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16)
- 2023(8628)
- 2022(7133)
- 2021(6723)
- 2020(5173)
- 2019(11937)
- 2018(11829)
- 2017(20503)
- 2016(12331)
- 2015(13839)
- 2014(14026)
- 2013(13256)
- 2012(13005)
- 2011(12310)
- 2010(12923)
- 2009(11626)
- 2008(11538)
- 2007(10606)
- 2006(9811)
- 2005(9301)
- 学科
- 济(48708)
- 经济(48652)
- 管理(22967)
- 业(22598)
- 中国(22350)
- 教育(20174)
- 地方(17667)
- 学(15786)
- 企(15368)
- 企业(15368)
- 农(15062)
- 发(11903)
- 业经(11879)
- 方法(11469)
- 理论(11214)
- 农业(10597)
- 地方经济(10013)
- 融(9891)
- 金融(9890)
- 银(9364)
- 发展(9362)
- 银行(9340)
- 行(9238)
- 展(9235)
- 数学(8927)
- 数学方法(8736)
- 制(8184)
- 技术(8160)
- 环境(8027)
- 财(7824)
- 机构
- 大学(175061)
- 学院(171731)
- 研究(72120)
- 济(62355)
- 经济(60694)
- 管理(52532)
- 中国(48913)
- 科学(44394)
- 理学(43175)
- 理学院(42338)
- 京(41387)
- 管理学(41286)
- 管理学院(40936)
- 所(38148)
- 范(36972)
- 师范(36703)
- 研究所(34594)
- 教育(34110)
- 农(30554)
- 中心(30328)
- 师范大学(30149)
- 江(29925)
- 财(29351)
- 北京(27832)
- 院(25582)
- 州(23990)
- 农业(23698)
- 业大(23272)
- 技术(23000)
- 财经(22013)
- 基金
- 项目(103558)
- 研究(83582)
- 科学(81463)
- 基金(68801)
- 家(59772)
- 国家(59042)
- 社会(49253)
- 科学基金(48043)
- 社会科(46168)
- 社会科学(46160)
- 教育(45003)
- 省(42954)
- 划(38168)
- 编号(36783)
- 基金项目(34877)
- 成果(34212)
- 课题(29964)
- 发(29685)
- 自然(27975)
- 资助(27595)
- 自然科(27249)
- 自然科学(27240)
- 自然科学基金(26725)
- 重点(25583)
- 年(25064)
- 发展(24124)
- 展(23640)
- 部(23539)
- 规划(22339)
- 性(21679)
共检索到292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钱雨
儿童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新兴分支,但人类学对儿童与童年的关注已经有相当漫长的历史。儿童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是儿童与童年研究。本文梳理了儿童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和哈德曼等人的观点。米德认为,20世纪最大的成就就是将对儿童本质的理解融入到对儿童的养护与教育中去。当代儿童人类学家承认儿童既是"脆弱的",也是"主动的行动者",并致力于在社会复杂的关系中寻找儿童的声音。如何迎接真正的"儿童的世纪",将对儿童与童年的理解融入中国的儿童教育中去,这将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
人类学 儿童人类学 童年研究 儿童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谦 王正阳
童年是一种社会现象。尽管儿童与成人的差别具有恒常性,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的关联却经历了遮蔽、凸显、在趋同中显现的历史性演变。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将儿童视为“他者”,借助田野工作方法,实现对儿童的凝视。通过观察、记录与反思,以“深描”的笔触,追求主位与客位的互动与转换,对儿童的文化意义结构和层级系统提出解读。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为研究者与实践者凝视儿童真实的生活样貌并给以生动描述和抽象解读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在此过程中,研究者努力实现对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关联性的转译,搭建不同生命阶段共享的本真性,从而探究以主流价值观实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给以积极引导的可能性与路径。
关键词:
儿童 人类学 田野工作方法 他者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姚秀颖
本文分析了目前教育研究的两种主要的方法论范式———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详细介绍了解释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并讨论了其对教育研究,尤其是对质化研究的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爱芹
在人类学视角中,情境学习理论有其本身的特征和核心要素,实践共同体是知识的载体,学习则是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来实现的,整个学习过程则被理解为文化的吸收与融入,最终实现在共同体中身份的转变。根据这一理论,职业教育应该建构情境,以活动为载体来传授知识,在对时间情境的参与中进行学习,而教师则是能力发展的引导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余保华 刘晶
为应对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挑战,凸显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在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核心位置,澳大利亚把儿童哲学引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作为一项针对性的具体教育举措。其儿童哲学课题体系,在课程目标上侧重儿童理性思维、社会性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儿童生活经验与人类普遍性问题,在课程实施上运用团体探究的实践方式。同时,澳大利亚在儿童哲学课程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师资质量、学生学业负担、学习评价等诸多现实挑战。澳大利亚儿童哲学课程的发展经验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提升基于课程统整的教育质量;重建以探究与对话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帮助处境不利儿童以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儿童哲学 课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雁 李海燕
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适时、适度、适当的性教育 ,不仅能使其顺利度过青春期 ,而且对于以后生命历程也有其特殊的意义。本文从智力落后儿童的性教育的研究、性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几个方面 ,对韩国的智力落后儿童性教育的状况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以期引起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共鸣及在进行智力落后儿童性教育时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智力落后儿童 性教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云
