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6)
2023(7688)
2022(5455)
2021(5095)
2020(3568)
2019(8009)
2018(8267)
2017(14035)
2016(7668)
2015(8694)
2014(8627)
2013(7813)
2012(6871)
2011(6269)
2010(6241)
2009(5312)
2008(5149)
2007(4629)
2006(4449)
2005(4365)
作者
(20299)
(16918)
(16589)
(16245)
(10721)
(7831)
(7825)
(6569)
(6376)
(6169)
(5772)
(5727)
(5384)
(5258)
(5257)
(5225)
(5129)
(5022)
(4990)
(4864)
(4400)
(4076)
(4012)
(3989)
(3861)
(3820)
(3792)
(3641)
(3353)
(3351)
学科
(24566)
经济(24539)
管理(17729)
(14963)
中国(12574)
(10924)
企业(10924)
(10619)
图书(10408)
书馆(9889)
图书馆(9889)
业经(9259)
工作(7628)
农业(7358)
地方(7058)
(6826)
(6575)
理论(6074)
教育(5829)
教学(5659)
发展(5519)
(5503)
(5479)
产业(5306)
方法(5165)
(5106)
(4818)
信息(4708)
(4678)
(4490)
机构
大学(99484)
学院(98048)
管理(33547)
(32976)
研究(32833)
经济(31970)
理学(27227)
理学院(26866)
管理学(26258)
管理学院(26033)
中国(24912)
(21266)
图书(21019)
书馆(20491)
图书馆(20489)
科学(19966)
(17403)
(17370)
师范(17251)
(15781)
中心(15556)
(15398)
(15120)
(14499)
研究所(13928)
技术(13514)
师范大学(13476)
北京(13430)
业大(12780)
(12401)
基金
项目(64488)
研究(54126)
科学(49298)
基金(42586)
(36133)
国家(35765)
社会(32717)
社会科(30751)
社会科学(30742)
科学基金(30140)
(26428)
编号(26173)
教育(25132)
成果(23547)
基金项目(21918)
(21343)
课题(17327)
项目编号(16801)
(16029)
自然(15600)
(15224)
自然科(15218)
自然科学(15216)
(14973)
自然科学基金(14924)
资助(14813)
重点(14655)
国家社会(13705)
(13564)
研究成果(13317)
期刊
(41628)
经济(41628)
研究(28811)
图书(28621)
中国(24961)
书馆(23225)
图书馆(23225)
教育(20050)
学报(16799)
(15406)
大学(12838)
管理(12222)
科学(11936)
(11546)
农业(10581)
技术(10151)
学学(9647)
(9285)
金融(9285)
(8950)
论坛(8950)
业经(8342)
情报(7865)
职业(7179)
经济研究(6754)
问题(5610)
财经(5604)
(5413)
(4967)
(4908)
共检索到166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蔡迎春  严丹  周琼  任树怀  
通过对“智慧”一词本源的探究,对智慧图书馆的核心理念进行重新解读和认知重构,认为应在技术赋能中更注重内容创建。智慧图书馆的本质是以人的智慧为本,以智能技术为辅,通过智慧化的知识管理和智能化的环境创设,促进人的智慧的激发生成、记录保存、交流利用,并构建起图书馆融合显性资源和隐性知识的“专家智慧库”相互交融与激发创造的图书馆新业态。智慧图书馆发展经历“一自两智”三个阶段:自动化阶段更侧重于机器替代,智能化阶段更侧重于人机交互,智慧化阶段更侧重于人智激发,本质上是从图书馆的智慧化走向智慧的图书馆化。元宇宙技术为图书馆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行机遇和发展空间,应正确厘清智慧图书馆和元宇宙技术应用的辩证关系:一是元宇宙技术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催化剂,可以促进两者融合发展;二是元宇宙技术应多元呈现但需不忘本源,在智慧图书馆中适度应用;三是元宇宙技术可以助推智慧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在规划中要放眼全局。最后构建“专家智慧库”的实现框架,将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平台+”和“空间+”四大要素融入智慧图书馆,实现对传统图书馆的全面超越。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莉  杨雨欣  
[目的/意义]从元宇宙的视角研究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发展,发挥智慧图书馆沉浸式阅读体验的功能。[方法/过程]探讨元宇宙应用于图书馆的理论逻辑,明确智慧图书馆遇到的现实挑战,指出触手可及的阅读场景、数媒引领的资源数据、多种技术的集成等构建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优势。分析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技术架构、元宇宙核心技术集成方式,构建未来元宇宙图书馆五层次结构模型。探讨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加大元宇宙关键技术研发,增强智慧图书馆阅读沉浸感;构建立体式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沉浸式资源,促进用户沉浸式互动;拓展元宇宙图书馆服务,增强图书馆知识服务职能;加大元宇宙智慧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为沉浸式体验提供硬件保障;提升元宇宙智慧图书馆馆员的能力,提高沉浸式服务质量。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赵志耘  林子婕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文化强国”成为我国国家文化战略的集中表达,并确定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战略目标。