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95)
- 2023(7002)
- 2022(5496)
- 2021(4854)
- 2020(4219)
- 2019(9176)
- 2018(8919)
- 2017(17369)
- 2016(9273)
- 2015(10073)
- 2014(9900)
- 2013(9691)
- 2012(8731)
- 2011(7353)
- 2010(7615)
- 2009(7485)
- 2008(7703)
- 2007(6892)
- 2006(6077)
- 2005(5781)
- 学科
- 业(69283)
- 企(67052)
- 企业(67052)
- 管理(48690)
- 济(46515)
- 经济(46454)
- 业经(24032)
- 财(20904)
- 方法(19760)
- 务(18163)
- 财务(18158)
- 财务管理(18147)
- 农(17960)
- 企业财务(17218)
- 技术(14442)
- 农业(14070)
- 数学(12669)
- 数学方法(12630)
- 策(11797)
- 企业经济(11782)
- 划(11187)
- 经营(10742)
- 制(10721)
- 和(10211)
- 技术管理(9933)
- 理论(9411)
- 体(9168)
- 中国(8798)
- 决策(8544)
- 体制(8426)
- 机构
- 学院(137873)
- 大学(129759)
- 济(63340)
- 经济(62420)
- 管理(61839)
- 理学(52966)
- 理学院(52606)
- 管理学(52219)
- 管理学院(51967)
- 研究(37435)
- 中国(33196)
- 财(31013)
- 京(26061)
- 财经(24517)
- 经(22347)
- 农(21690)
- 江(21557)
- 商学(19242)
- 科学(19171)
- 商学院(19075)
- 经济学(18486)
- 财经大学(17973)
- 中心(17671)
- 所(17630)
- 业大(17605)
- 经济管理(17141)
- 农业(16991)
- 经济学院(16853)
- 州(16583)
- 北京(16021)
- 基金
- 项目(85837)
- 科学(70724)
- 研究(66319)
- 基金(64756)
- 家(54073)
- 国家(53488)
- 科学基金(49353)
- 社会(45008)
- 社会科(42856)
- 社会科学(42845)
- 省(34535)
- 基金项目(34346)
- 自然(30755)
- 自然科(30132)
- 自然科学(30126)
- 自然科学基金(29706)
- 教育(28960)
- 业(27282)
- 划(26754)
- 编号(26184)
- 资助(25301)
- 创(22130)
- 创新(19575)
- 制(19517)
- 成果(19512)
- 部(19392)
- 国家社会(18910)
- 发(18692)
- 重点(18387)
- 人文(17839)
共检索到205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春阳
僵尸企业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之一,处置僵尸企业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明晰僵尸企业的识别标准,总结日本、美国、欧盟等经验,从混合所有制改革、破产清算、债务分担、行动思路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当前处置僵尸企业提供启示。
关键词:
僵尸企业 处置 识别 经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栾甫贵 于文奇
近年来,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僵尸企业数量与规模大幅增加,严重干扰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危害,如何妥善清理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低效产能已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发力点。根据2009—2018年Wind数据库数据,采用指数法识别僵尸企业,并比较金融去杠杆、财政去杠杆对处置僵尸企业产生的效果。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于金融去杠杆政策,财政去杠杆政策更有利于僵尸企业处置清理,国有企业更适合财政去杠杆的方法。研究结果为处置僵尸企业和渐进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僵尸企业 财政去杠杆 金融去杠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博文 李成明 张伟广
僵尸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顽疾、国内大循环的梗阻,也是产能过剩的根源,如果处置不好,将对构建供给需求动态适配的新发展格局产生不利影响。有别于既有基于政府强制破产清算以及市场化改革推动僵尸企业处置的研究,本文从产业集聚视角切入,探讨产业集聚外部性对僵尸企业处置的影响作用以及中间机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城市面板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以城市平均坡度作为城市产业集聚的工具变量,系统探讨城市产业集聚对僵尸企业的形成、复活以及退出的影响作用以及中间机制。结果发现,城市产业集聚显著降低城市僵尸企业数量与资产占比,对僵尸企业处置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集聚的僵尸企业处置作用表现出显著的企业所有制、企业规模以及企业年龄异质性,对非国有僵尸企业、规模较大僵尸企业以及年老僵尸企业的处置效果更明显;机制检验发现,产业集聚对僵尸企业的处置是通过预防新僵尸企业形成、促进僵尸企业复活以及退出市场三条渠道实现的。此外,产业集聚通过金融外部性作用显著降低城市金融资源错配,这一机制在以上三条渠道中均显著;产业集聚通过技术外部性发挥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并且通过这一机制促进僵尸企业复活;产业集聚通过补贴效应的发挥不利于僵尸企业的退出。基于研究结论,本文的政策启示是,要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改革,促进要素流动与产业集聚;完善集聚区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减少集聚区政府补贴,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市场化手段淘汰僵尸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饶静 许怡婷 万良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和政策方向,而如何高效、妥善地处置"僵尸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首要问题。本文以"超日太阳"破产重整事件为例,分析企业沦为"僵尸"的主要原因,以及利用破产重整机制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解决路径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企业沦为"僵尸"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环境成因,破产重整机制的合理利用有助于高效、稳妥地解决僵尸企业处置问题。