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36)
- 2023(17809)
- 2022(15163)
- 2021(14275)
- 2020(12139)
- 2019(27955)
- 2018(27313)
- 2017(53359)
- 2016(29059)
- 2015(32484)
- 2014(32018)
- 2013(31817)
- 2012(29491)
- 2011(26426)
- 2010(26482)
- 2009(24850)
- 2008(24976)
- 2007(22038)
- 2006(19611)
- 2005(17975)
- 学科
- 济(123672)
- 经济(123526)
- 业(107874)
- 管理(98053)
- 企(96199)
- 企业(96199)
- 方法(57098)
- 数学(47136)
- 数学方法(46701)
- 财(40208)
- 农(36345)
- 业经(34731)
- 中国(32694)
- 务(28918)
- 财务(28852)
- 财务管理(28817)
- 企业财务(27482)
- 制(25707)
- 农业(24972)
- 贸(24021)
- 贸易(24009)
- 易(23381)
- 技术(21643)
- 策(21538)
- 地方(21359)
- 和(21099)
- 学(20426)
- 理论(20395)
- 划(19678)
- 银(18736)
- 机构
- 学院(415241)
- 大学(413561)
- 济(178137)
- 经济(174690)
- 管理(169489)
- 理学(145648)
- 理学院(144217)
- 管理学(142296)
- 管理学院(141539)
- 研究(137796)
- 中国(108821)
- 京(88142)
- 财(84581)
- 科学(79972)
- 所(68940)
- 财经(67217)
- 农(64345)
- 中心(61972)
- 研究所(61964)
- 经(61356)
- 江(60977)
- 业大(57121)
- 北京(56367)
- 经济学(53640)
- 范(50855)
- 师范(50459)
- 农业(50240)
- 财经大学(49966)
- 院(49646)
- 州(48961)
- 基金
- 项目(271468)
- 科学(215756)
- 研究(202972)
- 基金(199563)
- 家(171742)
- 国家(170246)
- 科学基金(147995)
- 社会(130074)
- 社会科(123418)
- 社会科学(123390)
- 基金项目(104798)
- 省(103387)
- 自然(94766)
- 自然科(92607)
- 自然科学(92588)
- 教育(92270)
- 自然科学基金(91020)
- 划(86760)
- 资助(83337)
- 编号(82452)
- 成果(67118)
- 部(61707)
- 重点(59730)
- 创(57822)
- 发(57583)
- 课题(55946)
- 国家社会(53624)
- 教育部(53583)
- 创新(53393)
- 人文(52555)
- 期刊
- 济(198025)
- 经济(198025)
- 研究(127351)
- 中国(76575)
- 财(68269)
- 管理(66492)
- 农(59273)
- 学报(57783)
- 科学(55844)
- 大学(44806)
- 学学(42245)
- 融(42244)
- 金融(42244)
- 教育(41178)
- 农业(41169)
- 技术(36029)
- 财经(33966)
- 业经(32572)
- 经济研究(31883)
- 经(29121)
- 问题(25480)
- 业(24039)
- 技术经济(22297)
- 贸(22114)
- 世界(20348)
- 现代(20154)
- 理论(19727)
- 国际(19319)
- 财会(18890)
- 商业(18597)
共检索到623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孔繁成
僵尸企业挤占正常经济发展资源,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加了宏观经济运行风险。文章利用2007年~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运用过度借债法和FN-CHK标准测度了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僵尸企业数量及其占比、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僵尸企业行业分布及房地产上市公司中的僵尸企业状况。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导致2007年~2016年我国僵尸企业占比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利润率低和资产负债率高的国有企业更易成为僵尸企业;僵尸企业主要集中于产能过剩的化学原料、黑色金属、煤炭和有色金属等行业。最后,文章给出了实现我国僵尸企业市场出清的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僵尸企业 FN-CHK标准 国有企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忠民 李振英 马本江 张燕
利用2009-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企业非效率投资与僵尸企业的关系,以及银行信贷对非效率投资与僵尸企业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与僵尸企业正相关,特别是企业过度投资中耗费的资源、形成的产能具有不可逆性,将直接增加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导致企业沦为僵尸企业;银行信贷对企业僵尸化具有负向调节效应,相对于过度投资来说,银行信贷对于抑制投资不足导致的企业僵尸化问题更加有效;从贷款期限来看,短期贷款能够给债务企业形成流动性压力和再融资压力,迫使企业经理人提高投资效率,从而对企业僵尸化问题的调节效应更显著。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坚飞 水会莉 宋闻
补贴和减税作为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其激励效应受到所在地区营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学术界对营商环境在创新政策激励效应发挥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鲜有研究。本文选择2016-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为中介变量,以营商环境为调节变量,基于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补贴和减税两类创新政策支持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在减税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而在补贴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遮掩效应。(2)营商环境改善对两类创新政策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均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且正向调节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在减税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的中介作用。(3)营商环境越好,减税支持对实质性和策略性创新产出的间接效应越显著,且对实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大于策略性创新产出;当营商环境不良时,补贴支持会促使企业减少技术创新投入,转向采取以链接社会资本和争取更多途径补贴的方式促进策略性创新产出。研究结论丰富了现有营商环境对创新政策支持激励效应的理论视野,对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优化创新支持政策组合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补贴 减税 营商环境 政策支持 创新激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珍珍 何宇 徐长生