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科技力量赋能文化新业态发展,以“文化+科技”为双轮驱动更好服务人民,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期专栏中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研究员为我们撰稿,探讨科技赋能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其中,《元宇宙赋能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一文探索了元宇宙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影响及其对图书馆建设的赋能,描绘了智慧图书馆未来发展蓝图。《科技赋能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新业态》是根据赵志耘研究员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国际视野和本土探索”主题论坛上的特邀主旨报告内容整理,经授权刊发。智慧图书馆、文化遗产数字化都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希望本文能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储节旺  李佳轩  
[目的/意义]为了加快推进图书馆服务的变革与优化,对元宇宙及其相关技术进行分析,以探究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方法/过程]通过对元宇宙及其底层技术、元宇宙应用于图书馆的理论逻辑进行探讨,提出元宇宙应用于图书馆的未来前景。[结果/结论]元宇宙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是推进图书馆向全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元宇宙概念也为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管理、阅读空间、文化推广、阅读体验、特殊用户服务等创造更多优势,实现智慧图书馆形态变革。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江  陈浩东  贺超城  
智慧图书馆是现实世界传统图书馆和数字世界数字图书馆的“数实融合”产物,而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也即“数实融合”。数实融合涉及到多元空间的交叉融通,也只有从交叉融通的多元空间视角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本文首先从交叉融通的三元空间视角出发,解读了元宇宙和智慧图书馆及两者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元宇宙数实融合的数字经济四化实现和元宇宙下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的技术实现;最后,探讨了元宇宙下智慧图书馆的数实融合空间的构建伦理与风险。元宇宙就是人类数字文明的科技“大成”,在数实融合空间中将缔造新的人类文明。元宇宙打造的数实融合空间也是智慧图书馆要打造的,通过元宇宙的技术体系,从网络连接、数据处理、确权认证、虚实交互和内容生产五个方面打造智慧图书馆的书、人、法,但必须要遵循科技伦理,跟进法律保障,同时注重隐私风险、产权风险和治理风险。图5。参考文献21。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蔡迎春  任树怀  杨丰  
阐述全球元宇宙产业及现状,以及元宇宙的三大“现实”概念,认为元宇宙技术赋能智慧图书馆建设,而构建元宇宙知识学习中心,以促进知识共享和智慧传承,则是大学最终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四大功能升维:借助智慧交互技术,建立智慧化数据库;延伸图书馆物理空间,搭建各种功能的元宇宙空间;建立元宇宙知识学术中心,提供智慧化知识服务;创设“元宇宙数智馆员”,解决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紧缺和流失问题。强调元宇宙能为图书馆带来具有革命性、颠覆性的变革,呼吁人们更理智、更耐心认识元宇宙和元宇宙智慧图书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默  
[目的/意义]元宇宙的出现为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进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过程]文章在述评元宇宙概念及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图书馆元宇宙体系架构,探讨了物理层、软件层、数据层、规则层、应用层和交互层6个层次的功能。[结果/结论]认为元宇宙能对智慧图书馆服务产生积极的促进和影响,并对元宇宙视角下智慧图书馆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元宇宙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晔斌  张磊  
元宇宙是多种新技术整合而生的虚实相融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是现有各种技术的组合和升级。元宇宙带来的一系列新概念和新技术将为正在建设中的图书馆“智慧空间”服务模式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阐述什么是元宇宙以及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的联系,通过读者阅读画像、虚拟读者身份、数字孪生、智能书籍管理等智慧空间技术场景的实例,探讨图书馆智慧空间未来虚实相生的发展形态,为图书馆的智慧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田丽梅  廖莎  
