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15)
2023(12978)
2022(11629)
2021(11024)
2020(9454)
2019(22177)
2018(22333)
2017(43623)
2016(24186)
2015(27608)
2014(28016)
2013(27964)
2012(25968)
2011(23561)
2010(23617)
2009(21779)
2008(21645)
2007(19244)
2006(16545)
2005(14439)
作者
(72218)
(60302)
(60139)
(57215)
(38373)
(28912)
(27387)
(23769)
(22808)
(21537)
(20588)
(20239)
(19018)
(18924)
(18737)
(18670)
(18595)
(17838)
(17223)
(17206)
(15169)
(14762)
(14647)
(13745)
(13572)
(13507)
(13391)
(13366)
(12201)
(12066)
学科
(98482)
经济(98374)
管理(67295)
(64738)
(53257)
企业(53257)
方法(49912)
数学(43612)
数学方法(43125)
(26382)
(24135)
(23581)
中国(23395)
业经(20335)
地方(19674)
(18188)
贸易(18184)
(17597)
农业(17556)
理论(16657)
(16285)
(15964)
(15517)
财务(15445)
财务管理(15409)
环境(14856)
企业财务(14546)
技术(14213)
(13757)
银行(13698)
机构
大学(356422)
学院(352548)
管理(139323)
(136258)
经济(133136)
理学(121457)
理学院(120015)
管理学(117759)
管理学院(117135)
研究(116814)
中国(84223)
科学(76360)
(76113)
(61272)
(60776)
(60586)
业大(56132)
研究所(55789)
中心(52651)
(50879)
财经(49688)
农业(48613)
(48525)
师范(48077)
北京(47982)
(44989)
(41592)
(41479)
经济学(40459)
师范大学(39032)
基金
项目(241328)
科学(187619)
研究(173983)
基金(173374)
(151427)
国家(150168)
科学基金(127344)
社会(106276)
社会科(100466)
社会科学(100436)
(94740)
基金项目(93406)
自然(84759)
自然科(82709)
自然科学(82681)
自然科学基金(81179)
(80451)
教育(80438)
资助(72120)
编号(72108)
成果(59116)
重点(54025)
(53344)
(51011)
课题(49358)
(49296)
科研(46757)
创新(46014)
教育部(45110)
大学(44862)
期刊
(145639)
经济(145639)
研究(99903)
中国(60173)
学报(59898)
(54956)
科学(53948)
管理(47270)
(45565)
大学(43918)
学学(41254)
教育(38737)
农业(38127)
技术(29665)
(25945)
金融(25945)
业经(24083)
财经(23550)
经济研究(22532)
(19911)
图书(19651)
问题(19651)
(19638)
技术经济(17670)
理论(17642)
(17430)
科技(17279)
实践(16295)
(16295)
资源(16004)
共检索到496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徐晶  郭强  陈英敏  武云鹏  高峰强  
羞怯是一种常见的心理体验,但过度羞怯会给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带来负性影响。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羞怯儿童在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对羞怯儿童进行心理干预也显得尤为迫切。文章在对羞怯及相关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羞怯干预的几种基本心理行为技术,并结合相关研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评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俊刚  郭苹  
为确定小学生羞怯的类型,以798名4~6年级小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小学生羞怯问卷进行施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确定出387名羞怯被试,接着进行二次聚类分析,以行为、认知、情绪、生理四个水平为分析变量,确定小学生羞怯的三种类型,分别命名为"认知型"、"情绪型"和"混合型"。三类型小学生表现特征不同,且存在年级和是否班干部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差异,表明羞怯的类型与个体特征有关,但与生活环境关系不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英敏  张文献  陶婧  邓娜  韩磊  高峰强  
以499名初中生为被试,运用初中生羞怯量表、自尊量表、青少年自我妨碍量表以及学校适应问卷,考察了自尊和自我妨碍在初中生羞怯和学校适应之间的多重中介效应。结果:(1)初中生羞怯与自尊、学校适应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妨碍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自我妨碍呈显著负相关,与学校适应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妨碍与学校适应显著负相关。(2)自尊和自我妨碍既可以分别在羞怯和学校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也可以顺序性地起中介作用。结论:复合式中介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自尊和自我妨碍在初中生羞怯和学校适应之间的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英敏  韩雪  张元金  吕慧芳  刘晓然  高峰强  
目的:探讨小学中年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羞怯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小学儿童羞怯自评量表及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对655名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施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小学中年级学生社会适应总体较好,但存在个体间差异;(2)专制、溺爱、忽视等教养方式与社会适应呈显著负相关;信任鼓励、情感温暖两种教养方式与社会适应呈显著正相关;羞怯与社会适应呈显著负相关。(3)羞怯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对小学中年级学生社会适应的辅导与训练;注重对学生家长教养方式的引导,修正其不合理的教养方式;对高羞怯个体应进行重点干预与指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韩磊  任跃强  陈英敏  徐洁  高峰强  
探讨应对方式和安全感在羞怯与自我控制之间的作用。采用大学生羞怯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安全感问卷和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测量了494名大学生,探讨应对方式和安全感在羞怯与自我控制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1)羞怯和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和积极应对、安全感和自我控制均呈显著负相关;安全感和积极应对、自我控制三者两两正相关;消极应对和安全感、自我控制均呈显著负相关;(2)应对方式和安全感在羞怯与自我控制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英敏  李亮  刘晓然  张仁杰  韩磊  高峰强  
