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9)
- 2023(8284)
- 2022(7533)
- 2021(7210)
- 2020(6015)
- 2019(14132)
- 2018(14223)
- 2017(27829)
- 2016(15123)
- 2015(17061)
- 2014(17082)
- 2013(16925)
- 2012(15284)
- 2011(13653)
- 2010(13370)
- 2009(12010)
- 2008(11422)
- 2007(9634)
- 2006(8245)
- 2005(6906)
- 学科
- 济(57821)
- 经济(57757)
- 管理(43330)
- 业(40861)
- 企(34708)
- 企业(34708)
- 方法(29359)
- 数学(25408)
- 数学方法(25130)
- 农(14816)
- 中国(13908)
- 财(13723)
- 学(13235)
- 业经(12865)
- 地方(12000)
- 理论(10361)
- 和(10148)
- 农业(9938)
- 贸(9937)
- 贸易(9933)
- 易(9625)
- 技术(9602)
- 环境(9462)
- 务(9178)
- 财务(9121)
- 财务管理(9107)
- 制(8886)
- 企业财务(8628)
- 教育(8579)
- 划(8359)
- 机构
- 大学(210474)
- 学院(208406)
- 管理(88709)
- 济(78225)
- 理学(78054)
- 理学院(77229)
- 经济(76409)
- 管理学(75948)
- 管理学院(75587)
- 研究(65928)
- 中国(46837)
- 京(44712)
- 科学(42842)
- 财(33980)
- 业大(32447)
- 所(32334)
- 农(31398)
- 研究所(29883)
- 中心(29622)
- 财经(28264)
- 北京(28154)
- 江(28021)
- 范(27744)
- 师范(27520)
- 经(25754)
- 农业(24653)
- 院(24242)
- 州(23550)
- 师范大学(22410)
- 商学(22373)
- 基金
- 项目(151036)
- 科学(118338)
- 研究(111037)
- 基金(109134)
- 家(94439)
- 国家(93650)
- 科学基金(80954)
- 社会(67848)
- 社会科(64200)
- 社会科学(64182)
- 基金项目(59365)
- 省(59120)
- 自然(53985)
- 自然科(52695)
- 自然科学(52685)
- 自然科学基金(51714)
- 教育(50518)
- 划(49743)
- 编号(46225)
- 资助(44794)
- 成果(36757)
- 重点(33009)
- 部(32902)
- 创(31469)
- 发(31447)
- 课题(30889)
- 创新(29204)
- 科研(28985)
- 项目编号(28839)
- 大学(28267)
共检索到285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任德起
元代品秩在三品以上的官署,大都设置照磨官。“照磨”是照对、磨勘的意思。元代的照磨官是专门审查其所在官署的财政经济活动的,应当划入古代审计官员之列。本文根据元代史料,从几个方面对元代照磨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照磨与管勾、提控案犊的职责分工 元代的一些官署中,同时设有照磨、管勾、提控案牍。这些官员品秩相近,同属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方宝璋
照磨官审计是研究元、明两代审计史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史料缺乏,学术界至今对其研究极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照磨一词最早出现于《金史》卷55《职官一》,原意为照刷磨勘户部计账文书,具有内部审计的性质。元代开始在中央中书省、六部、宣政院、宣徽院及地方行省、诸路总管府等设照磨所或照磨官,主要职掌磨勘钱谷出纳之事。明代继承元制,仍在中央户部、刑部、工部、都察院等,地方布政司、府及军队各都督府设照磨一官,以“阅案牍、察谬误为职”。照磨为八九品小官,但负责本官府文书的审核与纠错,其主要是进行内部审计,秩卑而任重,在元明两朝内部审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照磨 元朝 明朝 审计史 内部审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春圆
元代地价资料并非是有意识地系统记录的结果,因此首先应对相关文本作历史学的解读。元代徽州地契比较充分地反映了祁门县南部阊江流域中下游的土地交易情况,通过把地契中土地转换为标准"上田",可以初步实现价格的"序列化"。主要由石刻文献记载的江浙地价相对丰富,但存在真实交易与"投献"的区别。其他中原地区也有可供参考的地价资料。松江、大都等城内地价显著高于农地,且受城市经济影响。云南昆明、通海等地石刻记载的地价体现出元后期这一地区土地交易活跃,且价格能够有效反映土地价值。
