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8)
- 2023(7326)
- 2022(5751)
- 2021(5148)
- 2020(4477)
- 2019(9691)
- 2018(9403)
- 2017(18290)
- 2016(9569)
- 2015(10660)
- 2014(10399)
- 2013(10207)
- 2012(9278)
- 2011(7661)
- 2010(7955)
- 2009(7636)
- 2008(7989)
- 2007(7328)
- 2006(6379)
- 2005(6057)
- 学科
- 业(68010)
- 企(65662)
- 企业(65662)
- 管理(47375)
- 济(45975)
- 经济(45906)
- 业经(24154)
- 财(19591)
- 农(18741)
- 方法(18531)
- 务(16863)
- 财务(16860)
- 财务管理(16850)
- 企业财务(15940)
- 技术(14527)
- 农业(14344)
- 企业经济(11976)
- 策(11950)
- 划(11189)
- 数学(11129)
- 数学方法(11073)
- 经营(10652)
- 和(10514)
- 理论(10055)
- 中国(10004)
- 制(9964)
- 技术管理(9900)
- 体(8918)
- 决策(8481)
- 体制(8048)
- 机构
- 学院(142517)
- 大学(134971)
- 济(63050)
- 经济(62097)
- 管理(62084)
- 理学(53001)
- 理学院(52562)
- 管理学(52147)
- 管理学院(51864)
- 研究(39900)
- 中国(33444)
- 财(30267)
- 京(27518)
- 财经(23882)
- 农(22674)
- 江(22628)
- 经(21637)
- 科学(21383)
- 商学(19272)
- 商学院(19122)
- 所(19016)
- 中心(18346)
- 业大(18247)
- 经济学(18115)
- 农业(17691)
- 州(17443)
- 财经大学(17341)
- 经济管理(17190)
- 北京(16991)
- 研究所(16698)
- 基金
- 项目(88741)
- 科学(72464)
- 研究(69396)
- 基金(65555)
- 家(55663)
- 国家(54686)
- 科学基金(49219)
- 社会(46710)
- 社会科(44322)
- 社会科学(44308)
- 省(36347)
- 基金项目(34707)
- 教育(30127)
- 自然(30026)
- 自然科(29377)
- 自然科学(29369)
- 自然科学基金(28956)
- 划(28133)
- 编号(27979)
- 业(27555)
- 资助(25216)
- 创(22759)
- 成果(21509)
- 创新(20025)
- 发(19815)
- 部(19462)
- 制(19448)
- 国家社会(19310)
- 重点(19180)
- 性(18246)
共检索到217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烁 张含宇
本文选取2009—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使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儒家文化会正向促进企业成长。儒家文化会形成所在地非正式行为规则,以此约束企业及其内部的个体行为,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因此企业管理能力和生产资源的利用能力得到提高,最终推动企业成长。进一步发现,以道教和佛教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宗教与儒家文化之间存在互补效应;正式制度、对外开放程度会增强儒家文化与企业成长性的正向关系。
关键词:
儒家文化 成长性 非正式制度 上市公司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春花 张春阳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出现了一些混乱状态。经济领域的表现之一则是商业道德败坏,商人见利忘义,假冒伪劣产品盛行,人们对经商者普遍抱以怀疑的态度。一个没有道德素质的民族将很难以建立起真正的物质文明,中国的现代化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华民族道德水平的提高。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扬弃借鉴,是建立及形成有效的经济伦理体系、提高经商者素质的重大措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细雄 龙志能 李万利
综合运用历史典籍和A股上市公司2007—2016年数据,本文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了儒家文化及其隐形价值规范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儒家文化倡导的"仁者爱人""先义后利"及"天下为公"等伦理价值对企业捐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讲,企业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强度越大,其参与慈善捐赠的概率和捐赠支出均显著越高。进一步检验还揭示,相较于国有企业,儒家文化促进慈善捐赠的积极作用在民营企业表现更突出;同时,当企业面临的同行捐赠压力越小时,儒家文化促进慈善捐赠的积极效果越明显。此外,我们还发现,儒家文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促进作用呈现持续性特征,且超越功利主义目的而呈现典型的"利他"主义色彩。本研究从文化视角拓展了对企业捐赠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解,并提供了来自东方情境的经验证据,它也纠正了长期以来部分学者对儒家思想的消极认知偏见。
关键词:
儒家文化 非正式制度 慈善捐赠 同行压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国良 李妮妮
非正式制度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已成为新制度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以2009~2017年参与润灵环球责任评级(RKS)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非正式制度之儒家文化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及在市场化程度(正式制度)不同地区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受儒家文化影响越深的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水平越高,并且这一现象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明显。该结论丰富了非正式制度对企业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为儒家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博 熊婷
以2007年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深入分析员工在职培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以及员工在职培训与儒家文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交互影响,发现员工在职培训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员工在职培训与儒家文化影响交互叠加时,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这一研究丰富和拓展了现有企业创新文献的研究维度,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萍 李谷成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内生于这种非正式制度之中。本文以2009—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儒家文化能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且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上,分别与法律环境和行业竞争形成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在采用明清时期各地区进士分布作为儒家文化代理变量和使用安慰剂检验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儒家文化会通过改善社会信任促进企业社会责任,且儒家文化的影响更容易发生在外来文化冲击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本文为儒家文化能否融入企业的经营决策并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部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儒家文化 社会责任 法律环境 行业竞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大琦 戴安琨
