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68)
- 2023(2725)
- 2022(2489)
- 2021(2535)
- 2020(2182)
- 2019(4911)
- 2018(4751)
- 2017(9320)
- 2016(5087)
- 2015(5715)
- 2014(5643)
- 2013(5444)
- 2012(5273)
- 2011(4668)
- 2010(4985)
- 2009(4687)
- 2008(4880)
- 2007(4543)
- 2006(4303)
- 2005(4111)
- 学科
- 济(17923)
- 经济(17868)
- 业(16462)
- 管理(15892)
- 企(13329)
- 企业(13329)
- 农(7719)
- 财(6478)
- 中国(6156)
- 方法(5901)
- 制(5549)
- 农业(4885)
- 数学(4576)
- 业经(4464)
- 数学方法(4428)
- 银(4368)
- 银行(4366)
- 行(4132)
- 贸(4109)
- 贸易(4105)
- 易(4016)
- 学(3940)
- 融(3901)
- 金融(3901)
- 务(3756)
- 财务(3741)
- 财务管理(3724)
- 企业财务(3525)
- 体(3416)
- 理论(3380)
- 机构
- 大学(74226)
- 学院(72703)
- 济(30476)
- 经济(29764)
- 管理(28733)
- 研究(25648)
- 理学(24103)
- 理学院(23773)
- 管理学(23278)
- 管理学院(23148)
- 中国(21116)
- 京(16381)
- 财(16232)
- 科学(14245)
- 所(13222)
- 中心(12335)
- 财经(12223)
- 江(12039)
- 农(11491)
- 研究所(11481)
- 范(11267)
- 师范(11204)
- 经(11007)
- 北京(10972)
- 州(9603)
- 师范大学(9195)
- 业大(9039)
- 财经大学(8991)
- 经济学(8795)
- 院(8671)
- 基金
- 项目(42926)
- 科学(34490)
- 研究(33214)
- 基金(31998)
- 家(28347)
- 国家(27600)
- 科学基金(23343)
- 社会(21499)
- 社会科(20161)
- 社会科学(20153)
- 基金项目(16742)
- 省(15532)
- 教育(15406)
- 自然(14682)
- 自然科(14348)
- 自然科学(14344)
- 自然科学基金(14108)
- 编号(13856)
- 划(13446)
- 资助(13266)
- 成果(12986)
- 部(10059)
- 课题(9420)
- 重点(9378)
- 性(8948)
- 教育部(8927)
- 人文(8719)
- 国家社会(8680)
- 发(8645)
- 制(8623)
共检索到123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肖凌燕
本文阐述了儿童行为问题的界定及国内外发展心理学家关于儿童行为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成果 ,针对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家庭早期干预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儿童 行为问题 原因 家庭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齐晓栋 邵景进 杨静
回顾儿童的情绪及行为问题的家庭疗法,发现从1995年以后,相关研究逐渐增多,治疗模式也逐渐不同。外显障碍(比如行为障碍、注意障碍性多动、反抗行为)的研究要多于内隐障碍(如抑郁、焦虑障碍)。研究表明家庭干预对治疗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与个体治疗起同样作用,甚至优于个体治疗。到目前为止,家庭认知行为治疗与父母训练是已有的两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家庭干预模式。
关键词:
家庭干预 情绪障碍 行为障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名
本研究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226名幼儿的行为问题与其母亲的教养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离异家庭幼儿的行为问题检出率高,其行为问题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显著相关,且离异家庭与正常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也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母亲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离异家庭幼儿行为问题的干预,关键是对母亲教养方式的干预。改善不良的教育方式,是减少幼儿行为问题发生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
行为问题 教养方式 离异家庭 母亲 幼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向蓉 雷万鹏
基于湖北省8市18县(区)1850个家庭的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有显著影响,权威型教养方式总体上有利于抑制儿童的问题行为,而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效应因儿童个体特征、家长教育素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家庭教育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家长应采取何种教养方式以抑制儿童问题行为,既取决于儿童的个性特征,也取决于家长自身的教育素养。从家庭教育政策视野看,重点关注忽视型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重视家长教育素养提升,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是促进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家庭教养方式 问题行为 家长教育素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胜林
儿童的听觉障碍不仅是儿童的,也是家庭的,它会影响家庭所有的成员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本着支持儿童必须从支持家庭开始的理念,综述了西方国家近年来有关听觉障碍儿童家庭应对以及以家庭为中心早期干预的研究和研究结果,总结了家庭应对儿童听觉障碍的困难、策略,介绍了以家庭为中心早期干预的主要特点,旨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和家庭支持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锋菊 罗旭芳
基于M镇341名农村留守儿童和74名非留守儿童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家庭功能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双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普遍较差、自尊水平较低、问题行为较多,单留守儿童家庭中成员的角色模糊、沟通状况较差;家庭功能各维度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其中,行为控制维度对问题行为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自尊在此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晓巍 周晴 邹泓 胡辰 Sharlene Wolchik
