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82)
- 2023(2961)
- 2022(2572)
- 2021(2314)
- 2020(1998)
- 2019(4481)
- 2018(4525)
- 2017(8161)
- 2016(4740)
- 2015(5349)
- 2014(5396)
- 2013(5228)
- 2012(4973)
- 2011(4209)
- 2010(5072)
- 2009(4878)
- 2008(4666)
- 2007(4480)
- 2006(4153)
- 2005(4116)
- 学科
- 济(15809)
- 经济(15785)
- 业(15776)
- 管理(15470)
- 企(14626)
- 企业(14626)
- 审计(12090)
- 中国(6385)
- 各类(5883)
- 制(5641)
- 财(5417)
- 农(5007)
- 方法(4848)
- 业经(4750)
- 地方(4678)
- 策(4232)
- 技术(3829)
- 银(3811)
- 银行(3811)
- 行(3645)
- 划(3601)
- 务(3404)
- 财务(3386)
- 理论(3333)
- 财务管理(3317)
- 经营(3254)
- 农业(3229)
- 制度(3225)
- 度(3225)
- 贸(3133)
- 机构
- 学院(63088)
- 大学(61930)
- 管理(24136)
- 济(22875)
- 经济(22102)
- 研究(19727)
- 理学(19663)
- 理学院(19458)
- 管理学(19206)
- 管理学院(19060)
- 中国(17669)
- 京(14708)
- 财(14281)
- 江(13059)
- 财经(10552)
- 科学(10323)
- 中心(10239)
- 州(10197)
- 所(9748)
- 经(9281)
- 省(8928)
- 北京(8874)
- 范(8674)
- 师范(8621)
- 研究所(7887)
- 财经大学(7520)
- 农(7385)
- 银(7266)
- 院(7250)
- 技术(7021)
共检索到116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方宝璋
照磨官审计是研究元、明两代审计史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史料缺乏,学术界至今对其研究极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照磨一词最早出现于《金史》卷55《职官一》,原意为照刷磨勘户部计账文书,具有内部审计的性质。元代开始在中央中书省、六部、宣政院、宣徽院及地方行省、诸路总管府等设照磨所或照磨官,主要职掌磨勘钱谷出纳之事。明代继承元制,仍在中央户部、刑部、工部、都察院等,地方布政司、府及军队各都督府设照磨一官,以“阅案牍、察谬误为职”。照磨为八九品小官,但负责本官府文书的审核与纠错,其主要是进行内部审计,秩卑而任重,在元明两朝内部审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照磨 元朝 明朝 审计史 内部审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任德起
元代品秩在三品以上的官署,大都设置照磨官。“照磨”是照对、磨勘的意思。元代的照磨官是专门审查其所在官署的财政经济活动的,应当划入古代审计官员之列。本文根据元代史料,从几个方面对元代照磨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照磨与管勾、提控案犊的职责分工 元代的一些官署中,同时设有照磨、管勾、提控案牍。这些官员品秩相近,同属低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孙定一 王岳 文涛
江苏省如皋市有一千年古镇——磨头镇,相传镇名来源于"飞来磨"。"飞来磨"为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运之妻李三娘所推之磨,被飓风刮至于此,恰巧砸在一伙正在分赃的强盗头上,强盗丧命,石磨被染成血红色,"飞来磨头镇"由此而得名。历史传说往往与现实能够产生惊人的巧合,在经历数千年沧桑变迁之后的磨头古镇,又一次在史册上印证了镇名的来源,只不过,这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志谦
2002年11月,厦门市审计局受市委组织部委托,对厦门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兼海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下称“海防办”)主任郑某(副厅级)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组成员以对组织和审计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查出“海防办”财务管理混乱,挤占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私设两套账外账,一个“小金库”,滥发钱物,擅自将财政专项资金存放企业,获取利息,造成财政资金损失等问题;在对疑点问题展开细致周密的调查、审计后,发现“海防办”主任郑某涉嫌贪污公款的经济违纪案件线索,并及时移交有关部门查处。目前,郑某已被检察机关逮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维利
