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79)
2023(3427)
2022(2731)
2021(2841)
2020(2203)
2019(5037)
2018(5174)
2017(7475)
2016(5559)
2015(6310)
2014(6606)
2013(5614)
2012(5296)
2011(4946)
2010(5503)
2009(4791)
2008(4666)
2007(4460)
2006(4270)
2005(4218)
作者
(12626)
(10301)
(10239)
(10199)
(6616)
(5064)
(4920)
(4215)
(3996)
(3927)
(3591)
(3448)
(3408)
(3374)
(3352)
(3285)
(3262)
(3137)
(3073)
(3069)
(2978)
(2676)
(2646)
(2484)
(2463)
(2438)
(2374)
(2272)
(2198)
(2149)
学科
教育(19555)
中国(11017)
(8972)
经济(8944)
管理(8611)
理论(7355)
(6387)
教学(6387)
(5495)
(4973)
企业(4973)
(4168)
(4066)
发展(3794)
(3718)
(3671)
研究(3616)
(3536)
(3493)
思想(3468)
政治(3372)
改革(3314)
高等(3284)
学校(3139)
思想政治(3126)
政治教育(3126)
治教(3126)
德育(3091)
学法(2942)
教学法(2942)
机构
大学(68916)
学院(62854)
教育(28198)
研究(26446)
(21675)
师范(21603)
师范大学(18018)
(17130)
管理(15427)
(15060)
科学(14406)
中国(14402)
经济(14264)
(13469)
(12829)
职业(12382)
理学(12203)
北京(12169)
理学院(11868)
中心(11783)
技术(11474)
研究所(11398)
管理学(11377)
管理学院(11222)
教育学(11052)
(10429)
(9906)
(9478)
职业技术(8440)
教育学院(8094)
基金
研究(34046)
项目(33737)
科学(27656)
教育(25131)
基金(19801)
成果(18589)
社会(18180)
编号(17549)
社会科(16732)
社会科学(16731)
课题(16060)
(15815)
国家(15454)
(14727)
(14552)
(14466)
科学基金(12304)
规划(11405)
项目编号(10595)
(10458)
研究成果(10216)
(10008)
(9302)
(9288)
(9256)
年度(9240)
阶段(9237)
重点(9151)
(8984)
基金项目(8815)
期刊
教育(48961)
研究(33405)
中国(27250)
(21169)
经济(21169)
职业(11649)
技术(9567)
(8056)
学报(7799)
技术教育(7477)
职业技术(7477)
职业技术教育(7477)
大学(7363)
(6812)
科学(6238)
(6209)
金融(6209)
图书(6143)
(5831)
论坛(5831)
管理(5744)
高等(5577)
(5127)
成人(5084)
成人教育(5084)
书馆(4986)
图书馆(4986)
高等教育(4911)
学学(4709)
发展(4338)
共检索到121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锋  
大众媒介在给儿童带来新鲜与便利时,也制造着前所未有的麻烦和困扰,如何保障儿童在媒介社会中健康成长是我国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媒介本身出发,分析媒介的本质含义,考察儿童媒介教育的历史进程,借鉴国际媒介教育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儿童媒介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锋  
媒介生态理论是对媒介环境的整体研究,它关注媒介技术对大众文化、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影响,以及人类对媒介技术应用与控制所作出的努力。本文在分析媒介生态理论、考察媒介教育三种目标取向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生态学理论儿童媒介教育目标的三个维度,即媒介知识与应用能力、媒介批判能力和媒介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树培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源自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当时的目的是要对抗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侵扰,随着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如今在许多国家得以实践,其主旨逐渐从最初的抵抗与防疫转向解放与赋权。我国对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关注的时间还不长,研究与实践基础都很薄弱。笔者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的访谈,发现他们对于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非常模糊,存在许多出于直觉而产生的误解。本文试图阐释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问题如内涵、师资、立场等,以期引发大家对这一议题的探讨,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与深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树培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诸多益处,我们欣然享受所得的同时,需要对可能的所失与风险保持同样的敏感。我们需要打破技术迷思,在无边界的媒介信息泛滥中珍视注意力的平衡,在娱乐至死的媒介生态中修炼自己的理性探询能力,进而在伪民主的媒介空间进行理性的沟通、确立自我的声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锋  
日益普及的大众媒介正影响着儿童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然而,当媒介环境完全代替儿童的自然环境时,儿童就有可能失去其天真本性,主体发生异化。本文正是针对儿童生活在媒介环境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诉求儿童自我异化的原因,分析儿童媒介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树培  
自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引起我国学者的研究热情与探索实践至今,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已无可置疑,但在如何恰当地认识与理解其内容选择、价值取向、主体定位等问题上仍有不小的探讨空间。笔者基于一些学者对课题研究方案的建议与忧虑,选择了三个方面进行辨析与阐释,认为在内容选择上不必紧追新兴媒介技术形式,而应坚守媒介素养教育一以贯之的批判性反思与道德性实践这一核心精神;在价值取向上应追求保护主义取向与超越保护主义取向的平衡;在师生关系的定位上,教师应充分尊重儿童已有的媒介经验和思想,并且邀请与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媒介世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树培  
