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2)
- 2023(7307)
- 2022(6143)
- 2021(5847)
- 2020(4842)
- 2019(10859)
- 2018(10996)
- 2017(20951)
- 2016(10948)
- 2015(12147)
- 2014(11538)
- 2013(10641)
- 2012(9116)
- 2011(8146)
- 2010(8521)
- 2009(8125)
- 2008(7595)
- 2007(6782)
- 2006(5767)
- 2005(5022)
- 学科
- 济(40404)
- 经济(40355)
- 管理(28849)
- 业(27532)
- 企(23476)
- 企业(23476)
- 方法(20275)
- 数学(18021)
- 数学方法(17489)
- 农(11535)
- 中国(11399)
- 业经(9032)
- 理论(8863)
- 财(8346)
- 贸(7794)
- 贸易(7789)
- 易(7585)
- 学(7445)
- 农业(7277)
- 制(6612)
- 和(6316)
- 技术(6075)
- 地方(6056)
- 教学(6019)
- 银(5855)
- 银行(5851)
- 融(5788)
- 金融(5786)
- 划(5696)
- 教育(5627)
- 机构
- 学院(143580)
- 大学(140800)
- 管理(56259)
- 济(54484)
- 经济(53267)
- 理学(48909)
- 理学院(48416)
- 管理学(47107)
- 管理学院(46873)
- 研究(43225)
- 中国(32450)
- 京(29026)
- 科学(26465)
- 财(24651)
- 江(20836)
- 所(20502)
- 中心(20452)
- 财经(19786)
- 业大(19611)
- 范(19579)
- 师范(19409)
- 农(19182)
- 研究所(18625)
- 北京(18067)
- 经(17941)
- 技术(16929)
- 州(16897)
- 经济学(16230)
- 院(15826)
- 师范大学(15316)
- 基金
- 项目(98379)
- 科学(77953)
- 研究(73860)
- 基金(70467)
- 家(61655)
- 国家(60737)
- 科学基金(52660)
- 社会(46263)
- 社会科(43853)
- 社会科学(43841)
- 省(39575)
- 基金项目(36051)
- 教育(35870)
- 自然(33842)
- 自然科(33122)
- 自然科学(33115)
- 划(32954)
- 自然科学基金(32472)
- 编号(31645)
- 资助(29547)
- 成果(25078)
- 重点(22157)
- 课题(21687)
- 创(21174)
- 部(20959)
- 发(20791)
- 项目编号(19671)
- 创新(19651)
- 大学(18949)
- 科研(18891)
共检索到206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群
和谐理念贯穿中国传统法文化始终,形成独特的"息讼"与"无讼"的价值内核,并具有现代特质。和谐主义是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的高层次超越,是我国民事诉讼模式在转型期的发展向度与最佳选择。因此可以借鉴儒家和谐理念的现代特质,重新审视道德教化的独特作用,打破传统诉讼模式的禁锢,科学设定法官与当事人的权力与权利关系,从理念与制度上重构和谐的民事诉讼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兆华 周亭亭
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结晶,在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将儒家和谐思想应用到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文化整合中,从儒家和谐思想的角度分析事务所合并后文化整合的动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事务所文化整合的相应策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孝彦
加强和完善对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是必要的。为了解决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问题,应当取消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的规定;应当扩大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把农民工讨薪诉讼纳入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在涉及农民工的相关诉讼中,应当降低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应当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在争议的案件事实最终真伪不明时,由雇主承担败诉的风险;应当建立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的检察长追缉制度;应当针对农民工完善欠薪支付令制度并建立农民工诉讼案件执行的绿色通道。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壮华
民事诉讼结构 ,是民事诉讼最基本的理论问题 ,是立法者设计各项民事诉讼制度的前提 ,也是当前面对市场经济进行审判改革必须厘清的问题。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定位 ,通过对民事诉讼结构作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以期能对民事诉讼结构的构建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诉讼结构 市场经济 意思自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刚仿
自1995年起,我国大陆民事诉讼法学界开始了对既判力理论的研究,主要探讨了既判力的本质、客观范围、既判力原则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构架,以及既判力的形成、发展和趋势等几方面的问题。本文拟就既判力的概念和本质属性及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对既判力概念和含义的思考既判力的概念在罗马法时代,被界定为“一案不二讼”和“一事不再理”的规则,“一案不二讼”渊源于“证讼”发生“一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蕊 谢舜明
