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51)
- 2023(3928)
- 2022(3222)
- 2021(2925)
- 2020(2496)
- 2019(5820)
- 2018(5644)
- 2017(10807)
- 2016(5825)
- 2015(6370)
- 2014(5953)
- 2013(6062)
- 2012(5775)
- 2011(5075)
- 2010(5256)
- 2009(5059)
- 2008(5117)
- 2007(4702)
- 2006(4577)
- 2005(4494)
- 学科
- 济(22372)
- 经济(22344)
- 税(21663)
- 税收(20228)
- 收(20057)
- 管理(15076)
- 业(13423)
- 财(11979)
- 出(11902)
- 企(11157)
- 企业(11157)
- 贸(11068)
- 贸易(11063)
- 易(10942)
- 方法(8273)
- 出口(7813)
- 出口贸易(7813)
- 口(7813)
- 数学(7456)
- 数学方法(7337)
- 财政(7020)
- 中国(6550)
- 政(6200)
- 农(6049)
- 制(5272)
- 业经(4498)
- 务(4469)
- 财务(4460)
- 财务管理(4448)
- 地方(4318)
- 机构
- 大学(76926)
- 学院(75811)
- 济(34271)
- 经济(33592)
- 管理(26605)
- 研究(25240)
- 财(25150)
- 理学(22032)
- 理学院(21836)
- 管理学(21515)
- 中国(21442)
- 管理学院(21376)
- 财经(17532)
- 京(15807)
- 经(15752)
- 江(14093)
- 科学(12907)
- 财经大学(12720)
- 所(12105)
- 中心(12015)
- 经济学(11887)
- 税(11662)
- 经济学院(10921)
- 省(10696)
- 州(10610)
- 北京(10216)
- 研究所(10134)
- 务(9825)
- 农(9425)
- 局(9154)
- 基金
- 项目(43864)
- 科学(34538)
- 研究(34166)
- 基金(32811)
- 家(27951)
- 国家(27737)
- 科学基金(23716)
- 社会(23080)
- 社会科(22102)
- 社会科学(22099)
- 基金项目(16115)
- 省(15493)
- 教育(15040)
- 资助(14085)
- 编号(13914)
- 自然(13359)
- 自然科(13102)
- 自然科学(13099)
- 划(13073)
- 自然科学基金(12861)
- 成果(12777)
- 国家社会(10442)
- 性(10296)
- 部(10134)
- 重点(9493)
- 制(9359)
- 课题(9283)
- 项目编号(9278)
- 教育部(9093)
- 发(9061)
共检索到135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潘洁
黑水城出土税票,代表了元代末期的税票格式,以木板刻印为主,辅以写本。通过对其内容的分析发现,元代与西夏税额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每亩纳小麦数增加了3倍多,而大麦数相应减少;地税征收的方式为人户合纳;时间集中在十月至十二月;收购税粮和发放税票的机构为亦集乃路的府仓——广积仓,付使、大使、监支纳为具体负责的官员;纳税人户计主要为军户、民户和宗教户,涉及蒙古、汉、党项三大民族。
关键词:
黑水城 赋税 税票 亦集乃路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春园
元代亦集乃路地区的货币以中统钞和小麦为主。中统钞首要的是政府支付手段,而小麦充当了当地中小额市场交易的媒介。元代中期,中统钞与小麦的比价为40—80两/石。亦集乃路的借贷一部分为无息,有息贷款的月利率均为10%。与汉地相比,亦集乃路的牲畜、纺织品、粮食等商品价格也表现出了地区性的特点。
关键词:
黑水城文书 小麦货币 利率 物价 元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建录
弥足珍贵的西夏榷场文书揭自黑城出土的西夏文刻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封套裱纸。出于裱糊的需要,它们不仅剪裁成片段,而且上下各裁去一部分,因此没有一件文书能拼合完整。但通过前后文关系,还是能看出其大概,经过考证辨析,可解决西夏榷场机构设置、交易货物、商税征收等重要问题。榷场文书多处记载镇夷郡,为西夏在地方设郡找到了确凿证据。
关键词:
黑城 西夏 榷场文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顾寅森
《江淮营田提举司钱粮碑》是一份详细记述元代皇家佛寺大护国仁王寺在江淮地区所属寺产的珍贵史料。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依据已经公布的碑文拓片,重新校补录文,并就碑文涉及的负责管理元代官寺大护国仁王寺的专门机构会福院的下辖机构——江淮营田提举司、大护国仁王寺在江淮地区的所属寺产、地租形式与租额,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金波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雇工契是目前所知11—13世纪唯一的一件雇工契,其发现填补了这一时期的雇工契空白,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本文将此件契约中的草书识读为楷书,并译成汉文,同时对其内容进行诠释,做出初步研究。契约中的雇工属西夏主体民族党项族,系由畜牧业转成农业的民族。西夏文雇工契约在形式和内涵上都继承了中国的契约传统,反映出西夏时期雇工情况,披露出很多与雇工相关的经济细节,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西夏农业经济的部分运行特点,由此可以了解这一时期农业的一些基本面貌。该契约同时显示出内容和形式趋于简化,雇主与雇工有明显的主从关系,雇工报酬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等特点,这可能与西夏晚期社会不稳定有关。
关键词:
西夏 黑水城 西夏文 雇工 契约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骆详译