在电子媒介时代,由于儿童教育的成人化与商品化、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的疏离,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显得极有必要。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质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文本概念得到拓展,核心在于过程技能而非内容知识,是一种合作性批判性探究。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存在三个常见误区:对新媒介技术过度悲观或盲目乐观;弱化或否定大众文化的价值;媒介批判与媒介制作的失衡与偏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雪梅  崔允漷  
本文对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关系进行了历史考察,着重澄清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内涵和意义,更进一步探讨了隐含在这些问题之后的前提假设,即课程标准能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以此分析当前课程标准不能对教学产生作用的原因和解决之可能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宏钰  崔雨芳  房阳洋  
随着家庭中屏幕媒体的普及,学前儿童的屏幕暴露已成为普遍现象,家长在干预学前儿童的屏幕暴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以21 618名3-6岁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获得人口学信息,采用中文版儿童能力指数量表并基于父母报告对家长的媒介干预以及儿童早期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以探究家长媒介干预方式及其与学前儿童发展结果的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家长对学前儿童的媒介干预包括限制性干预、照看性主动干预、教育性主动干预和无目的性干预等方式;(2)家长媒介干预方式受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儿童的性别、年龄、同胞数、户口等人口学变量的影响;(3)教育性干预和限制性干预能正向预测学前儿童发展结果,照看性干预和无目的性干预负向预测学前儿童发展结果;(4)家长有必要不断改善媒介干预方式,促使儿童从屏幕暴露中获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珏  
芬兰作为世界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创国,在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芬兰媒介教育模式是:将媒介素养主题正式纳入到国家核心课程体系中,利用学前教育和小学课间活动开展系统而有效的儿童与媒介计划,同时倡导学校、政府、媒介业、家庭共同营造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学习情境。其核心思想是:以跨媒体、跨学科的形式渗透在核心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以发展儿童认知、情感、技能和思维为目的来整合资源;公共机构和私人领域之间充分信任,积极配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道勇  
轶事记录表明,无论是口述时代、书写时代还是读图时代,对媒介的不同应用方式都起到过划分人群的效果。不同时代都出现过媒介鸿沟,媒介鸿沟不是数字时代的专利。教育一方面参与制造了各种媒介鸿沟,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各种媒介鸿沟形成干预。当前,新媒介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被普遍看好。然而,上述研究发现表明,媒介鸿沟不会因为技术更新而自动消失,劣势人群对于新媒介的态度进一步拉大了他们和优势人群之间的距离。带动人们放弃低劣的媒介应用方式是民主时代的教育技术派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潘天波  陈纳维  
在新媒体时代,媒介崛起俨然超乎社会发展预期以及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文化聚变,但它也滋生出空前的文化废弃物。诸如传媒殖民、新闻虚假、知识盗版等废弃文化随之泛滥,信息分享不平等与资源分配不均衡也日趋明显。人类正面临媒介文化的诱惑与废弃的双重考验,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媒介废弃文化的背后蕴含一定的现代性逻辑,它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象征,还是审美经济以及殖民政治等溢出性发展的产物。因此,消解与处置媒介废弃文化将成为现代性进程中的基本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泉兴  王琪  
研究生教育本质是研究生教育固有的,决定其性质、面貌和发展的,不因研究生教育外在形态的改变而变化的根本属性。它是由研究生教育的特殊矛盾构成的。笔者运用研究本质的基本方法,从历史、现实、哲学三个维度,对研究生教育进行考察后认为,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科研能力培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本文是对 1 9世纪下半叶西方科学教育史的考察。首先 ,评介了早期对科学教育进入学校课程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教育家斯宾塞、赫胥黎、赖斯和艾略特等人的科学教育思想。其次 ,对小学科学教育中出现的三种科学课程与教学模式作了剖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书林  林克松  朱德全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乡职业教育在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价值取向、方式、资源、师资水平等诸多向度上表现出现实差距。消弭城乡职教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必须更新职教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采行多元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健全城乡职业教育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的共用共享机制,并加大社会对农村职教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支持,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和谐均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