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1)
- 2023(9787)
- 2022(8882)
- 2021(8319)
- 2020(7014)
- 2019(16511)
- 2018(16544)
- 2017(33143)
- 2016(17918)
- 2015(20087)
- 2014(20173)
- 2013(20147)
- 2012(18362)
- 2011(16208)
- 2010(15958)
- 2009(14605)
- 2008(13908)
- 2007(11859)
- 2006(10218)
- 2005(8752)
- 学科
- 济(74084)
- 经济(74006)
- 管理(50095)
- 业(47916)
- 企(39485)
- 企业(39485)
- 方法(36076)
- 数学(31636)
- 数学方法(31318)
- 农(18984)
- 学(17739)
- 财(17664)
- 中国(17125)
- 业经(15040)
- 地方(15007)
- 农业(13037)
- 贸(11942)
- 贸易(11936)
- 理论(11624)
- 易(11576)
- 务(11332)
- 和(11323)
- 财务(11270)
- 财务管理(11252)
- 制(11101)
- 环境(11042)
- 企业财务(10645)
- 技术(10643)
- 划(9483)
- 银(9460)
- 机构
- 大学(249357)
- 学院(247362)
- 管理(103474)
- 济(97816)
- 经济(95701)
- 理学(90532)
- 理学院(89568)
- 管理学(88019)
- 管理学院(87592)
- 研究(80125)
- 中国(58906)
- 京(53218)
- 科学(50927)
- 财(43270)
- 所(39626)
- 农(39221)
- 业大(38583)
- 研究所(36349)
- 中心(36304)
- 财经(35517)
- 江(34488)
- 北京(33401)
- 经(32373)
- 范(31988)
- 师范(31726)
- 农业(30631)
- 院(29524)
- 经济学(28817)
- 州(28133)
- 财经大学(26596)
- 基金
- 项目(176023)
- 科学(138199)
- 基金(128305)
- 研究(128251)
- 家(111400)
- 国家(110512)
- 科学基金(95309)
- 社会(80100)
- 社会科(75900)
- 社会科学(75878)
- 基金项目(69229)
- 省(68217)
- 自然(63095)
- 自然科(61592)
- 自然科学(61580)
- 自然科学基金(60438)
- 教育(58062)
- 划(57363)
- 资助(52953)
- 编号(52569)
- 成果(41674)
- 部(38815)
- 重点(38615)
- 发(36835)
- 创(36230)
- 课题(35213)
- 科研(33780)
- 创新(33733)
- 教育部(33232)
- 大学(32885)
- 期刊
- 济(102807)
- 经济(102807)
- 研究(71257)
- 中国(44045)
- 学报(38914)
- 科学(36910)
- 管理(36067)
- 农(35270)
- 财(31778)
- 大学(29288)
- 学学(27620)
- 教育(24913)
- 农业(24847)
- 技术(21250)
- 融(18153)
- 金融(18153)
- 业经(16946)
- 财经(16431)
- 经济研究(16217)
- 经(13867)
- 图书(13530)
- 问题(13480)
- 理论(12918)
- 技术经济(12531)
- 科技(12391)
- 业(12051)
- 实践(11998)
- 践(11998)
- 资源(11555)
- 现代(11074)
共检索到347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刘明皓 邱道持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土地增量储备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机理与土地增值收益测算,以便于确定增值收益分配。依据土地增值原理,可以将土地增值分为"相对增值"和公共增值两部分,并建立"相对增值"和公共增值的计算模型。利用重庆市近年的土地储备交易数据和相关资料,测算出近年来农民集体在土地征收环节的相对增值约占到总增值量的23%,而公共增值约占77%。研究结果显示,现行土地征地补偿制度对农民利益损害严重,应改革征地制度,保障增量储备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钱凤魁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近年来土地收益分配的问题已凸显并成为征地过程中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主要诱因,因此建立公平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是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以辽宁省某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得出,当前该区域的土地增值收益在农民、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分配比例约为1:11:5,农民仅获得约6鬈的土地增值收益,无法保障农民充分的土地财产权益和长远生计,而以土地发展权理论为指导测算三者之间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约为1:2:1,农民可获得约25%的土地增值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发展权是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财产权利,可作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重要理论...
