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5)
2023(7471)
2022(5835)
2021(5167)
2020(4479)
2019(9726)
2018(9625)
2017(18645)
2016(9886)
2015(10775)
2014(10575)
2013(10503)
2012(9441)
2011(8067)
2010(8265)
2009(7933)
2008(8348)
2007(7604)
2006(6747)
2005(6373)
作者
(28296)
(23653)
(23516)
(22097)
(15174)
(11157)
(10449)
(9127)
(8831)
(8468)
(8101)
(7995)
(7836)
(7467)
(7408)
(7071)
(7014)
(6919)
(6790)
(6691)
(5871)
(5810)
(5750)
(5463)
(5296)
(5236)
(5226)
(5118)
(4779)
(4443)
学科
(69070)
(66550)
企业(66550)
管理(48707)
(47355)
经济(47292)
业经(24140)
(20696)
方法(19320)
(18649)
(17709)
财务(17704)
财务管理(17697)
企业财务(16768)
技术(14507)
农业(14402)
数学(12148)
数学方法(12087)
(11859)
企业经济(11792)
(11243)
(11164)
经营(10728)
(10634)
技术管理(9900)
理论(9668)
(9269)
中国(9196)
决策(8526)
体制(8448)
机构
学院(146643)
大学(138518)
(64341)
管理(63815)
经济(63275)
理学(54276)
理学院(53833)
管理学(53290)
管理学院(53028)
研究(43347)
中国(37787)
(31723)
(28534)
(25806)
科学(24851)
财经(24655)
(23924)
(22384)
(21457)
中心(20702)
业大(20446)
农业(20271)
商学(19271)
商学院(19111)
研究所(18973)
(18284)
经济学(18210)
财经大学(17892)
北京(17590)
经济管理(17494)
基金
项目(92773)
科学(75887)
基金(69377)
研究(69116)
(59423)
国家(58814)
科学基金(53116)
社会(45642)
社会科(43375)
社会科学(43364)
(37593)
基金项目(37196)
自然(34587)
自然科(33865)
自然科学(33860)
自然科学基金(33353)
(29877)
教育(29846)
(28315)
编号(27416)
资助(26735)
(23293)
创新(20714)
重点(20572)
(20438)
(20253)
成果(20251)
(19711)
国家社会(18933)
(18043)
期刊
(77455)
经济(77455)
研究(41828)
管理(29524)
(29325)
中国(26647)
(24779)
科学(19124)
农业(17223)
学报(16768)
业经(15644)
技术(14890)
(13983)
金融(13983)
大学(13631)
学学(13397)
财经(12460)
经济研究(11837)
(11824)
(10817)
技术经济(10206)
财会(10199)
问题(9517)
现代(8955)
教育(8346)
会计(8201)
商业(8082)
经济管理(7853)
世界(7814)
(7104)
共检索到222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勤  谭速  
本文在浙江省绍兴市大力推动僵尸企业出清的政策背景下,由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牵头建立僵尸企业监测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抽样案例剖析及访谈调查等方法,剖析出僵尸企业成因包括外部环境引发、经营管理决策不当、主动逃废银行债务等,并从识别、预防、启动、审查、处置、分配等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下阶段进一步优化僵尸企业防控机制、强化部门处置合力、加快市场化出清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春阳  
僵尸企业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之一,处置僵尸企业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明晰僵尸企业的识别标准,总结日本、美国、欧盟等经验,从混合所有制改革、破产清算、债务分担、行动思路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当前处置僵尸企业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少卿  陈彦  
基于一种综合方法,本文对中国工业企业和上市公司中存在的僵尸企业予以识别。结果表明,2001—2007年工业企业中僵尸企业数量占比为10.1%—19.7%,2000—2015年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数量占比为12.1%—26.0%。中国工业企业中的僵尸企业具有以下分布特征:总体上,数量和资产规模占比与经济周期存在相关性;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数量和资产规模占比皆为最低,西部地区数量占比最高,东北地区资产规模占比最高;分行业看,政府垄断定价和国有企业为主的行业数量占比较高;分所有制看,国有企业中僵尸企业数量和资产规模占比始终最高。进一步,本文根据资产负债率水平对僵尸企业加以分类,把那些应进入破产程序、将剩余控制权转移给债权人的企业,与股东可以继续掌握剩余控制权的企业区别开来,这一分类有助于对僵尸企业进行差别化处置。本文认为,僵尸企业现象既是由于政府补贴的"滋润效应",同样不容忽视的可能还有破产成本过高导致的"阻碍效应"。处置僵尸企业,除了改善公司治理、推动股东采取改组董事会或经理层以及资产重组等,本文还建议修改《企业破产法》以纳入简易破产程序,并且各级政府要严格财经纪律,防止僵尸企业继续增加对生产要素的占用并恶化整体经济生产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少卿  陈彦  
基于一种综合方法,本文对中国工业企业和上市公司中存在的僵尸企业予以识别。结果表明,2001—2007年工业企业中僵尸企业数量占比为10.1%—19.7%,2000—2015年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数量占比为12.1%—26.0%。中国工业企业中的僵尸企业具有以下分布特征:总体上,数量和资产规模占比与经济周期存在相关性;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数量和资产规模占比皆为最低,西部地区数量占比最高,东北地区资产规模占比最高;分行业看,政府垄断定价和国有企业为主的行业数量占比较高;分所有制看,国有企业中僵尸企业数量和资产规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颢  
破产企业土地应区别处置林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正逐渐形成,国有企业破产案件不断增多,如何处理破产企业土地使用权是个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问题,应当认真研究。破产企业土地使用权作为破产财产的认定当前,人民法院在审理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亮  唐任伍  成蕾  