政府在解决僵尸企业问题时,应积极借助市场和司法途径,充分发挥破产重整机制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饶静 许怡婷 万良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和政策方向,而如何高效、妥善地处置"僵尸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首要问题。本文以"超日太阳"破产重整事件为例,分析企业沦为"僵尸"的主要原因,以及利用破产重整机制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解决路径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企业沦为"僵尸"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环境成因,破产重整机制的合理利用有助于高效、稳妥地解决僵尸企业处置问题。政府在解决僵尸企业问题时,应积极借助市场和司法途径,充分发挥破产重整机制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灵多 陆毅 陈勇兵
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发力点。本文以外资自由化为例考察市场机制是否有利于僵尸企业的妥善处置,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利用外资管制放松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外资自由化对行业僵尸企业占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僵尸企业个数占比与僵尸企业资产占比分别为12.02%与19.07%;外资管制放松政策显著降低了行业僵尸企业占比;该政策效应通过提高僵尸企业复活率而非退出率来得以实现,并提高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创新能力。政府应加快推进外资自由化进程,推动僵尸企业焕发活力,以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勤 谭速
本文在浙江省绍兴市大力推动僵尸企业出清的政策背景下,由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牵头建立僵尸企业监测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抽样案例剖析及访谈调查等方法,剖析出僵尸企业成因包括外部环境引发、经营管理决策不当、主动逃废银行债务等,并从识别、预防、启动、审查、处置、分配等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下阶段进一步优化僵尸企业防控机制、强化部门处置合力、加快市场化出清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管理 金融风险 司法出清 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帆 朱鹤
僵尸企业的存在大大影响了行业效率的提升,加剧产能过剩,并最终影响市场机制的发挥,损害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近期,中央多次发文,要求各地加快清理僵尸企业(zombie firm)。从国际经验来看,僵尸企业并不是最近才在中国出现。20世纪90年代,日本到处都是僵尸企业;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一度也出现了大批僵尸企业。所谓僵尸企业,指那些债台高筑、经营效率低下,但由于获得银行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企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郑汀 徐战成
"僵尸企业"基本都已资不抵债,破产是绝大多数"僵尸企业"的最终选择。基于税法和破产法之间的空白、模糊和冲突等因素,"僵尸企业"遭遇到诸多税务难题。本文总结了"僵尸企业"遭遇到的诸多税务难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
“僵尸企业” 破产 税收债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郑汀 徐战成
"僵尸企业"基本都已资不抵债,破产是绝大多数"僵尸企业"的最终选择。基于税法和破产法之间的空白、模糊和冲突等因素,"僵尸企业"遭遇到诸多税务难题。本文总结了"僵尸企业"遭遇到的诸多税务难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
“僵尸企业” 破产 税收债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帆 朱鹤
坚持市场化原则是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导向。效率低下是僵尸企业的典型特征,处置僵尸企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经济效率当前,政府部门将处置过剩产能视做去除产能过剩的"牛鼻子"。仅凭逻辑推导,僵尸企业能够导致并恶化产能过剩,甚至两者还会形成恶性循环。然而,国际经验表明,产能过剩与僵尸企业并没有经常同时出现。发达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邹德志 王营
在经济下行、企业经营风险加剧、资金链条断裂等困境频发的特定时期,政府主导参与风险企业处置具有天然优势,其作用毋庸置疑。但通过对威海SJ船业风险处置过程中债权银行行为的研究分析发现,债权银行在风险企业处置中可以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甚至是主导作用。本案例中银行间的合作博弈为风险企业的有效救助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置模式。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整理归纳出了风险处置中,银行间合作博弈的基础和条件。
关键词:
合作博弈 风险处置 行为分析 银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邹德志 王营
在经济下行、企业经营风险加剧、资金链条断裂等困境频发的特定时期,政府主导参与风险企业处置具有天然优势,其作用毋庸置疑。但通过对威海SJ船业风险处置过程中债权银行行为的研究分析发现,债权银行在风险企业处置中可以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甚至是主导作用。本案例中银行间的合作博弈为风险企业的有效救助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置模式。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整理归纳出了风险处置中,银行间合作博弈的基础和条件。
关键词:
合作博弈 风险处置 行为分析 银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敏
实务中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业务中,企业后续常常存在处置部分股权的交易,那么就面临着控制权丧失或者不丧失两种情况,针对不同情况下投资企业对于初始确认的商誉该如何进行后续处理,当前国内准则和国际准则中都未见提及,为实务工作者会计处理带来一定的困扰。文章结合当前CAS33及相应的案例,对企业合并初始商誉的确认和处置股权下商誉的后续减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未来相关法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