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066)
2022(1858)
2021(1866)
2020(1618)
2019(3741)
2018(3755)
2017(7265)
2016(4364)
2015(5001)
2014(5167)
2013(5093)
2012(5096)
2011(4617)
2010(5008)
2009(4731)
2008(5108)
2007(4734)
2006(4551)
2005(4364)
2004(3861)
作者
(14398)
(11920)
(11892)
(11516)
(7731)
(5680)
(5326)
(4616)
(4574)
(4446)
(4348)
(4213)
(3973)
(3921)
(3840)
(3632)
(3575)
(3515)
(3495)
(3484)
(3197)
(3059)
(2975)
(2924)
(2792)
(2690)
(2654)
(2554)
(2522)
(2513)
学科
(16052)
经济(16012)
管理(11904)
(11352)
(8942)
企业(8942)
(6080)
(5535)
方法(5409)
(5216)
中国(5152)
(4859)
数学(4170)
数学方法(3970)
农业(3896)
业经(3827)
(3817)
银行(3804)
(3604)
理论(3495)
(3295)
(3294)
贸易(3293)
金融(3293)
地方(3248)
(3170)
教育(3114)
(3033)
财务(3018)
财务管理(3004)
机构
大学(69461)
学院(67794)
研究(26744)
(24592)
经济(23902)
管理(22124)
中国(21088)
理学(18120)
理学院(17752)
科学(17589)
管理学(17137)
管理学院(17021)
(16124)
(15357)
(13920)
(13673)
研究所(13656)
(12321)
中心(11957)
(11935)
师范(11842)
北京(10804)
农业(10567)
财经(10309)
业大(9945)
(9863)
师范大学(9695)
(9292)
(9149)
(9084)
基金
项目(38758)
科学(29928)
研究(28175)
基金(27432)
(24473)
国家(24235)
科学基金(19483)
社会(16543)
社会科(15452)
社会科学(15445)
(14881)
基金项目(14063)
教育(13510)
(13383)
自然(12920)
自然科(12606)
自然科学(12599)
自然科学基金(12364)
资助(11970)
成果(11677)
编号(11576)
重点(9331)
课题(9023)
(8712)
(8353)
(7680)
科研(7410)
(7382)
计划(7330)
教育部(7218)
期刊
(33631)
经济(33631)
研究(23361)
中国(15733)
(13489)
学报(12447)
科学(11377)
(10890)
教育(10695)
大学(8975)
农业(8843)
(8652)
金融(8652)
管理(8449)
学学(8287)
财经(5343)
业经(5240)
技术(4877)
问题(4804)
(4594)
经济研究(4287)
(4067)
(4029)
图书(4018)
(3903)
国际(3645)
理论(3591)
世界(3398)
(3302)
资源(3213)
共检索到115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丽  谢光荣  
儿童性虐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各国对儿童性虐待的流行学调查显示一致的高流行率及某些共同的特点,儿童性虐待由于具有特殊的创伤特征以及虐待形式的多样化而存在认定困难。建立专业的儿童性虐待评估机构是减少受虐儿童反复受到伤害,降低其创伤后障碍风险的有效途径。性科学教育及普法教育是提高人们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意识的关键,学校是性教育的主要场所,同时需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责任体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众人权意识的增强,儿童虐待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童由于自身认知发展水平低、沟通存在一定问题,加之社会防范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技能欠缺,往往成为受虐待的对象。文章分析了儿童虐待的特点,从躯体伤害和心理伤害两个方面分析了虐待对儿童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虐待给儿童带来的抑郁、自卑、人格障碍等心理影响。同时,立足于社会支持和政策法规层面对国内外儿童虐待的干预和预防进行了梳理,进而分析了儿童虐待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桃娟  刘爱书  
抑制控制功能(InhIbItory Control)是指个体有目的、主动的排除或减少无关信息干扰,抑制优势思维或反应的能力,包含通达、删除和压抑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期受虐待的个体易对干扰信息进行加工,不能有效地删除当前无关信息和抑制优势反应。儿童期虐待也损害大脑的前扣带回皮层、额下回和颞叶等区域的成熟和联结,同时这些脑区是抑制控制功能发展的重要神经生理基础。未来研究应注重情绪和精神障碍对受虐待个体抑制能力的影响,以及通过抑制控制训练,减少受虐待个体的不良行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文  车翰博  刘方  于腾旭  
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探究受心理虐待儿童的潜在类别,并考察不同类别儿童的内、外化行为问题的特征与差异。采用问卷法对614名8-13岁儿童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儿童可分为低危型,中间型和高危型三类。三类儿童在行为问题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危型内化行为问题水平最高、中间型次之,低危型最低;高危型外化行为问题水平最高,低危型与中间型则不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潜在剖面分析可以区分受心理虐待儿童的潜在类别,为儿童心理虐待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信军  
本文回顾了国外当前在儿童虐待问题上的心理学研究进展。儿童虐待的发生及其后果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另外,本文还介绍了虐待对儿童认知、社会性情绪、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神经生理的影响的研究状况,并认为强调对受虐儿童恢复力研究的重视以及对预防性干预成为国外该领域应用研究的趋势。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大华  翟晓艳  辛涛  
儿童虐待现象普遍存在于不同文化中,它被世界卫生组织视为当前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虐待的界定可分为两个层面,即理论界定和操作界定。前者指学者对儿童虐待概念的理解;后者指研究者如何评估与测量儿童虐待。目前,理论界定与操作界定仍存在一些不足。儿童虐待的风险因素的鉴别对儿童保护的具体实践工作意义重大,已有研究得到儿童虐待的风险因素包括儿童自身因素、父母因素、二者交互作用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儿童虐待的界定是探讨风险因素的基础。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文  刘方  邵姝姮  
从神经学层面对儿童心理虐待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从发展的视角理解这一主题。文章主要沿着心理虐待的脑机制、心理系统与心理虐待这两条脉络进行阐述。前者试图从大脑结构和大脑功能两部分对现存研究进行梳理,涉及的脑区包括海马、胼胝体以及大脑皮层相关区域。后者则从应激系统出发,阐明了儿童心理虐待会损害HPA轴的正常运作,并结合心理弹性的知识阐述心理虐待儿童处理压力7事件的相关神经机制。未来研究应更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研究对象的丰富性。同时应结合神经科学的相关成果,探讨相应的干预方案,更好地为儿童提供帮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文  邹丽娜  姜波  
