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25)
2023(11828)
2022(9792)
2021(9137)
2020(7466)
2019(16057)
2018(15934)
2017(29333)
2016(15669)
2015(16784)
2014(16212)
2013(15150)
2012(13583)
2011(12171)
2010(12272)
2009(11466)
2008(10970)
2007(9872)
2006(8493)
2005(7455)
作者
(42764)
(35789)
(35429)
(33773)
(22567)
(17114)
(16002)
(13690)
(13368)
(12786)
(12008)
(11974)
(11566)
(11202)
(11189)
(10893)
(10594)
(10504)
(10488)
(10015)
(8789)
(8745)
(8482)
(8259)
(8086)
(8008)
(7958)
(7624)
(7285)
(7232)
学科
管理(50093)
(49672)
经济(49603)
(48362)
(42251)
企业(42251)
方法(18855)
技术(18338)
中国(16939)
(15945)
(15536)
数学(15003)
数学方法(14759)
(14123)
业经(13801)
(13052)
技术管理(12437)
理论(11752)
(11262)
(11202)
银行(11172)
(10762)
(10473)
金融(10465)
(10190)
财务(10158)
财务管理(10139)
农业(10018)
地方(9881)
企业财务(9690)
机构
学院(206870)
大学(204122)
管理(77880)
(76766)
经济(74972)
研究(70372)
理学(66906)
理学院(66134)
管理学(64906)
管理学院(64486)
中国(52392)
科学(44099)
(42511)
(38196)
(35009)
(34859)
中心(32376)
(32341)
研究所(31712)
业大(30607)
财经(29694)
(27573)
农业(27345)
师范(27222)
(26962)
(26338)
北京(26165)
(25974)
技术(25746)
经济学(22796)
基金
项目(142924)
科学(113299)
研究(106542)
基金(101444)
(89617)
国家(88819)
科学基金(76133)
社会(66926)
社会科(63322)
社会科学(63308)
(58887)
基金项目(52956)
教育(49557)
(49076)
自然(48282)
自然科(47260)
自然科学(47240)
自然科学基金(46432)
编号(42973)
资助(39270)
(36111)
成果(35634)
创新(32727)
重点(32546)
课题(31257)
(30817)
(30275)
(28014)
国家社会(27711)
(27271)
期刊
(87302)
经济(87302)
研究(60346)
中国(48626)
学报(35020)
(33012)
管理(32248)
科学(31956)
(31120)
教育(31011)
大学(26300)
学学(24666)
农业(22309)
(19343)
金融(19343)
技术(18879)
业经(16132)
经济研究(14721)
财经(14557)
科技(14448)
(12655)
(11950)
(11116)
(11068)
论坛(11068)
问题(10239)
图书(10172)
职业(9783)
技术经济(9717)
商业(9223)
共检索到312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丰   唐月   林超然  
基于元治理视阈分析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韧性,有助于拓展和完善科技创新治理的研究视野和理论体系,亦可为检视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新的视角。鉴于当前学界关于该论题的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重点围绕元治理视阈下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概念建构展开分析。首先,结合系统经济学相关观点,从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目标和治理工具4个方面梳理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而,通过分析元治理的运行逻辑,从理论、实践和历史经验3个维度论述元治理之于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性。最后,从社会生态韧性的概念出发,通过解析元治理视阈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主要面向,构建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概念模型。后续研究从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发展机理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治理体系的要素和结构对韧性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艳丽   王沁冉  
在推动数据合规交易的背景下,统一数据法律制度与数据交易实践中的数据概念愈发迫切。基于明确数据交易阶段的核心功能,可从历史视角建构以“行为—结果”为依据,以“数据要素—数据产品(数据商品或数据资产)—数据资本”为顺序的数据概念体系。在数据生产阶段,数据分级子概念对应的不同市场流通度决定了核心数据、重要数据、一般数据三级概念的选用;数据分类子概念所能引发的不同加工规则要求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公共数据应以数据内容为分类标准。在数据交易阶段,以原有信息为内容的数据资源和以再生信息为内容的数据服务对应了不同的风险防范要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国学  
创业韧性是个人在面对创业逆境、压力和不确定状况时有效运作的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对于创业理论研究与大众创业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梳理了创业韧性、韧性以及创业研究中的相关文献,介绍了创业韧性的概念、测量与维度、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同时从创业韧性量表的开发、创业韧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和创业韧性应对——品味作用的探索等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期望为国内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邹纯龙   马海群   王今  
[目的 /意义]公共数据涉及大量有关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如何防范和化解公共数据安全风险,正确认识评估这些安全风险,考验着国家和政府公共数据安全管理的智慧,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方法 /过程]结合安全韧性理论提出预警体系、应对体系、恢复体系和成长体系4个模块的公共数据安全韧性治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Vensim PLE进行仿真实验,探索关键因素及组合因素的动态关系。[结果 /结论 ]仿真结果表明,成长体系中的公共数据安全协同制度和公共数据安全技术迭代变量对公共数据安全韧性治理体系影响较大,预警体系、应对体系、恢复体系协同发展对公共数据安全韧性治理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显著,并据此对建设公共数据安全韧性治理体系提出可行性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文龙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关怀,是达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途径。文章系统分析了韧性治理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多重价值,结合韧性治理理论相关前沿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理念韧性”“结构韧性”“技术韧性”“机制韧性”等四个维度组成的农村人居环境韧性治理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当前阶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治理理念的“碎片化”;治理结构的“失衡化”;治理技术的“趋弱化”;治理机制的“约束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视理念韧性,强化农村人居环境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注重结构韧性,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结构有序转型;强化技术韧性,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数字化与精准化;完善机制韧性,共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保障机制等优化农村人居环境韧性治理的策略安排,以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毅坚  
