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49)
- 2023(3123)
- 2022(2538)
- 2021(2363)
- 2020(1812)
- 2019(3848)
- 2018(3773)
- 2017(6790)
- 2016(3317)
- 2015(3553)
- 2014(2885)
- 2013(2714)
- 2012(2286)
- 2011(2006)
- 2010(2119)
- 2009(2084)
- 2008(2062)
- 2007(1982)
- 2006(1701)
- 2005(1389)
- 学科
- 管理(16337)
- 业(16056)
- 企(15315)
- 企业(15315)
- 济(11532)
- 经济(11526)
- 技术(9788)
- 技术管理(8407)
- 业经(4084)
- 中国(4069)
- 贸(3972)
- 贸易(3969)
- 易(3882)
- 方法(3622)
- 财(3004)
- 制(2998)
- 农(2982)
- 银(2934)
- 银行(2929)
- 行(2844)
- 数学(2728)
- 电子(2697)
- 数学方法(2686)
- 网上(2615)
- 网上贸易(2615)
- 融(2561)
- 金融(2561)
- 地方(2493)
- 理论(2448)
- 供销(2276)
- 机构
- 学院(42807)
- 大学(41464)
- 管理(19049)
- 济(19001)
- 经济(18711)
- 理学(16458)
- 理学院(16322)
- 管理学(16157)
- 管理学院(16060)
- 研究(12840)
- 中国(10159)
- 财(8421)
- 京(8019)
- 科学(6714)
- 江(6640)
- 财经(6475)
- 中心(5968)
- 经(5857)
- 经济学(5752)
- 商学(5687)
- 商学院(5614)
- 州(5468)
- 所(5429)
- 经济学院(5100)
- 院(4955)
- 北京(4928)
- 研究所(4858)
- 范(4830)
- 师范(4802)
- 财经大学(4750)
共检索到65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于树彬 陶志明
不同时代的儒商有不同的标准,但都与"儒"密不可分。儒学决定着儒商的本质特征。通过剖析儒学"三纲五常"的理论框架,能够有助于理解儒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深远影响,有助于理解中国宗法等级制度所形成的"人治"特征,有助于理解法治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徘徊不前,从而有助于理解儒商在历史和现实中的苦涩,也才能够对症下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打造新的儒商。
关键词:
儒学 儒商 现代儒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黎红雷
儒商自古有之。“富而好礼”的孔子大弟子子贡与“富而好德”的陶朱公范蠡,被后人尊为“儒商鼻祖”;“经商不损陶朱义,货殖何妨子贡仁”成为后世儒商的座右铭。明清时期,先后涌现出被时人称为“儒贾”“儒商”的社会阶层。浙江大学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原执行主任周生春教授认为:“传统儒商是具有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底蕴,关爱亲友、孤弱,热心乡里和社会公益之事,能做到儒行与贾业的统一和良性互动,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工商业者。”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生春 杨缨
文章从"儒将"、"儒医"这两个名词的起源说起,探寻了"儒商"这一名词的起源及其含义的变化,并分析了"儒商"的前身——"儒贾"、"贾儒"这两个名词的褒贬色彩和内在根据。还从大量的历史资料中首次总结出了"儒商精神"的含义,以及"儒商精神"在当代的新的变化和意义。
关键词:
儒贾 贾儒 儒商 儒商精神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国栋
儒商是儒家伦理所塑造的具有“君子”品质的商人,是“内圣”(德,重义)而“外王”(商,谋利),或者说“士魂”而“商才”的企业家。在中国古代,以晋商、徽商为代表的传统儒商以义制利、诚信为本、经世济民,谱写了雄财善贾、汇通天下、利赖九州的辉煌篇章,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东掌制、学徒制、身股制等丰富的管理智慧,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依然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苏勇
从文化知识层面界定,儒商是“有文化的商人”,是亦文亦商者,即“文人型商人”。从道德层面界定,儒商是“有高尚道德的商人”,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并且在经商活动中能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文化与道德相结合的层面来界定,儒商既是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企业家,又是有高尚道德和人文关怀的企业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平生
儒商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内涵。当下,把握新时代儒商精神应该抓住其核心要素。一是讲求仁爱。仁的本质是爱,利他是儒家的最高境界。孔子曰“仁者爱人”。儒商始祖子贡、商圣范蠡经商受人赞誉是因为他们有仁爱之心。二是家国情怀。清末状元张謇践行实业救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张謇的事迹很有教育意义,要把这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建宝
何为儒商?儒是文化认同,商是职业分工。儒商是文化认同的“儒”与身份认同的“商”叠加而来的复合概念,是能够把哲学意义上的“知”与商业实践上的“行”合二为一的商人典范。在各大轴心文明中,儒家依靠自身的力量追求现世的圣贤人格,而不是来世的外在超越,以商业行为成功实践这一思想的人则被称为“儒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雄
儒商是中国历史上从事商业活动的特殊群体,其商业气质和习俗深受儒家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诚信做事,有德性地做人”的商业精神。毋庸置疑,儒商不仅仅是一个商业现象,更是一个文化和哲学符号。学术界要梳理、寻找支撑中国巨大物质文明成就背后的精神文脉,中国儒商精神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价值。这是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求索
[作者]
唐凯麟
企业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健康的发展,有赖于中国现代企业家的商业精神的自觉建构。传统儒商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当代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源头活水,认清传统儒商精神的现代重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其重构的现代价值和基本路径,对于当代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儒商精神 现代重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黎红雷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厦门工作期间,曾经向企业家谈起陈嘉庚先生的事迹,他指出,陈嘉庚先生在中国和南洋很受大家敬仰,其高明之处在于深知做生意与做人一样,要讲德行;他在生活上崇尚简朴,在商场上遵守信用,体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儒商气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践行儒学的当代企业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公绥
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以仁为本”,孔子将“仁”定义为“爱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恭敬、宽容、诚信、勤慧、慈爱,那就算是“仁”。儒家经典《大学》中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意思是:生产财富有正确的途径。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省,如此财富才会保持充足。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敛钱发财。
关键词:
儒商精神 传统儒家思想 企业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甲朋
儒商积极倡导以儒家理念去经商,大力强调以儒家宣扬的诚信仁义等伦理道德作为商业经营的基本指导理念,由此形成了具有浓厚儒家文化特色的商人精神—儒商精神。儒商精神是市场竞争法则所促成,体现着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保障商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儒商精神随着儒家思想、商品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演变,先后经历了孕育滥觞期、发展形成期、西化转型期和现代重塑期。在每一次转变过程中,儒商精神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完善和优化。
关键词:
儒商 精神 嬗变 儒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孔众
儒商是儒学的文化基因与商业活动相适应、相协调的产物。新时代儒商至少应具备六大特质。大道与使命。企业的使命,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愿景和基本价值观,其源于企业家的实践认知和生命信仰,并贯注到企业的运营全程和员工全体。未来领先全球的中国企业,其使命必与中华文明复兴的光明未来融为一体:一方面,是儒商的高度觉悟与勇于担当;另一方面,是中华文明大道的滋养反哺企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荆建林
现代儒商形象分析及塑造荆建林起源于80年代末的儒商热,向当代中国企业家展示了一种理想的形象目标。本文主要围绕儒商热的产生背景、现代儒商形象内涵及塑造等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一、现代儒商热的产生背景当代儒商热的兴起,从表面看似乎表现了中国企业家对自身形象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