2021年元宇宙作为虚实共生的赋能者火遍全球,元宇宙的出现为智慧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文章论述了元宇宙的概念、属性特征及元宇宙与图书馆的历史因缘,提出在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的元宇宙视域下,智慧图书馆发展存在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种种挑战。智慧图书馆应抓住机遇,以元宇宙的多元数字技术为推手,打造沉浸式体验创新发展新形态,实现智慧图书馆转段升级的新突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观婷  张震  黄奇  
[目的 /意义]为促进智慧图书馆服务中人的智慧与物的智能充分融合,加速推进智慧服务优化升级和智慧图书馆深化改革,对元宇宙视域下智慧图书馆服务中人的智慧与物的智能的有机结合进行探索。[方法 /过程]基于元宇宙虚实融合、用户沉浸式参与、技术整合等特性及其与智慧图书馆在理论逻辑与技术演进方面的趋同性,探索融合人的智慧与物的智能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元宇宙视域下实现人的智慧与物的智能有机结合的智慧图书馆服务生态体系及具体实践方案。[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元宇宙整合、应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为智慧图书馆创造诸多智慧管理和服务场景,催生了深层次的智慧服务模式,是连接智慧图书馆服务中人的智慧与物的智能的重要桥梁。据此,本研究构建元宇宙视域下融合人的智慧与物的智能的智慧图书馆服务生态体系,创新性地提出智慧学术服务和智慧阅读疗愈服务。该服务生态体系的实现可从构建支撑智慧服务的数据资源池、打造立体化的精准辐射交互系统、开展“转知成慧”的思想实验活动、创建集成人的智慧的云存储空间、推出嵌入式虚拟馆员的泛在化服务等方面展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伊安·约翰逊  陈旭炎  
指出城市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讨论"智慧城市"的特征以及图书馆和信息服务可为智慧城市发展做出的贡献。文章指出,所有图书馆都需要"智慧图书馆员"的存在,并强调图书馆员不但应具备高水平的技能和职业信念,还需要证明、并促使企业和政府决策者们能充分认识和理解到图书馆确实发挥出了与众不同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初景利  段美珍  
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的驱动下,图书馆必然将从物理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走向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将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和新形态。智慧图书馆是智能技术、智慧馆员和图书馆业务与管理三方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结果,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是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所提供的智慧服务将具有场所泛在化、空间虚拟化、手段智能化、内容知识化、体验满意化等特点。图书馆只有从宏观战略上明确面向智慧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和长远发展,从微观策略上重组内部业务环节,重视对馆员新型专业能力和新型服务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其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转型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陆康   刘慧   王圣元   任贝贝  
元宇宙塑造了虚拟空间的理想化状态,智慧图书馆也应紧跟时代发展,完善虚拟空间规则,保障元宇宙环境下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基于元宇宙赋能智慧图书馆虚拟空间核心理念,以我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和相关标准为理论基础,围绕智慧图书馆虚拟空间服务的技术、场景和发展趋势,关注用户需求,将文献建设、空间预约、业务管理等智慧服务模式与法治、伦理、业务、安全规范相对接,构建了智慧图书馆虚拟空间治理框架。智慧图书馆虚拟空间治理规则的完善,不仅需要技术、管理与人力资源等因素的支持,也需要从制度角度对行为予以规范,从而保障智慧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钱丹丹  王丽华  刘炜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速了社会虚拟化进程,虚实融合的元宇宙话题火爆出圈。图书馆要抓住时代机遇,构建元宇宙时代新型知识形态和新研究范式。本文通过“元宇宙”文献梳理,探讨了元宇宙与图书馆相关理论的缘起与内涵界定,运用信息生态理论,构建了由元宇宙图书馆资源、元宇宙图书馆人、元宇宙图书馆技术、元宇宙图书馆环境四个核心要素的元宇宙图书馆智慧生态系统,最后探讨了元宇宙图书馆的典型应用案例。该研究将为提升图书馆在疫情等动荡不确定因素下的数字化服务能级和完善图书馆服务体验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邓朝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代教育越来越注重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等都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趋势,通过构建高校智慧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平台,将有助于促进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既能满足高校自身的发展需求,也符合互联网环境下的时代要求。由高岩、景玉枝和杨静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智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以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从发展历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