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
2023(945)
2022(842)
2021(817)
2020(750)
2019(1827)
2018(1818)
2017(3534)
2016(1953)
2015(2078)
2014(2119)
2013(2028)
2012(1893)
2011(1777)
2010(1804)
2009(1806)
2008(1584)
2007(1346)
2006(1177)
2005(1160)
作者
(5169)
(4536)
(4163)
(4138)
(2810)
(2149)
(1940)
(1695)
(1647)
(1494)
(1440)
(1412)
(1398)
(1329)
(1294)
(1293)
(1255)
(1229)
(1217)
(1202)
(1104)
(1041)
(1029)
(1015)
(976)
(968)
(938)
(881)
(872)
(866)
学科
(5176)
经济(5165)
(5136)
(4558)
农业(3569)
管理(3505)
方法(2316)
数学(2208)
数学方法(2185)
(2166)
企业(2166)
(1514)
银行(1514)
(1475)
(1451)
收入(1436)
土地(1383)
业经(1267)
(1239)
金融(1239)
分配(1207)
工作(1184)
问题(1126)
(1114)
人口(1113)
供销(1109)
业务(1092)
(1086)
(1077)
劳动(1077)
机构
大学(28061)
学院(25760)
(12031)
经济(11860)
管理(11573)
研究(10548)
理学(9993)
理学院(9915)
管理学(9845)
管理学院(9791)
中国(8285)
(7290)
(6442)
农业(5558)
科学(5301)
(5237)
业大(5199)
中心(5109)
研究所(4747)
(4655)
(4437)
师范(4412)
经济管理(4242)
北京(4135)
农业大学(3960)
师范大学(3840)
(3812)
财经(3771)
(3518)
(3439)
基金
项目(17452)
科学(14086)
基金(13551)
研究(13547)
(12014)
国家(11931)
科学基金(10029)
社会(8782)
社会科(8308)
社会科学(8306)
基金项目(7126)
编号(6374)
自然(6251)
自然科(6102)
自然科学(6100)
教育(6060)
自然科学基金(5998)
成果(5694)
(5399)
(5359)
资助(5243)
(4499)
(4452)
国家社会(3955)
教育部(3871)
重点(3692)
人文(3663)
(3593)
项目编号(3563)
大学(3528)
期刊
(11458)
经济(11458)
研究(8908)
(6607)
中国(5259)
(4398)
金融(4398)
农业(4361)
教育(4049)
学报(3976)
科学(3717)
大学(3445)
学学(2894)
图书(2882)
(2826)
管理(2576)
(2571)
世界(2319)
国际(2048)
技术(1974)
书馆(1964)
图书馆(1964)
情报(1805)
农村(1766)
(1766)
财经(1622)
业经(1593)
理论(1576)
问题(1576)
经济研究(1552)
共检索到40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宿景祥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经常账户赤字是资本账户顺差的另一种表现。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持续扩大,根源在于美国向消费型社会蜕变的进程加快,导致国内储蓄日益不足,从而不得不从国外输入巨额资本,以弥补国内储蓄与国内总投资之间的缺口。美国长期维持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充分展现了美国资本主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建超  何鲁冰  
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首次出现于1971年,除1973年和1975年为小额顺差外,其余年份均呈现出逆差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中1981年至1987年和1991年至1998年是两个高速增长的时期,两个阶段分别增长了582%和155%,2000年后增长速度继续加快,到2004年经常项目赤字已经高达6660亿美元,占美国G D P的5.7%。在经常项目赤字持续增高的同时,美国国内储蓄持续下降,表现为居民储蓄降到历史的最低点,甚至出现负储蓄的现象。财政方面除1998-20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夫增  
本文认为,亚洲依赖美国市场来弥补需求,美国依赖亚洲的廉价出口和官方储备来抑制通胀和实现低成本融资,二者形成共生模式,经常帐户失衡是其枢纽。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结构性变化,即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膨胀。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竞争加剧和廉价出口抑制了商品通胀,为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货币扩张政策提供了空间,后者转而推动了金融膨胀。基于金融膨胀的负债消费扩大了美国的需求和进口,因此美国与亚洲为主的其他国家之间形成经常帐户失衡。但失衡局面不断腐蚀美元信用,使得模式不可持续,因此利益各方将会追求渐进式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三毛  张同健  
文章在回顾传统的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以及M—F模型以后,介绍并分析了基于代际分析框架的现代经常帐户理论以及相关政策含义,并作了简要的评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明棋  
论文认为美国国际收支经常帐户逆差不断扩大与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缺陷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美国通过美元和美国金融体系在国际金融体系中霸权地位不断转嫁其经常帐户逆差的成本。但是,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积累到一定程度,终究会发生质的变化,调整将不可避免。美国如果不与其他国家进行协调和合作,继续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国际金融体系将发生动荡,世界经济发展将为此付出代价。论文提出了避免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原则性思路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慧倩  
当财政和经常账户均为赤字时,随着私人部门投资-储蓄缺口变为负值,事态由双重赤字演变为三重赤字。基于希腊三重赤字的实证分析显示:贸易赤字与财政赤字之间不存在典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私人部门提高储蓄有助于改善经常账户逆差状况,后者对短期偏离的自我调节速度较快,对改善财政赤字会有较大帮助。缩小经常账户逆差是消解债务危机的突破口。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宿景祥  
