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39)
- 2023(11647)
- 2022(10567)
- 2021(10156)
- 2020(8580)
- 2019(20287)
- 2018(20396)
- 2017(39728)
- 2016(21743)
- 2015(24671)
- 2014(24884)
- 2013(24404)
- 2012(22213)
- 2011(19824)
- 2010(19821)
- 2009(17980)
- 2008(17089)
- 2007(14722)
- 2006(12684)
- 2005(10801)
- 学科
- 济(86318)
- 经济(86232)
- 管理(59717)
- 业(56196)
- 企(47050)
- 企业(47050)
- 方法(43479)
- 数学(38404)
- 数学方法(37701)
- 农(22974)
- 地方(20045)
- 中国(20004)
- 学(18812)
- 财(18766)
- 业经(18525)
- 理论(15493)
- 农业(15383)
- 和(14002)
- 贸(13779)
- 贸易(13771)
- 环境(13519)
- 易(13287)
- 制(13111)
- 技术(13006)
- 务(12088)
- 财务(12011)
- 财务管理(11987)
- 划(11797)
- 企业财务(11208)
- 教育(10922)
- 机构
- 大学(298318)
- 学院(298051)
- 管理(122557)
- 济(110312)
- 经济(107649)
- 理学(106999)
- 理学院(105791)
- 管理学(103529)
- 管理学院(103020)
- 研究(94825)
- 中国(69571)
- 京(64514)
- 科学(63000)
- 财(48373)
- 所(47277)
- 农(47238)
- 业大(46820)
- 中心(43939)
- 研究所(43588)
- 江(42284)
- 范(40934)
- 北京(40830)
- 师范(40575)
- 财经(39380)
- 农业(36928)
- 州(35727)
- 经(35672)
- 院(35080)
- 师范大学(32803)
- 技术(32611)
- 基金
- 项目(212344)
- 科学(165914)
- 研究(153720)
- 基金(151714)
- 家(131920)
- 国家(130832)
- 科学基金(112995)
- 社会(93301)
- 社会科(88248)
- 社会科学(88221)
- 省(84588)
- 基金项目(81686)
- 自然(76250)
- 自然科(74458)
- 自然科学(74441)
- 自然科学基金(73034)
- 教育(71428)
- 划(71082)
- 编号(64315)
- 资助(63780)
- 成果(50709)
- 重点(47228)
- 部(45677)
- 发(44478)
- 课题(44030)
- 创(43598)
- 科研(40666)
- 创新(40558)
- 大学(39310)
- 项目编号(38902)
- 期刊
- 济(117240)
- 经济(117240)
- 研究(82601)
- 中国(54712)
- 学报(46842)
- 科学(43881)
- 管理(42875)
- 农(41888)
- 财(35593)
- 教育(35548)
- 大学(35180)
- 学学(32851)
- 农业(29661)
- 技术(28679)
- 融(20641)
- 金融(20641)
- 业经(20325)
- 经济研究(17929)
- 图书(17710)
- 财经(17339)
- 资源(15941)
- 业(15547)
- 科技(15426)
- 问题(15161)
- 技术经济(14989)
- 理论(14690)
- 统计(14641)
- 经(14632)
- 实践(13778)
- 践(13778)
共检索到420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易树平 迟宝明 吴法伟 周彦章
傍河水源地以其水量稳定、水质洁净等优点在我国北方普遍应用,地下水资源的准确评价为其良性运行的关键。结合实例,运用VisualM odflow对傍河水源地进行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及优化开采模拟分析。通过研究发现:①傍河水源地的模拟对河流的敏感性最强,其次为人工开采,而表征地下水系统特征的K、μ、a等参数的影响却不明显;②傍河水源地的模拟关键在于河流的处理。对非完整河流,在河床底部设置一层弱透水的缓冲区可取得满意效果;③傍河水源地的地下水资源量丰、枯年份相差不大,比较稳定;同时,地下水的资源量是个变量,随开采量增大而增大,且与开采井到河流的距离有关;④运用建立的水源地模型,可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文静 林学钰 张兰英 苏小四 仲建强 吴晓芳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傍河地下水源地为主要模拟对象,进行了硝基苯迁移转化的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吸附与生物降解作用是影响硝基苯在含水层中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淤泥介质对硝基苯的除去能力较高,砂砾介质对硝基苯的除去能力相对较弱。实验过程中,从进水口至出水口的各取样点依次出现硝基苯浓度峰值,并且随着硝基苯迁移路径的延长其浓度峰值相应变小。硝基苯的浓度峰值在含水介质中的持续时间并不很长,但由于硝基苯解吸附作用的存在,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存在较为明显的拖尾现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才志 刘立权 杨新岩 邹玮
本文以辽阳首山水源地作为研究对象,在地下水动力场模拟基础上,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将3种情景的地下水生态水位作为1项重要的约束条件纳入到地下水管理模型中,建立了基于生态约束的地下水管理模型,采用线性规划方法求得3种不同情景的地下水新增优化开采量分别为21 986m3/d、12 934m3/d、22 602m3/d。管理模型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调整开采方案,在增加全区开采量的同时能够保证首山地下水漏斗的逐渐恢复,同时有利于解决研究区内潜在的土壤盐渍化威胁,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泽坤 程和琴 刘昌兴 姜云鹏 计娜 杨忠勇
首先建立了一套基于非结构网格的长江口—杭州湾二维垂向平均潮流数学模型,又基于最新的实测资料重点对南支水域流速、流向和水位进行验证,充分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潮流模型可靠的基础上为MIKE21SA(溢油模块)提供水动力基础数据,建立了一套基于欧拉-拉格朗日体系的"油粒子"追踪技术,综合考虑油膜扩展、输移和风化过程的长江口溢油行为与归宿预测模型。并对长江口夏季和冬季大潮溢油事故发生后取水口油膜厚度的变化及油膜运动路径进行了模拟预测。研究表明:油膜在长江口受到往复流形式的涨落潮交替作用,油膜沿深槽向下游震荡漂移;油膜在纵向上逐渐被拉伸,形成窄长的油带,覆盖面积逐渐增大;油膜的运动轨迹除了受到涨落潮流...