本文利用2008—2017年A股3500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PSM估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结果发现:母公司和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均显著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相较于2008版认定政策,2016版认定政策对研发财力投入的激励效应较小,但对研发人力投入的激励效应较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前,企业会自主增加研发投入以满足认定标准,认定期间研发投入会显著增加,认定期满后企业不会显著增加人力投入;企业当期的认定状态具有较高的概率,与其前一期的相同。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是有效的制度安排,但应在激励企业持续性地进行科技创新等方面完善认定政策,以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研发投入 PSM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明珠 王京 徐璟娜
立足于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实情境,基于2008—2021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考察异质性股东引入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异质性股东引入对企业创新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股权多元化、股权制衡程度和异质性股东委派董事与企业创新质量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异质性股东引入通过促进企业获取资源支持和提升创新意愿提高自身创新质量;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产品市场竞争较强的企业中,异质性股东引入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异质性股东引入对创新质量的正向作用能够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国平 李龙会
本文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尝试性地从股权结构与产权性质两大方面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环保投资行为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环保投资规模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偏低,公司环保投资行为存在着较为突出的个体性差异;股权制衡度、管理层持股比例分别与公司环保投资规模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普遍缺乏环境治理与环保投资的积极性,而且他们在环保投资决策方面更多地表现出"合谋"倾向;公司环保投资行为具有显著的产权差异特征,即国有公司比民营公司投入了更大规模的环保资金。本文的研究结论既为利益相关者了解当前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和政府明确其环境管制政策的有效程度提供了经验证据,又丰富了企业投资研究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东旭
企业年金计划既是国家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支柱,又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公司财务相关理论,构建了企业参与年金计划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并利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该分析框架进行实证检验,从企业层面回答了企业年金参与决策的影响因素问题。研究发现,企业年金参与决策主要受到企业所面临的现实付现成本、放弃的机会成本以及未来的风险成本的影响。在对相关变量测量误差、遗漏变量等导致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控制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承担的政策性负担是国有企业实施年金计划的主要原因,非国有企业因缺乏该动力,其参与收益如果小于参与成本,会导致其参与意愿较低。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企业年金参与决策的相关影响因素也会对年金缴费决策产生一致的影响,间接证明了本文分析框架的合理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政策制定者以及年金从业人员的营销均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企业年金 付现成本 机会成本 风险成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正 翟胜宝 张静
“处僵治困”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是新旧动能转换的痛点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难点。虽然引入国有资本后能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产权屏障,但是其成本加成效应也不容小视。本文以2008—2019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引入国有资本未能有效化解民营企业的僵尸化风险,从整体样本来看,反而推高了僵尸化风险,并且这一作用在劳动密集程度大、行业垄断程度高以及地区制度环境差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提高了雇员成本、代理成本以及政府补助,同时增加了管理者惰性,进而加剧了民营企业僵尸化风险。动态回归结果证实了引入国有资本在金融危机时期的积极作用。在区分不同参股主体后发现,通过相关部门直接出资的股东更加注重维护政府形象,引入这类资本缓解了民营企业僵尸化问题,而国有法人股是诱发民营企业僵尸化风险的主导力量。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优化混合所有制实施路径以及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忠意 陈海涛 郑国洪
