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1)
- 2023(10137)
- 2022(8484)
- 2021(7707)
- 2020(6092)
- 2019(13844)
- 2018(13762)
- 2017(25355)
- 2016(13680)
- 2015(15369)
- 2014(15574)
- 2013(15395)
- 2012(15309)
- 2011(14331)
- 2010(14969)
- 2009(14045)
- 2008(14008)
- 2007(12968)
- 2006(12111)
- 2005(11403)
- 学科
- 济(81862)
- 经济(81783)
- 管理(37341)
- 业(34287)
- 企(26380)
- 企业(26380)
- 地方(24827)
- 中国(22807)
- 方法(22777)
- 数学(19000)
- 数学方法(18743)
- 农(18479)
- 业经(17091)
- 学(17016)
- 地方经济(15660)
- 农业(12827)
- 贸(12695)
- 贸易(12684)
- 融(12650)
- 金融(12649)
- 制(12443)
- 发(12248)
- 易(12131)
- 银(11940)
- 银行(11915)
- 财(11837)
- 行(11684)
- 环境(11137)
- 和(10207)
- 理论(10155)
- 机构
- 学院(214019)
- 大学(213396)
- 济(94417)
- 经济(92444)
- 研究(84120)
- 管理(73630)
- 中国(63946)
- 理学(61361)
- 理学院(60456)
- 管理学(59204)
- 管理学院(58814)
- 科学(51306)
- 京(47438)
- 所(44715)
- 财(42045)
- 研究所(40130)
- 农(37485)
- 中心(36371)
- 江(35160)
- 财经(32225)
- 范(31736)
- 师范(31416)
- 北京(31024)
- 经济学(29693)
- 院(29644)
- 业大(29501)
- 农业(29030)
- 经(28933)
- 州(28174)
- 经济学院(26172)
- 基金
- 项目(129488)
- 科学(101329)
- 研究(94526)
- 基金(91997)
- 家(80611)
- 国家(79866)
- 科学基金(67008)
- 社会(60951)
- 社会科(57608)
- 社会科学(57594)
- 省(51379)
- 基金项目(47493)
- 划(42921)
- 教育(42703)
- 自然(41402)
- 自然科(40441)
- 自然科学(40427)
- 自然科学基金(39697)
- 资助(38199)
- 编号(37253)
- 发(34437)
- 成果(31760)
- 重点(29947)
- 发展(27967)
- 课题(27964)
- 部(27819)
- 展(27503)
- 创(26144)
- 国家社会(25135)
- 创新(24550)
共检索到356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马涛
儒商精神根植于儒家思想,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变则通”“日日新”的创新精神、“天行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致良知”的经营价值观,将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儒商 儒商精神 企业家精神 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艳 王瑞辉
本文分析了儒商、儒商精神及儒商文化与商业经济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结合当下工商业界存在的诚信失范、商业伦理迷途等道德困境,提出儒商文化发展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儒商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践行路径,即:重新认识儒商文化的当下价值,弘扬儒商精神;倡导新型商业伦理,推进商道重建;推动儒商"与时俱进",加快儒商文化的现代转型;增进商会与企业的交流及资源整合,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培挺
儒商精神在现代管理境遇中能否内生,从其历史溯源、存在特质和实践内生等几个维度进行递进式分析。儒商(精神)的存在特质就是基于中国本土文化场,以商业文化的探讨为指向,探讨管理哲学视野下的组织文化的儒商(精神)向度。这种定位在儒家强文化势能塑造的惯习下,在管理学理论与实践导向管理精致化的管理文化时代体现的管理模式中,其存在有实践需求。它的根基是具有中国本土传统文化支撑的商业意识形态。中国古代的儒商精神内生是从广域单一儒家文化场内生出儒商精神,而面向未来的儒商精神内生是从多元商业文化备选境遇中选择儒商精神,两种内生状态、程度迥异。面向未来对儒商(精神)在商业实践中内生应保持谨慎的乐观,因为在强国家主义主导下的传统儒家的强政治文化资源若仍主导儒商精神的塑造与重构,其既可以导向积极的儒商(精神),也可以因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消极内容使儒商(精神)在面向未来中导向一种颓废的商业意识形态。儒商(精神)面向未来实践需要重构,面向儒家原生资源挖掘其创造性、生生不息、有情有义的精气神,这可以优化并更新儒商精神内涵,为新时代全球化中的工商业文明的塑造提供更多的希冀。
关键词:
儒商精神 势能 惯习 管理境遇 内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生春 杨缨
文章从"儒将"、"儒医"这两个名词的起源说起,探寻了"儒商"这一名词的起源及其含义的变化,并分析了"儒商"的前身——"儒贾"、"贾儒"这两个名词的褒贬色彩和内在根据。还从大量的历史资料中首次总结出了"儒商精神"的含义,以及"儒商精神"在当代的新的变化和意义。
关键词:
儒贾 贾儒 儒商 儒商精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云平
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但我国小企业发展仍存在诸多弊端,必须在有关法律、政策、组织机构及金融等方面有所突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程德荣
二次大战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虽历经衰退、危机和滞胀的困挠,但总的来说仍获得了相对稳定的持续的发展。为此,人们自然会提出“资本主义为何垂而不死”的问题。对于当代西方经济发展原因的研究,简单地采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或限于生产关系的概念的探讨是不够的,正确的方法应是从西方国家和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入手,分析其在当代西方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作用。以下笔谈正是根据这一思路而进行的一种探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平生
