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8)
2023(8375)
2022(6285)
2021(5798)
2020(5027)
2019(10932)
2018(10545)
2017(20087)
2016(10736)
2015(12132)
2014(11947)
2013(11681)
2012(10484)
2011(8554)
2010(9090)
2009(8647)
2008(9132)
2007(8297)
2006(7253)
2005(6837)
作者
(28565)
(23845)
(23801)
(22329)
(15484)
(11199)
(10722)
(9075)
(8818)
(8722)
(8011)
(7961)
(7901)
(7653)
(7397)
(7093)
(6952)
(6877)
(6781)
(6664)
(5884)
(5813)
(5697)
(5522)
(5447)
(5325)
(5239)
(5206)
(4819)
(4511)
学科
(72271)
(69268)
企业(69268)
管理(54748)
(49752)
经济(49676)
(33661)
业经(24435)
(20521)
财务(20516)
财务管理(20476)
(20089)
方法(20085)
企业财务(19426)
农业(14818)
技术(14692)
(14117)
(13602)
中国(12931)
数学(12740)
财政(12720)
数学方法(12697)
企业经济(11853)
(11563)
(11438)
理论(10938)
(10897)
经营(10721)
体制(10616)
(10269)
机构
学院(155536)
大学(148258)
(69836)
经济(68785)
管理(66508)
理学(56599)
理学院(56175)
管理学(55795)
管理学院(55505)
研究(44558)
(42812)
中国(38020)
(30127)
财经(29776)
(26932)
(24999)
科学(23548)
(23475)
(21685)
财经大学(21442)
经济学(20739)
商学(20573)
商学院(20417)
中心(20114)
业大(19005)
经济学院(18815)
北京(18807)
(18792)
研究所(18622)
经济管理(18266)
基金
项目(94476)
科学(77002)
研究(74121)
基金(70147)
(59125)
国家(58138)
科学基金(52439)
社会(49899)
社会科(47399)
社会科学(47384)
(38189)
基金项目(36905)
教育(32601)
自然(31631)
自然科(30931)
自然科学(30923)
自然科学基金(30464)
编号(29505)
(29457)
(27935)
资助(27319)
(23702)
成果(23091)
(21456)
(21107)
创新(21064)
国家社会(20915)
重点(20474)
(20423)
(20222)
期刊
(85923)
经济(85923)
研究(49807)
(42348)
中国(31409)
管理(30442)
(23383)
科学(17992)
学报(16546)
农业(16321)
业经(16190)
财经(15916)
技术(15689)
大学(14216)
(13855)
金融(13855)
(13777)
经济研究(13748)
学学(13709)
财会(12783)
教育(11688)
会计(11355)
(11312)
问题(10649)
技术经济(10514)
世界(9264)
现代(9137)
通讯(8678)
会通(8664)
(8489)
共检索到245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心合  
本文认为 ,理财道德是与会计道德相区别的一个独立范畴 ,中国特色的企业理财应当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对于以德理财 ,理论界关注甚少 ,以致理财学的研究与实践过分强调“工具理性”。实际上 ,企业理财不可能是完全理性化的 ,理财的秩序不能撇开伦理理性 ,这正是儒家伦理在现代企业理财中可以发挥所长之处。总的来看 ,儒家伦理道德模式对于现代企业理财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奠基于儒家家族伦理关系之上的家族制企业在中国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作为儒家伦理思想基石的“诚信”对现代企业理财也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春花  张春阳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出现了一些混乱状态。经济领域的表现之一则是商业道德败坏,商人见利忘义,假冒伪劣产品盛行,人们对经商者普遍抱以怀疑的态度。一个没有道德素质的民族将很难以建立起真正的物质文明,中国的现代化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华民族道德水平的提高。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扬弃借鉴,是建立及形成有效的经济伦理体系、提高经商者素质的重大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恂诚  
企业制度的主要目标在于节省交易成本,儒家伦理在中国近代企业制度和若干市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企业横向兼并、纵向合并和多元化投资的发展,中国若干规模较大的企业曾经进行过经理人层级制管理的尝试,但多以失败告终。其中家族企业的分家析产和对异姓的不信任阻碍了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而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也是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田文军  张洪波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车运景  
辩证法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以辩证的态势来演进的,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也不例外,儒家认为:社会的发展,人类本性的释放,是"竞争"思想产生的充要条件;"天时、地利、人和"与"和而不同"思想是竞争的方法;"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诠释了竞争的规范;"和为贵"是竞争的总原则和总目标。历史发展到今天,儒家竞争观经过现代化扬弃与重构,赋予其新的内容,对于加强现代企业竞合战略管理伦理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小华  
试论儒家伦理思想与企业经营管理刘小华当今世界,华人经济的迅速崛起已令世人瞩目,其发展态势日益强劲,尤其是在东亚东南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个古老民族的传人、当代世界经济的弄潮儿,华人企业家这一群体的本质特征怎样?其内在追求如何?他们成功之道的秘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小华  
试论儒家伦理思想与企业经营管理广东惠州王氏公司刘小华现代经营管理,作为一种理论、一种技术、一种方法,它是可以学习,可以交流,可以吸取的。但是,经营管理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风格,却只能深深打上各民族的文化烙印。对此,日本的企业家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食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夏振坤  张艳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舜清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石珈  
企业伦理是处理企业内部、外部关系的伦理原则,作为内在约束力规范企业全体员工行为。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在企业伦理建设方面尚待提高。文章从文化背景、发展历程、管理模式、激励手段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伦理原则建设盲区。儒家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结晶,其中的古代商业活动伦理规范对现代企业有较高参考价值。文章基于现代儒家商业伦理的"忠信观""义利观""中和观""仁爱观"针对我国企业伦理建设的弊端提出四点改进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清荣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国栋  陈宇曦  
以资本主义为内核的西方现代化商业逻辑,难以适应新时代中国的商业文明和管理规律。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挖掘儒家伦理在新商业文明重塑过程中的精神价值,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商业逻辑和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辨析了传统商业文明与新商业文明的内涵差异,分析了儒家伦理与新商业文明在价值内核方面的内在关联,进而从个体、组织和系统等层面梳理与新商业文明相契合的儒商型企业的商业逻辑。最后选取海尔集团为儒商型企业案例,解析其从人的价值第一的企业观、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利益观和共创共赢、和谐共生的发展观三个维度打造儒商型企业的实践路径。本文不仅挖掘了儒家伦理在新商业文明重建中实现创造性转化的价值、路径和经验,而且为新时代企业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车运景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积极的、具有永恒价值的因素。今天,我们站在现代化的角度,对儒家文化尤其是儒家经济伦理思想进行理性分析,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现代性批判与革新,将其结构要素置于现代市场经济伦理要求之下,经现代辩证理性的光照,重放现代光彩,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任伍  卢少辉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资源,对现代管理的重要影响表现在对现代企业家伦理塑造上。作为有着精神特质的现代企业家,“儒商”以其独特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建构起了指导管理过程的管理伦理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儒家文化的改造和更新,现代企业家展现出了一种与时代同步的新型“儒商”形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