人口人类学(Demographic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和人口学交叉学科的研究。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对人口学研究的贡献是最近的几十年才被人口学界所认识到的。人类学家人口研究的特点是定量分析相对少,定性分析、描述性的研究比较多。注重文化对人口变化的作用,也探讨人口的变动对婚姻、家庭以及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影响。文化与计划生育也是人口人类学家研究的一个重点。人口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在中国深入进行人口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姗泽
人类学关于人类文化的研究结论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人类学对文化价值立场的坚守提供教育研究新的审视角度;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结论提示人的教育的独特性;人类学的文化视角帮助教育研究者看到当前中国教育核心问题的解决途径。人类学研究坚持的独特的田野考察法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教育研究要深入人的发展的立体及细微层面;教育研究要深入教育实际,尽力展示最真实而鲜活的教育现实;自下而上的理论框架构建形式有利于发展中国教育学的本土理论。人类学的他者言说系统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他者的眼光有利于对教育公平的研究与实践;在教育研究中要观照体系内部生命体内在的需求;在教育研究中要站在第三方审视教育问题。
关键词:
人类学 研究范式 教育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陈丽华
现代人类学已成为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学科。人类学对文化的定义包括了人类在精神和物质领域的一切活动,文化是"习得"的,这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意义和学习的内涵。人类学普遍使用的以参与式观察为特色的田野研究手段,为我们如何真正理解儿童打开了全新的思路。人类学对儿童预先形成的概念与语言关系的研究成果,无疑地为科学教育中概念的形成和"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特有的视角。人类学对儿童认知的认识,为儿童科学学习的研究,为科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开拓了崭新的途径。特别是,人们一直只是关注移植自然科学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于社会科学,现在,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却为科学教育及其研究领域带入了新的启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袁梅 朱金玲 苏德
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是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学术研究领域。在国外有关儿童早期发展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的意义、目标、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应加大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宣传力度,正确认识其价值及意义;增加政府层面对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投入;加快立法进程,将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落到实处;借鉴与创新相结合,探寻适合中国特色的民族幼儿教育理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关美 朱永新
自2003年来,韩国共实施了四次“英才教育振兴综合计划”,不仅为韩国的科技发展贡献了大量创新型人才,也使韩国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英才教育体系。该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获得的经验对我国开展超常儿童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对韩国英才教育的内涵、历史和政策演变、发展成效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和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开展超常儿童教育的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振宇
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大脑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高、中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在语言、记忆和执行功能三个认知领域中的表现普遍优于低社会经济背景出身的儿童。而儿童群体之间的这些差异主要是通过孕期照料、父母教养方式和认知刺激等中介因素发生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改善家庭的社会经济处境、调节中介因素、实施旨在训练大脑认知功能的项目以及增强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等方式,进行合理及时的干预,以确保儿童取得学业和生活上的成功。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执行功能 认知刺激 可塑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兢 陈思
本研究聚焦国际儿童发展和脑功能研究的最新发现:儿童学习的脑功能交管系统,即脑执行功能理论,以及这一理论对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启示。综述大量来自国外权威研究机构的最新成果,本文集中讨论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脑功能交管系统的定义,解释早期发展经验如何促进儿童脑执行功能能力的发展,强调创建适合儿童脑执行功能发展的教育环境和预防毒性压力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研究者针对我国学前教育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脑科学交管系统 执行功能能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尚卫
美国十分重视早期特殊儿童教师培养与早期儿童特殊教育专业建设。调查显示,目前有136所高校设有早期儿童特殊教育专业或方向,注重"学前与小学学段间的衔接""学科或专业间的融合",坚持"实践导向"与"严格质量标准"。因此,美国高校早期儿童特殊教育的经验对我国未来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建设与学前特殊儿童教师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景欣 申继亮
近些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中国一类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甚至得出了一些比较有争议的研究结论。从本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环境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基于对环境与个体关系的宏理论和相关微理论的分析,文章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态模型,从远环境和近环境以及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等与儿童发展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基于该模型,提出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