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7)
2023(5282)
2022(4362)
2021(4181)
2020(3569)
2019(7739)
2018(7412)
2017(14614)
2016(7664)
2015(8400)
2014(7877)
2013(7969)
2012(7230)
2011(5996)
2010(6286)
2009(6072)
2008(6549)
2007(5880)
2006(5180)
2005(4562)
作者
(19267)
(16109)
(15944)
(15423)
(10224)
(7709)
(7302)
(6001)
(5830)
(5751)
(5314)
(5311)
(5246)
(5214)
(5039)
(4793)
(4702)
(4588)
(4517)
(4378)
(3876)
(3872)
(3641)
(3632)
(3585)
(3579)
(3522)
(3507)
(3192)
(3082)
学科
管理(35280)
(33250)
(30886)
企业(30886)
(29421)
经济(29400)
(27174)
(14101)
财务(14088)
财务管理(14042)
企业财务(13585)
方法(13127)
财政(12574)
数学(11550)
数学方法(11475)
技术(11230)
(10205)
(9318)
技术管理(9146)
中国(9062)
(6992)
银行(6987)
(6446)
(6376)
业经(6285)
(6241)
(6055)
金融(6055)
地方(5989)
(5833)
机构
大学(102170)
学院(101844)
(47791)
经济(47024)
管理(41931)
理学(35864)
理学院(35605)
管理学(35275)
管理学院(35073)
(34828)
研究(31775)
中国(27410)
财经(22982)
(20763)
(19770)
财经大学(16929)
科学(15791)
经济学(15347)
(15337)
(15325)
中心(14468)
经济学院(13868)
研究所(12955)
商学(12844)
商学院(12748)
北京(12685)
(12082)
(11530)
(11364)
金融(11124)
基金
项目(62244)
科学(50413)
研究(47538)
基金(46920)
(39550)
国家(39219)
科学基金(35143)
社会(32601)
社会科(31203)
社会科学(31190)
基金项目(24490)
(23630)
自然(21232)
教育(21166)
自然科(20803)
自然科学(20798)
自然科学基金(20436)
资助(19043)
(18966)
编号(17883)
(16215)
创新(15362)
成果(15216)
(14392)
国家社会(14145)
重点(13604)
(13472)
(13359)
教育部(13200)
人文(13015)
期刊
(52008)
经济(52008)
研究(37164)
(33881)
中国(20730)
管理(17630)
(14703)
金融(14703)
财经(12469)
学报(11153)
科学(10848)
(10618)
经济研究(9753)
大学(9578)
学学(9140)
财会(8694)
技术(8563)
会计(8407)
(7893)
(7798)
财政(7798)
教育(7086)
(6551)
业经(6524)
问题(6514)
技术经济(6339)
国际(5808)
通讯(5775)
会通(5769)
(5623)
共检索到164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虞俊杰  
2012年6月央行宣布允许银行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至1.1倍,历史性打破了银行业实行划一存款利率的格局,这对我国银行业发展影响深远,也不可避免地给以银行存款利率为基础上浮一定比例定价的储蓄国债带来连锁反应。为此,我国储蓄国债管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储蓄国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许波  张金坛  
结合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制度顶层设计变化,分析当前投资者结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应改善储蓄国债期限结构、适当增加短期和长期国债的比重,实行浮动利率制度、采用多种利息支付方式、准确定位储蓄国债的受众群体、扩大承销机构,实现储蓄国债市场交易、调整储蓄国债持有者结构,加大宣传服务力度、确保发行信息畅通无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秉国  
针对"农民购买储蓄国债相对困难"这一情况,2012—2013年,中国国债协会先后三次邀请财政部国库司和人民银行国库局,以及协会部分单位会员的有关负责人共同组成调研组,赴湖南省、湖北省和江苏省的4个市(州)、5个县(市)、6个乡镇、20多个一线储蓄网点进行了调研。一、调研地区农村储蓄国债投资意愿及现状1.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储蓄国债销售情况良好。据邮政储蓄银行湖南分行统计,该行从2008年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类承曜  
一、凭证式储蓄国债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凭证式国债债权的记录和管理分散在各承销机构的基层营业网点,没有统一的发行及债权托管系统,因此,客观上形成了投资人和承销机构,承销机构和财政部之间的双重债务关系。这种双重债务关系已成为产生凭证式国债发行及管理方式中深层次问题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超发风险。由于凭证式国债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虞俊杰  
一是创新国债品种。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储蓄国债创新提供了契机。从我国国情来看,保留目前中短期国债,这类国债符合追求稳定收益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投资群体。创新变动期限类和长期固定期限类国债品种。变动期限类国债最长设计为10年期,可选择3年、5年、7年终止投资,适合于想通过长期投资获得更高收益但未来支出不确定的投资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国红  戴军  戴俊敏  
在即将推出的储蓄国债管理工作中,人民银行应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本文就人行在储蓄国债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这一问题,从依据、优势、内容、意义等四方面做了探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厚平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处于低靡状态。为刺激经济增长 ,国家采取了降低利率 ,增加公共财政支出 ,对居民储蓄收入增收个人所得税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但效果仍未显现。本文作者认为经济的发展与增长不完全取决于政策调控手段 ,而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大众个人的心理预期。个人心理预期的形成和波动对投资行为的作用极大。要使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 ,必须适时调整个人心理预期 ,使社会大众个人心理预期处于乐观状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保华  海云桃  李振宇  
个人金融产品对商业银行和客户具有双赢作用,不仅能给客户带来超过储蓄存款的收益预期,而且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可观的手续费收入。目前,销售个人金融产品的手续费收入已成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家商业银行都非常重视个人金融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专门成立了个人金融业务部,来具体负责个人金融产品相关业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恩泽  
本文利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所收集到的中国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相关数据,使用非参数广义可加模型对其进行非参数性的探索分析,研究发现人口统计特征、利率市场化、收入对包括储蓄国债在内的中国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是不同的:人口统计特征对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非线性影响不明显;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的线性影响是正面明显的,但非线性影响却是负面不明显的;收入对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影响因金融资产种类不同而不同,非线性影响是水平波动的;金融资产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其中股票对储蓄国债的非线性影响是正U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俞  
加强储蓄国债消费者权益保护对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维护社会公平,消除资金风险隐患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兑付中存在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投诉渠道不畅通、服务效率低和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合理申诉处理机制,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赓  孙娟  秦潇  
大力开展储蓄国债下乡一直是人民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手段,对于帮助拓宽农民投资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调查数据显示,仍有大量农村人口尚未享受到储蓄国债带来的普惠"福利"。储蓄国债销售存在的问题第一,失衡现象严重。首先是各承销机构网点在市、县、乡三个层级上分布的严重失衡以及在承销机构之间分布的严重失衡。陕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国库处课题组  吕俊  谢娟  
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发行兑付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已有研究和实际情况,重点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储蓄国债利率管理、规模管理、承销团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杞瑞  张圣典  倪添杰  徐玫  
英美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行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英美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比较,归纳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构建的国际经验,提出强化我国储蓄国债发行渠道建设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邵志高  张瀚元  刘蕴霄  冯艳艳  
一、引言随着中国债券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债在支持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居民储蓄及资金增值需求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定价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储蓄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调研数据详细分析了我国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的现状,剖析了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完善我国储蓄国债管理及定价机制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