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1)
- 2023(10696)
- 2022(9132)
- 2021(8731)
- 2020(7053)
- 2019(15822)
- 2018(15484)
- 2017(29560)
- 2016(15685)
- 2015(17416)
- 2014(16594)
- 2013(16129)
- 2012(14890)
- 2011(13686)
- 2010(13848)
- 2009(13064)
- 2008(12856)
- 2007(11288)
- 2006(10349)
- 2005(9486)
- 学科
- 济(62962)
- 经济(62902)
- 管理(48171)
- 业(44574)
- 企(36742)
- 企业(36742)
- 方法(24649)
- 中国(21497)
- 数学(21435)
- 数学方法(21196)
- 农(19582)
- 财(17343)
- 贸(15892)
- 贸易(15883)
- 易(15616)
- 环境(14561)
- 制(14446)
- 业经(14007)
- 策(13418)
- 农业(12116)
- 划(12040)
- 地方(11531)
- 银(11342)
- 银行(11341)
- 行(11016)
- 学(10597)
- 务(10156)
- 财务(10132)
- 财务管理(10114)
- 融(10081)
- 机构
- 学院(219387)
- 大学(217389)
- 济(101142)
- 经济(99388)
- 管理(84506)
- 研究(79193)
- 理学(72226)
- 理学院(71488)
- 管理学(70617)
- 管理学院(70168)
- 中国(62436)
- 财(47195)
- 京(45583)
- 科学(42647)
- 所(38190)
- 财经(37060)
- 中心(35219)
- 研究所(34377)
- 经(33852)
- 经济学(31906)
- 江(31624)
- 农(29357)
- 北京(29312)
- 院(28766)
- 范(28631)
- 经济学院(28610)
- 师范(28457)
- 财经大学(27456)
- 业大(25603)
- 州(25119)
- 基金
- 项目(141251)
- 科学(113624)
- 研究(109260)
- 基金(104969)
- 家(90139)
- 国家(89418)
- 科学基金(77175)
- 社会(72862)
- 社会科(69176)
- 社会科学(69163)
- 基金项目(53431)
- 省(51814)
- 教育(49873)
- 自然(46236)
- 自然科(45124)
- 自然科学(45114)
- 自然科学基金(44354)
- 划(44283)
- 编号(44040)
- 资助(43323)
- 成果(36862)
- 部(33214)
- 重点(32074)
- 发(31605)
- 国家社会(31211)
- 课题(30948)
- 创(29597)
- 教育部(29313)
- 中国(28779)
- 性(28709)
共检索到337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任伍 李澄
针对当今社会提出的解决复杂性问题的需求,元治理理论主张简化模式和实践,以减少处理问题的复杂性,重视各种治理模式的相互协调配合;同时,要重视稳定关键角色的取向、期望以及行为准则。政府、市场、社会网络由于参与的身份和角度不同,必然会倾向于各自的偏好,但是对于环境治理这一复杂性问题,单一的治理模式均不足以解决环境问题。我国环境治理在传统模式下,政府以"统领"而非"治理"的姿态出现,各种治理模式、市场和社会网络机制无法有效运作。发展元治理理论,强化自治理,强调与政府权力相对应的责任,即政府运用手中的权力,承担起有效选择和协调各种治理模式"共振",防止治理模式之间的互相倾轧,通过保持必要的多样性增加治理...