在我国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诉讼案件中 ,法务会计的作用尚处于空白或最多处于尝试阶段。但随着《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深入实施 ,越来越多的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诉讼案件将被提起诉讼 ,相应地对法务会计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必须提前就法务会计为证券民事诉讼提供专家支持进行制度设计 ,以保证法务会计的公正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法务会计 证券民事诉讼 专家支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岩
和谐消费是人类对消费行为的深刻反思和理性选择,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模式,强调人类的消费行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统一、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和谐消费的实现,不仅有赖于人们消费理念的提升,更需要政策的引导与激励。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消费 和谐消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玲
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儒家的主要思想与地位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儒学对人际关系及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了儒家思想对信息传播模式的辐射效应,阐述了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信息传播特征。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人际关系 信息传播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军岭 李率锋 郭宇燕 屈军
本文以2011-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民事诉讼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民事诉讼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相较于产品类等诉讼,资金类民事诉讼与公司治理之间的负向关系更加明显;民事诉讼通过影响融资性负债而非经营性负债促成了其与公司治理之间的负向关系。拓展性分析发现,司法地方保护主义弱化了民事诉讼与公司治理之间的负向关系。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融资性负债 公司治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福录 唐侠
最高法院于2008年9月1日公布了《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在全面梳理现有规定的基础上,对民事诉讼时效进行了较为系统地修正、整合和完善。学习、掌握民事诉讼时效新规定的意义和内容,有助于当事人正确保护其合法权益。本文试就民事诉讼时效新规定的出台背景及意义、主要内容进行诠释,并就商业银行应对之策提出五点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正确适用民事诉讼时效新规定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诉讼时效 商业银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英 鄢斌
环境民事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制度所说的举证责任倒置是一个举证责任的再分配 ,其基本考虑乃在于要衡平受害人和致害人间基于环境侵权之制度特征所致的信息不对称和地位的不对等。对现有环境民事侵权中举证责任倒置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所涉及的归责原则、侵权构成要件、因果关系推定以及当事人举证与法院依职权推定相结合原则的理解与适用是立法和司法需要加以重视的方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明辉 谢军
依照一般侵权法,原告要获得赔偿,必须证明其所受损失与被告不法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对于证券市场的虚假陈述而言,原告很难证明其对虚假陈述的信赖及虚假陈述与其所受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对此,美国采用了目标认定法和市场欺诈理论,来简化因果关系的证明。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遏制虚假陈述行为,我国有必要借鉴美国的因果关系推定,以减轻投资者的举证责任。
关键词:
虚假陈述 因果关系 信赖 侵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章铁生
一、引言已有研究表明,只有在保护外部投资者的法律法规得以完善并有效实施的前提下,上市公司才能顺利筹集到所需资金,金融市场才能发展壮大(LLSV,1998,2000,2002)。沈艺峰等(2004)通过对我国1990-2002年有关证券法律法规的研究,发现我国投资者保护比较差,经历了一个从弱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彦超 姜国华
法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是依法治国的重要课题之一。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不仅伤害了中小股东,更伤害了债权人利益。资金占用规模持续上升加剧了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为了约束大股东行为,债权人会通过引进法律这一外部治理机制解决代理冲突,通过诉讼参与公司治理,保护自身的利益。基于手工整理的中国债务诉讼数据,本文发现,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比例越高,越容易引起债权人诉讼,特别是在债权人对公司控制力较弱时,这一关系更加密切;上市公司被债权人起诉后,从第2年开始,资金占用情况得到抑制,表明法律诉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大股东行为,影响公司内部治理,保护债权人利益。
关键词:
债权掏空 诉讼 债权人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