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2)
- 2023(13837)
- 2022(12084)
- 2021(11340)
- 2020(9571)
- 2019(21447)
- 2018(21245)
- 2017(40670)
- 2016(22177)
- 2015(24568)
- 2014(23765)
- 2013(23215)
- 2012(20852)
- 2011(18672)
- 2010(18256)
- 2009(16826)
- 2008(15844)
- 2007(13437)
- 2006(11440)
- 2005(9572)
- 学科
- 济(80085)
- 经济(79993)
- 管理(61499)
- 业(57976)
- 企(48199)
- 企业(48199)
- 方法(38615)
- 数学(33457)
- 数学方法(33101)
- 农(22370)
- 财(20777)
- 中国(20741)
- 学(19402)
- 业经(18459)
- 贸(16245)
- 贸易(16237)
- 易(15762)
- 地方(15680)
- 农业(15007)
- 理论(14103)
- 制(13736)
- 务(13473)
- 环境(13449)
- 财务(13408)
- 财务管理(13384)
- 技术(13340)
- 和(13190)
- 企业财务(12631)
- 教育(11989)
- 划(11549)
- 机构
- 学院(302643)
- 大学(302635)
- 管理(120023)
- 济(113420)
- 经济(110953)
- 理学(105662)
- 理学院(104487)
- 管理学(102504)
- 管理学院(101995)
- 研究(98604)
- 中国(70392)
- 科学(65599)
- 京(63256)
- 农(54815)
- 业大(51037)
- 所(49715)
- 财(49703)
- 研究所(46104)
- 中心(44467)
- 农业(43628)
- 江(41750)
- 财经(41017)
- 范(39745)
- 师范(39253)
- 北京(39125)
- 经(37393)
- 院(35839)
- 州(34389)
- 经济学(33279)
- 技术(33101)
- 基金
- 项目(219208)
- 科学(170455)
- 基金(157692)
- 研究(155547)
- 家(139713)
- 国家(138539)
- 科学基金(117932)
- 社会(96806)
- 社会科(91567)
- 社会科学(91543)
- 省(86811)
- 基金项目(84863)
- 自然(79154)
- 自然科(77296)
- 自然科学(77273)
- 自然科学基金(75869)
- 划(73497)
- 教育(71685)
- 资助(64035)
- 编号(63807)
- 成果(49860)
- 重点(49033)
- 部(46942)
- 发(46096)
- 创(46067)
- 课题(43314)
- 创新(42898)
- 科研(42606)
- 计划(41414)
- 大学(40360)
- 期刊
- 济(117867)
- 经济(117867)
- 研究(82227)
- 学报(55545)
- 中国(51627)
- 农(49275)
- 科学(47936)
- 管理(40899)
- 大学(40689)
- 学学(38663)
- 财(36172)
- 农业(34408)
- 教育(33661)
- 技术(24116)
- 业经(21302)
- 融(20743)
- 金融(20743)
- 经济研究(19633)
- 财经(18803)
- 业(17243)
- 科技(16430)
- 经(15970)
- 版(15645)
- 图书(15549)
- 问题(15201)
- 业大(15029)
- 理论(14024)
- 商业(13997)
- 技术经济(13403)
- 实践(13062)
共检索到415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琨
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民众政治意识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儒家思想提供了民众政治意识的基本因子和绝大部分的思想成分。而在西方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成为西方社会正统意识形态,对西方中世纪民众政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对这两种政治意识的内容异同进行分析,试图探究中西方两种文明的奥秘。
关键词:
基督教 儒教 政治意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骞
宗教以及宗教团体向来对美国政治具有很大影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基督教新右翼开始成规模的"游弋"于美国的政治舞台。冷战之后尤其是9·11事件的发生,宗教右翼势力迅速崛起并与政治右翼合流,对美国政治决策的影响力加大。在分析基督教新右翼对美国政治宏观和微观层面产生的影响基础上,归纳出基督教新右翼影响美国政治决策的理论模式。
关键词:
基督教右翼 美国政治决策 理论模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基督教保守主义在近年美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变革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来自草根与精英阶层结合、宗教人士与文化精英乃至政党结合所形成的合力,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议程。换言之,基督教在当今美国社会绝非仅仅属于私人信仰领域,它也是公共领域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关键词:
基督教保守主义 政治 教育改革 美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石刚
佛教在两汉之际进入中国,很快站稳脚跟并融入了中国文化。而基督教在中国几经沉浮,却始终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本文试图通过对二者不同历史际遇的反思,得出这样的结论:外来文化若想在中国立足,必须走本土化、大众化的道路。
关键词:
佛教 基督教 历史机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新
基督教德育的基础是原罪说,它形成了爱、服从、善恶报应等德育原则,其主要的德育方法是树立“至善”的道德理想、遵守具体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基督教德育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德育体系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
关键词:
