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20)
2023(4378)
2022(3363)
2021(3520)
2020(2635)
2019(6132)
2018(6276)
2017(9659)
2016(6455)
2015(7350)
2014(7469)
2013(6224)
2012(5826)
2011(5356)
2010(5851)
2009(4913)
2008(4873)
2007(4540)
2006(4074)
2005(3892)
作者
(14500)
(11950)
(11796)
(11227)
(7724)
(5695)
(5623)
(4778)
(4477)
(4353)
(4194)
(3960)
(3784)
(3748)
(3714)
(3700)
(3700)
(3533)
(3429)
(3290)
(3202)
(2993)
(2947)
(2878)
(2808)
(2700)
(2649)
(2564)
(2461)
(2436)
学科
教育(19367)
(12917)
经济(12880)
中国(12322)
(9828)
管理(8580)
理论(7134)
(6872)
企业(6872)
(6517)
教学(5968)
(5536)
(5085)
发展(4665)
(4543)
农业(4482)
思想(3940)
业经(3830)
政治(3734)
(3706)
研究(3582)
技术(3444)
思想政治(3415)
政治教育(3415)
治教(3415)
德育(3381)
(3351)
(3262)
金融(3262)
改革(3230)
机构
大学(80863)
学院(75342)
研究(32021)
教育(27841)
(22839)
(22585)
师范(22528)
经济(22056)
管理(20275)
(19544)
师范大学(18890)
科学(17527)
中国(17477)
理学(16706)
理学院(16352)
管理学(15929)
管理学院(15742)
(15625)
研究所(14179)
北京(13629)
(13212)
中心(12998)
职业(12754)
技术(12496)
(11881)
(11454)
教育学(10807)
(10106)
(9322)
研究院(9197)
基金
项目(44679)
研究(42716)
科学(36421)
教育(28170)
基金(28110)
社会(24284)
(24143)
国家(23312)
社会科(22499)
社会科学(22490)
成果(20601)
编号(20548)
科学基金(18336)
(18254)
(17834)
课题(17830)
(15873)
基金项目(13339)
规划(12970)
(12285)
项目编号(12211)
(11909)
重点(11734)
(11719)
(11193)
教育部(11018)
研究成果(10931)
(10903)
(10849)
阶段(10825)
期刊
教育(47790)
研究(35798)
(28016)
经济(28016)
中国(27322)
职业(11676)
技术(10225)
学报(9684)
(9586)
大学(9008)
科学(8707)
(8565)
管理(7923)
技术教育(7642)
职业技术(7642)
职业技术教育(7642)
农业(7132)
(6540)
论坛(6540)
学学(6447)
高等(5642)
图书(5156)
(5058)
金融(5058)
(5024)
高等教育(5010)
成人(4906)
成人教育(4906)
(4581)
财经(4499)
共检索到132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桂霞  
从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到现代社会的高考,再到当前的素质教育,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发生着深刻的改变,但是归根溯源都能找到儒家思想的痕迹。本文阐述了儒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从多个角度,全方面分析了儒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曦  
本文试图从分析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缺失入手,结合儒家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从转变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等几个方面系统地论述儒家人本思想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完善指出具体方向和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蕉  
本文旨在从儒家修身思想中寻找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动力,从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提炼现代价值。通过对理论的系统剖析、相应对照,提出传承儒家修身中“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培养强国为民的君子”的教育理念,为现代大学教育提供时代所需的人文精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钢  
从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儒家教育研究的总体上看,由于侧重于对封建后期社会及其与东亚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的分析,新儒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无疑是他们研究的重点。其中,在对宋以来新儒家学说正统与非正统的划分中,朱熹的教育理想与实践受到特别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建福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教育思想随着儒家学说的西传得到欧洲有识之士的价值认同,欧洲中世纪神学权威在儒学文明的冲击下发生了动摇。儒家"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选贤与能"的用人之方,"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观等,对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回顾孔子儒学在西方传播的历程和对欧洲启蒙运动及近代文明的影响,可以看到儒家文化教育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普世价值,可以增强国人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有助于加强优秀文化教育精神传承,丰富当代文化教育内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廖俊宇  
梁启超不仅自身成绩斐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悉心的培养和教育九个子女,让他们个个成才报国。这与梁启超家庭教育中的爱国主义熏陶和教育是分不开的。文章通过对梁启超家庭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进行提炼分析,从而对当今家庭中如何更有效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银平  
本文试图对儒家心性学与西方情商教育的历史沿革、基本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东西方文化的认同和差异,让东方原有的人格心理学、人性理论与实践同西方现代的情商教育相结合,以此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的新课改及特殊教育,以期对其有所助益。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于述胜  向辉  
能够全面展现儒家教育思想要义的,不是《学记》,而是《大学》与《中庸》。以《学记》为中国第一本教育专著,来自于中国现代教育学的"知识—技术"视野。儒家教育哲学之根本在于教化。"意义"与"感通",是构成这一教化哲学的两个基本方面。"意义"为其学术宗旨,"感应"为其意义生成机制,"感通"乃"感应"之充分而顺畅实现。"意义"与"感通"会归于内尽其性、外与物谐的中和之境。在字面上,"感(应)通"虽可理解为互动互通、相互作用乃至于"刺激—反应"等,但后者并不足以尽其神韵。"感通"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以"气"(从而也是以"情")为根基的一体联动。它体现了儒学的独特教化精神:讲究情理,强调从情感的投入入手,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丽荣  
在人类与自然漫长的交互中形成与发展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人与自然的整体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观,"仁爱""至诚""尽性"的道德观。学习借鉴这一思想,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有利于我们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思想,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从而自觉地担负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神圣生态职责。这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与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丽荣  
在人类与自然漫长的交互中形成与发展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人与自然的整体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观,"仁爱""至诚""尽性"的道德观。学习借鉴这一思想,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有利于我们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思想,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从而自觉地担负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神圣生态职责。这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与启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莉芳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它蕴含着丰富的通识教育思想。儒家教育传统以"君子不器"为培养目标,围绕这个目标,重视人文经典和伦理道德教育,强调"知类通达"。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只有植根于中国教育传统,对西方经验进行创造性转换,才能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亚楠  
儒家修身的实践属性,从"仁""明德"到"达德",体现出孔子"修己以敬"至"安人"的道德超越突破视野。修身活动中,通过自修而纯化道德意志的推衍方式,与今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认同塑造等形成了显性教育与隐性自修相互契合的双重道德构建模式。将儒家修身思想运用于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认同教育工作,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认同构建的重要结构性补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建华  
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它对儒家思想的吸收表现在: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经营的家族化、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利观、"和为贵"的人际关系等;对我国的启示: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打造"命运共同体"、坚持"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处理原则、秉承"义利并重"的经营理念,等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俞师  
民国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成就杰出,培养了众多大师级人物,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灿烂的一页。当今随着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日渐突显。文章通过对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希望能对当今之教育有所借鉴、启示,即去高校行政化,确保经费充足,争取国际化合作,建立公平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玲  
在我国综合素质人才培养中,美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音乐教育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以西方审美教育理论为根据,从古希腊音乐审美观及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美学,并结合中国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对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初步讨论。阐述中西方先进的审美观及音乐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审美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与启示,并提出完善、深化美育观念,重视美育净化心灵作用的建议,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格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