黑水城出土的两件西夏手实文书,内容主要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户主相关信息,第二部分是土地信息,第三部分是家庭人口信息与财物信息。这与唐宋手实的登载内容在顺序上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土地信息和人口信息这两方面。西夏是土地信息在前、人口信息在后,唐宋则相反。这不仅仅是书写习惯的不同,还与西夏的赋役制度有关。同时,这种差异与唐宋赋役制度的历史演变息息相关,特别是均田制崩溃后、以丁身为本转为以资产为宗的赋役制度,深刻影响了西夏的赋役制度。
关键词:
西夏 唐宋 手实 赋役制度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骆详译
黑水城出土的两件西夏手实文书,内容主要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户主相关信息,第二部分是土地信息,第三部分是家庭人口信息与财物信息。这与唐宋手实的登载内容在顺序上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土地信息和人口信息这两方面。西夏是土地信息在前、人口信息在后,唐宋则相反。这不仅仅是书写习惯的不同,还与西夏的赋役制度有关。同时,这种差异与唐宋赋役制度的历史演变息息相关,特别是均田制崩溃后、以丁身为本转为以资产为宗的赋役制度,深刻影响了西夏的赋役制度。
关键词:
西夏 唐宋 手实 赋役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仁 杜建录
本文主要依据黑水城出土文书,以亦集乃路为例,结合传世文献,探讨元代地方粮仓的设置及其在基层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亦集乃路粮仓中,监支纳、大使、副使等官职设于府仓——广积仓;仓官、保仓官、计厦人、看仓库人等职则广泛设置,分别属于杂职、差役、与军人。仓库官吏有两种任命方式,流官为省除,杂职以路吏充任。亦集乃路多设分仓,派仓官管领各仓。分仓的设置有两个层级,一是广积仓的直属分仓,如广积屯田仓、地税仓;一是设于地方与机构诸仓,如新附屯田军百户所仓、在城仓、玉朴仓、纳林仓等。粮仓不仅是屯积粮食的仓房,还是地方政府粮食征收与放支的机构,在地方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黑水城文书 亦集乃 粮仓 广积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超
元代甘肃行省下的亦集乃路虽然地处西北边陲,但其土地开发仍然受到元政府的重视。从屯田管理机构、屯田类型和屯田面积的推算对元代亦集乃路土地开发与利用情况进行探讨,认为亦集乃路的土地管理机构前后期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其土地开发面积仍然达到一定的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区域的农耕业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虽然如此,该区域依然是一个农牧业兼营的地区。
关键词:
元代 亦集乃路 土地开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饶立新
印花税票的研究在大陆之外的华邮界和欧美国家渐成一种学问,而中国清代印花税票的版本还存争议。从目前华邮界的争议入手,根据历史文献与实物,对清代印花税票的版本进行考证,认为清代印花税票有"两版一样",即美国版印花税票、日本版印花税票、英国版印花税票草图印样。红印花原票不是"印花税票"而是海关印纸;美国版印花税票是清代实贴票,但其印制时间仍存争议;日本版印花税票于1903年印制但未使用;英国版印花税票未印制但有草图印样。
关键词:
清代 印花税 印花税票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沈世培
唐后期“租”、“租税”或“租赋”含义的考释沈世培在唐后期两税法史料中,常见“租”、“租税”或“租赋”等词,人们见了常以为仅指斛斗税,以致造成对两税法某些史料的误解,进而影了对两税法内容的理解。因此,对这类名词的考释,还是必要的。“租”、“租税”或“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思成
文章以黑城出土文书中所见元代亦集乃路的土地占有状况为研究对象,指出了亦集乃路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租佃关系;文章还初步探讨了这些关系藉以产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如土地在拥有政治—经济特权的户计或官吏手中的集中、人口自然增长、借贷关系导致的土地典卖等等,并认为这些条件在黑城地区仍处于欠发达的状态,故以屯田户为主体的小农经济在亦集乃路可能仍然占主要地位。
关键词:
亦集乃路 黑城出土文书 农业 土地关系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静
赋税的合法性是赋税得以在一国存在的根本原因,但在我国现行宪法中并无相关规定,这使得我国的赋税面临合法性的危机,我们有必要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之经验,完善我国宪法中的涉税条款的规定,以树立我国赋税的合法性地位。
关键词:
合法性 宪法 宪政 立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天英
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借贷契长卷(7741号)为草书写本,包含普渡寺出贷粮食契约20件,是西夏社会经济研究的珍贵原始资料。本文将西夏文草书转录成楷书,译为汉文,并进行初步研究。7741号各契约形制规范,清楚记录了出贷人、贷粮种类与数量、利率、借贷期限、违约赔付、借贷人和证人等信息,反映出西夏粮食借贷以家庭为主,契约中必须有担保人;西夏寺院的粮食借贷利率偏高,违约惩罚力度大;契约中出现的人名较多,折射出西夏的民族组成情况和西夏人的姓名取向。
关键词:
西夏 西夏文草书 借贷契约 黑水城文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天英
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借贷契长卷(7741号)为草书写本,包含普渡寺出贷粮食契约20件,是西夏社会经济研究的珍贵原始资料。本文将西夏文草书转录成楷书,译为汉文,并进行初步研究。7741号各契约形制规范,清楚记录了出贷人、贷粮种类与数量、利率、借贷期限、违约赔付、借贷人和证人等信息,反映出西夏粮食借贷以家庭为主,契约中必须有担保人;西夏寺院的粮食借贷利率偏高,违约惩罚力度大;契约中出现的人名较多,折射出西夏的民族组成情况和西夏人的姓名取向。
关键词:
西夏 西夏文草书 借贷契约 黑水城文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