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3)
2023(12574)
2022(10743)
2021(10292)
2020(8395)
2019(19793)
2018(19940)
2017(38030)
2016(20729)
2015(23645)
2014(23595)
2013(22852)
2012(20963)
2011(18780)
2010(19048)
2009(16985)
2008(16534)
2007(14209)
2006(12497)
2005(10841)
作者
(59242)
(49219)
(48854)
(46456)
(31518)
(23436)
(22112)
(19375)
(18815)
(17546)
(17004)
(16581)
(15589)
(15385)
(15172)
(15144)
(14843)
(14568)
(14111)
(14030)
(12237)
(12190)
(11836)
(11380)
(10969)
(10964)
(10956)
(10887)
(9839)
(9765)
学科
(75280)
经济(75175)
管理(56787)
(54040)
(45380)
企业(45380)
方法(34656)
数学(29274)
数学方法(28869)
(21572)
中国(20532)
(18720)
(17914)
业经(17800)
理论(16011)
地方(15392)
农业(14359)
(13633)
(13558)
贸易(13549)
(13174)
(13140)
教育(12893)
技术(12639)
环境(11924)
(11298)
财务(11233)
财务管理(11210)
(11135)
(11085)
机构
大学(289956)
学院(287678)
管理(114232)
(105328)
经济(102767)
理学(99313)
理学院(98075)
管理学(96196)
管理学院(95688)
研究(95384)
中国(68755)
(62587)
科学(61750)
(47989)
(47717)
(45952)
研究所(44234)
业大(43833)
中心(42918)
(41933)
(41429)
师范(41032)
北京(39652)
财经(38736)
农业(36041)
(35240)
(34670)
(34446)
师范大学(33371)
技术(32753)
基金
项目(201361)
科学(157138)
研究(149367)
基金(143526)
(125865)
国家(124482)
科学基金(105874)
社会(90408)
社会科(85356)
社会科学(85327)
(79156)
基金项目(76867)
教育(70083)
自然(69510)
自然科(67862)
自然科学(67843)
(67355)
自然科学基金(66622)
编号(62549)
资助(58576)
成果(51784)
重点(45127)
(44034)
课题(43504)
(42467)
(42247)
创新(39231)
项目编号(38404)
科研(38258)
大学(37951)
期刊
(115484)
经济(115484)
研究(83125)
中国(55678)
学报(47526)
科学(43946)
(42094)
管理(42092)
教育(41629)
大学(35712)
(34740)
学学(33123)
农业(29927)
技术(26420)
(20948)
金融(20948)
业经(19127)
图书(18524)
财经(17938)
经济研究(17418)
(15877)
(15152)
科技(14721)
问题(14674)
(14272)
理论(14271)
实践(13310)
(13310)
现代(12801)
技术经济(12800)
共检索到414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学伟  
儒家的自我观原属于人文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开始转入本土心理学的讨论。而从这一视角来讨论儒家的自我,可以建立一种新的解读视角。目前比较接近于这一视角的理论大致有心理社会稳态论、互依我、焦点-区域式自我及华人自我四元论,其共性都在表明儒家的自我是在关系中得到理解的。本着这样的基本观点,关系取向的自我的研究框架可以更好地解释儒家式的自我。关系取向的自我,其意指儒家所预设的关系是自我的前提,进而导致一个个体的"现实我"总是需要遵循关系性的"伦理我"。而对于这一自我构成的理解,需要借助于观念与社会等级轴与亲疏远近轴之坐标所建立的自我模式加以确立,由此也可以解释大我与小我、公与私、耻感以及人情与面子等现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星宇  
经济心理学是传统经济学在学科交叉研究背景下的拓展与延伸学科,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在理论体系、实践机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发展困境,以独特的、多元化的视角创新性地解读了人类经济心理与行为的原则和规律。近十多年来,随着心理学家将心理与行为分析纳入经济理论研究框架,经济心理学家屡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心理学分析法与经济学研究的结合,正在为创立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基础,经济心理学被列入21世纪经济学与心理学融合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乔娜娜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确立的以"仁""义""礼"为主要内涵的道德价值选择影响深远,其终极目标是要培养人的理想人格,落实到实践层面即是实行教化民众的实践路径。早期儒家的道德价值选择在其教育实践中得以完成,也藉由教育的路线得以传播,得以践行。他们在教育内容、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转向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余年,对当代教育实践仍有其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隋洁  朱滢  
本文介绍了自我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并解释了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何促进理解自我的本质。自我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自我参照加工和自我面孔再认,发现尽管许多病人的认知存在缺陷,但他们的自我人格特质知识保存完好;另外,还发现大脑右半球与自我面孔再认有密切的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迅  周利  彭容容  
文章分析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应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与真实性评价法的指导下,从学校主导和学生自组两个层面来具体实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最后指出高校应注意实践育人活动中的反馈、评价、对个体与团体进行辅导等三方面工作,以期更好地解决高校在实践育人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升实践育人的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哲  
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专业的课程之一,是体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课程。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主要针对学生心理教育而设置,为了更好地掌握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发展规律,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崔景贵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导论》(科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五版)是江苏技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桔  
读者服务不是简单劳动,而是一门艺术。为达到最佳的服务效果,需要心理学成果的支持。读者服务艺术涵盖静态服务艺术和动态服务艺术二个方面。图书馆所有有形设施的设计与配置,均应具有艺术性,充分体现“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而馆员为读者服务过程中的形象、语言、行为更应注意艺术性,以满足读者的阅读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勤  
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内容及研究方法,根据青岛艺术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建构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爱"的教育模式,并从建构该模式的必要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方法和途径上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华  张继玉  
朋辈心理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艺术院校朋辈心理教育要求心理工作者致力于积极心理的宣传和推广,为朋辈教育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努力提高朋辈教育者积极情绪,塑造他们健全人格,帮助他们以"助人、自助、互助"为宗旨,用自己的心理知识和技能优势为大家提供心理服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邱开金  
中师心理学教学脱离教育实践,这是一个长期困扰教学而又始终未能解决好的老问题.随着中师新《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的颁布实施,中师教学执行“以课堂教学为主,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周杰  
心理学应用在内部审计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总结审计实践中应用心理学存在认知障碍的基础上,分析主要心理学效应对审计的影响,指出心理学应用为内部审计提质增效的具体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晶  刘超  孙晓涛  
教育心理学教材是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系统化呈现的重要载体。王春阳、杨彬等编写的《教育心理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在教育心理学传统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吸纳最新的成果并且对教育心理学的体系结构进行优化完善。综合而言,该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凸显系统性,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理论阐述的系统性是该书的一大特色,该书紧紧抓住"教与学"两个重要方面,围绕教育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郎奥博  张海庆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既包含了音乐的乐理、韵律、节奏,又融合了情绪、情感等心理学知识,同时还涉及教育学的具体实践,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已逐渐改变了长久以来的边缘化问题,在现代中小学课堂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如何发挥音乐教育的深层作用,在教授学生基本音乐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音乐认知与感知能力,使学生在音乐教育中感受到美的存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民  张燮  
本文倡导将高校管理作为"社会过程"来研究,认为管理心理学关于组织心理和人际相互作用的理论对于改善高校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文中通过对高校组织性质、特点及心理功能的深入剖析,揭示了高校组织的规范性特征,提出,教育理想和科学理想是大学的灵魂和基本动力,人格规范和学术规范是其根本的控制因素,管理的激励措施应以刺激教育成就和科学成就为主.文章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当前高校管理心理学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