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6)
- 2023(10315)
- 2022(9236)
- 2021(8708)
- 2020(7261)
- 2019(17150)
- 2018(17140)
- 2017(33466)
- 2016(18203)
- 2015(20288)
- 2014(20443)
- 2013(20280)
- 2012(18423)
- 2011(16618)
- 2010(16428)
- 2009(15073)
- 2008(14801)
- 2007(12775)
- 2006(11091)
- 2005(9803)
- 学科
- 济(74402)
- 经济(74318)
- 管理(53323)
- 业(50566)
- 企(43986)
- 企业(43986)
- 方法(36810)
- 数学(31358)
- 数学方法(30992)
- 财(19574)
- 中国(17359)
- 学(17182)
- 农(17179)
- 业经(16034)
- 理论(14230)
- 地方(13873)
- 务(13569)
- 财务(13507)
- 财务管理(13491)
- 企业财务(12917)
- 和(12369)
- 贸(11777)
- 贸易(11773)
- 农业(11697)
- 制(11675)
- 易(11383)
- 技术(11166)
- 环境(11017)
- 教育(10393)
- 融(10266)
- 机构
- 大学(261968)
- 学院(257166)
- 管理(106099)
- 济(100969)
- 经济(98716)
- 理学(92863)
- 理学院(91881)
- 管理学(90317)
- 管理学院(89872)
- 研究(83939)
- 中国(60605)
- 京(55768)
- 科学(52514)
- 财(46194)
- 所(41764)
- 研究所(38239)
- 业大(38091)
- 农(37900)
- 财经(37822)
- 中心(37137)
- 北京(35429)
- 江(35337)
- 经(34409)
- 范(34013)
- 师范(33710)
- 院(30598)
- 农业(29748)
- 经济学(29666)
- 州(29278)
- 财经大学(28425)
- 基金
- 项目(178694)
- 科学(140227)
- 研究(130876)
- 基金(129936)
- 家(112644)
- 国家(111700)
- 科学基金(96327)
- 社会(80866)
- 社会科(76585)
- 社会科学(76563)
- 基金项目(69830)
- 省(68866)
- 自然(63858)
- 自然科(62324)
- 自然科学(62309)
- 自然科学基金(61163)
- 教育(59831)
- 划(58338)
- 资助(53821)
- 编号(53687)
- 成果(43539)
- 部(39500)
- 重点(39433)
- 创(37084)
- 发(36910)
- 课题(36181)
- 创新(34438)
- 科研(34285)
- 教育部(34048)
- 项目编号(33843)
- 期刊
- 济(107627)
- 经济(107627)
- 研究(76350)
- 中国(43143)
- 学报(40460)
- 管理(38269)
- 科学(37154)
- 财(34472)
- 农(33278)
- 大学(30506)
- 教育(29088)
- 学学(28505)
- 农业(23690)
- 技术(22153)
- 融(19539)
- 金融(19539)
- 财经(17980)
- 经济研究(16874)
- 业经(16489)
- 经(15183)
- 图书(14905)
- 问题(13923)
- 理论(13597)
- 技术经济(12682)
- 实践(12536)
- 践(12536)
- 科技(12501)
- 现代(11725)
- 业(11687)
- 版(11121)
共检索到363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倩肖
任何经济社会在储蓄量既定条件下,投资数量都取决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能力。凯恩斯把投资等于储蓄看成是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分析了影响储蓄和投资的诸因素,但没有分析如何实现这个条件。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只要保证经济有一个“合意的增长率”,储蓄便能自动地全部转化为投资。新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兰建平 苗文斌
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嵌入性理论的原始研究文献,对嵌入性理论的发展脉络、分析框架和层次结构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理论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嵌入性 结构嵌入性 关系嵌入性 研究综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金海
市场有效性研究一直是财务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金融市场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60年代市场有效性概念被正式提出以来,市场有效性的研究成果对市场投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国内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志远
中国国民储蓄研究可以总结为合理国民储蓄率的标准问题、国民储蓄的实证研究和国民储蓄的调节与扩大消费对策研究。重点对合理国民储蓄率的标准判断尤其是西方主流理论中的"动态无效"判断方法、高储蓄的原因以及对居民储蓄、政府储蓄、企业储蓄的实证研究进行评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国民储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燕
本文介绍了国内理论界关于中国高储蓄率问题研究的进展。这包括储蓄率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差距、人口结构变化、预防性储蓄动机等因素的关系,同时综述了储蓄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
关键词:
高储蓄率 经济增长 预防性储蓄动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锦华 霍春辉
