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1)
- 2023(5167)
- 2022(3604)
- 2021(3045)
- 2020(2468)
- 2019(5141)
- 2018(5303)
- 2017(9899)
- 2016(5662)
- 2015(6312)
- 2014(6437)
- 2013(5934)
- 2012(5097)
- 2011(4497)
- 2010(4473)
- 2009(4042)
- 2008(4016)
- 2007(3658)
- 2006(3379)
- 2005(3212)
- 学科
- 济(21742)
- 经济(21718)
- 业(14246)
- 管理(12212)
- 农(9683)
- 中国(9605)
- 企(9165)
- 企业(9165)
- 农业(7106)
- 业经(6696)
- 学(6472)
- 方法(5954)
- 地方(5315)
- 发(4984)
- 数学(4854)
- 数学方法(4804)
- 发展(4303)
- 展(4297)
- 产业(4225)
- 财(4195)
- 制(4182)
- 人口(3961)
- 信息(3631)
- 体(3501)
- 银(3408)
- 劳(3390)
- 总论(3388)
- 银行(3387)
- 劳动(3386)
- 信息产业(3350)
- 机构
- 大学(78620)
- 学院(78540)
- 研究(30946)
- 济(29734)
- 经济(29079)
- 管理(25713)
- 中国(22712)
- 理学(21934)
- 理学院(21627)
- 科学(21220)
- 管理学(20972)
- 管理学院(20846)
- 农(17825)
- 京(17266)
- 所(16484)
- 研究所(15289)
- 农业(14021)
- 业大(13907)
- 中心(13879)
- 财(13448)
- 江(12944)
- 范(11626)
- 院(11490)
- 师范(11450)
- 财经(10670)
- 北京(10526)
- 省(10043)
- 州(9893)
- 经(9747)
- 经济学(9554)
- 基金
- 项目(55774)
- 科学(43892)
- 基金(40548)
- 研究(38181)
- 家(37136)
- 国家(36856)
- 科学基金(30723)
- 社会(24459)
- 社会科(23106)
- 社会科学(23101)
- 省(21998)
- 基金项目(21461)
- 自然(20240)
- 自然科(19781)
- 自然科学(19776)
- 自然科学基金(19418)
- 划(18732)
- 教育(17090)
- 资助(15313)
- 编号(15161)
- 重点(13550)
- 发(12922)
- 成果(12315)
- 部(11405)
- 创(11046)
- 计划(10965)
- 科研(10939)
- 课题(10932)
- 国家社会(10696)
- 创新(10454)
共检索到118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榕 张光旭 石楷华 汪义超 叶云涛
过氧乙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过氧化物.利用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氧化乙酸从而间接氧化环己酮合成ε-己内酯是一种绿色生产过程,其中催化氧化乙酸生成过氧乙酸是关键步骤.借助化学滴定分析法,使用Mg/Sn/W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以H2O2为氧化剂,以乙酸丁酯为共沸剂研究氧化乙酸生成过氧乙酸过程的本征动力学及过程中H2O2分解动力学.当催化剂粒径为160~200目时,内扩散影响可基本消除,当搅拌速度大于800r·min-1时,外扩散可以忽略.使用幂函数型模型对动力学过程进行描述,研究结果表明,过氧乙酸生成反应本征动力学速率方程对H2O2、乙酸均为一级,反应活化能为6.76141×104 J·mol-1,指前因子为6.78090×106;适用于该反应过程体系的H2O2分解反应动力学的反应级数为1.59345,反应活化能为7.59041×104 J·mol-1,指前因子为1.08795×108.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莹 邓军 李胜楠 闫捷 张国孟 桂绍庸 张光旭
采用沉淀法制备W/Sn/Mg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其催化乙酸(AA)和过氧化氢(HP)制备过氧乙酸(PAA).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种类及用量、乙酸与双氧水的摩尔比以及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和所得液中平衡水含量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5g,n(HP)∶n(AA)=0.5∶1,带水剂乙酸丁酯100g,反应时间10h,在此条件下,过氧乙酸的收率可达33.83%,反应液中含水量可降低至3.0%左右;催化剂在重复使用一次后,过氧乙酸收率为19.62%,催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魁英 赵宗芸 王同坤
利用PAGE分离酶谱、考马斯亮蓝R_(350)和醋酸-联苯胺分别染色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苹果砧木叶片中不同迁移率过氧化物酶带的活性和比活性,用萨尔科夫斯基试剂分析了同一叶样酶液的吲哚乙酸氧化分解的量,将吲哚乙酸氧化分解的量与不同砧木不同迁移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比活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迁移率在0.49和0.70的两条过氧化物酶带与吲哚乙酸氧化分解的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不显著.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的迁移率在0.57附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祥英 李琼轩 柏连阳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纳米二氧化钛(TiO2)降解毒死蜱的反应动力学,考察纳米TiO2用量、毒死蜱起始质量浓度及溶液pH值对毒死蜱光催化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最佳用量为50~100 mg/L,毒死蜱初始质量浓度在5~80 mg/L时,其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表现为毒死蜱质量浓度越大,降解速率常数越小,半衰期越长,毒死蜱质量浓度为80 mg/L的半衰期为27.18 min,比质量浓度5 mg/L时的长1.5倍;碱性条件有利于毒死蜱的降解。