目的:探索中日两国儿童虐待方式等方面的规律,进而了解儿童受虐待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分类学方法,从儿童虐待类型、施虐者与受虐者的关系、影响因素、虐待者的经济状况、受虐者的性别和年龄特点等方面,对中国124例和日本170例儿童虐待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身体虐待和期待过高是儿童虐待的主要类型;日本生母虐待儿童率明显高于中国生母的儿童虐待情况。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虐待发生率高;中国女孩受虐率高于男孩,日本则相反;0~2岁虐待发生率最高,随年龄增长,性虐待率增大。结论:日本生母虐待儿童率高于中国生母的儿童虐待情况,中国女孩受虐率高于男孩,日本则相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鑫强  霍俊妤  张大均  刘培杰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全面比较分析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积极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及各种虐待经历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快乐感、生活满意度、亲社会行为等积极心理健康指标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农村儿童;情感忽视、情感虐待和躯体忽视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虐待经历,能对内化心理问题、外化心理问题、内化积极心理健康、外化积极心理健康等指标起到较广泛的显著预测作用。文章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留守儿童隐性虐待的防护体系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童林  陆桂芝  张璐  范国沛  李肖肖  
目的: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大学生网络欺负以及道德推脱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大学生500名,采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网络欺负问卷以及道德推脱问卷进行测试。结果:(1)儿童期心理虐待、大学生网络欺负以及道德推脱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2)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欺负的直接效应显著;(3)儿童期心理虐待通过道德推脱对大学生欺负的间接效应显著。结论:道德推脱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欺负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贺  刘爱书  刘天牧  田志鹏  
为探讨儿童期虐待对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的影响以及情绪调节困难和特质愤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情绪调节困难量表、特质愤怒量表和父母体罚行为问卷对522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儿童期虐待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儿童期虐待直接影响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通过特质愤怒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通过情绪调节困难与特质愤怒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文娇  
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儿童孤独感量表调查了324名小学生遭受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基本特点,并探讨了自我意识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和孤独感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1)儿童中存在一定比例心理虐待与忽视现象,心理虐待与忽视阳性组儿童和阴性组儿童在自我意识总分及其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合群和孤独感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2)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与自我意识总分及其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合群与孤独感总分均存在显著相关,并且自我意识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和孤独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范志光  袁群明  门瑞雪  
为探讨儿童期虐待、孤独感、安全感对听力障碍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孤独量表、安全感量表以及自杀意念量表对329名听力障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儿童期虐待、孤独感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安全感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2)儿童期虐待既可以直接作用于听力障碍学生自杀意念,也可以通过孤独感、安全感的中介作用对自杀意念产生影响。(3)孤独感、安全感在儿童期虐待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着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伟峰  聂清华  
文章基于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老年专卷数据,探讨了中国老年人精神虐待的整体状况、内部差异,揭示了老年人精神虐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精神虐待问题较为突出,精神虐待是老年人虐待最常见和普遍的形式,其发生率(5. 1%)是所有老年人虐待类型中比率最高者。中国老年人精神虐待存在显著的社会经济差异。通过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发现,老年人子女多、收入低、身体状况差、认知存在偏见以及子女提供支持帮助少是影响中国老年人遭受精神虐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老年人精神虐待不仅是个体的社会偏差行为,更与宏观社会文化转型密切关联,应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治老年人精神虐待。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超  
虐待老人作为一个世界性社会问题 ,由于其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联 ,所以不同国家对之有不同理解。本文结合国外虐待老人问题的研究成果 ,从中华民族伦理传统入手 ,着重分析了我国虐待老人行为中施虐者与受虐者之间特殊的心理矛盾 ,并提出为照料者和受虐老人提供支持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