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最明显的特点是各国竞相发展自己的经济。在这火药大炮已为“经济大炮”所替代的时代,正在实施“以经济建设中为心”这一重要国策的中国大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亦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动人情势。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一模式,正以把全新的姿容展示于国人面前。然而,在这五彩纷呈的经济模式前,有人振奋,也有人困惑甚至感到迷惘。许多有识之士也在认真思索和积极探寻。尽管其规律尚未成掌中之物,但有一点已成共识:要大力发展经济,达到民富国强,就必须努力发展自己的现代化企业。那么怎样才能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林洲钰 陈超红
传统文化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对中国制度体系的形成变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构成了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所依托的制度背景和环境基础,为此从微观企业层面揭示文化因素影响企业转型的内在逻辑,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传统儒家文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儒家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区,当地企业表现出更高的数字化转型水平;(2)儒家文化通过强化企业契约遵守、塑造长期导向和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等途径,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3)结合情境因素的分析表明,儒家文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低市场化地区以及社会失信环境较为严重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对高科技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据此提出,相关部门在制定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过程要综合施策,在推动“硬环境”改善的同时,也要重视推动文化、思想观念等“软环境”的改善,从而构建多层面协同的政策治理体系,为数字经济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传统文化底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任德新
日本企业家将儒家伦理思想运用于企业管理中 ,使企业像一个家族组织 ;在雇佣、工作、质检、决策、谈判等一系列活动中 ,到处渗透着儒家思想的和谐 ;通过和美国企业管理方式的对比分析 ,就更彰显。
关键词:
和 忠孝 一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学栋 顾进发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发端于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思想和言论;而良好的企业形象,则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公关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企业的无形财富和竞争资本。二者之间相距历史遥远,内容不一,会有什么关系呢?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彦
虽然已经有诸多文献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但鲜有文献直接考察宗教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儒家文化和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受儒家文化影响越深的企业越不可能进行过度投资,儒家文化能够起到道德约束的作用并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性质对儒家文化和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中,儒家文化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更弱,国有企业的政治身份减弱了儒家文化在决策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华 李文峰
文章选取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档案研究法对儒家文化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并用Sobel检验求证了中介效应的存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儒家文化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主要通过抑制自利动机、遵循行为规制、理性投资决策、降低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显著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削弱儒家文化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表明市场化程度具有调节效应;儒家文化与企业内部控制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因此,企业应当发挥儒家文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效能,确保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及决策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飞 唐凯桃 潘禹辰
文化作为正式制度的补充,深刻影响着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儒家文化影响力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以2013-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儒家文化对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儒家文化显著提高了会计盈余质量,但降低了业绩预告精度。在会计盈余质量方面,儒家文化在市场化及开放程度低的地区更为明显;在业绩预告精度方面,儒家文化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高以及开放程度低的地区更加显著。这表明,文化可以作为一种治理机制,助力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水平,优化信息披露行为。
关键词:
儒家文化 盈余质量 业绩预告 隐性契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洽 许煜可 曹玉臣
文章基于烙印理论和代理理论,通过对2009—2019年发生并购的3100家上市公司16685个样本的实证检验,从非正式制度视角探究了儒家文化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受儒家文化影响越大,并购绩效越好;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样本中儒家文化对并购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弱,外来文化冲击、市场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儒家文化对并购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儒家文化提高并购绩效主要是通过降低高管的在职消费水平、抑制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等代理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功富 吕月童 詹俊
在ESG理念盛行的背景下,传统文化能发挥什么样的时代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从非正式制度视角出发考察儒家文化对企业ESG评级表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儒家文化能够提升企业ESG评级表现,且这种提升效应主要是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和改善企业信息透明度来实现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提升企业ESG表现的过程中,儒家文化是外部监督机制的一种隐性替代机制,它与法律环境互为补充;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儒家文化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被削弱。文章从微观层面揭示了儒家文化提升企业ESG表现的内在逻辑,为ESG理念注入东方文化基因,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儒家文化 非正式制度 ESG表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