从传统中吸收思想资源,而中国当代的古典学研究也难以为文论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当代中国文论的建构只有回到中国文明的源头,才能真正获得自身话语的理论资源,才能对当代文学构成批判意义的理论。经学是中国文明的源头,经学阐释构建了中国的文明秩序。正因此,当代文论研究应重视经学的理论意义,以之作为思想根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吕梅  
以“顾客满意”为中心 ,是现代管理的核心 ,是 2 0 0 0年版ISO90 0 1族的国际认证新标准的首要内容和核心。图书馆引入SIO90 0 1管理体系 ,主要在于将“顾客满意”之理念根植于图书馆办馆理念当中 ,贯穿于日常工作当中 ,将“读者满意”作为衡量图书馆服务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旻燕  
显性反讽标记在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中的分布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在元语用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得到深入、统一的阐释:作为元语用指示语,显性反讽标记是使用者的元语用意识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使用者对反讽标记词与反讽行为之间的概念距离阻止了言语反讽中显性标记的使用,情景反讽则无此概念距离,因而显性反讽标记在情景反讽中不受限。而情景反讽中,反讽标记体现了使用者对这种语言行为的操控,有助于使用者构建反讽情景、进行评价和表明立场,以及为受话者提供解读框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琳  
大数据是平台经济腾飞的助燃剂,但也带来日益隐蔽和复杂的“大数据杀熟”问题。本文结合平台经济特征,基于法学与经济学视角对大数据杀熟展开理论解读,剖析现象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规制路径与治理建议。本文希冀能正确认知大数据杀熟本质,防范大数据权力异化,保障平台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以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海伦  
旅游审美观照是连接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并实现旅游审美活动的关键环节,是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的独特的观审角度与方式。旅游审美观照对于旅游主体获得旅游审美感受,实现旅游审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旅游审美观照与旅游凝视存在交集,即专注而投入的视觉凝视,责任和义务的暂时搁置。但另一方面,旅游审美观照具有旅游凝视所没有的主客互融共通的优势,而这恰恰是获得旅游审美意境的重要方式。旅游审美观照具有置身性、知觉性、体验性、非功利性的审美特征,旅游审美观照所追求的是审美精神的自由与超越。当人们置身于新异性的旅游审美场景中,在非功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纪大海  
本文运用哲学、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对人的潜能要素结构给出了一个理论假设,对其特点、生长过程及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教育应如何发展人的潜能问题。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欣一  
现代法治在中国肇始于清末民初,百年间经历了"法政""政法"两种既有联系又差异较大的类型。在学界既有的"革命范式""近代化范式"基础上,将"法治"作为分析工具揭示"法政"和"政法"的制度差异,并探讨从法政到政法的背后逻辑,可以从法理上对中国近现代法治进程进行整体性审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凤华  
传统人文精神在现代时空里遭到了质问和扬弃,本文拟立足新的文化视点文化层面就这种质问和扬弃进行再质问,并对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再思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瞿卫星  贺菲  
尽管实践研究的特殊性为教师从事研究提供了合理辩护,但无论是侧重于它与理论研究的差异比较、还是偏向于两者共同之处的科学化诉求,都可能影响实践研究的有序发展,反映出理论解释的两难境地。"教师即研究者"潜藏的技术理性观和身份认同问题使教师身处解决实践问题是迎合他人理论或服从集体规范,还是遵循自我角色认知的两难选择。同时,尽管学校作为研究场域的存在支持着科研兴校和教师即研究者的判断,但自治性主体的假设只是排除多重矛盾后对学校自主发展的孤立分析,而科研机构的假设也是忽视学校专门教育机构属性和教师实践教育者的身份后对学校科研环境的简单预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强  叶佑晋  
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 ,进而从经济学与管理学以及其他理论视角对企业之间的跨界协作行为进行了理论解释 ,为网络组织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