关键词:
元代 地价 文本解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建路
元代直隶省部地区冶铁机构可分为燕南的顺德等处和燕北的檀景等处,其机构设置有一个合并变化的过程。临水、沙窝、固镇3处冶场位于广平路。丰阳可能为綦阳之误,位于顺德路。左村可能为石村之误,位于彰德路林县。《元史·食货志》可能漏掉了景州三冶,所列檀景等处採金铁冶都提举司七冶应该都位于檀州境内。新发现的武安县阳邑镇《重修寿圣寺碑》碑阴铁冶官题名,是研究元代基层冶场的珍贵资料。
关键词:
直隶省部 铁冶 临水 綦阳 景州
[期刊] 求索
[作者]
孙朋朋
元朝政权除沿袭前代中央财政集权体制之外,又建构诸多制度以约束地方政府的财权,致使地方政府时常面临财政困窘的局面,乃至于无力主持地方行政设施建设。官廨兴修本是政府的基本职责,然元代地方政府受制于财力不足的现实,有时需仰仗社会力量来筹措官廨营修所需经费。元代地方政府为降低行政成本,只得寻求经费来源与承担主体的社会化,由此给予了社会力量介入地方政治场域的契机。元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主持行政设施建设,成为政府财政困境下实现地方有效治理的依托群体,此局势促使元代地方决策群体趋向多元化格局。元代地方财政困境下基层政治场域中的官民互动现象,凸显出政府行政体制对财政需求的妥协。
关键词:
元代 地方财政 政治场域 官廨 基层治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乐平 温芝元
为提高振动磨生产能力 ,进行了振动磨优化研究 .结果表明 ,物料充填量与研磨体充填量分别为 32 .6 6 %和6 7.34%时 ,振动磨功率较大、效率较高 ;两个量分别为 17.4 3%和 4 5 .12 %时 ,不仅有极高的磨粉速度、短的磨粉时间 ,同时又有较高的效率 ;物料充填量介于 17.4 3%与 32 .6 6 %之间 ,研磨体充填量介于 4 5 .12 %与 6 7.34%之间时 ,振动磨功率、效率、磨粉速度都较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美君 李黎 罗斌
为研究杨木磨削力的影响因素和最佳磨削参数,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砂带磨削杨木时磨料粒度、进给速度、磨削速度、磨削厚度对磨削力和法向力的影响,采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影响磨削力和法向力的主要因素,并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对磨削力和磨削质量进行综合评判和优化选择。结果表明:磨削厚度对磨削力和法向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进给速度,磨料粒度和磨削速度对磨削力和法向力的影响较小;杨木的最佳磨削工艺参数为磨料粒度60目、进给速度2.5 m/min、磨削速度10.74 m/s、磨削厚度0.1 mm。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雅琦 汪生莹 耿金光 刘炀 张健 罗斌
【目的】砂带磨削是木材加工行业的一项重要工艺。分析砂带磨削过程中的砂带磨损机理及其对材料去除率、磨削表面质量的影响,旨在进一步完善木材切削理论,推动新型砂带研发制造。【方法】本研究以水曲柳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磨削过程中的试件质量变化和表面形貌,就砂带磨损对试件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试件材料去除率、磨削过程中砂带的质量变化和表面形貌探究砂带的磨损机理,并采用灰色模型预测磨削长度与材料去除率、磨削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横纹磨削时,材料去除率整体大于顺纹磨削的材料去除率。整体而言,材料去除率与砂带质量随磨削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减小,试件表面粗糙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磨削过程中,砂带磨粒出现磨损、破碎以及脱落的现象,造成砂带质量不断减小,磨粒等高性逐渐增加。顺纹方向磨削对砂带磨粒的磨损大于横纹方向磨削。磨粒磨损程度越大,材料去除率越小。当材料去除率降低至3%时,可认为已基本达到砂带使用寿命。【结论】磨削过程中,等高性越差,材料去除率越高。随磨削次数增加,砂带材料去除能力不断下降,试件表面粗糙度则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均值GM(1,1)灰色预测模型的平均模拟相对误差都在20%以内,适用于水曲柳砂带磨削过程中磨削长度与材料去除率、表面粗糙度之间的预测。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孙定一 王岳 文涛
