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70)
2023(3030)
2022(2570)
2021(2391)
2020(1862)
2019(4111)
2018(3918)
2017(7406)
2016(3875)
2015(4454)
2014(4744)
2013(4832)
2012(4491)
2011(4073)
2010(4242)
2009(4118)
2008(4296)
2007(3996)
2006(3876)
2005(3808)
作者
(12124)
(10070)
(9924)
(9684)
(6459)
(4797)
(4469)
(3801)
(3773)
(3725)
(3452)
(3399)
(3235)
(3102)
(3098)
(3076)
(2938)
(2903)
(2877)
(2821)
(2631)
(2489)
(2338)
(2337)
(2259)
(2249)
(2200)
(2100)
(2079)
(2052)
学科
(18074)
经济(18045)
(15664)
管理(15130)
(12737)
企业(12737)
(10884)
(8184)
业经(7420)
农业(7365)
(5877)
中国(5851)
方法(5030)
(4625)
财务(4604)
财务管理(4589)
农业经济(4440)
地方(4380)
(4311)
贸易(4308)
(4280)
银行(4280)
数学(4258)
(4246)
供销(4234)
企业财务(4215)
(4202)
数学方法(4137)
(4028)
(3985)
机构
学院(63161)
大学(59700)
(25005)
经济(24340)
管理(22937)
研究(20136)
中国(19052)
理学(18329)
理学院(18143)
管理学(17842)
管理学院(17731)
(15621)
(12774)
科学(11134)
财经(11132)
(10739)
(10594)
(9864)
中心(9848)
(9698)
(9171)
研究所(8872)
北京(8757)
(8295)
师范(8258)
财经大学(7967)
(7846)
(7757)
银行(7566)
经济学(7436)
基金
项目(32610)
研究(26204)
科学(25285)
基金(22851)
(18856)
国家(18646)
社会(16466)
科学基金(15970)
社会科(15469)
社会科学(15462)
(12990)
基金项目(11637)
教育(11453)
编号(11420)
(10333)
成果(10072)
资助(9888)
自然(9263)
自然科(8995)
自然科学(8993)
自然科学基金(8821)
课题(8126)
(7248)
(7218)
重点(7089)
(7035)
(6922)
项目编号(6561)
(6521)
社科(6508)
期刊
(37587)
经济(37587)
研究(23047)
中国(13880)
(12972)
(12525)
(11122)
金融(11122)
管理(9466)
业经(9030)
农业(8196)
学报(7637)
科学(7521)
大学(6373)
教育(6033)
学学(5982)
经济研究(5803)
财经(5688)
问题(4898)
(4897)
技术(4877)
商业(4710)
农业经济(4465)
(4116)
农村(3704)
(3704)
(3475)
理论(3453)
国际(3340)
(3273)
共检索到109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赓  孙娟  秦潇  
大力开展储蓄国债下乡一直是人民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手段,对于帮助拓宽农民投资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调查数据显示,仍有大量农村人口尚未享受到储蓄国债带来的普惠"福利"。储蓄国债销售存在的问题第一,失衡现象严重。首先是各承销机构网点在市、县、乡三个层级上分布的严重失衡以及在承销机构之间分布的严重失衡。陕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江华  
为加强资源配置、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持续推进储蓄国债下乡,推动提高农村地区国债发行额度分配比重,引导金融机构将储蓄国债发行额度向农村地区适度倾斜。深入推进农村地区国债宣传工作,拓展销售渠道,让更多农民群众“足不出户”享受购债便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类承曜  
一、凭证式储蓄国债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凭证式国债债权的记录和管理分散在各承销机构的基层营业网点,没有统一的发行及债权托管系统,因此,客观上形成了投资人和承销机构,承销机构和财政部之间的双重债务关系。这种双重债务关系已成为产生凭证式国债发行及管理方式中深层次问题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超发风险。由于凭证式国债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建刚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持续改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积极推进储蓄国债下乡,推动提高农村地区国债发行额度分配比重,深入推进农村地区国债宣传工作,拓展销售渠道,让更多农民群众“足不出村”即可享受购债便利。关于如何将这些惠民政策落地,本文以湖南省邵阳市为例,进行深入调研与探索,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路径与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申琳  
储蓄国债(SavingS BondS)通常是一国政府为满足(特定的)融资需求,向社会公众发行的、由国家信用支撑的债券,通常致力于引导该国居民为教育、养老等目标进行长期储蓄,该类债券的期限相对较长且一般不可流通。进入本世纪后,英、美两国储蓄国债的发售经历了一系列变革,特别是顺应了互联网经济、金融的发展趋势,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俞  
加强储蓄国债消费者权益保护对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维护社会公平,消除资金风险隐患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兑付中存在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投诉渠道不畅通、服务效率低和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合理申诉处理机制,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邵志高  张瀚元  刘蕴霄  冯艳艳  
一、引言随着中国债券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债在支持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居民储蓄及资金增值需求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定价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储蓄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调研数据详细分析了我国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的现状,剖析了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完善我国储蓄国债管理及定价机制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虞俊杰  
一是创新国债品种。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储蓄国债创新提供了契机。从我国国情来看,保留目前中短期国债,这类国债符合追求稳定收益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投资群体。创新变动期限类和长期固定期限类国债品种。变动期限类国债最长设计为10年期,可选择3年、5年、7年终止投资,适合于想通过长期投资获得更高收益但未来支出不确定的投资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国红  戴军  戴俊敏  
在即将推出的储蓄国债管理工作中,人民银行应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本文就人行在储蓄国债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这一问题,从依据、优势、内容、意义等四方面做了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娜  
近年来,在我国各大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影响之下,乡镇及农村居民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国债知识体系,其不仅对国债的认识全面提升,树立了国债理财意识,并积极参与到国债投资当中,这也造成了储蓄国债持续热销的良好局面。同时,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我国农村居民的国债投资需求尚未完全满足,这说明乡镇及农村的储蓄国债市场依然留存较大的余地和空间。文章从乡镇及农村地区储蓄国债的销售现状出发,简要分析了农村国债投资者的基本特征和国债销售的现存问题,并针对激活市场活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国库处课题组  吕俊  谢娟  
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发行兑付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已有研究和实际情况,重点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储蓄国债利率管理、规模管理、承销团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杞瑞  张圣典  倪添杰  徐玫  
英美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行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英美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比较,归纳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构建的国际经验,提出强化我国储蓄国债发行渠道建设相关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红闪  
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率市场化已逐步成为中国不可回避的选项。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两次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号角正式吹响。此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稳步推进中不断取得进步。在这样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之下,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对资金供求状况越来越敏感,较大幅度及频率地波动也直接关系到储蓄国债的价格变动,从而给中国储蓄国债管理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结合国际经验及中国国内实际情况,研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储蓄国债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对如何加强储蓄国债管理提出对策及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任中红  刘頔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步伐愈来愈近。改革与存款基准利率挂钩的储蓄国债管理机制成为大势所趋。一、我国储蓄国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自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储蓄国债以来,实行的是固定利率、固定期限的发行方式。此模式曾为有效弥补财政赤字、提供稳定的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这种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难以实现国债发行成本最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