我国历史上的许多著名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艰苦的磨练对年轻一代成长的作用和价值。例如,孟轲认为,一个人只有通过意志的锻炼才能有坚强的性格,才能担负起治理天下的重任。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许多后来创造出伟业的著名人物,在年轻时代都曾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生活或心灵的磨砺。正是遵循了这一思想,在中外教育史上,用人为的方式创设艰苦的条件和情境来培育具有优异品格的出色人才,已经成为许多教育家的重要实践。例如古代希腊时期的斯巴达教育,英国的伊顿和哈罗公学,以及近几十年在我国台湾省出现的忠诚职...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乔新生
审计署从个案监督扩大到体制监督,抓住审计中发现的线索,不断地延伸审计,指出我国法律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说明我国审计机关已经成为反腐倡廉的先行官。 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充分发挥了审计在反腐倡廉方面的作用。始终坚持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更加注重揭示和分析案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和制度性问题。2009年,审计署上报国务院或者直接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继莹 徐传武
郭子仪是唐代一位极其重要的历史人物,对唐室有再造之功。对于其释褐官,现存文献有两种不同的记载。长期以来,史学家对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给出了不同的结论。借着发现新材料的便利,结合唐代的官制,笔者对这一问题重新进行了考证。
关键词:
郭子仪 释褐官 新材料 唐代官制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一彪 龙登高
元明时期浙江宗族的发展轨迹显著地带有国家和区域历史的烙印。宋元易代之际,金庭王氏通过依附元军、结交赵孟頫进而跻身军功家族。至明前中期,核心成员受政策影响,相继谪发卫所,旁支则通过粮长之职扩充土地,发展为士绅家族。明中叶以降,功名人数占据优势的士绅家族主导了宗族话语权。在上述过程中,明前中期与中后期的族谱编纂及祖先祭祀等方面的特征变化体现了家族权势转移与地方发展的路径关联。宗族整合的历程虽然体现出家族精英掌握着对祖先历史解释与塑造的权力,但也呈现了其深受现实背景乃至历史传统的约束。金庭王氏的案例说明,深受国家走向影响的多场家族活动持续推动着渐趋体系与规模的祖先认同与宗族祭祀的变迁,而这既促进了宗族建构的过程,同时又对宗族整合产生了难以直接逾越的路径依赖影响。
关键词:
元明 金庭王氏 族谱 祠庙 整合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曾主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忠鑫
徽州府休宁县的富溪程氏家族自南宋至明代开立并维持了多个坟茔寄庄户。他们保存了一批较完整的诉讼案卷,其中有不少宋元土地交易、纳税丈量、主仆关系等方面的文书,并在明代不同时期收集新的地籍文书、更新户名,是寄庄户长期延续的有力证据链条。代理人是徽州家族维持寄庄产业的另一个重要机制,其中坟仆利用各时期官府对土地税收整理的契机,侵夺土地,成为引发寄庄纷争的主要原因。但富溪程氏家族并未因此更换坟仆,而是在保持等级性身份的前提下,继续维持人身依附关系以作为控制手段。
关键词:
寄庄户 徽州文书 户帖 土地清丈 赋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康冬梅
嘉业堂藏书楼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藏书楼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嘉业堂善本书19种,其中含刻本九种,稿抄校本10种。稿抄校本笔者已整理成《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嘉业堂旧藏稿抄校本述略》一文发表,现再将刻本9种按前文体例,即题名、卷次、责任者、版本年代、行款版式、册函、批校题跋、钤印、递藏、收录情况等方面做以简要论述。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嘉业堂 刻本书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夏循福
金融,是现代国家经济运行的血脉。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责无旁贷。近三年来,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办全面贯彻"防范风险、提高效益、规范管理"的工作方针,以促进建立高效稳健的金融运行机制为目标,积极探索金融审计路子,改进金融审计方法,不断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