儒商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内涵。当下,把握新时代儒商精神应该抓住其核心要素。一是讲求仁爱。仁的本质是爱,利他是儒家的最高境界。孔子曰“仁者爱人”。儒商始祖子贡、商圣范蠡经商受人赞誉是因为他们有仁爱之心。二是家国情怀。清末状元张謇践行实业救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张謇的事迹很有教育意义,要把这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期刊] 求索
[作者]
唐凯麟
企业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健康的发展,有赖于中国现代企业家的商业精神的自觉建构。传统儒商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当代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源头活水,认清传统儒商精神的现代重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其重构的现代价值和基本路径,对于当代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儒商精神 现代重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华 刘滨
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实践模式,是有效协调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扩大生产者责任”(EPR)原则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是实现循环型社会的主要政策工具。从“扩大生产者责任”原则的目的和定义入手,指出扩大生产者责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鉴于生产者在产品生命链中的核心作用,扩大生产者责任可以有效地实现废弃产品回收责任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分配,实现产品废弃物回收成本的最小化,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孔众
儒商是儒学的文化基因与商业活动相适应、相协调的产物。新时代儒商至少应具备六大特质。大道与使命。企业的使命,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愿景和基本价值观,其源于企业家的实践认知和生命信仰,并贯注到企业的运营全程和员工全体。未来领先全球的中国企业,其使命必与中华文明复兴的光明未来融为一体:一方面,是儒商的高度觉悟与勇于担当;另一方面,是中华文明大道的滋养反哺企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新民
技术开发是将科学研究成果或已有的新技术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创造性劳动。它与科学研究是两个紧密相联而又不同的科学实践阶段,不同点主要在于其成果能否直接用于生产。技术开发与生产活动(包括生产条件完善、改造和规模扩展)前后衔接而又有区别,其区别主要在于是否有创新。技术开发是科学研究通向生产实践的桥梁,而这个环节目前还比较薄弱,因此进一步认识技术开发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谋求如何充分发挥这种作用的环境是科技政策研究中值得关注的课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曹云华
新加坡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大量的进口弥补了资源方面的严重缺陷,满足了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加坡国内市场狭小,对外贸易扩大了国外需求。进口国外各种消费品,影响国内的消费结构,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对外贸易扩大了市场范围,促进了规模经济,增加了投资效益。出口产业部门的消费增加必然会给其它产业部门的生产增长、就业扩大、消费增加带来连锁效应。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能带动整个经济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迫使出口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并提高竞争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夏桂年
一个国家的发展,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外部环境也是一个重要条件,它直接关系到生产要素的获取和产品的销售,对经济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与作用。正因为这样,自资本主义诞生以后,许多国家均把占有更多的殖民地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基本外部条件。为此,一些经济较为先进的国家曾采用炮舰政策,对弱小民族和弱小国家实行武力兼并,迫使这些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
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日本作为东亚经济起飞的"领头雁",带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促成了"雁行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以1985年日元升值为契机,日本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该地区的国际分工从垂直分工为主向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交织的"复合型国际分工"转换,相应地,其作为"先进技术提供者"和重要的"协调者"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为突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陆进
论经济发展中税收作用的局限性王陆进对于经济发展中的税收作用,我们可分别就税收与促进经济增长、税收与发展资金的筹集、税收与优化产业结构、税收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税收与收入公平分配、税收与反通货膨胀、涉外税收与促进对外开放等等问题作系统论述,详细地阐明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