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3)
- 2023(2368)
- 2022(2163)
- 2021(2106)
- 2020(1714)
- 2019(3996)
- 2018(4113)
- 2017(7304)
- 2016(4255)
- 2015(4879)
- 2014(5211)
- 2013(4841)
- 2012(4405)
- 2011(3970)
- 2010(4114)
- 2009(3629)
- 2008(3703)
- 2007(3559)
- 2006(3087)
- 2005(2869)
- 学科
- 管理(13890)
- 济(12042)
- 经济(12011)
- 业(11528)
- 企(10064)
- 企业(10064)
- 财(4827)
- 方法(4691)
- 农(4572)
- 理论(4371)
- 制(3898)
- 中国(3593)
- 务(3561)
- 业经(3557)
- 财务(3543)
- 财务管理(3524)
- 教学(3521)
- 数学(3348)
- 企业财务(3309)
- 数学方法(3282)
- 教育(3215)
- 学(3014)
- 农业(2996)
- 银(2966)
- 银行(2963)
- 行(2763)
- 和(2541)
- 人事(2361)
- 人事管理(2361)
- 贸(2354)
- 机构
- 学院(57790)
- 大学(55306)
- 管理(21318)
- 济(18961)
- 经济(18321)
- 理学(17762)
- 理学院(17570)
- 管理学(17213)
- 管理学院(17112)
- 研究(15563)
- 中国(13786)
- 京(11918)
- 财(10871)
- 江(10664)
- 科学(9399)
- 州(8716)
- 中心(8260)
- 财经(8220)
- 范(8209)
- 农(8208)
- 师范(8110)
- 所(7787)
- 技术(7704)
- 北京(7533)
- 职业(7440)
- 业大(7332)
- 经(7310)
- 研究所(6605)
- 省(6345)
- 师范大学(6192)
- 基金
- 项目(32402)
- 研究(26228)
- 科学(24908)
- 基金(21869)
- 家(18370)
- 国家(18155)
- 科学基金(15771)
- 社会(14685)
- 社会科(13695)
- 社会科学(13692)
- 教育(13363)
- 省(13341)
- 编号(12842)
- 基金项目(11787)
- 成果(10888)
- 划(10744)
- 自然(10273)
- 自然科(10031)
- 自然科学(10029)
- 自然科学基金(9862)
- 资助(9052)
- 课题(8718)
- 年(7642)
- 项目编号(7625)
- 性(7052)
- 重点(7016)
- 部(6879)
- 大学(6811)
- 创(6678)
- 规划(6517)
共检索到93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华锋
储蓄,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储蓄总额、储蓄增长额、储蓄增长率等指标已经成为衡量某个国家经济稳定程度及其发展势头的重要标志。储蓄,关系到金融机构的经济活动,城乡居民存款是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吸收储蓄是金融机构组织信贷资金的重要途径。储蓄,还当然地关系到储户的家庭生活,存折是家庭富裕的象征,储蓄数额则是衡量一个家庭生活水准的标准。因此,储蓄无论对国家、对银行,还是对居民家庭都是重要的,研究储蓄行为是有必要的,有意义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卓然
农村储蓄是筹集农业现代化资金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变化,农村储蓄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把握住它的规律,使我们的储蓄计划和种类、利率、网点设置等得以适应,更好地把农村闲散资金组织起来,壮大农村信贷资金的力量,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本文试就农村货币流向的变化和农村储源结构的变化这两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俞
加强储蓄国债消费者权益保护对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维护社会公平,消除资金风险隐患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兑付中存在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投诉渠道不畅通、服务效率低和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合理申诉处理机制,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
关键词:
储蓄国债 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三、对个人金融资产结构的分析个人金融资产结构是个人金融性储蓄的具体实现,它是个人持有各种金融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七和表八基本概括了我国个人金融资产结构变化过程,可归纳出七点结论。 1.中国个人基本没有金融负债(中国至今未办理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个人住房抵押贷款1991年末余额仅200万元;在农村,农户个人向信用社、农行借款[生产性]1991年末余额为630亿元,因金额很少,不影响文中的结论),只有金融资产。个人金融资产累计余额1991年末已达13520亿元,约占当年GNP的69.1%。这一巨额个人净金融资产是人民40年节省下来的财富积累,其中有99%交由政府或国家银行保管,即是政府或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中国农户储蓄行为》(中英文版)选用跨期家庭动态模型评估中国农户储蓄,尤其是防卫性储蓄的动态因子。为了验证不完全金融与保险市场条件下防卫性储蓄的存在,该研究从实际数据获取参数,然后在理想条件下固定市场风险环境,运用获取参数复制中国农户的储蓄过程,克服了储蓄变量半观测性和小样本数据带来的潜在评估偏差。在动态构造中,跨期模型得以超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龚基云
在评价当前学术界关于居民高储蓄行为成因研究方面的几种观点的基础上,分别从基尼系数、实际利率与汇率制度等角度对此作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关键词:
储蓄 基尼系数 利率 汇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怀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不断增加,到1997年底达4万多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正确分析居民的储蓄行为,尤其是市场化进程中居民储蓄的变化,既有利于宏观决策者对储蓄存款作出科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随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个人储蓄已成为90年代我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由此个人储蓄行为构成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储蓄行为实际上包括两方面,一是总量问题,即个人储蓄率,二是对储蓄结构的安排,即个人金融资产结构,这种结构安排一方面受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货币政策。一、个人收入与储蓄总量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部分,就形成储蓄。储蓄分为实物储蓄和金融性储蓄,中国经济改革14年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太
我国邮政储蓄自1986年开办以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截止到1991年底,存款总额已达315.32亿元,以1986年为基期,1987至1991五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24%。邮政储蓄存款额的日益增大,使得邮政储蓄在金融领域的作用不断地加强。以往我们在谈论邮政储蓄时,只强调其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和引导消费的职能,将其与专业银行的储蓄存款职能相提并论,而忽略了邮政储蓄另一个特有的职能,即作为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控手段的职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薄思健 金喜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储蓄是近几年的理论热点,对于储蓄的概念,它的结构变化,它的作用等,存在着多种不同理解,得出不同结论。原因是这里有许多谜未被解开。 一、关于储蓄的概念 过去我们讲的储蓄是指银行的储蓄存款,存款人以劳动群众为主,其来源以劳动收入为主,存款的用途以消费为主,它的作用是培养人民的勤俭节约美德,积小钱办大事,改善和提高生活,国家则通过储蓄集聚建设资金。所以建国以来,我们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大力提倡储蓄,储蓄存款越多越好。对于储蓄存款利息的性质存在着不同认识,长期争论不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