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0)
- 2023(8813)
- 2022(7352)
- 2021(6911)
- 2020(5833)
- 2019(13386)
- 2018(13663)
- 2017(25400)
- 2016(14269)
- 2015(15867)
- 2014(16351)
- 2013(15316)
- 2012(13978)
- 2011(12665)
- 2010(12809)
- 2009(12283)
- 2008(12358)
- 2007(11159)
- 2006(10062)
- 2005(9478)
- 学科
- 济(46324)
- 经济(46236)
- 管理(41215)
- 业(33889)
- 企(30159)
- 企业(30159)
- 制(24681)
- 银(20669)
- 银行(20523)
- 行(19214)
- 财(15965)
- 方法(15962)
- 中国(15024)
- 体(14575)
- 融(13642)
- 金融(13635)
- 度(13432)
- 制度(13401)
- 数学(13240)
- 数学方法(13037)
- 学(12841)
- 农(12428)
- 业经(11698)
- 体制(11576)
- 业务(10356)
- 理论(9759)
- 土地(9113)
- 银行制(8927)
- 务(8877)
- 财务(8835)
- 机构
- 大学(188538)
- 学院(187453)
- 济(72730)
- 经济(70894)
- 管理(67320)
- 研究(67127)
- 中国(59423)
- 理学(55632)
- 理学院(54948)
- 管理学(53986)
- 管理学院(53621)
- 京(41680)
- 财(41574)
- 科学(39501)
- 所(34264)
- 农(34047)
- 中心(31947)
- 江(31944)
- 财经(30746)
- 研究所(30559)
- 经(27769)
- 业大(26917)
- 农业(26741)
- 北京(26227)
- 院(25143)
- 州(25090)
- 范(24802)
- 银(24757)
- 师范(24486)
- 银行(23743)
- 基金
- 项目(120117)
- 科学(93617)
- 研究(89799)
- 基金(85445)
- 家(74948)
- 国家(74307)
- 科学基金(62785)
- 社会(55983)
- 社会科(52930)
- 社会科学(52916)
- 省(47245)
- 基金项目(44373)
- 教育(42677)
- 划(40021)
- 自然(39335)
- 自然科(38362)
- 自然科学(38345)
- 自然科学基金(37649)
- 编号(37018)
- 资助(34631)
- 成果(32328)
- 重点(27692)
- 制(27555)
- 课题(27366)
- 部(27015)
- 创(25006)
- 发(24982)
- 性(23813)
- 创新(23538)
- 国家社会(23279)
共检索到313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凌翔 卢静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随着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推进,作为直接影响土地供应的土地储备制度已难以满足宏观调控的需要,主要表现在难以调控地方政府行为、土地储备机构自身发展存在隐患、近几年土地政策宏观调控实践不尽理想等方面。因此,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亟需建立垂直管理的土地银行体系和对土地储备机构的激励约束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李官森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基本情况及其治理结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下称"纽约联储")是美国根据1913年《联邦储备法》设立的12家地方联邦储备银行之一。纽约联储管辖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下称"美联储")第二储备区,包括纽约州、新泽西州北部12个县、康涅狄格州费尔菲尔德县、波多黎各联邦和美属维尔京群岛。尽管管辖范围小,纽约联储却是美联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波
构建现代农村土地银行金融制度可以促进农村土地与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规模经营,促进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完善,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银行金融制度构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土地银行的土地供给与需求不足并存,无法科学准确的衡量土地流转价值,服务组织的专业化水平不高等。因此,构建现代农村土地银行金融制度就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健全土地银行金融制度;积极进行体制创新,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土地银行金融制度的实施提供动力。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土地银行 金融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波
构建现代农村土地银行金融制度可以促进农村土地与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规模经营,促进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完善,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银行金融制度构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土地银行的土地供给与需求不足并存,无法科学准确的衡量土地流转价值,服务组织的专业化水平不高等。因此,构建现代农村土地银行金融制度就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健全土地银行金融制度;积极进行体制创新,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土地银行金融制度的实施提供动力。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土地银行 金融制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秦琼华
本文通过分析几种典型和成功的国外土地银行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及我国土地金融存在的问题,从功能定位、模式选择、组建方式、经营机制及相关制度安排等方面对建立我国的土地银行制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土地金融 土地银行 融资瓶颈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万明清 田向红
目前,我国各省市都陆续建立了土地储备机构,各商业银行也在陆续涉足土地储备机构信贷业务,对于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信贷风险也由此而产生,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
土地储备制度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惠芬
我国的国际储备制度,脱胎于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集中管理与经营的传统金融体制,它也是1982年8月的改革所建立的“中国人民银行集中管理、中国银行统一经营”的外汇计划管理模式的诞生物。中国银行作为国家外汇专业银行,负责外汇业务(包括外汇储备)的经营,其职能特征:一是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二是外汇业务具有相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贵林
完善储备调节制度强化粮食安全体系国家粮食储备局王贵林粮食流通体制要适应整个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通过不断的改革和调整,最终实现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即主要依靠市场形成粮食价格,调节供需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为了实现这个转变,中...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平
欧洲联盟国家经过长期的酝酿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99年1月1日实现了统一货币之梦,欧元(Euro)在举世瞩目之中步入了国际金融的大舞台,标志着欧洲货币联盟(European Monetary Union,EMU)的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决策机构是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已于1998年7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劲屹
"土地银行"是促进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效率的一项制度创新,一方面可以解决农地闲置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让现代农业企业集中土地,实施机械化规模耕种。然而,"土地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邻域制度的支持,需要建立一个公允的土地评估体系,放宽法律条文对农地抵押的限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此方能使其服务"三农"的功效得以发挥。
关键词:
土地银行 农地流转 土地抵押贷款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会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对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利用课题组在皖北农村地区走访取证的187户农户材料,总结归纳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一、土地流转市场存在监管错位;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滞后于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的需要;三、作为弱势群体,农户缺乏利益代理人;四、缺乏低成本的土地流转市场退出机制;五、土地流转市场的跨区域流动尚未形成。基于国情化的"土地银行"制度,本文在利农、低成本、规范化、可退出与开放性原则下,借鉴金融部门"化零为整"的资金融通机制,提出了基于"土地银行"制度国情化下的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剑阁
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中国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增加不少,但农村融资难题一直没有根本解决,尤其是长期信贷供给明显不足,影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呼唤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加大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王震江博士所著《中国农村土地银行研究——历史制度分析的视角》一书提出的中国农村土地银行建设方案刚好回应了新时代的要求。这本书的出版,可谓适逢其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宝明
论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进一步变革曹宝明在国民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改革进程中,中国传统的粮食储备系统由于组织和制度的缺陷,越来越缺乏应有的功能和效率。1990年开始实施的“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由于新旧体制的交织,也由于粮食发展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然具有改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潘静
影子银行体系是金融监管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对影子银行体系实施有效的监管成为监管当局亟待解决的课题,而监管制度建构的前提是厘清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对影子银行体系内涵涉及到的构成要件进行梳理及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现状进行剖析后发现,监管的制度模式已滞后于综合金融业务的发展,传统的微观审慎政策工具已不能对交叉领域中影子银行监管套利行为进行有效抑制。因此,需对于现存监管模式进行渐进式改革,建立影子金融监管委员会,明确金融监管各部门之间协调主体和责任归口,建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逐步完善影子银行监管的制度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