我国"僵尸企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长期实行选择性产业政策造成市场扭曲、资本市场发育滞后、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和商业银行的持续信贷。处置"僵尸企业"是当前破除无效供给、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手段。应对"僵尸企业"进行全面评估,对不同类型"僵尸企业"精准处置,加强法律机制建设提高处置效率,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快淘汰"僵尸企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帆  朱鹤  
坚持市场化原则是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导向。效率低下是僵尸企业的典型特征,处置僵尸企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经济效率当前,政府部门将处置过剩产能视做去除产能过剩的"牛鼻子"。仅凭逻辑推导,僵尸企业能够导致并恶化产能过剩,甚至两者还会形成恶性循环。然而,国际经验表明,产能过剩与僵尸企业并没有经常同时出现。发达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诸葛玉华  李文明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一些无法适应新常态的企业逐渐成为僵尸企业。这些僵而不死的企业吞噬着财政、金融等资源,使得资源错配加剧,给经济运行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当前涉贷僵尸企业呈现"三个90%"的特征:90%为小微企业、90%已停产、微型僵尸企业贷款不良率达90%,贷款主要投向制造和批发零售两大行业。表面上看,这些信贷资金进入了实体经济,实际上却是沉淀在僵尸企业这滩死水中,而一些正常运行的小微企业却难以得到金融支持,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但是,清理处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郑欢欢  
处置僵尸企业是杭州市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关键所在,也是杭州市经济转型的一项重要任务。全文分析了僵尸企业的研究情况,首先明确了人大国发院的模型作为识别杭州市僵尸企业的识别与判定标准,其次以在沪深A股上市的杭州市企业2015-201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对杭州市僵尸企业的形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简政放权、完善府院联动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营造企业家精神等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郑汀  徐战成  
"僵尸企业"基本都已资不抵债,破产是绝大多数"僵尸企业"的最终选择。基于税法和破产法之间的空白、模糊和冲突等因素,"僵尸企业"遭遇到诸多税务难题。本文总结了"僵尸企业"遭遇到的诸多税务难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邓洲  
当前,我国"僵尸企业"主要出现在传统重化工业和部分新兴产业,究其原因客观上是受全球经济形势走低和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影响,但从主观上看是由我国不完善的市场体制和政府过度干预行为造成的。"僵尸企业"危害巨大,轻则将使产能过剩问题不断恶化,浪费社会资源,导致市场不公;重则将会在债务、生产、就业等方面产生连锁反应,引发系统性风险。处置"僵尸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上一阶段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延续和升级。立足我国特殊情况,应加强调研摸底工作,全面评估和科学界定"僵尸企业";发挥市场机制清退"僵尸企业"的积极作用;严格执行企业退市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置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舜楠  陈琛  
运用Logit模型对我国"僵尸企业"形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负债企业、规模过大企业、制造业企业和国有企业较易成为"僵尸企业",运营效率低是造成能源开采与制造行业企业成为"僵尸企业"的主要原因。针对债务重组和破产重整两种"僵尸企业",应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处置"僵尸企业"应从完善法律法规、推动债务重组、安置失业人员、解决过剩产能等方面着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季凯文  周吉  
去产能,处置好"僵尸企业"是关键一环。受内外需求持续乏力、成本上升与价格下跌双重挤压、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产业格局影响,从多产品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一些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总的来看,江西"僵尸企业"主要分布在钢铁、煤炭、石化、有色、建材等传统行业,基数小但规模较大,部分企业出现大幅亏损。对此,应坚持以"去产能"为目标导向,加快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分类分批推进处置"僵尸企业",妥善解决"僵尸企业"职工安置,有效盘活"僵尸企业"存量资产,促进"僵尸企业"平稳有序退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栾甫贵  于文奇  
近年来,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僵尸企业数量与规模大幅增加,严重干扰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危害,如何妥善清理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低效产能已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发力点。根据2009—2018年Wind数据库数据,采用指数法识别僵尸企业,并比较金融去杠杆、财政去杠杆对处置僵尸企业产生的效果。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于金融去杠杆政策,财政去杠杆政策更有利于僵尸企业处置清理,国有企业更适合财政去杠杆的方法。研究结果为处置僵尸企业和渐进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季凯文  周吉  
去产能,处置好"僵尸企业"是关键一环。受内外需求持续乏力、成本上升与价格下跌双重挤压、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产业格局影响,从多产品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一些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总的来看,江西"僵尸企业"主要分布在钢铁、煤炭、石化、有色、建材等传统行业,基数小但规模较大,部分企业出现大幅亏损。对此,应坚持以"去产能"为目标导向,加快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分类分批推进处置"僵尸企业",妥善解决"僵尸企业"职工安置,有效盘活"僵尸企业"存量资产,促进"僵尸企业"平稳有序退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