新起点项目(New Beginnings Program,NBP)是美国心理学家Wolchik等人为预防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而编制的一套家长干预技术。NBP面向离异母亲,包括为期十周的团体培训及两次个别辅导。NBP课程的内容包括提高母亲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质量,增强母亲管教孩子的有效性,增进父亲与孩子的接触与联系,减少父母冲突对孩子的影响,从而达到预防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目的。近年来我国离婚人数持续上升,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本文详细介绍了NBP的理论基础、发展过程、内容、形式等,收集了NBP的临床实验研究证据,并进一步讨论了如何将NBP引入中国家庭。
关键词:
新起点项目 离异家庭 心理健康 儿童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林园 周佳莹 周楠 高诗晴 李蓓蕾
父母冲突会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适应带来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近年来旨在改善子女心理健康水平的父母冲突干预方案也越来越多。国内外相关的父母冲突干预方案大致可以分为针对离婚夫妻的干预项目和针对完整家庭的干预项目。这些干预方案有的侧重于说教和信息分享,有的侧重于技能训练;有的关注夫妻沟通和冲突解决,有的则关注父母共同养育。总体来说现有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但部分方案的研究设计仍不够严谨,或对方案如何起效缺少深入探讨。未来,我国的父母冲突干预研究可以开发更适用于中国家庭的干预方案,探索和开展对离异家庭的父母冲突预防性干预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以更系统地探讨父母冲突干预方案的效果、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程绍仁
家庭关系不良儿童是一类受家庭婚姻状态、成员关系以及父母养育方式影响较深的儿童,主要包括单亲家庭儿童、婚姻冲突家庭儿童和重组家庭儿童。本文在总结近十年国外家庭关系不良儿童早期教育干预主要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归纳和评述早期教育干预主体、干预内容、干预方式和干预保障的主要论点,提出了我国深入开展早期教育干预研究工作的具体建议,包括多学科的视角拓展、精细化的内容建构以及混合式的方法应用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潘峰 冯宁宁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形发生巨大变化,向东南沿海地区集中的务工趋势逐年改变,就近就业、返乡自主创业等多种就业模式基本形成。这部分劳动力虽然在外工作,但距家乡较近,可以保持时间间隔相对较短的周期性返乡探亲,其子女在家乡处于一种既非普通儿童又非留守儿童的特殊的“半留守”状态。本研究将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乡且父母周期性回家频率在半年内的儿童及青少年界定为半留守儿童,从家庭功能理论的视角,对比分析了半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的学业适应、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现状。结果表明,半留守儿童的学业适应、心理适应及社会适应状况均优于留守儿童,但弱于非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从家庭、学校、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针对半留守儿童的教育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余良
每天晚餐后,九岁的威廉总要玩一玩电子游戏,看一看电视节日,再同姐姐嬉闹一番。然后,经过父母再三的哄劝,才坐到书桌前做家庭作业,熬到十点多钟,经过一番哭泣和喊叫之后,一家人精疲力蝎地打算睡觉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邹晓燕
青少年违法行为是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永久性热点课题。在青少年违法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中 ,家庭对儿童自主性的忽视是导致青少年违法行为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儿童自主性的发展经过了从对行为限度的意识 ,到初步行为规范的掌握、是非观念、判断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形成的过程。自主性的发展是青少年法律意识和自律行为的必要前提。发展儿童的自主性可以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行为 ;对自主性发展水平较低的青少年 ,要特别注意避免不良同伴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自主性 青少年违法行为 青少年犯罪 家庭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莫书亮 卜凡 霍家佐 任文斐 徐小惠
孤独症的早期发现、评估和科学诊断以及制定合理的干预计划,与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准备、知识状态、心理健康、家庭心理资源以及心理危机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评估检测系统和干预措施改善和消除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危机。采用心理干预项目、家庭社会一体化以及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最大程度地促进父母心理健康,以利于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发现、评估诊断和干预。
关键词:
孤独症 评估和干预 家庭心理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艳红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工涌向城镇工作,其子女被迫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削弱了家庭功能,父母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被弱化。本文主要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胡晓毅
融合教育的教育理念,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融合教育实践的逐步深入,如今很多特殊教育专业人员都已经意识到能否建立和保持与家庭整体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是特殊需要儿童发展社会适应能力、获得学业成功以及教师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关键。本文对家庭与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合作做了历史回顾,阐述了在合作模式下家庭各成员和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角色转变,为我国特殊教育者与家庭建立积极、平等的合作关系提出了三项策略。
关键词:
特殊需要儿童 家庭 专业人员 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