关键词:
毒死蜱 光催化 纳米二氧化钛 动力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程大莉 蒋身学 张齐生
以竹炭作为纳米二氧化钛(TiO2)粒子的载体物质,制备了二氧化钛/竹炭复合材料,并以苯酚为模型物质,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此复合材料对苯酚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其中吸附平衡常数Ka为0.0077L·mg-1,Ka与苯酶吸咐平衡质量浓度ρe的乘积为0.25~1.35,二氧化钛/竹炭复合体的吸附作用不能忽略。根据L-H(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积分所得分数级动力学方程较一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其光催化降解规律,相应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方程为lnρ-0.0077ρ=6.58-0.00239t(ρ为苯酚质量浓度,t为光照时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明兰 王永 云兴福
用4000mg/L,5000mg/L,6000mg/L,7000mg/L,8000mg/L和9000mg/L浓度的乙烯利在黄瓜种子期进行雌性化处理(浸泡),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了黄瓜叶片内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子叶期各处理酶活性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各处理分别比对照低了16.989%、16.487%、14.52%、21.685%、30.828%和28.674%,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第一真叶至第三真叶期各处理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仍低于对照,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在子叶期至第三叶期,经过8000mg/L处理后的黄瓜叶片内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与其他各处理有极显著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明 黄卓烈 谭绍满 莫晓勇 林海球 龙腾
尾叶桉的 ML A无性系 (简称 ML A)是难生根无性系 ,尾叶桉的 U6无性系 (简称 U6)、刚果12号桉 W5无性系 (简称 W5)为易生根无性系。MLA各器官的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比 U6、W5的低 ,而 ML A各器官的吲哚乙酸氧化酶 (IAAO)活性比 U6、W5的高。各树种的 PPO活性、IAAO活性及 PPO同工酶均具有器官的特异性。讨论了 PPO和 IAAO与不定根的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伟 白红英
该文研究了陕西土中过氧化氢酶活度及其动力学特征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度同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量呈显著相关;土镶过氧化氢酶总量(V_(max))和酶反应速度(V_(max)/K_m)分别与土壤全氮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水平,而酶-底物结合的牢固程度(K_m)与土壤性质未达到5%的显著水平;在土壤各性质中,土壤全氮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度及其动力学特征影响最大。
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动力学特征,土壤性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洪 陈长水 马敬忠 黄筱玲
过 2 - (2’ -羟苯基 ) - 5 (6 ) -取代苯并咪唑和溴乙酸乙酯反应 ,合成了 7个标题化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 ,IR ,1HNMR及MS ,并确证了它们的结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吉清 苏永超 张继德 许利剑 张薇
采用固体核磁共振及密度泛涵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MoO3/SnO2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固体酸性.结果表明:在这种催化剂中,钼组分主要是散布在氧化锡表面而非大幅度融入氧化锡晶格结构中;Brnsted酸位和Lewis酸位同时存在,酸性强于沸石分子筛(如HY和HZSM-5),但酸位浓度相对较低.理论方法计算的催化剂上吸附丙酮的13C化学位移与试验结果很接近,证实了所提出的Brnsted酸位结构为—Mo—(OH)—Sn—.固体核磁共振试验还证实了这种负载氧化物的氧化性,最后提出了Lewis酸位才是其氧化反应的活性中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辉宪 尹笃林
为了解改性Y分子筛(DUSY)作为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研究了DUSY在氧化苯乙烯与醇加成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及反应条件对该加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DUSY对该加成反应催化活性较高,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2h,反应物配比(氧化苯乙烯∶乙酵)为1∶3(摩尔比),1mol氧化苯乙烯催化剂用量为22.8g.