谈两个问题。先讲对目前世界经济的认识,然后再讲美国贸易赤字。可以肯定地说,目前的世界经济,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段时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字,在过去的45年里,世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佳  
在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背景下,本文利用世界84个国家1990-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内部视角分析一国财政赤字、人口结构、经济增长对储蓄投资缺口的影响,并考察经常账户失衡的根源。初步的静态面板回归结果表明,财政赤字、人口抚养比、经济增长率对一国经常账户失衡具有显著的影响;改进后的动态面板回归结果表明,财政赤字、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本国相对于世界的经济增长率对一国经常账户失衡具有显著的解释力,但是少儿抚养比和相对经济增长率对不同组别国家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治理全球经常账户失衡需要从国内经济因素着手,综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佳  
在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背景下,本文利用世界84个国家1990-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内部视角分析一国财政赤字、人口结构、经济增长对储蓄投资缺口的影响,并考察经常账户失衡的根源。初步的静态面板回归结果表明,财政赤字、人口抚养比、经济增长率对一国经常账户失衡具有显著的影响;改进后的动态面板回归结果表明,财政赤字、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本国相对于世界的经济增长率对一国经常账户失衡具有显著的解释力,但是少儿抚养比和相对经济增长率对不同组别国家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治理全球经常账户失衡需要从国内经济因素着手,综合考虑国际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形成国际所普遍接受的有效解决方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毅  黎明  许璞  
李嘉图等价定理是评价财政赤字政策有效性的基准模型,以往的国内文献大多是从消费的角度对该定理进行验证,本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有向无环图(DAG)法,从储蓄的角度对我国1978—2009年间的财政赤字政策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的财政赤字政策有效地刺激了经济增长,导致政府的税收增加,增加的税收不仅偿还了前阶段财政支出,还有剩余可用来储蓄,并导致私人储蓄的增加额超过政府储蓄的减少额(财政赤字),最终带来国民总储蓄的增长。本文最后根据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靳玉英  万超  周洁  丁浩员  
本文选择93个国家在1977~2007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全球性经常账户失衡的现状。在深入剖析经常账户高赤字的具体融资途径及其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本文利用Probit模型对资本流入突然中断对经常账户赤字调节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资本流入突然中断能够显著影响经常账户赤字的调节,并对其经济意义进行阐释。最后就此次金融危机后全球经常账户的状态进行预测,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不会带来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改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管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4年4月中旬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对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不断扩大对国际外汇市场波动造成的影响表示了担忧。本文就美元贬值对美国纠正经常项目收支失衡的作用进行探讨,指出美国经常项目收支失衡是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反映,与人民币汇率水平无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劲敏  
通过分析美国巨额经常项目赤字的构成,探讨了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是否将持续的问题。从某一时点上看,如果没有相关的外国资本流入以及负的国际投资净额导致消费、投资、利率和汇率等经济变量的变化,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仍将持续。一旦美国经常项目出现持续性巨额赤字,无论美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将面临不可预期的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严志辉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基于H-M效应的模型,分析H-M效应对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变化的影响机制。并就该模型对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变化的解释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H-M效应对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应用1986-2005年的数据分别估算了美国商品和服务品进出口收入弹性系数。估算结果显示,与商品进出口收入弹性系数相反,美国服务出口的收入弹性系数大于进口的收入弹性系数。为了探讨服务贸易对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影响,应用基于H-M效应的模型分析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其经常账户赤字变化的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少萱  
美元的流动性过剩是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政府借助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为满足本国福利的增长,增加政府支出,股利进口消费,不加控制财政赤字、贸易赤字,并且发行国债或增加货币供给以弥补赤字,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美元过剩,而发达的美国金融市场又大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