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76)
2023(9809)
2022(7586)
2021(6800)
2020(5488)
2019(12216)
2018(12431)
2017(23127)
2016(12746)
2015(14299)
2014(14260)
2013(13619)
2012(12678)
2011(11417)
2010(12048)
2009(11260)
2008(11377)
2007(10213)
2006(9117)
2005(8189)
作者
(38767)
(32506)
(32312)
(30792)
(20699)
(15596)
(14714)
(12661)
(12321)
(11782)
(11247)
(11036)
(10400)
(10365)
(9928)
(9922)
(9593)
(9523)
(9505)
(9329)
(8161)
(7967)
(7927)
(7433)
(7388)
(7227)
(7215)
(7213)
(6650)
(6572)
学科
(54338)
经济(54287)
管理(35485)
(32342)
(27809)
企业(27809)
方法(24151)
数学(20761)
数学方法(20119)
业经(16533)
中国(14023)
(13339)
(12900)
理论(11723)
(10581)
产业(10459)
信息(9814)
(9338)
贸易(9331)
(9047)
总论(9021)
信息产业(8909)
(8820)
农业(8669)
(8356)
银行(8334)
教学(8120)
地方(7987)
(7971)
(7970)
机构
大学(187943)
学院(187531)
管理(68723)
(66836)
经济(65161)
研究(62601)
理学(59082)
理学院(58284)
管理学(56485)
管理学院(56137)
中国(46743)
科学(41891)
(41108)
(32630)
(32080)
(30957)
研究所(29837)
(29185)
业大(29059)
中心(28846)
(27248)
师范(26920)
北京(25951)
农业(25413)
财经(24629)
(23623)
(22690)
技术(22645)
(22203)
师范大学(21548)
基金
项目(125247)
科学(97535)
研究(89266)
基金(88846)
(78934)
国家(78301)
科学基金(66493)
社会(54146)
社会科(51254)
社会科学(51235)
(50022)
基金项目(45504)
自然(44231)
自然科(43321)
自然科学(43307)
教育(42798)
自然科学基金(42462)
(42317)
资助(37306)
编号(37237)
成果(30908)
重点(28688)
(26238)
课题(26229)
(26031)
(25898)
创新(24108)
科研(23944)
计划(23443)
大学(23255)
期刊
(74847)
经济(74847)
研究(51715)
中国(39066)
学报(33471)
(29703)
科学(29655)
教育(27145)
管理(26801)
大学(25251)
(23853)
学学(23324)
农业(20642)
技术(19067)
(14754)
金融(14754)
图书(12881)
业经(12456)
经济研究(11879)
财经(11778)
(11341)
统计(11139)
(10455)
(10182)
(10022)
技术经济(9384)
书馆(9267)
图书馆(9267)
业大(9218)
决策(9006)
共检索到279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夏翠娟  铁钟  黄薇  
文章试图为元宇宙中“虚拟数字人”建立数字记忆概念模型和信息框架,包括“个体记忆”“家族记忆”“场域记忆”“文化记忆”“交往记忆”五个存在相互交叉互动关系的组成部分,称之为“记忆数字人”,目的是更好地彰显“虚拟数字人”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为文化记忆机构在元宇宙中参与构建和长期保存“数字记忆”并支撑人文社科研究提供参考。文章调研“虚拟数字人”的发展现状,分析元宇宙中记忆媒介演变,展望元宇宙中记忆机构职能和业务变革,探讨“记忆数字人”模型在元宇宙中对身份认同和价值体系构建的作用,如何支撑记忆机构的服务创新,以及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应用场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薇  夏翠娟  铁钟  
元宇宙的诞生标志着虚拟世界从想象走向现实,人类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作为现实世界的延伸和映射,“虚拟数字人”也意味着一种新的生命形态的诞生。文章在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概念模型——“记忆数字人”的基础上,讨论元宇宙中“真人数字人”(也即真人“虚拟化身”)的数字记忆建构与数字身份认同和价值体系的建构问题。真人数字人是未来元宇宙世界中的行为主体,既具有现实世界真人的身份信息,也具有作为数字的虚拟化身可以不断更新和迭代的特征。当真人数字人相关的资源集和数据集在元宇宙中不断生长且作为其“数字记忆”被独立看待,并成为可保存、可追溯、可计算、可评价、可循证的对象时,真人数字人的数字身份也就完成了从“媒介”到“对象”的超越和转变,成为记忆数字人。尽管理想中元宇宙的世界里所记录的一切都可追溯,不可篡改,但实际上从源头诞生的那一刻开始,数字记忆的主体——人本身和社会就会对其进行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建构。无论如何,在元宇宙全新的记忆图景中,真人数字人的数字记忆将成为人类在数字世界中获取新的数字身份认同的起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铁钟  夏翠娟  黄薇  