基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应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知识产权治理对数字创新韧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治理可驱动数字创新韧性提升,且该作用具有时间滞后与动态效应。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治理可通过促进数字产业集聚、财政科技支出扩容、人力资本升级等路径,间接驱动数字创新韧性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证实,知识产权治理对高水平数字政府、大型城市及胡焕庸线东部城市的数字创新韧性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因此,提出布设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交织化网络、加快推进数字产业“聚链成群”、纵深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建议,为切实提升数字创新韧性提供新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叶静  张戌凡  周路路  
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探讨组织韧性和创新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共有71篇中英文文献的198个独立样本量符合元分析标准(N=19 299)。异质性检验发现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较为合适;主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组织韧性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显著;调节效果检验发现组织韧性的类型和创新的测量方式以及文化情境影响了组织韧性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其中,运用组织韧性概念测量得到的组织韧性与创新之间的相关系数比运用动态能力和组织柔性概念测量得到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更高;其次以创新为过程测量得到的变量间相关系数更高;此外在东方文化背景之下,组织韧性与创新的关系更为显著。以上结果说明,组织韧性与企业创新密切相关,同时还要考虑组织韧性的类型、创新的测量方式以及文化情境对以上二者关系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戴香智  马俊达  
大数据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入影响到社会治理领域。无论其是否取得了人们所广泛期许的价值,大数据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已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视域和行为范式。本文在对大数据本质内涵梳理及其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大数据为社会治理创新所带来的新生态,从意识偏低、能力不强、制度跟进不足等方面分析了其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促进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路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克清  李霞  
平台经济基于数字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模式和协作分工方式,带来了经济结构的整体变革,对传统的税收理论和实践以及现有税收体系提出了全新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厘清平台经济中各参与主体的涉税要素变化,如何追寻平台经济中的税法"实体性"和执法"真空性"的矛盾根源,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平台经济对税收治理提出的新需求,讨论了世界各国在征税实践上的成功经验,进而提出了我国平台经济下税收制度和征管方式创新的方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江增煜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21世纪以来,英国政府根据国家创新战略部署,大力推进高校科技治理体系创新,激发其创新活力。为了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提高其创新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能力,英国政府持续出台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其中,调整战略布局、加强经费支持、优化体制机制等举措,反映出英国高校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改革的新动向。英国高校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变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体现出英国高等教育体制演进中传承与创新兼顾的特色。英国高校在为高新产业发展赋能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办学竞争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田晓丽  刘雨菁  
硬科技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建设富有韧性的硬科技创新体系已成为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路径。基于韧性视角,构建驱动硬科技创新发展的整合性分析框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进行组态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沿海城市推动硬科技创新发展的驱动路径有3条,内陆有4条;两类区域驱动路径中,硬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条件具有差异性,同时,多样性、进化性、流动性、缓冲性条件的替代关系也不同。研究结论对促进沿海和内陆城市的硬科技创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华桂宏  陈雨佳  
文章选取2010—2018年我国25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了金融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的中介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地理位置与城市等级差异并没有改变金融集聚促进经济韧性的显著性,差异体现在西部城市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不明显;面板门槛结果显示,城市规模是影响金融集聚赋能经济韧性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人口规模小的城市金融集聚对经济韧性存在负效应。据此,建议提高城市经济韧性,从金融产业高水平发展与高质量集聚入手,激发经济活力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华  
整体性治理以实现整体利益为导向,通过采用协调与合作相结合的治理手段,提升治理绩效。为实现农村社区“三治协同”的最佳成效,需要以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为核心,通过发挥智慧治理的支持优势,构建“三治协同”共同体,集聚法治、德治及自治等治理资源,完善治理绩效评价,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经济发展相融合,以实现基层善治目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杰  丁云龙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易婷婷  周靖  郑磊  
电子竞技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成果之一,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创新产物,在电子竞技赛事巨大的市场拉动作用下,配套产业链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庞大产业体系。电子竞技产业具有多方参与、高度综合的产业特点,只有保证产业上中下游均衡健康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科技创新引擎作用。处在国家积极完善现代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科技供给能力的大背景下,如何在电子竞技产业中协调多重利益,汇聚各方力量,努力打造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共治、市场运营发展格局,实现电子竞技产业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当前一项重要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