关键词:
长江口 溢油模型 水源地 供水安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邵爱军 陈玉霞 杨建勋 李文梅
在分析勘察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用水量均衡法计算了该区地下水的补给量和排泄量,结果为负均衡。水源地开采后水源主要来源于黄河激发补给量,抽水试验和数值模拟表明黄河激发补给量为3.45×104m3/d。根据水位预测,水源地开采20年后和不利水文、气象条件下连续开采2年,水位下降值均不及含水层厚度的1/10,说明水源地开采量3×104m3/d是有保证的,可以满足电厂供水要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江龙 徐梦月 魏文佳 姚佳
饮用水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基于实地调研、部门访谈和制度条文的梳理与分析,以苏州市太湖水源地为例研究湖泊型水源地管理体制。研究表明:我国水源地管理由国家、省、市、县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具有水资源和水环境分割管理、流域管理和行政区管理交错的制度特征,初步具备了综合管理的架构;水源保护缺乏流域管治的思维,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制度支撑不足;在管理手段上以命令控制型手段为主,经济激励与公众参与不足。建立水源地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完善经济激励手段,推进公众参与,实施水源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将有利于提高水源地管理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白景锋
生态补偿量的确定和补偿的分配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点和难点。从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建设成本出发,测算了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建设工程的外部生态补偿,探讨了受水区生态补偿分摊方案和水源区生态补偿分配方案和分配原则,为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提供参考。以生态服务价值为基础,结合实际状况进行适当修正,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评估得到水土保持林建设工程实施后每年所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54×105万元,引入生态价值发展阶段系数调整后的结果为1.12×105万元。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益不同,进行再次修正,可知水源地生态工程使水源地以外地区增加生态服务价值3.61×104万元。在考虑生态建设成本后,测算出水源地每年应得到外部生态补偿4.145×104万元。在此基础上,以受水区用水比例和经济发展水平为权重,探讨了受水区生态补偿分摊方案,以各生态建设区对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比例为标准,探讨了水源区的生态补偿分配方案和分配原则。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生态补偿 测算 分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焦士兴 王腊春 杨顺喜 李彦东 张艳玲 赵荣钦 尹义星 李静 袁换欢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水源地安全综合评价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方面都需要改进。以《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技术大纲》为基础,从水量、水质、管理水平和环境状况等方面,构建了基于三角模糊函数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模型,并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阳市10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程度在一般之上,且隐患等级不同。安阳市第二、第三水厂水源地安全程度很高,均不存在较高、极高隐患,岳城水库等7个水源地安全程度较高,隐患等级具有明显差别,滑县第一水厂水源地安全程度一般。指标层、准则层对于水源地安全敏感性影响各不相同。水源地盈利情况是指标层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凤龙 陆林
城市水源地是城市水资源供给的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水源地有其独特的区域发展规律。旅游开发是调整、优化水源地产业结构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对于水源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首都水源地密云县为例,分析了城市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辩证关系,并依据客源市场特征及市场开发背景的分析,从旅游市场定位、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形象、旅游促销四个方面提出了密云旅游市场开发战略,以期促进密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首都水源地的保护,并为同类型旅游地的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史正涛 刘新有
探讨了城市应急水源地的概念与内涵,以及城市应急水源地建设的作用。在对昆明市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昆明市城市供水安全存在结构单一、季风降水不稳定、调水线路过长、地质情况复杂四个方面的潜在威胁,并提出了从应急地下水勘查、应急地下水补给、修建地下水库、建立水安全应急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昆明市应急水源地建设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
