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9)
2023(8138)
2022(6824)
2021(6187)
2020(4910)
2019(11431)
2018(11260)
2017(21305)
2016(11636)
2015(13275)
2014(13201)
2013(13298)
2012(12702)
2011(11565)
2010(11966)
2009(11124)
2008(11221)
2007(10350)
2006(9613)
2005(9207)
作者
(33496)
(27597)
(27293)
(26014)
(17942)
(13162)
(12476)
(10654)
(10555)
(10102)
(9322)
(9308)
(9178)
(8943)
(8812)
(8471)
(8134)
(8089)
(8047)
(7964)
(7190)
(6835)
(6685)
(6441)
(6325)
(6289)
(6202)
(6074)
(5668)
(5458)
学科
(51185)
经济(51128)
管理(40372)
(36337)
(30422)
企业(30422)
中国(17758)
地方(17612)
(16219)
方法(14993)
(13760)
业经(13332)
(12341)
银行(12333)
(12309)
金融(12309)
(11838)
数学(11586)
数学方法(11513)
(11352)
(10728)
财务(10689)
财务管理(10656)
(10334)
贸易(10322)
企业财务(10204)
(9965)
地方经济(9720)
(9712)
农业(9623)
机构
学院(162359)
大学(159891)
(69311)
经济(67643)
管理(61530)
研究(60032)
中国(51675)
理学(48790)
理学院(48179)
管理学(47686)
管理学院(47319)
(37200)
(36322)
科学(33416)
(30978)
中心(28099)
(27622)
研究所(27188)
财经(26618)
(24590)
北京(24219)
(24063)
(22823)
(22196)
师范(21992)
(21603)
经济学(20526)
(20258)
财经大学(19588)
业大(19206)
基金
项目(93226)
研究(73059)
科学(72723)
基金(64933)
(55188)
国家(54650)
科学基金(46618)
社会(45427)
社会科(43192)
社会科学(43181)
(36894)
基金项目(33517)
教育(32833)
(30748)
编号(30230)
自然(27555)
资助(27172)
自然科(26831)
自然科学(26825)
自然科学基金(26325)
(26097)
成果(26020)
课题(22294)
发展(21469)
重点(21168)
(21086)
(20559)
(19312)
(19117)
国家社会(18441)
期刊
(92079)
经济(92079)
研究(57236)
中国(43223)
(30647)
管理(28335)
(26120)
金融(26120)
(23891)
教育(21251)
科学(20218)
学报(20157)
农业(16219)
大学(16149)
技术(15271)
业经(15149)
学学(14735)
经济研究(13991)
财经(13520)
国际(11698)
(11686)
问题(11312)
(10772)
(10518)
世界(9907)
会计(8980)
图书(8842)
现代(8522)
经济管理(8202)
(8193)
共检索到287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国库处中国人民银行眉山市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  吕俊  谢娟  舒畅  
储蓄国债(SavingS BondS),是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不可流通记名国债品种,其具有信用等级高、变现灵活、利息免税、收益稳定等特点,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储蓄国债产品优势逐步减弱,品种较少、发行方式单一、购买渠道狭窄等问题日益显现,制约了储蓄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相比之下,国外发达国家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产品灵活多样、销售渠道丰富、管理经验成熟,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发达国家,研究其储蓄国债发行管理中的特点和优势,并结合我国储蓄国债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杞瑞  张圣典  倪添杰  徐玫  
英美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行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英美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比较,归纳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构建的国际经验,提出强化我国储蓄国债发行渠道建设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杞瑞  张圣典  倪添杰  徐玫  
英美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行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英美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比较,归纳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构建的国际经验,提出强化我国储蓄国债发行渠道建设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栋  
凭证式储蓄国债自1994年开始面向城乡居民发行以来,深受国债承销机构和投资者的喜爱。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凭证式储蓄国债自身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储蓄国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以发行电子式储蓄国债为契机,使其成为一只成熟的、在市场上广受欢迎的国债新品种,进一步完善我国储蓄型国债的发行管理,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中  
美国债券市场历史悠久、规模庞大、品种丰富、机制成熟、投资者基础广泛,是全球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参照。截至2020年末,美国债券存量规模约51万亿美元,品种主要包含美国国债、企业债券、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市政债券、资产支持证券、联邦机构债券、货币市场债券七大类。其中,国债、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和企业债券规模位居前列。根据发行主体特点,美国债券发行模式整体上以公开招标和簿记为主,可组建交易商团或承销团协助,也设置了直投模式。美国债券市场完善的发行机制对于我国快速发展的债券市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中国国债续发行框架,对提高国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国债一二级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G20国家和我国已有的国债续发行实践经验,按照借鉴国际经验、立足中国实际、统筹考虑中国国债市场长远发展和当前金融国债市场发展阶段的原则,提出了中国国债续发行框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从法  周立平  张红闪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国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也是一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随后,央行行长在两会上明确表示存款利率或将两年内放开,这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了加速期,我国储蓄国债面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巨大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储蓄国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储蓄国债市场化,并研究在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下,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工作存在管理落后、缺乏定价机制、储蓄国债期限结构失衡、流动性差、隐藏提前兑付风险和发行失败风险等问题,并提出构建储蓄国债发行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华俊  
2016年,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将提高到3%,在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和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下,通过发行储蓄国债吸收居民储蓄存款,是弥补财政赤字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储蓄国债不仅发行规模小,而且计划完成率不高。从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发行规模下难以完成发行计划的根本原因,同时从营销渠道、托管模式及监管等环节,分析影响储蓄国债规模扩大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邓文硕  
我国前两次特别国债发行分别服务于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效。当前,为应对疫情冲击,提振国民经济,特别国债重启发行。本文在理论梳理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我国特别国债发行的历史经验,归纳了国外特别国债发行的经验教训,最后从明确发行场景、固定发行程序、梳理发行方式等方面对我国特别国债发行进行了规划。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邵志高  张瀚元  刘蕴霄  冯艳艳  
一、引言随着中国债券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债在支持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居民储蓄及资金增值需求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定价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储蓄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调研数据详细分析了我国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的现状,剖析了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完善我国储蓄国债管理及定价机制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辛福利  
储蓄国债(saving bonds)是指一国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以吸引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一种不可流通国债。按债权记录方式分为纸质方式和电子方式两种。我国的储蓄国债(凭证式)自1994年发行以来,已有十余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伍铁林  陶士贵  
F830 .48
关键词: A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虞俊杰  
一是创新国债品种。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储蓄国债创新提供了契机。从我国国情来看,保留目前中短期国债,这类国债符合追求稳定收益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投资群体。创新变动期限类和长期固定期限类国债品种。变动期限类国债最长设计为10年期,可选择3年、5年、7年终止投资,适合于想通过长期投资获得更高收益但未来支出不确定的投资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国红  戴军  戴俊敏  
在即将推出的储蓄国债管理工作中,人民银行应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本文就人行在储蓄国债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这一问题,从依据、优势、内容、意义等四方面做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