江苏省如皋市有一千年古镇——磨头镇,相传镇名来源于"飞来磨"。"飞来磨"为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运之妻李三娘所推之磨,被飓风刮至于此,恰巧砸在一伙正在分赃的强盗头上,强盗丧命,石磨被染成血红色,"飞来磨头镇"由此而得名。历史传说往往与现实能够产生惊人的巧合,在经历数千年沧桑变迁之后的磨头古镇,又一次在史册上印证了镇名的来源,只不过,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洁余
提出并论证了现用导向滑车运行中必然偏拉偏磨,造成被导缆索容易从滑轮上脱落的理论依据,并计算出消除导向滑车的偏磨的方法。以此为依据,设计制造的新型导向滑车经投入生产试验,确实有效地消除了导向滑车的异常磨损等问题。
关键词:
导向滑车 偏拉 偏磨 固结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代天才
元代目录学研究在近百年的目录学史研究中较为薄弱,目录文献的发掘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对元代目录数量的统计,得出元代目录共有67种,可分为藏书目录、史志目录、专门目录3大类。其中,藏书目又可分为国家藏书目录、书院藏书目录、私人藏书目录,专门目录又可分为导读目录、宗教目录、参考文献目录等小类。受学术思潮和政治的影响,宗教目录与参考文献目录较多。元人以会通群籍与学有专门两种思想指导目录编纂,具有宗圣崇道、编目实用的价值取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健 罗斌 刘红光 李黎
【目的】探究圆锥形磨粒和棱锥形磨粒对中密度纤维板(MDF)的磨削特性差异,考察切削刃对于纤维材料磨削去除的作用机制,为实现MDF高效磨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球头圆锥磨粒和五棱锥磨粒,采用楔形式划擦法,分别对MDF开展磨削试验。使用高速摄像机、三维测力仪、3D轮廓仪测定动态磨削过程、动态磨削力变化以及磨削表面的形貌轮廓等评价指标。【结果】球头圆锥磨粒在沟壑两侧形成更多的材料隆起,但沟壑边沿区域的初始表面完整性更好。当沟壑体积相近时,五棱锥磨粒产生更多的磨屑,且在单道磨削痕迹中产生磨屑的相对时点更早,更明显的磨屑流沿着切削方向从两个前刀面流出。五棱锥磨粒的切向磨削力达到最大值的相对时间点要早于球头圆锥磨粒。两种磨粒磨削MDF时的磨削力与磨削深度均呈现二次幂增加趋势,但五棱锥磨粒对应的磨削力比更大。两种磨粒切削时比磨削能与沟壑体积呈先降低后增大的二次幂关系,并存在一个转折点即临界沟壑体积(对应一个临界磨削深度);在沟壑体积基本相同时,球头圆锥磨粒真实的比磨削能较五棱锥磨粒更大。【结论】具有明显切削刃特征的五棱锥磨粒在磨削MDF时具有更优的磨削性能,具体表现为更高的材料去除率以及更高的能量利用率。可见,切削刃对于由纤维组成的材料具有重要的磨削去除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江龙 于红雨
文章以财务官在企业组织中的职能、素质、职业规划分析为入点,探讨了财务官在企业组织中与CEO的工作关系,阐明了与其他副总经理不能相提并论的理由,明确提出为保证中国企业财务官素质提高的内在动力,财务官应该处在二把手的位置,方能不断提升所需特有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其在企业成本控制、保持企业成本领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财务工程 财务官 核心竞争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英
我国著名农史学家万国鼎先生终生致力于农业古籍和农业历史的研究,先后主持整理汇集和分类辑成的农史资料达613册,共计4 000余万字。万国鼎先生创作的普及性历史知识读物《王祯和〈农书〉》由人民出版社于2019年5月出版,详细介绍了我国农学史上继往开来的著作——《农书》及《农书》的作者王祯。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述了王祯的生平事迹,第二部分从总体上对《农书》的内容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农桑通诀》《农器图谱》《谷谱》的具体内容及对我国农史研究的突出贡献。
关键词:
《农书》 万国鼎 《农器图谱》 农学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贾慧如
文摘类书是中国所独有的一种文献载体,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类书的编纂从曹魏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其中元代类书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元代享国较短,元代类书皆为私人或者书坊组织编纂,没有大型官修类书,因此往往被人忽略。本文通过对元以来书目的爬梳考辨,总结出元代类书现存27种,散佚不存23种,共计50种。
关键词:
元代类书 书目 存佚 考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