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3)
- 2023(12835)
- 2022(11186)
- 2021(10493)
- 2020(8626)
- 2019(20055)
- 2018(20032)
- 2017(38258)
- 2016(20975)
- 2015(23541)
- 2014(23755)
- 2013(23582)
- 2012(21833)
- 2011(19855)
- 2010(19888)
- 2009(18055)
- 2008(17487)
- 2007(15319)
- 2006(13644)
- 2005(12069)
- 学科
- 济(88889)
- 经济(88802)
- 管理(57704)
- 业(56530)
- 企(46069)
- 企业(46069)
- 方法(36625)
- 数学(31354)
- 数学方法(30968)
- 中国(25832)
- 地方(24237)
- 农(23900)
- 业经(20558)
- 财(18936)
- 学(18802)
- 农业(16354)
- 制(15074)
- 贸(14812)
- 贸易(14799)
- 环境(14627)
- 和(14612)
- 技术(14296)
- 易(14250)
- 理论(14148)
- 银(13645)
- 银行(13605)
- 融(13228)
- 金融(13227)
- 发(13180)
- 地方经济(13155)
- 机构
- 大学(295879)
- 学院(295329)
- 管理(118218)
- 济(114540)
- 经济(111864)
- 研究(102615)
- 理学(101724)
- 理学院(100509)
- 管理学(98786)
- 管理学院(98265)
- 中国(75530)
- 京(65145)
- 科学(65108)
- 所(52132)
- 财(51211)
- 农(48647)
- 研究所(47500)
- 中心(45918)
- 业大(44698)
- 江(43577)
- 范(41922)
- 北京(41908)
- 师范(41555)
- 财经(40551)
- 农业(37761)
- 院(37613)
- 经(36774)
- 州(36256)
- 师范大学(33661)
- 经济学(32468)
- 基金
- 项目(201930)
- 科学(157858)
- 研究(149102)
- 基金(143311)
- 家(124588)
- 国家(123463)
- 科学基金(105605)
- 社会(91617)
- 社会科(86674)
- 社会科学(86651)
- 省(80500)
- 基金项目(76680)
- 自然(68649)
- 教育(68142)
- 划(67601)
- 自然科(66998)
- 自然科学(66983)
- 自然科学基金(65726)
- 编号(62022)
- 资助(59168)
- 成果(50438)
- 发(46713)
- 重点(45108)
- 部(43724)
- 课题(43371)
- 创(41640)
- 创新(38739)
- 科研(38195)
- 项目编号(37858)
- 发展(37182)
- 期刊
- 济(131353)
- 经济(131353)
- 研究(89251)
- 中国(60147)
- 学报(46096)
- 农(44649)
- 管理(43720)
- 科学(43314)
- 教育(38089)
- 财(36809)
- 大学(34463)
- 学学(32106)
- 农业(31691)
- 技术(26893)
- 融(25618)
- 金融(25618)
- 业经(23039)
- 经济研究(20082)
- 财经(18733)
- 图书(17834)
- 问题(16792)
- 业(16305)
- 经(15813)
- 科技(15350)
- 理论(14847)
- 技术经济(14838)
- 资源(14040)
- 实践(13780)
- 践(13780)
- 现代(13625)
共检索到441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敏 李甦
叙事与对话能力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叙事对儿童的认知及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儿童的叙事能力成为评估正常儿童及障碍儿童交流能力的方法。作为叙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叙事中的评价的使用反映了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本文梳理了儿童叙事评价能力的研究方法、年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特别是为未来形成评估儿童叙事能力的工具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叙事 叙事评价 发展 儿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玉娟 Lori E.Skibbe Ryan P.Bowles
叙事能力指有组织地表述事物或事件的语言能力,在儿童社会性、情感和认知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叙事评估工具(Narrative Assessment Protocol)测查了3-5岁汉语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研究发现:(1)叙事评估工具能够反应汉语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趋势;(2)3-5岁幼儿在叙事能力评估的各个维度表现出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趋势,5岁组在各维度上都显著优于其他两个年龄组;(3)该样本中的儿童在故事讲述中,不会主动给出题目和结尾,较少使用比喻、拟声等修辞手法。
关键词:
汉语儿童 叙事能力 评估 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娟 刘鑫
采用叙事分析法考察学前聋童口语叙事的特征及预测因素。141名4-7岁聋童(包括57名高潜聋童)和141名3-6岁健听儿童参与测试,要求被试阅读故事书并讲述故事。研究结果发现:(1)聋童叙事的宏观结构与健听儿童水平相当;(2)聋童叙事的微观结构显著弱于健听儿童;(3)聋童在用词不当、成分残缺、无关表达和句式杂糅方面的错误显著多于健听儿童,高潜聋童在用词不当和成分残缺上的错误显著多于健听儿童;(4)年龄和接受性词汇水平得分正向预测聋童叙事的宏观结构;接受性词汇水平得分和年龄正向预测聋童叙事的微观结构,听力损失
关键词:
学前聋童 健听儿童 口语叙事 预测因素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薇薇
在儿童视角小说中,复调叙事是一个重要特征,它不仅揭示了儿童与成人视角之间难以分割的联系,还指出了其中隐藏的对成人世界的反思,并最终指向对人性的关怀。儿童与成人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二者的观察视角呈现融合与背离的特点。视角的差异使得叙事话语呈现“复调性”特征,成人的内心世界以儿童的话语予以展现,使得成人的真我以一种近乎反叛的方式呈现。在这种复调叙事中,对个体伤痛的揭露,也引导着人们反思与关怀人性。
关键词:
儿童视角 成人视角 复调叙事 人性关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明
童年叙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作者所处年代一批人共同的童年经验或回忆。林海音和迟子建以独特的儿童视角切入,用真实细腻的情感,在成长与离别中展现女性特有的人道主义悲悯关怀。同时,勾勒出充满平民韵味的京俗画卷,展现了白山黑水的自然风光。两位作家不同的经历反映在作品中,其创作风格也不尽相同。将两者展开比较研究,能进一步深化对作家及其作品的了解,拓宽文学研究视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凤娟 章依文
