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51)
2023(9065)
2022(7795)
2021(6985)
2020(6054)
2019(13975)
2018(13617)
2017(26667)
2016(14628)
2015(16327)
2014(16405)
2013(16386)
2012(15228)
2011(13876)
2010(13713)
2009(12853)
2008(12845)
2007(11580)
2006(9738)
2005(8545)
作者
(45936)
(38570)
(38560)
(36670)
(24342)
(18771)
(17562)
(15274)
(14301)
(13436)
(13033)
(12689)
(12417)
(12210)
(12094)
(12032)
(11935)
(11463)
(11181)
(11156)
(9918)
(9495)
(9320)
(9024)
(8657)
(8578)
(8557)
(8406)
(7841)
(7806)
学科
(61466)
经济(61404)
管理(40027)
(39557)
方法(32445)
(31016)
企业(31016)
数学(29479)
数学方法(29269)
(17021)
(16257)
(14738)
贸易(14735)
(14220)
中国(14084)
(13253)
业经(12330)
农业(10923)
(10553)
地方(10470)
(10291)
财务(10270)
财务管理(10245)
企业财务(9612)
(9318)
银行(9267)
(9038)
金融(9036)
(8733)
环境(8653)
机构
大学(217697)
学院(216719)
(91009)
经济(89295)
管理(81792)
研究(73918)
理学(71493)
理学院(70672)
管理学(69441)
管理学院(69059)
中国(56267)
科学(48125)
(46767)
(44798)
(39999)
(39362)
业大(38727)
农业(37750)
研究所(36304)
中心(34583)
财经(32833)
(31285)
(29891)
经济学(28897)
北京(27679)
经济学院(26625)
(25851)
(25612)
师范(25428)
农业大学(25197)
基金
项目(149077)
科学(115460)
基金(109070)
研究(100191)
(98219)
国家(97436)
科学基金(81561)
社会(64209)
社会科(61005)
社会科学(60980)
基金项目(58717)
(58314)
自然(55281)
自然科(54028)
自然科学(54004)
自然科学基金(53083)
(50056)
教育(45730)
资助(44661)
编号(38807)
重点(34028)
(32924)
(31577)
(31130)
计划(30362)
成果(30116)
科研(30004)
创新(29218)
教育部(27549)
大学(27290)
期刊
(91736)
经济(91736)
研究(58240)
学报(42742)
(40702)
中国(36069)
科学(35749)
(30989)
大学(30449)
学学(29334)
农业(26934)
管理(25959)
(21972)
金融(21972)
经济研究(17058)
技术(16276)
业经(16178)
财经(16143)
(14848)
教育(14358)
(13767)
问题(12752)
商业(12499)
(12052)
(11312)
业大(11127)
技术经济(10992)
理论(10451)
统计(10283)
科技(10265)
共检索到302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海林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货币流通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 ,储蓄收支变动已成为影响货币流通变化的第一主导因素。本文通过回归分析表明 ,储蓄收支与货币收支主要项目之间呈现较强的相关关系 ,利率变动对储蓄收支变动的短期影响显著。当前应采取措施解决储蓄存款虚增的问题 ,规范货币流通秩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晓春  邹克  
文章通过对1995年12月至2010年12月的货币供应量及Mi/M0的比率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央行历次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政策,分析了货币供应量比率的发展变化趋势,从一方面证明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其次,文章利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对Mi/M0比率进行分解,求出其季节波动、长期趋势与周期波动,整个季节指数表现为上凸型曲线,且M2/M0比M1/M0的波动性更大。从长期趋势因素看,M2/M0上升趋势较之更明显,也说明广义货币的派生速度强于狭义货币。最后利用分解指标对2011年的Mi/M0比率进行了预测与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启中  
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理论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大力组织居民储蓄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稳定市场物价。其理由是组织居民储蓄是回笼货币的一个重要渠道,将居民的货币收入转化为储蓄存款能推迟购买力的实现,缓和市场供求的矛盾,减轻对市场的压力,从而能实现市场供求的平衡和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先桥  
近几年来人们对货币供给量指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但是对贷币供给量指标如何随商品交换而变化却鲜有研究。本文从货币媒介商品交换角度对M0 、M1、M2 作了模拟性分析 ,旨在引起人们对社会财富的计量 ,商品流和货币流的对应性 ,以及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等问题作进一步思考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少维  
稳定储蓄,发展经济─—居民货币收支回顾、分析胡少维(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10004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1978-1993年GN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2%,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地区之一。与此同时,居民生活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胡少维  
稳定储蓄发展经济──居民货币收支回顾、分析胡少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1978-1993年GN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2%,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地区之一。与此同时,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居民货币收入大幅度增...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小花  
我国居民的"高储蓄,低消费"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居民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微观基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终落脚点,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居民消费储蓄行为这一微观主体行为为基础,选用2000年第四季度至2014年第一季度的季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齐天翔  涂宏  
储蓄增长是以个人收入为前提的,但是负利率下的增长说明居民储蓄行业中出现了非获利动机。同时,金融市场的初步建立,并未起到分流储蓄的作用。本文从货币角度结合不确定性概念对中国居民储蓄增长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牟敦国  
无论是拉姆齐模型、托宾模型,还是西德罗斯基模型,都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居民的货币储蓄与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以及生产率变化的关系。本文以拉姆齐模型为框架,根据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国情对拉姆齐模型的条件假定进行了修正,并将货币纳入效用函数中,对发展中国家居民的货币储蓄进行分析。证明了居民的储蓄与通货膨胀率成逆向关系,与通货紧缩率成正向关系,与生产率的提高成正向关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久光  
收入是决定储蓄的主要因素,几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村储蓄成倍增长,1984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吸收的农民个人储蓄4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7%,比1979年同期增长4.6倍。随着农村储蓄成倍地增长,有人提出疑问:农村储蓄这样增长,是否正常? 它是否影响消费? 甚至由于在思想上认为储蓄是待实现的购买力,好象“笼中虎”,一旦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小亚  卜永祥  徐燕  
我国已连续七次下调利率 ,以 1 998年为界 ,前三次利率下调的基本特征是“恢复性调整” ,即适应物价由高走低的变化。后四次利率下调则是“调控性调整” ,主要针对 1 997年 1 0月以来我国首次出现物价负增长的现象 ,央行试图适度放松银根。本研究采用月度数据 ,分段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 :(1 )在 1 995年 1月— 1 999年 1 0月期间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和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弹性不是表现在总量变动上而是表现在结构变动上。 (2 )影响储蓄变动的第一因素是股市变动 ,其次是个人收入 ,再次是利率 ;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变动的第一因素是金融机构存款的变化 ,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云星  
中国两大现象引起世界的关注,高额储蓄与庞大的金融规模(M 2),本文将系统的研究其各自的成因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均存在严重的流动性约束,并且通过G M M计量分析,发现存在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并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 V A R)模型,发现预防性储蓄是推动超额货币增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隽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上升,1997年底已高达46200亿元,尽管我国从1996年5月1日起连续6次降低利率,居民储蓄存款仍有增无减,目前已突破5亿元大关。这意味着全国平均每人储蓄4000元,意味着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还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伟军  方霞  
根据预防性储蓄理论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居民消费储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参数在我国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不同区域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不一致,从而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居民货币收入及金融投资变化对银行储蓄的影响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储蓄研究会一、我国居民货币收入及金融投资变化对银行储蓄的影响银行储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它的变化受社会诸多因素影响,如居民货币收入、居民金融投资、居民心理、物价、利率等都会引发银行储蓄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