关键词:
元治理 环境治理 复杂性 政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军
目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董事会滥用职权、监事会监管不力、产权过于集中、业绩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组织结构不合理、经营发展不规范、外部法律法规监管不到位、产权市场和相关市场发育滞后。由此所提出的公司治理对策包括:在公司内部治理上,落实监事的监督职能,确保公司治理公开透明;强化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公司组织制度建设;在外部治理上,培育产权市场和相关市场,完善对外信息披露制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翔峰
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界,中国从国际金融治理规则的被动接受者逐渐成为规则改革的主动参与者和执行者,逐渐进入国际金融治理机制的核心,并成为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和重要贡献者。当前,国际金融治理改革呈现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代表权、提升全球金融治理能力、人民币国际化成为推动国际金融治理改革的重要力量等新趋势。美元本位制带来国际金融体系储备货币的天然缺陷、美元互换体系不断扩大挑战传统国际货币体系、数字货币出现及数字化金融治理作为国际金融治理新的内容,是我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面临的挑战。应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周期发展,提升金融治理制度能力;探索研究法定数字货币跨国治理框架;提升国内金融治理能力,增强金融竞争力;完善区域金融治理,创新国际金融治理机制;重塑国际金融治理改革规则,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为国际金融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秋菊 景维民
以强政府为核心的中国治理模式成为支撑中国三十年转型奇迹的制度基石。成功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再次验证了中国治理模式在面临市场化和全球化负面冲击时的治理有效性。在后危机时代,世界格局和国内环境的变化为中国治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文章认为,提升中国治理模式,延续中国转型奇迹,有赖于三个方面的策略选择: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巩固与优化政府能力;构建社会规制型市场经济,提高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实施积极的社会经济政策,培育和谐的社会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泽鸿 成华威 卢敏
在以城市化与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进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个时常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很多"大城"周边的"小村"出现"二元"环境—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的衰败。这是现代化对乡村治理提出挑战的一个典型,在现代化的视阈下解决这个问题,应当从促进农民适应现代化入手,且在具体操作上必须以提高农民现代性意识以组织起集体行动为突破点。本文以长春市郊的A村为例,概括了该村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衰败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导致这种乡村治理问题的原因:行动环境的现代化断裂与行动动力的组织化缺失,并由此提出具有明确的集体行动原则的乡村治理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剑 刘瑞喜
环境议题已经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文章梳理了全球贸易协定环境条款文本数据,构建了纳入环境条款异质性的贸易协定网络,从动态和系统观的视角出发,对全球贸易协定环境规则的结构及演变特征进行了定量和定性探讨。通过分析CPTPP环境规则特点以及全球贸易协定环境规则发展动向,分析中国加入CPTPP面临的环境规则挑战。最后从规则引领、对接、探索、协同四个维度出发,建议我国应重视环境规则的主动设计,构建包容开放的绿色经贸规则体系,加快国内环境规制与CPTPP稳步全面对接,开展环境规制压力测试推进环境制度探索创新,推动环境规制与“双碳”目标及多双边战略有效衔接,进而实现统筹国内发展和参与全球治理协同促进。
关键词:
CPTPP 环境规则 环境治理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远本 陈思萌
全球经贸规则助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协调和保障了商品的跨境流动。但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区域经济和国际利益等多层面的影响,全球经贸秩序不断失衡。本文围绕全球贸易规则和国际货币制度两方面展开研究,发现现行贸易规则滞后于价值链贸易发展,且美元本位制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失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参与国际经贸治理,无论是区域协定签订数量还是在国际货币组织中的话语权均有显著提升,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有较大差异。事实上,金融危机促使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全球经贸治理能力不足、新兴经济体及中国的实力和治理能力增强共同为中国参与全球经贸规则重塑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应抓住转型机遇期,积极参与全球经贸规则制定和各项公共事务,从四个方面实现全球经贸治理话语权的提升:第一,坚持高水平开放,推进全球投资有益环境;第二,坚持可持续增长,推动全球贸易包容协调;第三,坚持提供公共产品,提升全球领域认同感;第四,坚持发展数字经济,提高数字经济规制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荣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性环境保护问题的日趋突出,全球环境治理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高度重视的课题。全球环境治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国际气候政策的转移,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将受到国际气候政策的双重影响。由于政策转移的驱动机制的差异,国际气候政策转移可分为学习型政策转移、强制型政策转移以及道义型政策转移三种类型,不同的政策转移类型将对我国产生不同的影响。应该通过构建学习型政府,增强政府的政策学习能力;推动政策智囊机构建设;加强政策转移的战略部署;增强国际气候政策转移的文化与体制敏感性;充分考虑国际气候政策的本土适应性;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政策协商以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红丽 陆云波