研究目的:(一)研究学龄前儿童在看图叙事中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的发展规律。(二)通过比较双语教学儿童和单语儿童在普通话看图叙事中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的差异,了解学龄前儿童暴露在双语学习的环境中其母语的发展规律。在10个月后的追踪随访中了解双语教学儿童和单语儿童在普通话看图叙事中各语言评估指标的变化。(三)了解特殊语言障碍儿童与正常发展儿童在看图叙事中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的差异,为临床语言干预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新华
引入叙事研究,可以改变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常规模式,使之由建构各种技术化或制度化的专业发展框架转向理解个体化的专业发展经验。这一叙事研究策略在当前国内教育学界已开始被运用,并因此揭示了一线教师心目中的专业发展问题,进而表明,在教师那里,专业发展决不仅仅只是涉及教学工作,而更牵涉到教师个人的生活问题,诸如能否安身立命,赋予人生以意义,能否在个人的生活环境中展现自我认同。只有解决了这些个人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才会呈现出主动性与连续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晓莉 赵兰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变革频发,持续搅动教育生态。为建设创新型高素质教师队伍,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学专长的内涵,而"适应性专长"理论为明确创新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提供了有益的视角。通过对我国教育改革情境下卓越教师适应性专长的发展历程进行叙事研究发现,适应性专家不仅能创造性地解决改革提出的新问题,而且能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研究肯定了教育改革能够为教师适应性专长的发展提供多样的任务,回应了国外研究对于个体元认知能力和概念性知识的重视,同时,进一步拓展了责任心等适应性倾向因素对适应性专长的发展作用。据此,研究具体而深入地呈现了本土教改情境中教师适应性专长的发展脉络,丰富了本领域的实证成果。
关键词:
适应性专长 卓越教师 叙事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宋时春
教育叙事研究属于人文主义的研究范式,具有自己的特征:它以经验性的故事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是量化的数据;它以意义的阐释作为研究目的,并不追求论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教育叙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师从事叙事研究有助于构建反思性实践共同体;叙事研究可以促进教师成为研究者;叙事研究有助于通过经验反思而积累实践知识。
关键词:
教育叙事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 研究范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玉娟 程黎
叙事能力指有组织地表述事物或事件的语言能力,在儿童社会性、情感和认知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叙事评估工具测查了小学生叙事能力的发展,研究发现:(1)叙事评估工具能够反应汉语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趋势;(2)在叙事能力评估的各个维度表现出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趋势,6年级组在各维度上都显著优于其他各年龄组;女生在题目的适切性、时间说明、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字词语上的发展优于男生;(3)家庭读写环境影响小学生叙事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生 书面 叙事能力 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凯
教育叙事是一个相当模糊混乱的概念。本文通过追踪教育叙事的来龙去脉,历时性地揭示教育叙事概念的变迁以及分析我国教育界对教育叙事认识误区熏认为对于教师而言熏教育叙事是促进专业发展的方式。教师进行教育叙事能锻炼观察日常教育生活的能力,帮助洞悉个人实践知识,提高反思探究能力,提升课程意识。
关键词:
叙事 教育研究方法 专业发展方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侯志军
大学叙事是院校发展经验的真实表达,具有真实性、具体性和经验性三个特征。院校研究中的问题、思路甚至研究方法与成果都必须在研究者获得真实的在场经验之后才能产生,也只有建立在"本土经验"基础之上的院校研究方案才更具信度和魅力。叙事研究回到现场的策略和对现场文本与研究文本的分析对院校研究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大学叙事应当成为院校研究的重要内容,叙事研究方法应当成为院校研究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大学叙事 叙事研究 院校研究 文学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刚
西方戏剧叙事范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与西方现代戏剧的生成息息相关。西方传统戏剧叙事之"摹仿说"和戏剧"情节整一"的戏剧叙事观念是贯穿整个西方传统戏剧叙事理论的一个美学原则。西方传统戏剧叙事理论正是抓住了舞台戏剧的最关键要素、戏剧中最活跃的要素——情节,并将其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观者,凭借整一的戏剧情节以产生舞台幻觉和情感共鸣的戏剧性,从而产生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西方现代戏剧的叙事范式是伴随着整个西方思想文化观念的转型开始形成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浓郁的哲理性、寓意性和主题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范天园
刘乃亭、赵光鸣主编的《新疆儿童文学作品集》是新疆儿童文学的重大成果。作品集以“童年”书写为叙事视角和表现对象,作品有着成人式的规训和想象,也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和万物有灵的生命意识,不仅建构了独立自主和以善为美的儿童主体,还表达了新疆儿童对地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意识。新疆儿童文学凝聚着当代新疆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重要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