文章基于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概念模型——“记忆数字人”设计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产品框架,从“个体记忆”“家族记忆”“场域记忆”“文化记忆”“交往记忆”五个部分设计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数据集。文章调研元宇宙社交平台和数字记忆产品现状,探讨基于个人数字记忆产品的设计与应用,包括进入元宇宙世界的个人数字身份的认同,设计以个人为中心的交互体验产品。在这个频繁迁移的时代,该产品提供了一个构建个人数字记忆的信息架构,通过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映射建立个人数字记忆建构的虚实交互通道,在保持个人隐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扩展个体数字记忆的范围,在元宇宙中构建新的数字记忆图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薇  夏翠娟  铁钟  
元宇宙的诞生标志着虚拟世界从想象走向现实,人类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作为现实世界的延伸和映射,“虚拟数字人”也意味着一种新的生命形态的诞生。文章在“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概念模型——“记忆数字人”的基础上,讨论元宇宙中真人数字人(也即真人“虚拟化身”)的数字记忆建构与数字身份认同和价值体系的建构问题。“真人数字人”是未来元宇宙世界中的行为主体,既具有现实世界真人的身份信息,也具有作为数字的“虚拟化身”可以不断更新和迭代的特征。当这些“真人数字人”在元宇宙中不断生长的资源集和数据集作为其“数字记忆”被独立看待,并成为可保存、可追溯、可计算、可评价、可循证的对象时,“真人数字人”的数字身份也就完成了从“媒介”到“对象”的超越和转变而成为“记忆数字人”。尽管理想中元宇宙的世界里所记录的一切都可追溯,不可篡改,但实际上从源头诞生的那一刻开始,“数字记忆”的主体——人本身就会进行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筛选。无论如何,在元宇宙全新的记忆图景中,“真人数字人”的数字记忆,将成为人类在数字世界中获取新的身份认同的起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雪梅   娄方园   代欢欢  
2023年,关于元宇宙的热度开始消退,玩家开始思考如何深层次探索元宇宙,而虚拟数字人正是打开元宇宙大门的一把钥匙,是教育元宇宙的敲门砖。虚拟数字人与教育的融合发展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教育虚拟数字人目前发展尚处于萌芽期,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必会不断遇到并突破各种瓶颈,目前国内对教育虚拟数字人的研究尚少,缺乏对其应用场景的分析与理性审思。基于此,研究聚焦在教育虚拟数字人相关概念上,首先剖析教育虚拟数字人的应用场景及国内外相关案例,接着对教育虚拟数字人进行理性审视思考,同时制定防范策略,最后探讨了教育虚拟数字人的未来价值将体现在哪、又将走向何处等问题,以期为教育虚拟数字人促进教育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哲   时维涛   于福承   艾心荧  
从元宇宙空间“数字基建”发展视角研究元宇宙问题有利于深入探索建筑元宇宙的现实应用。本文首先对元宇宙空间概念及类型进行分析,认为元宇宙空间同时具备欧氏空间、关系空间以及赛博空间的特征。其次,从赋能实体建筑和“虚+实”结合角度探究建筑元宇宙的应用基础与典型应用场景。再次,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分析元宇宙在建筑领域应用面临的现实困难和挑战。最后从服务实体经济、丰富元宇宙基础设施体系、创新与风险防范并重等角度提出推进建筑元宇宙发展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娄方园  齐梦娜  王竹新  王娟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数字人快速崛起,其内涵不断延展,应用不断丰富,为元宇宙提供蓬勃的发展动力,是教育元宇宙的敲门砖。通过对与数字人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及案例的梳理与分析,发现数字人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目前国内对教育数字人的研究尚少,缺乏对其应用及相关案例的系统分析与总结。基于此,文章首先探讨了教育数字人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教育数字人的四大特征、四大支撑技术、从学校教育型数字人和社会教育型数字人两方面剖析教育数字人的九大应用以及在教育中面临的三大挑战,最后提出实施建议,以期为数字人促进教育发展提供思路,推动数字人与教育的初步融合发展迈向创新发展阶段。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冯惠玲  
信息化进程对于人类记忆是双刃剑,信息技术在强化社会生活记录能力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社会失忆现象,数字记忆成为新一代文化记忆。本文在简要爬梳数字记忆由来和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数字记忆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价值,归纳出多资源互补、多媒体连通、迭代式生长、开放式构建等特点,从目标定位、文化阐释、资源整合、编排展示、技术支撑五个方面提出构建数字记忆项目的架构和要领。本文还分析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记忆机构在数字记忆建设中的重要角色及其原因,倡导图档博机构在数字记忆构建中拓展职能,增加活力。参考文献31。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革平  高楠  胡翰林  秦渝超  
