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38)
2023(11566)
2022(9576)
2021(8800)
2020(6900)
2019(15600)
2018(15156)
2017(28270)
2016(14711)
2015(16757)
2014(16744)
2013(16666)
2012(16255)
2011(15132)
2010(15309)
2009(14178)
2008(13931)
2007(12347)
2006(11461)
2005(10908)
作者
(43345)
(36105)
(36086)
(34223)
(23469)
(17259)
(16328)
(13961)
(13931)
(12769)
(12738)
(12049)
(11767)
(11736)
(11566)
(11090)
(10715)
(10333)
(10325)
(9928)
(9416)
(8769)
(8737)
(8426)
(8222)
(8161)
(7856)
(7729)
(7220)
(7184)
学科
(89867)
经济(89785)
管理(34963)
(33813)
中国(28597)
方法(27315)
地方(25102)
(24969)
企业(24969)
数学(23203)
数学方法(23095)
(20846)
业经(18451)
(15916)
贸易(15901)
地方经济(15631)
(15374)
(14784)
农业(14201)
(13896)
金融(13895)
(13673)
(13421)
(13405)
银行(13395)
(13213)
环境(12602)
(12509)
(11431)
产业(10760)
机构
大学(224263)
学院(222908)
(111011)
经济(109160)
研究(91036)
管理(78235)
中国(70070)
理学(65292)
理学院(64430)
管理学(63681)
管理学院(63239)
科学(49598)
(49386)
(47718)
(45891)
研究所(41217)
中心(38980)
财经(37273)
经济学(36748)
(34023)
(33493)
(33091)
北京(32838)
经济学院(32807)
(32292)
(32139)
师范(32058)
科学院(27680)
财经大学(27544)
(26574)
基金
项目(138567)
科学(110481)
研究(106427)
基金(101770)
(88731)
国家(87599)
科学基金(73596)
社会(72590)
社会科(68976)
社会科学(68963)
基金项目(51700)
(50958)
教育(47014)
(43445)
自然(41502)
资助(41416)
编号(40914)
自然科(40478)
自然科学(40466)
自然科学基金(39784)
(37056)
成果(34973)
(32127)
重点(31966)
国家社会(31895)
发展(31190)
(30687)
课题(29937)
中国(29412)
(28374)
期刊
(136704)
经济(136704)
研究(80397)
中国(51930)
(33815)
管理(32818)
(32747)
科学(31528)
学报(30751)
教育(25865)
(25261)
金融(25261)
大学(24417)
经济研究(23531)
农业(22805)
学学(22720)
财经(20136)
业经(19660)
技术(19229)
问题(17894)
(17769)
(16239)
世界(16015)
国际(15240)
(12999)
技术经济(12711)
经济问题(11268)
(10692)
论坛(10692)
统计(10628)
共检索到370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杰  
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既有文献见仁见智。本文的分析表明,儒家伦理起初内生于保证家庭组织运行效率的实际需要,而后长期充当国家与个人的调适角色,促成了家族制与官僚制的制度妥协,并由此形成独具特色的市场制度基础,汉唐盛世便奠基其上。中国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要害是政府因素与其他市场因素能否达成制度均衡,儒家伦理的作用自当不言而喻。不仅如此,儒家伦理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逐步完成了商业转向,具有了丰富的市场涵义,加上东亚经济奇迹佐证凿凿,因此其对市场经济发展有利无害当成定论。本文的讨论发现,儒家伦理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国栋  陈宇曦  
以资本主义为内核的西方现代化商业逻辑,难以适应新时代中国的商业文明和管理规律。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挖掘儒家伦理在新商业文明重塑过程中的精神价值,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商业逻辑和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辨析了传统商业文明与新商业文明的内涵差异,分析了儒家伦理与新商业文明在价值内核方面的内在关联,进而从个体、组织和系统等层面梳理与新商业文明相契合的儒商型企业的商业逻辑。最后选取海尔集团为儒商型企业案例,解析其从人的价值第一的企业观、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利益观和共创共赢、和谐共生的发展观三个维度打造儒商型企业的实践路径。本文不仅挖掘了儒家伦理在新商业文明重建中实现创造性转化的价值、路径和经验,而且为新时代企业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夏振坤  张艳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卫国  
商业伦理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本文通过分析发现经济体制转轨、新旧道德体系冲突、主流信仰的缺失、企业管理者轻视和忽视伦理等原因导致中国商业伦理缺失。然后提出了加强商业伦理建设的措施:制定并执行企业伦理守则、加强员工伦理教育和深化社会监督硬化商业伦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崔月琴,李文焕  