水安全 应急水源地 地下水 昆明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丕苓 杨海娟 刘庆果
土地生态安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论文从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方面选取了23个指标,构建商洛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计量模型,对商洛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9年商洛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从1.031 4降低到0.980 5,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不断降低,并向非均衡态发展;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土地生态安全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商洛市土地生态安全的威胁主要源于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土地经济生态系统的限制作用逐渐减小;人均耕地面积、旱涝保收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面积化肥和地膜施用量等因子成为商...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生态安全 信息熵 商洛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江龙 田柳 赵酉辰
饮用水源地管理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安全的饮用水源供给依赖于不断完善的管理机制,湖泊流域综合管理(ILBM)可以为水源地管理的完善提供很好的框架。湖泊流域综合管理框架由管理组织、政策、公众参与、信息、科学技术和资金六要素构成。基于该框架,文章对苏州太湖水源地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诊断。研究发现,苏州市太湖水源地管理存在缺乏有效的管理组织协调机制、缺乏经济激励型和教育与公众参与政策、公众参与水平低、信息可信赖度差、科学技术与地方需求结合不紧密、资金投入不稳定等问题。基于ILBM管理框架,提出了水源地管理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楠 周晓铁 王晓辉 葛菁 高吉喜 冯朝阳 Driss Ennaanay
城西水库(现改名西涧湖)是滁州市唯一地表水源,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其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基于土地覆被格局,依据非点源污染物质的产生、截留、汇流过程,构建了模拟每个栅格上污染物质向受纳水体的输出贡献量和被各种土地覆被截留量的物理过程模型。以磷素为例,对城西水库流域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000和2010年,流域向城西水库输出总磷量分别达到2 580.38和2 461.20kg。库体西北部的市农科所、城郊居委会、水产研究所等地对水质危害最大。多数磷素在向库体的运移过程中被各类土地覆被有效的截留,总量在2000和2010年分别达到5 774.49和5 422.36kg,占流域磷素总负荷的69.1%和68....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超杰 贺斌 段伟利 李冰 陈雯 杨桂山
基于太湖流域典型丘陵水源地平桥河流域12个采样点的水质监测数据,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平桥河流域水质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聚类分析显示,按照水质相似性将平桥河流域水质分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3个季节时段和中上游丘陵河谷区、下游紧邻平桥镇的平原区、下游暗沟出口区3个典型空间区域。主成分分析显示:(1)枯水期水质以氮污染为主导因素,磷和有机污染次之,受流量减小、流速缓慢导致的营养盐富集的影响加大;平水期水质以氮污染为主导因素,磷污染次之,受茶园等大量施肥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丰水期水质以氮和磷污染为主导因素,受到水稻种植等农业活动和大量降雨径流的影响。(2)中上游丘陵河谷区水质以氮和磷污染为主导因素,有机污染次之,受到茶园种植等农业活动导致的面源污染的影响;下游紧邻平桥镇的平原区水质以氮和磷的污染为主导因素,有机污染次之,受到居民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下游暗沟出口区水质以氮污染为主导因素,有机污染和磷污染次之,受到生活污水、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太湖流域丘陵区水源地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同洋 靳乐山 靳宗振
基于城乡比较的视角,利用调查数据,运用意愿调查法分析了城乡居民对水源地保护的支付意愿及其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农村居民的收入较低,但是农村居民对水源地保护的响应程度要高于城区居民,且农村居民对水源地保护的户均支付意愿也高于城区居民,但农村居民的总支付意愿比城区居民小;从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来看,城区居民与农村居民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即均表现为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对支付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对支付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拒绝支付的理由来看,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拒绝支付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没有能力支付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支付意愿 城乡居民 水源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