本文界定了教育元宇宙的概念,提炼了教育元宇宙的虚拟与现实全面交织、人类与机器全面协同以及学校与社会全面联结等特征,分析了教育元宇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赋能智慧教育环境、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支持多元化学习活动以及实现智能教学评价的作用机理,论述了教育元宇宙在素质教育、全纳教育、职业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等的应用场景。文章认为,对于教育元宇宙,我们需要理性看待,不断挖掘教育元宇宙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潜力,在抓住教育元宇宙发展机遇的同时为其应用提前布局。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郭亚军  李帅  张鑫迪  李捷  
元宇宙是数字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理想化状态,也是人们对“虚拟数字天堂”的美好幻想,图书馆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浪潮,推动元宇宙为自己赋能,向智能化、沉浸化发展。总结元宇宙赋能虚拟图书馆的核心理念,包括虚实融合、随时随地、技术整合以及人人可及,构建出元宇宙基础技术赋能虚拟图书馆模式。以用户需求为着力点,分别描述检索系统、学习空间、咨询社区、教育服务以及精准推荐等五种应用场景。提出元宇宙赋能虚拟图书馆的发展策略框架,认为虚拟图书馆应该主动从技术、资源、人才以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努力,为迎接元宇宙奠定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詹一虹  熊峰  丁冬  
本文探讨了交互记忆系统理论在虚拟团队中的运用,并指出以任务为目标的信息交流直接决定了虚拟团队中交互记忆系统的发展程度,进而决定了虚拟团队的工作绩效。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虚拟团队交互记忆系统影响因素模型,指出工作规划、技术能力、领导艺术、文化障碍直接决定了虚拟团队内部有效信息交流的水平,并间接影响交互记忆系统的发展程度及虚拟团队的工作绩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申星  
由虚入实的变化,预示着一个虚实共生的新世界即将到来。虚拟人、数字藏品和虚拟空间曾被公认为是构建元宇宙的三大支撑要素。而自腾讯旗下的数字收藏平台“幻核”于2022年8月16日发布公告称“停止数字藏品的发行”以来,关于中国版NFT收藏品会被“团灭”的担忧至今都未消散,人们甚至怀疑喧嚣尘上的元宇宙是否也是个伪命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郭亚军  庞义伟  周家华  马慧芳  
ChatGPT为虚拟数字人在图书馆服务的应用赋予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文航通过总结ChatGPT的运行原理与技术优势,提出ChatGPT赋能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主要应用场景,如虚拟馆员智能问答、虚拟讲解员、阅读推广服务以及特殊人群无障碍服务;建议图书馆从技术支撑、信息资源、服务场景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出发,探索ChatGPT赋能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实践路径,以更好地实现智慧服务。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向安玲  高爽  彭影彤  沈阳  
[目的/意义]对元宇宙背景下数字资源管理的应用场景、技术路径与潜在风险进行探讨,以期为数字资源多模态融合、可视呈现、交互操作、版权管理、价值转化等流程提供借鉴参考。[研究设计/方法]结合元宇宙的时空延展性、人机融合性、经济增值性,基于数字孪生、拓展现实、区块链等技术底座,从多源聚类、资源标引、知识重组、发布共享和交互操作等环节,通过质性分析方法探索元宇宙与数字资源管理的融合可能性。[结论/发现]元宇宙与数字资源管理的融合应用可分为数字孪生、虚拟原生和虚实相融三大阶段,其中基于语义本体的多模态知识重组、基于知识图谱与事理图谱的孪生化场景构建、基于虚实界面的人机交互操作和基于NFR/NFT的虚实价值转化是四大关键环节。[创新/价值]从元宇宙技术发展和组织特性出发,结合数字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梳理了技术融合点和潜在应用场景,为相关图情机构数据化、虚拟化、智慧化转型提供了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诺  毕学成  许鑫  
元宇宙的构建需要海量内容作为支撑,这将会改变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并推动GLAM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转型与变革。AIGC能够适应元宇宙场景下多样的内容生成需要,使其在GLAM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围绕元宇宙场景下的内容生产模式,本文梳理了AIGC发展阶段性特征、核心价值观、体系架构、内容输出,并提出了AIGC在GLAM领域的潜在应用场景。研究认为,AIGC可构建GLAM虚拟空间构建、再造内部组织架构、重塑GLAM外部互动关系、挖掘GLAM馆藏资源价值与扩展GLAM公共服务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