本文在梳理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组织敏捷性理论研究的兴起背景,总结了国外学者对组织敏捷性的各种定义,分析了现有研究中提出的组织敏捷性分析框架,对组织敏捷性的各种衡量指标进行了述评,并且分析了组织敏捷性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最后对组织敏捷性的总体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组织敏捷性 敏捷制造 柔性 适应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燚 张锐
品牌是对相关事物的表征,由于使用具体语言、表述的需要和倾向性不同,将有不同的品牌特性表述方式。而不同的品牌本性理解,将会产生不同的品牌管理理论和经营模式。本文拟从品牌本性表述的传统观念、现代观念和未来观念出发,对各种品牌本性理论研究进行评述,以期能对品牌本性理论的历史及未来的发展形态进行概括,揭示品牌本性理论研究的新趋向。
关键词:
品牌 品牌本性 品牌观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莹
文章系统阐述了组织支持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组织支持感的概念、结构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对组织支持理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组织支持 组织支持感 社会交换 互惠原则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虹
亚洲金融体系脆弱的原因之一,就是亚洲资本市场尚不成熟。虽然亚洲的储蓄率很高,但亚洲的储蓄一般都存入当地金融机构,再通过欧美国际金融中心转化为投资回流亚洲。因此,亚洲企业和金融机构往往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田夫
关于投资效益理论研究综述田夫一、关于投资效益的基本含义对于什么是投资效益,一般都认为,投资效益就是投资领域或投资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或者所费与所得的比较。但是,由于对“产出”和“所得”的具体含义理解不同,而形成了对投资效益概念定义理解的差异。第一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梅
经济学界对于投资的研究由来已久 ,但直到 2 0世纪后期才有完整体系的投资理论 ,投资理论经历了从收入决定理论和加速器原理、经济增长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和金融投资理论等的演进。从发展趋势看 ,对外直接投资仍是学术研究的重点 ,而金融投资理论及其定量方法的突破性进展 ,已经确立了研究领域的主流地位 ,并且带来了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热潮。
关键词:
投资 直接投资 金融投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岩 赵留彦
本文主要从各省内部储蓄和投资相关性角度考察改革以来资本的地区间流动能力,从而认识改革以来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并检验金融市场效率的改进。研究结果表明,在改革之初各省投资与储蓄的变化并不一致,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二者才明显呈现出共同的变化趋势。不过最近几年里这种共同趋势又趋于变弱。使用国有银行存款率和贷款率数据也可以得到相似的结论。控制了可能同时影响储蓄和投资的外生变量之后,各省内部储蓄和投资的相关程度有所降低,然而在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前期的几年中,二者的共同变化趋势仍然非常显著。结合中国金融体系和银行体系改革的历程,本文讨论了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亚柯 吕文栋
新古典养老金经济学认为,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会对一国储蓄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现收现付制会挤出居民储蓄,从而减少一国储蓄,而完全积累制则会通过养老基金的强制性储蓄,增加一国的长期储蓄。但是,研究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仍依赖于经验分析。本文综述了针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进行的经验研究,包括现收现付制对个人储蓄影响的经验研究和基金积累制储蓄效应的经验研究。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储蓄效应 经验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汪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组织间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诸如价值链、供应链、知识链、集群等在内的涉及企业间长期协作关系的联盟组织模式已成为很多公司变革的战略选择。然而,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都已经注意到并开始揭示联盟中的合作风险和不稳定性情况,资料显示有一半以上是失败的。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着联盟的不稳定性呢?如何才能维持联盟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呢?本文围绕资源基础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博弈理论和社会困境理论四个方面对有关涉及联盟不稳定性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性说明,以期建立起一般性的分析框架,推进对企业联盟风险、联盟不稳定性的系统性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文丽 冯涛
关于货币政策效力非对称性的研究并非是一个新问题。20世纪20年代以前,许多人认为紧缩的或扩张的货币政策的效力是对称的。直到大萧条时期,扩张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复苏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的事实才使许多学者开始感到,只有紧缩的货币政策才是有效的。其后的数十年中,关于"紧缩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