关键词:
改性Y分子筛 氧化苯乙烯 加成反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文聪
测定了姬松茸不同部位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研究了不同pH、温度、底物浓度和抑制剂对PPO活性的影响,并建立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邻苯二酚为底物的条件下,姬松茸PPO的最适pH为6.4,最适温度为30℃,米氏常数(Km)为6.23×10-3mol.L-1,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42 mol.L-1.min-1;柠檬酸对PPO的抑制效果不明显,NaHSO和异V-Na对PPO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有效抑制的含量分别为0.18%和0.21%.
关键词:
姬松茸 多酚氧化酶 动力学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莎 李华 郭安鹊 张静 糜川清 王华
【目的】探讨不同工艺酿造"媚丽"葡萄酒的氧化稳定性,为"媚丽"葡萄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不同工艺酿造媚丽干红、媚丽桃红和媚丽汽酒,以梅鹿辄干红为对照,在恒温鼓风干燥箱((50±1)℃)中进行加速氧化,研究不同工艺所酿"媚丽"葡萄酒的氧化褐变动力学。【结果】在媚丽葡萄酒加速氧化的30d中,7d后的氧化褐变(A420nm)符合一元二次方程模型,初始褐变速率k的变化为2.4×10-3~29.0×10-3d-1;加速氧化30d前后,主要测定指标变化量的相关分析显示,游离SO2含量变化量与氧化还原电位变化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89,P<0.05),与褐变程度变化量呈极显...
关键词:
媚丽葡萄酒 氧化褐变 动力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俊 钟俊波 曾凤春 程杰 李建章 王少华
本文在H2O2存在下用紫外灯照射对甲基橙溶液进行光催化脱色。结果表明,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随着H2O2的增加而增加,但存在一个最佳值。当甲基橙浓度低于25 mg/L时,反应为假一级,当甲基橙浓度高于100 mg/L时,反应为零级;但是不符合Langmuir-Hinshewood动力学模型。脱色率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条件高。日光照射下对实际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好。
关键词:
H2O2 光催化脱色 甲基橙 废水处理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志勇 李德鹏 李惠玲 王繁业
为解决(S)-奥美拉唑制备过程中存在的催化剂活性低的问题,采用微乳液体系,利用豆荚过氧化物酶(soybean pod peroxidase, SPP)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TAB)/氯仿/正丁醇/水油包水微乳液中催化奥美拉唑硫醚制备(S)-奥美拉唑.利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响应面模型,获得最优反应条件,使得(S)-奥美拉唑的转化率、收率和对映体过量百分率(enantiomeric excess, e.e.)分别达到93.75%、91.56%、96.08%.实验同时证明SPP成本低、对映体选择性好、热稳定性好,可替代成本较高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用于生物催化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