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
2023(239)
2022(214)
2021(200)
2020(186)
2019(400)
2018(421)
2017(844)
2016(507)
2015(565)
2014(612)
2013(611)
2012(584)
2011(516)
2010(517)
2009(527)
2008(448)
2007(453)
2006(400)
2005(383)
作者
(1345)
(1078)
(1040)
(964)
(725)
(508)
(486)
(390)
(380)
(369)
(364)
(359)
(341)
(340)
(338)
(337)
(335)
(323)
(323)
(300)
(285)
(283)
(255)
(255)
(242)
(238)
(237)
(234)
(232)
(221)
学科
(1448)
经济(1445)
管理(921)
(721)
方法(665)
(639)
企业(639)
数学(568)
数学方法(557)
(541)
中国(535)
(533)
银行(533)
(508)
(505)
业务(464)
(409)
金融(409)
(385)
(378)
制度(335)
(335)
理论(320)
教育(305)
(286)
银行制(277)
(260)
贸易(260)
(252)
业经(231)
机构
大学(6527)
学院(6220)
(2438)
研究(2392)
经济(2366)
中国(2232)
管理(1802)
(1558)
理学(1411)
理学院(1389)
(1373)
管理学(1357)
管理学院(1341)
(1286)
科学(1282)
中心(1165)
(1148)
研究所(1119)
财经(1058)
北京(1011)
(975)
(971)
师范(967)
(967)
银行(939)
(890)
(889)
(863)
(858)
财经大学(838)
基金
项目(3350)
研究(2501)
科学(2394)
基金(2353)
(2048)
国家(2039)
科学基金(1530)
社会(1451)
社会科(1381)
社会科学(1381)
基金项目(1190)
教育(1178)
编号(1074)
(1039)
成果(1036)
资助(1027)
(1007)
自然(902)
自然科(866)
自然科学(865)
自然科学基金(846)
(762)
重点(759)
课题(718)
(711)
项目编号(700)
社科(693)
科研(679)
教育部(671)
中国(665)
期刊
(2756)
经济(2756)
研究(2351)
(1590)
金融(1590)
中国(1483)
学报(1298)
(1221)
大学(1031)
教育(930)
学学(918)
科学(892)
管理(837)
(776)
技术(717)
财经(664)
图书(648)
(579)
国际(521)
书馆(508)
图书馆(508)
经济研究(483)
(482)
农业(405)
(387)
(367)
理论(362)
(359)
现代(356)
问题(356)
共检索到11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储蓄是近几年的理论热点,对于储蓄的概念,它的结构变化,它的作用等,存在着多种不同理解,得出不同结论。原因是这里有许多谜未被解开。 一、关于储蓄的概念 过去我们讲的储蓄是指银行的储蓄存款,存款人以劳动群众为主,其来源以劳动收入为主,存款的用途以消费为主,它的作用是培养人民的勤俭节约美德,积小钱办大事,改善和提高生活,国家则通过储蓄集聚建设资金。所以建国以来,我们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大力提倡储蓄,储蓄存款越多越好。对于储蓄存款利息的性质存在着不同认识,长期争论不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乔纳森·安德森  
随着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展和演变,中国逆势而上的经济表现赢得了各国的赞誉。中国一贯的高储蓄率确实对全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说法称:是"中国的储蓄支撑了美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立宏  
对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居民"超储蓄"现象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分析,在总结其特征和解释其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化解"超储蓄"隐患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世重  裴春霞  
储蓄分流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资金不足,股市投机,大量现金闲置,金融机构高息揽存。应当增加储蓄收益,完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启动民间投资,扩大社会需求。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强  
一、储蓄与投资的质的关系储蓄和投资的质的关系主要是说明谁决定谁即是储蓄决定投资还是投资决定储蓄?这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不同的思想。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储蓄代表货币资本的供给,而投资则代表对货币资本的需求,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函数。储蓄是利率的正函数,它随利率的升降而升降,投资是利率的反函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渊  
真实储蓄是世界银行开发的,用于衡量一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发现它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并非设计者所期许的那样明确。本文研究发现两方面的疑点,一方面是关于真实储蓄依赖的弱可持续性发展范式,另一方面是关于真实储蓄的测度方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强  
一、储蓄转化为投资: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关键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经济学家一般用经济增长一词指一国在一时期中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出的增长,或者更恰当地说,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经济发展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词。一些经济学家把它定义为增长伴随着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政治结构的变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何亚东  李丹  
2002年开始,低消费、高投资、高出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失衡的代名词。这种结构失衡的背后实际上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高储蓄"难题,中国宏观经济几乎所有问题都可归因于此。本文作者客观、理性地分析了我国"高储蓄"难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打通生产、流通、分配等"上游"环节的制约瓶颈,摆脱"消费制约型"增长模式,以及中国参与全球竞争要从"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逐步转型,在GNP框架内扩大外需的内涵,从根本上破解"高储蓄"难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居民的收入水平、支出水平和储蓄水平是可以做出相互比较的。居民的积累与企业的积累不一样 ,并不一定都是为着价值增值 ,从而并不一定都要转化为资本。居民过度追求金融储蓄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由于思想观念上对于私人资本的认识问题 ,以及在政策上有不利于居民的直接投资行为的发生。任何政府都可以通过对利益的调整 ,实现对居民储蓄的导向和调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荔阳  石少龙  
试论储蓄与消费的关系刘荔阳,石少龙(长沙市工商银行南门口支行,湖南省粮食局,长沙,410002)一、从分项消费看城镇储蓄与城镇消费的关系近十多年来,我国城镇储蓄占全国城乡储蓄的比例一直是逐年增加的,1984年,我国城镇储蓄为776.6亿元,占全国城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