基督教德育、基础、原则、方法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晓群
以往历史研究者一般认为,希罗多德史学缺少清晰的线索,选材也很随意,好像没有经过认真的设计,他们因此而表现出某种不屑,以为史学在起源时就难免表现出如此这般的原始性。很少有人想到,希罗多德史学或许有着特定的学术背景和自觉的思想支撑。把希罗多德史学的"散乱表现"看作原始性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基督教历史观念的影响。我们知道,历史叙述一定是当时语境的产物,历史研究却必须分清研究对象所处语境与研究者所处语境的双重影响。这两种语境之间的张力既是推动历史研究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也可能成为误读和过度阐释的根源。在基督教
关键词:
希罗多德 基督教史学 目的论 线性史观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文俊
《贝奥武甫》是一部由基督教僧侣在保留原本的古日耳曼英雄事迹的基础上加入宗教因素的史诗,不仅展现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神话意识、宗教意识、世界观以及伦理道德,也深刻地表明了贝奥武甫是一名基督教传统下的古日耳曼英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蕾
古希腊的神话和宗教对基督教的诞生和崛起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基督教的诞生受到古希腊俄耳甫斯教的影响,并在传教过程中实现与古希腊英雄神话的视域融合。古希腊神话的英雄观和命运观对社会外部环境和人们内在精神世界施加负面影响,推动基督教攀上西方宗教世界的顶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林滨
人性理论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它构成伦理道德的理论起点。本文从儒家与基督教对人性善恶的不同界定出发,力图从中西伦理中心、道德教育依据、道德教育本质三个角度分析两种人性理论于伦理道德领域的不同预制作用。
关键词:
人性 儒家 基督教 预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明涛
"文明排外"的思想是近代中国有西方教育背景或者说有世界视野的知识分子,针对义和团以来盲目排外的做法,而提出的一种外交策略。张元济参与发起创办的《外交报》力主这一观点,但是仔细分析,张元济的这一思想又有其独特性,与近现代之交的视野开阔、大刀阔斧的文化激进派相比,稍嫌保守;与近代自改革时期的拘守一隅、盲目排外的文化保守派相比,又觉超拔。说它带有实用主义的色彩,更主要是因为它是建立在文化本位主义基础之上的,它的历史价值似乎也应该体现在这里。张元济这一思想的独特性在对待近代基督教问题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宗亦耘
中国家谱是一种传统而私密的历史文献。随着社会的变迁,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传入,少数家谱记载了西方基督教文化进入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现象。
关键词:
中国家谱 天主教 基督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孙秀玲
农业推广服务是近代中国基督教大学开展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采用演讲与展览、实地试验、与农家合作、印发普及读物等形式。这些活动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也促进了基督教大学教学科研的发展。当然,受经费等条件所限,其成效亦有限。但探讨其开展农业推广的原因、形式与内容、保障、成效及其制约因素,将有助于为当今高校的农业推广服务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基督教大学 农业推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方程 陈广宇
南京近代基督教的发展伴随着南京的现代化进程展开,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宗教文化景观超越了精神信仰范畴在更广阔的领域与南京的城市生活及城市空间发生着深刻互动,进而产生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系统研究了南京近代基督教文化景观的空间演化过程,基于地方理论视角从视觉与结构、功能与现代化、记忆与认同等三方面总结了其文化景观特征,并探索了地方物质形态活化、地方城市功能活化与地方历史意义活化等基于地方活化的宗教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关键词:
基督教 文化景观 演化 地方活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浩昇
复兴于农村的基督教组织不但以信仰形态嵌入农民的意识形态,而且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力量显现在乡村内部权力格局之中。本文从乡村治理的视角,以经验研究为基础,考察了农村基督教组织在村庄权力结构中的位置、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以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及其限度。本文认为,农村基督教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实行选择性的介入,在政治参与、公共产品供给、文化生活的构建、新风尚和村庄秩序的生成以及价值的生产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功能,但也存在消极的影响,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取决于基督教组织力量的发展以及在互动中不断建构的与正式权威的关系。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基督教 个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光
除魅是对宗教进行现代性解读的一种方法。正是这种现代性的学术力量,为宗教改革之后的基督教奠定了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本质上,除魅的过程是与科学和工业联系在一起的,除魅过程也是宗教走向现代、适应现代的过程。除魅不会消灭宗教,却会为宗教赋予崭新的现代性内涵。与之相应,宗教也得以进入一个以"现代性"文化力量和学术解析方式为特色的新的地平线。现代性宗教因之成为继自然型宗教、意识形态型宗教和文化型宗教之后第四种宗教形态。
关键词:
除魅 宗教 基督教 现代性 新的地平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