本文利用2007—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同一城市内企业间地理距离和数字化转型程度衡量企业数字化集群程度,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集群程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集群程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正相关,即存在企业数字化集群效应。进一步经济效应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集群能够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的生产组织绩效及创新动能,释放正向的经济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较低的银行业集中度有利于数字化集群效应的释放,且数字化集群效应对于不同科技属性和行业竞争地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均能够发挥促进作用。总体而言,本文揭示了数字化集群效应的存在,并对其正向经济效应进行检验,为我国加快制定数字经济集群式发展政策提供经验证据和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集群效应 经济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明月
根据2004~2009年中国A股工业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本文从并购权力配置的角度检验了交易费用经济学和产权理论。以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值来度量资产专用性,以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比率来衡量公司的融资能力,我们发现资产专用性对兼并收购过程中权力的配置(谁应该成为主并公司)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融资能力则对权力的配置有显著正的影响,即资产负债率低或现金比率高从而融资能力强的公司往往成为并购中的收购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产权理论关于产权应该安排给投资更重要或不可或缺的一方的观点。
关键词:
并购 交易费用经济学 产权理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昔武 张顺 纪纲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企业通过创新获取异质性资源,进而抢占较好的竞争位置,是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以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市场竞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竞争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异质性对这一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市场竞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因企业产权性质和决策权配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对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相比决策权分散企业,市场竞争对决策权集中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杏芬 曹茹玥
文章采用2009-2014年沪深A股数据实证检验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退出关系以及产品市场竞争、产权性质对后者的协同影响。结果发现:行业层面,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退出概率越大;地区层面,市场化进程越低,企业退出概率越大;国有企业的退出概率高于民营企业,有政治关联民营企业退出概率高于无政治关联民营企业;面临退出风险的企业往往会得到更多政府补贴来满足正向盈余操纵的需要实现扭亏,从而延缓企业退出进度,且国有和有政治关联民营企业盈余操纵水平高于民营和无政治关联民营企业;虽然国有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平均额度高于民营企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企业退出 产权性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宋媛媛 杜闪
本文基于20082015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资产误定价对公司投资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股价高估降低了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但对投资收益敏感性的影响则呈现非线性关系,当公司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时,股价高估能提升投资收益敏感性,而当公司面临的投资机会较差时,股价高估则降低了投资收益敏感性。进一步从市场化进程的角度考察了资产误定价对投资敏感性的影响差异,发现在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股价高估对投资现金流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提升投资收益敏感性;而在市场化进程低的地区,股价高估降低了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杜永善 王其猛 严妍 薛志荣
影子银行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在“资管新规”外生政策冲击下,对企业融资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和双重差分法,探究“资管新规”、影子银行和企业融资的关系。研究发现:影子银行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和融资成本,但提升了企业短期债务占比。与国有企业相比,随着“资管新规”出台引起影子银行规模下降,非国有企业在融资约束加剧、融资成本上升和短期债务占比下降方面更加明显。同时,在影子银行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在融资约束、融资成本及短期债务占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影子银行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在融资约束和短期债务占比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融资成本方面虽有差异但系数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化转型、政府补助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中欧班列开通能否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资产误定价影响了企业投资敏感性吗?——来自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智力资本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治关联、多元化与企业价值——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ESG评级分歧与企业绿色创新——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ESG表现与劳动力需求——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金融发展、商业信用融资与企业成长——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商业信用促进企业投资增加吗?——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