信任的治理问题,即通过某种形式或机制设计深层次影响和塑造可信行为及其动机,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首先在综述信任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信任治理的内涵并探讨了信任治理的机理;然后介绍了主动人际策略对信任治理研究的启示;接着详细阐述了主动人际策略下信任治理"微观"机制设计的新思路。旨在超越控制培育信任的传统方法,基于内涵更加丰富的主动人际策略,从个体心理和行为层面,开启信任治理更为微观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信任治理 主动人际策略 微观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熊爱宗 张斌
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策略,从国内层面看,应继续营造良好的国内外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关系,保持中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为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夯实国内基础;从国际层面看,应积极联合各种力量采取共同行动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注意改革方案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降低守成大国的改革阻力,同时应积极利用20国集团等现有的多边治理平台,积极推动全球金融治理的完善。
关键词:
全球金融治理 SWOT分析 应对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超
城市水环境是城市居民生存的基础。但受气候影响,城市水环境问题凸显,其治理工作也面临挑战。由于PPP模式对解决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复杂问题具有较大优势,因而开始逐步被应用。但现有的城市水环境治理PPP模式还不成熟,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对社会力量的补偿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所以很有必要优化城市水环境治理PPP模式补偿机制。为此,应从设置"基本标准"与"示范标准"、科学建构补偿机制激励模型、强化法律和制度保障、建立跨区域合作的补偿机制、拓展多样化的补偿方式等5方面来改善城市水环境治理PPP模式补偿机制。
关键词:
气候 城市水环境 PPP模式 政府补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丰 唐月 林超然
基于元治理视阈分析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韧性,有助于拓展和完善科技创新治理的研究视野和理论体系,亦可为检视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新的视角。鉴于当前学界关于该论题的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重点围绕元治理视阈下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概念建构展开分析。首先,结合系统经济学相关观点,从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目标和治理工具4个方面梳理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而,通过分析元治理的运行逻辑,从理论、实践和历史经验3个维度论述元治理之于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性。最后,从社会生态韧性的概念出发,通过解析元治理视阈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主要面向,构建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概念模型。后续研究从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发展机理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治理体系的要素和结构对韧性的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海嵩
在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国家统治正当性基础的背景下,如何因应生态现代化理论的要求、规范环境保护过程中的国家与公民关系以形成"环境国家",是当代环境治理理论的重要课题。文章认为,德国、日本公法学界主要在事实层面上对"环境国家"进行描述和概括,凸显了环境保护在国家目的及任务中的地位,但也存在明显缺陷,应从价值层面看"环境国家"对国家权力所提出的规范性要求。"环境国家"应首先在宪法上加以规范,即形成"环境宪法",具体包括三类规范:环境保护的基本权利、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的公民宪法义务,它们为形成"环境国家"的规范体系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永永
通过根本动因、机制选择、优化途径梗概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维度之耦合,从企业经营者、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和政府四个方面厘清基于公司治理结构下会计政策选择影响,从公司内部激励机制、规范产权界定范围、完善董事会功能、加强监事会监督、发展机构投资者五个方面阐释基于公司治理下的会计政策选择策略之赓续。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会计政策 董事会 监事会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鲁丹 李欣
数字人文的蓬勃发展给方志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图书馆应整合各高校方志元数据,为人文学者提供统一的数据资源管理、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的人文研究环境。文章论述数字人文环境下方志及元数据研究现状,分析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集成系统、超星、爱如生等的方志元数据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以关联书目数据为元数据方案、细粒度元数据及与人文学者合作等的方志元数据整合策略。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方志 元数据 异构整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