关键词:
土地增值收益 分配 土地发展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远索 周爱华 杨广林
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当前中国土地管理中的重要难题之一。通过从"公共利益"的认定、利益分配理念与制度建设历程、对征地的补偿标准、土地发展权的设置等方面研究英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认为明晰"公共利益"内涵、加强公众参与程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试点土地发展权、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是中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设计的应有取向。
关键词:
英美 土地增值收益 收益分配 土地发展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瑞瑞 朱道林 刘晶 周鑫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增值产生环节及收益分配关系,为改革和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演绎推理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省级层面及城市层面的土地收益分配比例表明,集体(农民)、政府和开发商所得增值平均比例分别为3.70∶22.32∶73.98和4.21∶26.01∶69.78,三者差异悬殊;从区域间关系看,呈现"经济发展水平高、土地增值高"的特征。研究结论: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和征地制度导致由征地、出让、房地产开发环节引起的土地增值收益差异巨大,应严格界定"公共利益"征地,发挥政府"行政人"职能;采取征税手段,缩小开发商的过度利益空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相木 陈阳
研究目的:对已有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的分析路线和主要议题进行结构性的总体把握,揭示该项研究的脉络演变及趋势,以期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在研究范式上的改进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内学界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四条分析路线,即基于增值贡献的分配研究、基于地租形态的分配研究、基于产权归属的分配研究、基于公平正义的分配研究。研究结论:今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应在以下四方面作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增值的本质及规律;土地增值分配机制的选择和政策工
关键词:
增值贡献 地租形态 产权归属 公平正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相木 陈阳
研究目的:对已有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的分析路线和主要议题进行结构性的总体把握,揭示该项研究的脉络演变及趋势,以期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在研究范式上的改进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内学界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四条分析路线,即基于增值贡献的分配研究、基于地租形态的分配研究、基于产权归属的分配研究、基于公平正义的分配研究。研究结论:今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应在以下四方面作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增值的本质及规律;土地增值分配机制的选择和政策工具组合;具体形式下土地增值形态的划分及定量核算;当前阶段土地增值在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合理分配的客观依据。
关键词:
增值贡献 地租形态 产权归属 公平正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谭术魁 张路 王斯亮 周敏
土地二次开发是城镇化稳步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土地二次开发的制度核心。本研究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和案例分析法探讨土地二次开发中政府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测算方法,考察土地二次开发中政府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历史房产价值的大小和波动程度,以及未来土地开发动态风险对于政府分享土地增值预期收益有较大影响,土地二次开发后的土地规划用途是影响政府分享土地增值水平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实物期权理论能够捕捉土地二次开发生命期内不确定性的动态变化,据此构建的实物期权模型对土地二次开发中土地增值收益测算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应用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一中 曹裕 严诗露
基于对土地增值性质和土地增值管理政策工具的理论探讨,结合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案例,对我国土地非农化开发过程中的土地租税费结构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状况进行了详尽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农民在土地自然增值收益分配中处于不公平不合理的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合理,并建议农地产权制度的未来改革方向是强化对私权的保护,新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式是:在土地增值收益初次分配中农民获得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I,开发商获得级差地租I(I回收土地开发投资并赚取利润),政府则退出土地经营,转向以土地税收的形式在二次分配中实现土地增值的回收。
关键词:
土地产权 土地租税费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聪聪 马仁会 苏蒙蒙 段然 胡永龙 赵玉梅
通过对城镇土地增值收益率与土地等别的相关性分析,揭示出城镇土地开发增值的空间分布规律,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经营和管理土地市场提供依据。以河北省典型城镇新增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分析法和空间耦合法研究土地增值收益率与土地等别的相关性。以成本法为依据,计算了2010—2011年典型城镇新增建设用地的平均土地增值收益率。将各等别城镇的平均增值收益率与土地等别进行线性分析,揭示出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城镇土地等别越高,土地增值收益率越大。商业、住宅、工业用途的土地增值收益率随等别的下降,呈现的递减趋势依次减缓。通过空间耦合法分析得出高(低)土地增值收益率与高(低)土地等别并非完全一一对应,经济因素...
关键词:
土地增值 土地增值收益率 土地等别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江涛 张波
城市边缘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管理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发现已有的研究尚有如下不足:(1)对于土地增值收益的贡献主体缺乏全面认识;(2)尚未覆盖城市边缘区复杂多样的土地增值形式;(3)对长期动态发展过程的关注较少;(4)联系管理实践的可操作性较弱。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土地增值 收益分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远索 周爱华 杨广林 杜姗姗
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土地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文章基于近年来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既有文献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及薄弱环节等进行了分析。通过文案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相关文献,研究发现现有理论文献主要集中在集体土地增值机理、集体土地增值分配现状与问题、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案优化等方面,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方式对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开展研究成为趋势。文章认为既有研究成果较全面地涵盖了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问题,
关键词:
集体土地 土地管理 收益分配 农村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慕溪 王林秀 袁亮 常江 罗萍嘉
煤炭供给侧改革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影响巨大,一方面土地闲置率攀升,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保持快速增加,矿区土地再开发势在必行,如何使矿区土地高效退出成为资源型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平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是影响煤炭企业退出意愿的关键。本文以分布全国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中的典型矿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矿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因素及其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矿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直接因素包括对土地增值做出的贡献、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政策环境导向;间接因素包括投资因素、供求因素和政策因素。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做好矿区土地资源退出政策的顶层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基于制度租的视角,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增值收益的来源问题。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城市化进程中农地转为建设用地而形成的土地价值增值,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所特有的经济现象和制度特征,它不仅是两个市场割裂形成的经济租金,更是城乡二元土地制度造成的制度租。
关键词:
城市化 制度租 土地增值收益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田冀 赵玉梅
划拨用地入市之前,需缴纳土地出让金,目前各地区制定的出让金标准一般都是按照标定地价的一定比例来设定。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不同地域单元应划分区片来分别制定出让金标准。在对土地增值收益及土地增值收益率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2011年为现状年展,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分别计算了石家庄市域不同用途土地在不同区片的土地增值收益及增值收益率。最后,将各单位的土地增值收益率分别与社会经济因子、石家庄市域的城市等别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市域内土地增值收益率进行分区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远索 周爱华 杨广林
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从分析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的情形入手,依据各主体对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不同诉求,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主体圈定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在此基础上,依次设计了五大利益主体应有的权利,由此全面构建了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主体权利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