东亚地区在文化传统上与儒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儒家传统作为一种文化积淀 ,已深深地影响、制约着它所辐射的国家和地区。儒家文化虽然有它的博大精深之处 ,有些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进入和成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体系 ,并在东亚经济发展的初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就其文化模式和观念体系而言 ,它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 ,其负面影响不可避免。东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既有儒家文化的内在动因 ,当然还有西方现代理性文化的影响和催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中英  魏强  
在当代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需要对资本的文化逻辑和文化的资本逻辑进行深度考察。产业化的文化生产以盈利为根本目的,会造成"资本异化"、"文化风险"。从哲学角度讲,"文化产业化"对社会的整体运行系统具有辩证作用。一方面,"文化产业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化"对社会的进步与完善又具有深层危害。为使文化生产更好地实现对人"意义世界"的终极关怀,可以通过注入发展伦理精神,对"文化产业化"进行伦理规范、综合制约、实践超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任伍  卢少辉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资源,对现代管理的重要影响表现在对现代企业家伦理塑造上。作为有着精神特质的现代企业家,“儒商”以其独特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建构起了指导管理过程的管理伦理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儒家文化的改造和更新,现代企业家展现出了一种与时代同步的新型“儒商”形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春花  张春阳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出现了一些混乱状态。经济领域的表现之一则是商业道德败坏,商人见利忘义,假冒伪劣产品盛行,人们对经商者普遍抱以怀疑的态度。一个没有道德素质的民族将很难以建立起真正的物质文明,中国的现代化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华民族道德水平的提高。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扬弃借鉴,是建立及形成有效的经济伦理体系、提高经商者素质的重大措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田文军  张洪波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车运景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积极的、具有永恒价值的因素。今天,我们站在现代化的角度,对儒家文化尤其是儒家经济伦理思想进行理性分析,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现代性批判与革新,将其结构要素置于现代市场经济伦理要求之下,经现代辩证理性的光照,重放现代光彩,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恂诚  
企业制度的主要目标在于节省交易成本,儒家伦理在中国近代企业制度和若干市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企业横向兼并、纵向合并和多元化投资的发展,中国若干规模较大的企业曾经进行过经理人层级制管理的尝试,但多以失败告终。其中家族企业的分家析产和对异姓的不信任阻碍了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而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也是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阮航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清荣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作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系列讲话精神的体会,本文把中国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的阶段性变化,分别置于三个视野中进行观察。第一,从中国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看,新常态是中国发展由盛到衰再到盛的一个历史阶段,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保持应有的历史耐心和政策定力。第二,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着眼认识新常态,进一步增强了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增长动能转换的紧迫性。第三,与世界经济呈现的"新平庸"不同,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高速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贵卿  井润田  玛格瑞特·瑞德  
通过对中国775名员工和美国267名员工的调查,考察了新教工作伦理与儒家工作伦理对中美两国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发现这两种传统工作伦理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国别差异:新教工作伦理对中国员工的创新行为和美国员工的创新行为都有显著影响,但对美国员工的影响高于对中国员工的影响;儒家工作伦理对中国员工的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但对美国员工创新行为无影响;特别发现在中国,新教工作伦理与儒家工作伦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在美国,新教工作伦理与儒家工作伦理没有相关性;并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采取"双融管理"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