采用大学生羞怯量表、负性自动思维问卷、情绪调节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对87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负性自动思维和情绪调节(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在羞怯和抑郁关系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1)羞怯、负性自动思维、表达抑制与抑郁两两显著正相关,认知重评与抑郁、负性自动思维显著负相关,与表达抑制显著正相关;(2)羞怯不仅能够通过负性自动思维、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分别影响抑郁,还能够通过负性自动思维-认知重评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抑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江峰  
羞感中蕴含了人性的秘密、人类价值意识起源的秘密,也蕴含了童心和童性的秘密,因而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羞感的现象学分析表明:羞感是自我保护感而非社会感;引起羞感的决定性事件是"转回自我"而非被他人注视。后者是把羞感混同于耻感或不加限制地把二者合称为"羞耻感"的认识根源。羞感和耻感不仅在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的程度和方式上有别,而且在自我体验的方向上有本质差异。羞感是自然的、自发的,它出于弱的自我并呵护个体的亲密自我,而耻感是后天形成的,它出于强力自我并维护个体的社会自我和尊严感。羞感中的儿童更像是儿童,耻感中的儿童则更接近成人。耻感教育是必要的。但耻感教育必定要借助羞感。蹂躏羞感的耻感教育可能导致反常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田雨  卞玉龙  韩丕国  王鹏  高峰强  
以781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沉浸倾向和网络非适应性认知在羞怯和网络成瘾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羞怯、网络成瘾、沉浸倾向和网络非适应性认知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羞怯对网络成瘾不存在直接效应,而是通过沉浸倾向和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效应对网络成瘾产生影响;羞怯通过两条路径影响网络成瘾,一条是羞怯通过影响网络非适应性认知进而影响网络成瘾,另一条是羞怯通过影响沉浸倾向来影响非适应性认知,进而影响网络成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高峰强  徐洁  任跃强  陈英敏  韩磊  
为探讨孤独感在留守中学生羞怯与攻击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安全感在它们之间的调节作用,采用初中生羞怯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安全感问卷(SQ)和攻击问卷(AQ)测量了329名留守中学生。结果显示:(1)羞怯通过孤独感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留守中学生的攻击;(2)安全感不仅调节羞怯与攻击之间的关系,也调节羞怯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即与高安全感的留守中学生相比,低安全感会显著提高留守中学生的羞怯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并且孤独感在羞怯与攻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高安全感的留守中学生中,孤独感在羞怯与攻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永固  黄碧玉  李晓娟  王会军  
相关研究表明,社交机器人有潜质成为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训练的有效工具。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外和国内期刊数据库的22篇实证研究文献,分析社交机器人对自闭症儿童干预的应用研究。研究发现:(1)自闭症儿童对社交机器人的兴趣和互动反应优于人类治疗师;(2)社交机器人干预能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模仿、共同注意、眼神注视和主动社交等社交技能;(3)与普通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对社交机器人的社交反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能为社交机器人在自闭症儿童干预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圣涛  
社会缺陷是自闭症儿童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探讨了自闭症儿童的社会缺陷 :理论研究、社会反应、非言语交流、情感表达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研究 ,概述了近年来有关自闭症儿童与同辈、成人等社会交往的早期干预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玉娟  
情绪具有促使个体适应环境的功能,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来自临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问题儿童在情绪能力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失,来自神经心理研究的结果则表明情绪的神经通路具有可塑性,理论研究则认为语言干预和认知训练能够促进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在临床实践中,心理学工作者发展了多种以情绪为焦点的咨询与治疗模式,如促进选择性思维策略、情绪课程和情境情绪调节疗法。经验证明,这些模式对特定问题是有效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晓  尤娜  丁月增  
社会故事法是1991年由Gray C提出的自闭症干预方法。它以心理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强调通过提高患者对社会情境和社会行为规则的理解来促进患者社会能力的发展。十几年来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已经初步证明,社会故事法独立使用或与其他干预方法配合使用都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适当社会行为,增加适当社会行为,而且疗效能够保持,应用情境也比较广泛。但相对而言,社会故事法在具有良好阅读能力的轻度自闭症患者身上取得的干预效果会更好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芳  李彬彬  
为探讨绘画艺术疗法对多动症儿童的疗效,本研究从蚌埠市区、郊区、乡镇三类小学中随机选取79名多动症儿童,再按照39:40的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儿童进行为期6周的绘画干预治疗,并在实验前后采用自编的《多动症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DHD-CBRS)对两组被试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绘画干预治疗对实验组儿童的自控力、规范性存在显著影响,而对其注意稳定性、多动性、冲动性、行为盲目性、品德问题、既往史、干扰性、冲突性则存在极其显著影响,实验组在这10个维度上的后测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绘画艺术疗法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